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斷食,慈悲而尊嚴的善終選擇
0 篇書評

自主斷食,慈悲而尊嚴的善終選擇

8個美國案例,從臨床、倫理、法律、機構議題作探討,理解西方最先進的死亡自決觀念及實踐方法,走向善終

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 A Compassionate, Widely Available Option for Hastening Death

  • 出版日期: 2023/11/3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3105713
  • ISBN: 9786263105737
  • 字數: 185,772
紙本書定價:NT$ 550
電子書售價:NT$ 38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斷食善終》作者畢柳鶯,深受啟發、鄭重推薦——
這是一本探討「自主斷食,善終選擇」的聖經等級著作、實用級教科書。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愛吃海鮮,竟是長期頭痛的原因? 不菸不酒生活單純,卻依然難逃肺腺癌的魔爪? 難以捉摸的自由基,原來是誘發癌症的罪魁禍首? 其實,毒物早就侵蝕了你的健康,你卻渾然不覺!

  • 電子書: NT$ 266

    日本亞馬遜書評4.6高分盛讚! 前日本自衛隊資深心理教官、諮商心理師專業合著 你不是孤軍奮鬥!努力後,短暫的黑夜終會迎來和煦的白日    

  • 電子書: NT$ 385

    本身作者貝塞爾‧范德寇為精神科醫生,也是研究創傷的先驅。他結合了最近幾十年心理創傷領域的驚人進展及三十多年治療創傷患者的臨床經驗,提出對於創傷的全新理解。我們得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清創傷是如何重塑我們的大腦——正常的記憶處理歷程因過大的威脅而崩解,時間凍結了,危險彷彿永遠不會結束。於是杏仁核隨時發...

  • 電子書: NT$ 245

    當個「聰明」患者,比當個醫生眼中的「好」患者, 你得到痊癒的機率更高!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年度健康好書 國泰金控、中華民國腎臟病協會、威肯保險……眾多企業內部讀書會指定用書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固醇過高、肥胖、痛風、 便祕、胃潰瘍、頭痛、腰痛、過敏、失眠、自律神經失調…… ...

  • 電子書: NT$ 300

    憂鬱不是你的心理出問題,而是你的大腦發炎了。 了解大腦和免疫系統互動的方式,能幫助我們從根源解決憂鬱及其它腦部神經疾病。 《週日泰晤士報》暢銷書/英國亞馬遜書店4.6顆星

  • 電子書: NT$ 336

    本書從作者尋找病因漫長而煎熬的心路歷程出發, 針砭社會和學界對慢性疾病的歧視與無知, 也從醫病雙重角度探索療癒的可能。

  • 出版日期:2023-12-01
    電子書: NT$ 245

    ★心理諮商師梁秀眉獨門性治療方法大公開!搭配個案分析,全面拯救你的男言之隱。 ★性功能障礙是這個時代的文明病;走進性治療診療室,認識陽痿、性成癮等性功能障礙的成因與自助方法,並覺察己身的性智慧,增進伴侶關係,享受性愉悅。 ★音樂人許常德、亞洲首部性治療影集《今夜一起為愛鼓掌》執行製作人曾馨儀專文...

  • 電子書: NT$ 322

    寫給成人ADHD、ASD及SLD個案的最佳入門書! 就算是長大後才確診,也有機會透過本書,輕鬆過日子! 提供34種常見情境,以臨床經驗融合大量圖說, 完整解決工作及生活上的困難!

  • 電子書: NT$ 350

    爆炸性醫療新知—— 全球第一本破解阿茲海默症病因,以科學實證為根據介紹有效療法的著作 長據明鏡週刊暢銷榜、德國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榜

  • 電子書: NT$ 245

    醫生教的最強減脂法! 不用忍耐也可以變瘦! 為什麼脂肪會囤積,為什麼脂肪這麼恐怖?內臟脂肪放著不管,就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異常」3大慢性病!值得慶幸的是,內臟脂肪「容易囤積,也容易消除」只要跟著本書「照著做」,你就能輕鬆擺脫內臟脂肪,健康迎接每一天! ◎不運動就能消除內臟脂肪...

  • 電子書: NT$ 315

    第一本由失智症患者本人撰寫,囊括食衣住行的失智症全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 ★亞馬遜分類榜榜首 在臺灣,65歲以上的老人中,每13人就有一位患有失智症。我們對這個疾病一如所知,只知道恐懼以及各種偏方,但是失智症真的那麼可怕嗎? 本書作者溫蒂.蜜雪兒在58歲被診斷出患有早發性失...

  • 電子書: NT$ 336

    得跑多遠,才能把一個甜甜圈的熱量完全燃燒?咖啡或其他超級食物真能「促進」新陳代謝? 運動不會讓你瘦?讓人大吃一驚的「代謝的科學」!

  • 特價 電子書: NT$ 439

    這本書有極大的療癒性! 完全療癒你受傷的身心! 當所有的情緒、關係問題都沉重地壓到自己身上時, 該如何讓一顆受傷的心獲得真正的自由?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CPTSD相關議題暢銷Top1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4.8顆星好評支持 ★全面性的分類與說解,直接點破會輕易忽略的心理創傷 ...

