永遠不再
0 篇書評

永遠不再

臺灣威權體制下的壓迫與抵抗

  • 出版日期: 2023/09/2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5328658
  • 字數: 124,674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讓受難者的身影被看見,
轉型社會必須學習的對話與反省!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62

    從1624年到清治末年,台灣是一個傳統而落後的農業經濟。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總督府推動全面性的基礎建設,包括公共衛生,土地調查,戶口調查,與現代化的交通系統,也啟動了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到了日治中期,台灣已經從一個傳統落後的社會,轉型為現代化的經濟,台灣人的所得也大幅上升。

  • 電子書: NT$ 252

    戰後台灣白色時代繪景,民間記憶的甦醒…… 他們的生涯,如今一樣鮮活,你我一樣真摯,原該花朵一樣盛開,但白茫茫大霧,籠罩了一切…… 賴香吟接續《天亮之前的戀愛》的時代素描──台灣戰後身不由己的半世紀,化為小說來到眼前,他/她們即是我們;過去,還在等待開始。

  • 電子書: NT$ 392

    「一本在最近三十年出現的新的史料條件以及研究成果上,展現臺灣戰後政治史研究新水準的作品。」 ──若林正丈(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作者) 在新的歷史時刻,重探我們的過去,思索我們的未來。

  • 電子書: NT$ 228

    ★ 第一本集體書寫的臺灣性別文學史 ★ 性是權力的根源,文學是社會革新的力量 寫給每一顆騷動心靈的臺灣.性啟蒙讀本! ★ 電子書獨家加值「可讀·性—臺灣性別文學變裝特展」線上導覽別冊 ★ ★ 收錄未曝光展間照片,特展現場一覽無遺 ★

  • 特價 電子書: NT$ 238

    「我一直記住詹天增說的話,他要我活著,要我把真相說出來,這是我的使命,也是同志賦予我此生的任務。」 ◎追尋泰源事件完整真相 ◎訴說台灣轉型正義落實的曲折歷程

  • 電子書: NT$ 294

    童年時的不解,其來有自 叛逆長大後發現,創傷不曾退去,而是遺傳相隨 白色恐怖第三代的家族追尋記

  • 出版日期:2024-02-24
    電子書: NT$ 280

    一直以來,我們始終期待著,能夠嘗試以各種角度去研究、探討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歷史。

  • 電子書: NT$ 455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這段歷史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密切, 本書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是了解早期台灣史的必讀之作。

  • 電子書: NT$ 350

    本書透過梳理第一手史料、訪談多位郵電案受難者,以及重現當年郵電工人創辦的刊物《野草》,深度描繪、再現戰後台灣勞工和底層民眾的苦悶和不滿,乃至紛紛投入抗爭的激情年代。對於重建台灣白色恐怖真相,反思轉型正義的當代意涵,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 電子書: NT$ 260

    1949年遺留的戰爭,原來從未結束? 探詢美中角力、區域衝突的第一線, 思索台灣最熟悉的陌生人,經歷巨幅震盪的邊界。 「如果台灣不要我們,我們又不想當中國人怎麼辦?」 探索海與海之間複雜、糾纏的歷史,直面島嶼現況。

  • 電子書: NT$ 385

      本書以三大篇十個章節的篇幅,從軍事情報、政工、白色恐怖、外交、台獨運動、民主化、本土化、民生與經濟建設、兩岸關係等全方位的視角,剖析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後蔣經國與其政治生涯。   這段歷史過程呈現了國府於國共內戰中潰敗、自大陸倉皇撤退播遷來台之後,如何在風雨飄搖中站穩腳跟,並利用冷戰...

  • 電子書: NT$ 420

    小笠原欣幸即以此宏觀又透徹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過1996以來的七次總統選舉,在每一屆選舉的章節中檢視各陣營的攻防、分析成敗之因,以及每次選舉結果對臺灣民主發展的意義,並且也對許多選舉中的迷團提供解答。

  • 電子書: NT$ 498

    本書收入國內外有關戰後台灣政治史研究的10篇論文,主要分為台灣內部及國際情勢兩個部分。就內部而言,戰後初期政治史以國民政府的接收,以及整個統治體制及其引發的問題最為重要;至於影響1970年代以後台灣政治從強人威權體制逐步朝向自由化、民主化的改革前進,外在的國際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 電子書: NT$ 315

    這是一本帶領臺灣各世代讀者重返二二八事件歷史起點之書。 七十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歷史上死傷最慘重的官民衝突事件。在戒嚴期間,這道歷史傷口成為不可碰觸的禁忌,相關研究直到解嚴後的一九九○年代,才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已累積出相當豐碩的成果。但作者陳翠蓮認為,關於二二八的研究「迄今為止仍然著重在整...