  • 電子書: NT$ 280

    ★身心醫學重要經典,德文版出版35週年,重新修訂上市! ★加州整合學院指定閱讀,扭轉多年來人們對「健康」、「疾病」與「治療」的看法! ★附身體部位與心理象徵意義一覽表,身心對應關係一目了然!

  • 電子書: NT$ 385

    除了手術、化療和放療,抗癌一定要運動! 針對癌症療程各階段設計的21天運動計畫+5大生活指引 全面提升體能與抗癌力 ▎要癌症患者「休息、放鬆、躺著少動」的時代已經結束 ▎ ▎最新科學研究給癌友的首要建議是「要好就要動」! ▎ 運動腫瘤醫學研究先驅施密茨博士根據最新科學證據,針對抗癌各個階段──從...

  • 電子書: NT$ 240

    ★ 系列暢銷160,000冊!亞馬遜網路書店分類Top100 ★ 「直擊癌友焦慮的一本書!寫出所有在診間得不到的解答」 《癌症醫師的真心話》新裝封面版 日本抗癌名醫中山祐次郎執醫十七年,執刀超過兩千台手術, 並在日經商務、Yahoo新聞、NHK開設醫療專欄、擔任醫療顧問。 擅長以「看得...

  • 詳細資訊

    《斷食善終》作者畢柳鶯,深受啟發、鄭重推薦——
    這是一本探討「自主斷食,善終選擇」的聖經等級著作、實用級教科書。

    當疾病已到不可復原,身心痛苦無法忍受時,病人可不可以自主選擇斷食往生?
    自主斷食算不算「自殺」?醫護人員該不該參與其中,讓過程更平順、更安詳?

    8個美國案例,4項關鍵議題(臨床、倫理、法律、機構),完整呈現美國有關「自主斷食」的完善評估程序、醫療準則,和臨終照顧。

    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臺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汪漢澄——專業翻譯

    特別推薦——
    吳育政/大林慈濟醫院麻醉醫師
    李柏翰/臺灣大學全球衛生學程助理教授.法律白話文運動資深編輯
    常佑康/台北慈濟醫院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醫師
    畢恆達/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賴其萬/和信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羅耀明/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副理事長
    (依姓氏筆劃排序)

    ///
    什麼是「自主斷食」?
    當病人沒有問到關於自主斷食的選項時,該主動告訴他嗎?
    倫理上可以容許病人自主斷食、容許醫療提供者及家人支持它嗎?
    如果機構照護者出於他們的道德反對病人自主斷食,那是出於專業、還是純屬個人意見?
    所有認真考慮自主斷食的病人都必須經過精神科的評估?
    違背病人的指示給予餵食是一種暴行?
    到底什麼時候該啟動自主斷食?
    ……

    當台灣還在抗拒為無法復原的失能臥床病人撤管的時候,西方國家已經跨過謹慎篩選插管適用對象、無復原跡象時主動撤管,或甚至拒絕醫療給付這樣的無效醫療,來避免這種不人道的現象。當台灣還在質疑自主斷食合不合法、該不該進行時,美國已經就自主斷食作了專業且細緻的評估,並且提供了縝密的實踐方法。

    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了,健康的時間雖然延長,但生病的時間也延長了。有兩類的人希望能有一個好的加速死亡方法:一、正面臨難以承受的痛苦者;二、未來可能要面對難以承受的痛苦者。

    自主斷食(VSED)是一位當下已經病重或將會病重的患者,有意決定用完全停止吃喝來加速自身死亡的做法。它的過程乍看似乎有點殘忍,但大多數實際執行自主斷食的人,如果有著經驗豐富、技巧熟練的臨床夥伴合作的話,會發現它其實是可以忍受並且有意義的。

    自主斷食提供了那些正面臨難以承受的痛苦的人,或未來可能要面對難以承受的痛苦的人,一個相對安詳且在自我控制下的死亡過程。若對「自主斷食」有充分的認識,這些人也將會因為知道有這個方法,而不必再活在恐懼之中。

    本書以八個美國的病例為基礎,從臨床、倫理、法律、機構等面向,探討自主斷食的可行性與可接受性。

    書中提供了完整的正反論點以及議題思索,每項討論都與真實案例緊密結合,作者文筆生動,引領我們深入思考關於生活的品質、生命的價值、人的自主權與決定權、醫療角色在生命終末時的轉變……等課題。

    本書的編者與作者,涵蓋了安寧緩和醫學、精神科、法學、倫理學、生命終末選擇倡導者等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主編之一提摩西.奎爾(Timothy E. Quill)是推動美國安樂死立法以及執行自主斷食(VSED)的先鋒,擔任過美國安寧緩和協會理事長,「並得到安寧緩和遠見者」的殊榮。

    全書有真實的案例故事,有專業的評估說明;文字敍述生動,內容豐富易懂。

    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西方最先進的死亡自決觀念以及實踐方法,也可以透過同理書中案例主人翁的所思、所感,對自主斷食的歷程如何進行、有何挑戰、如何照護,有深入的了解;認知到生命終末的自主權,原來可以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

    這本書所談的議題,在美國屬於先驅,藉由引進美國專業的先進做法,思考台灣可以如何借鑑參考。對醫療專業人員或一般讀者,都是極佳的參考。

    作者簡介

    提摩西.奎爾(Timothy E. Quill)
    醫師,羅徹斯特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醫學、精神醫學、醫學人文,以及護理學的教授,也是該校緩和照顧部門的創始主任。他是美國安寧與緩和醫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Hospice and Palliative Medicine)的理事和前主席,也是美國最高法院奎爾對瓦可(Quill v. Vacco)案件中的首席醫師原告,該案測試了醫助死亡的法律可允許性。奎爾是一位執業的緩和照顧醫師,是七本書以及多篇主要醫學期刊同行評審文章的作者/編輯,並且是醫療決策、醫病關係、緩和照顧,以及生命終末等方面議題的常規講師和評論者。

    保羅.蒙則爾(Paul T. Menzel)
    太平洋路德大學(Pacific Lutheran University)哲學名譽教授。他發表了大量有關衛生經濟學和衛生政策中道德問題的文章,包括《猛藥:醫療照顧的道德配額》(Strong Medicine: The Ethical Rationing of Health Care)以及《預防對治療:什麼是正確的平衡?》(Prevention vs. Treatment: What’s the Right Balance?) (作為共同作者)。他近來寫作有關臨終問題的議題,包括失智症預立醫療指示和自主斷食。曾任甘迺迪倫理學院(Kennedy Institute of Ethics),洛克菲勒中心—貝拉吉奧(Rockefeller Center-Bellagio),布羅徹基金會(Brocher Foundation),香港中文大學(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以及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訪問學者。

    塔迪烏斯.波普(Thaddeus M. Pope)
    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米切爾哈姆林法學院(Mitchell Hamline School of Law in Saint Paul, Minnesota)法學教授。他在頂尖的醫學期刊、法律評論、律師期刊、護理期刊、生物倫理學期刊,以及相關書籍中發表過二百多篇文章。他與人合著了一千五百頁的《死亡的權利:生命終末決策的法律》(The Right to Die: The Law of End-of-Life Decision Making),並經營著頗受歡迎的「當醫療無用部落格」(Medical Futility Blog)。波普與人共同撰寫了臨終醫助死亡的臨床實踐指引,以及專業醫學會重症加護倫理的主要政策聲明。除了學術研究之外,波普還在涉及生命終末治療的法庭案件中擔任法律顧問和專家證人。

    茱蒂絲.史瓦茲(Judith K. Schwarz)
    護理師,紐約生命終末選擇組織(End of Life Choices New York)的臨床主任,也是慈悲與選擇組織(Compassion & Choices)的東海岸臨床主持者。她為數以百計患有無法治癒並持續惡化或末期的疾病患者及其家人提供關於生命終末選擇的諮詢。她經常在護理以及緩和照顧期刊上發表文章。多年來,她的工作重點是自主斷食,以此作為達成患者可控制的、安詳的死亡選項。最近她開始回應一些被診斷為早期失智症患者的要求。她與其他領域的同仁們一同制定了紐約生命終末選擇組織的「失智症指示」,該指示已經有數百人完成使用。

    譯者簡介

    汪漢澄
    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英國倫敦神經醫學中心人類動作與平衡中心進修,英國國立神經內外科醫院臨床研究員及名譽醫師,曾任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現任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兼任臺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臺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創始理事,曾任該學會理事長。《聯合報》「腦科先生說古今」專欄作家,另外已出版《醫療不思議》、《大腦不思議》,與《醫療史偵辦錄》三本科普書籍。寫作的理念是融合人文與科學,兼顧科普的趣味與深度。翻譯則希望做到完整說出作者想說的話,卻讓讀者不覺是外國人在說話。

    媒體推薦

    ●專業推薦

    在對死亡議題避而不談、對飲食有過度的執著、對於撤除無效的人工餵食管還天人交戰、躊躇不前的台灣,本書對於病人臨終自主選擇的討論,無疑是具有非常大的啟發與衝擊。值此時刻,本書的中譯本出版,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因為我們亟需突破固有迷思與框架的新觀念,引領台灣在善終的領域邁向一個新的未來。
    ——畢柳鶯(衛福部台中醫院復健科資深教學醫師,《斷食善終》作者)

    本書無疑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它讓我們此後在思索「生命終末」這個並不愉快但又避無可避的主題時,能夠擁有更寬廣的視野,或許也能抱著更寬容的態度。這本書表面上是向人們提出一個選擇,但它所真正要說的,其實是人對自己生命的「自主」,以及對他人生命的「尊重」。
    ——汪漢澄(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臺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這是一本注定會影響到與死亡相關的行動、方針,以及論述的重要書籍。它對於醫護人員、倫理學者、律師、管理者,以及政策制定者,還有那些權衡生命終末選項的個人以及家庭,都將是個重要的資源。
    ——湯瑪斯.莫瑞博士(Thomas H. Murray PhD)/黑斯廷斯中心榮譽主席(President Emeritus, The Hastings Center)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