  • 電子書: NT$ 315

    在荒謬年代,愛國本身是值得死的罪愆…… 他們是台灣最後一代理想主義者, 這更是台灣最後一本良心知識分子的親筆回憶錄 1950年的青島東路三號,約是現在的台北喜來登飯店之地,當年是軍法處看守所,許多台灣精英知識分子,在這裡等待判決。侯孝賢電影《悲情城市》中,作家鍾理和之弟鍾浩東,即是從這裡走向馬場町...

  • 詳細資訊

    一個民主政體如何針對先前威權政體對人權的侵犯行為,從事真相調查、賠償或追究,是成就轉型正義的重要政治工程。
     
    如何透過制度設計與政策的規劃,在避免「太多的記憶或太多的遺忘之間」找到平衡點,以達致政治和解、確保惡行「永遠不再」(never again)的目標,更是一個民主轉型社會持續關注的課題。
     
    因為深刻反省「不民主」的過去,將替獨裁政權壓制的過去與民主轉型的未來,提供一個積極的橋樑,使威權遺緒得以轉變為民主的資產,刻畫出民主的前景與未來。
     
    本書包含黨國體制下的法律體系、社會控制、軍事審判、刑罰執行空間的演變、白色恐怖史蹟點、臺灣省工委會、「外省」軍人的白色恐怖、原住民族案件、馬祖的白色恐怖、臺灣獨立運動、民主化運動等主題。
     


    作者簡介
     
    何友倫
     
    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現任職於司法院,規劃加強司法與社會對話相關工作。曾任國家人權博物館專案助理,承辦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主題展、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校園人權素養課程等。致力於人權與歷史教育,希望透過文字與影像轉化生硬的議題。
     
    陳冠瑋
     
    台北人,台大法律系公法組碩士,曾任職於律師事務所及公部門,現為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律系博士生,研究興趣為憲法和人權保障。
     
    黃齡萱
     
    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畢業。曾任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研究員、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副研究員,為促轉會2020年公布之「陳文成案調查報告」撰稿人之一。
     
    林運鴻
     
    文字工作者,熱愛人文社科與通俗文化,也關心不美好不正義的種種現實。發表見於鳴人堂、博客來OKAPI、Openbook閱讀誌、《春山文藝》、《聯合文學》、《幼獅文藝》等。聯絡請寄:picaball@gmail.com。
     
    高毅
     
    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因參與第三屆模擬憲法法庭而接觸轉型正義,曾任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副研究員,即使過了好幾年天天埋首於古老檔案的日子,仍然還在學習如何把故事說得更淺顯易懂。現為執業律師。
     
    林靖豪
     
    現為雜誌撰述,近年報導主題包含台灣人權、環境、勞權、土地、貿易等問題,亦曾跨國採訪中國勞工、香港反送中、一帶一路建設等主題。曾合著《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雨季不再來》。
     
    張維修
     
    臺大建築與城鄉所博士、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期關心空間正義議題,主要研究範圍為文化資產、都市政策及環境永續發展。
     
    孫世鐸
     
    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兼任講師,《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系列叢書共同作者,做以藝術和電影為方法的教師與兒少培力以及政治工作。
     
    林傳凱
     
    歷史社會學者,投注於戰後人民抗爭史,爬梳士、農、工、商、軍、公教等場域的抗爭軌跡。近年投入「歷史鄉鎮化」,嘗試將白色歷史帶回原鄉,邀請當代人迴響,並與創作、教育、群眾工作者與各地民眾協力前行。
     

    審稿人簡介
     
    黃丞儀
     
    為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合聘教授,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研究領域為比較行政法、轉型正義、憲法理論、法律與社會、臺灣法律史。學術作品散見 Law & Social Inquiry, Taiwan Journal of Democracy, Washingt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Administrative Law,《臺大法學論叢》、《世新法學》等刊物。曾經擔任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2016-2018)、臺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2011-2012)。

     
    主編簡介
     
    蔡雨辰
     
    沃時文化執行總監。曾主編「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系列書籍、主持「畫話:人權教育繪本徵選計畫」,並為多家文學、電影、藝術媒體撰寫評論與人物專訪。近年工作重心為知識轉化與教育培育。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