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改版的9月號《鄉間小路》已經出刊囉~
餐桌上的豬肉怎麼來的?
豬肉又有什麼美味的祕密?
本期封面故事告訴你~
齁齁齁
十月是收穫的季節,田間隨風搖曳的金綠穗浪,就像農民辛勤多時獲頒的勳章。 千百年來,年復一年收穫的稻作,一直默默地餵養著我們,這個令人再熟悉不過的食物,因著氣候環境、飲食習慣的改變,成為熱議焦點。 你是否知道,陽明山上的竹子湖,是臺灣蓬萊米最早的栽種地?傳統的育種方式,往往得得投入育種家十年以上的...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台灣唯一貓咪專門誌,誕生! 如果您和我一樣是愛貓一族,現在起我們終於有 《貓咪與我》這一本專門為咱們設想的貓雜誌了。每 一頁都是和貓有關的內容,不會看到隔壁棚、與我們 無關的汪星人內容。所以儘管初期頁數是32頁,但絕 對是頁頁精彩,值得一看。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新漁時代】 漁業,包容於農業,卻擁有獨樹一幟的精神文化。媽媽魚董事長王偉旭說,「常聽人說『小農』,但不常聽人說『小漁』。」原來,是因為漁業成本較高,投入有其門檻,加上專業工序自成一格,讓水產,總是離我們既近又遠。世界自然基金會已發表調查,若仍持續不當捕撈,三十年後我們將無魚可吃。不論養殖捕撈,勢...
有雞生活 雞肉在臺灣人心中,始終占據重要地位。然而,有「雞」生活不只限於餐桌上,往上游延伸,我們關心已走了超過60個年頭的飼育現場;並更向前尋找源頭,不從「雞生蛋、蛋生雞」的大哉問下手,轉向育種與保種挖掘雞隻來由。最後回歸最貼近你我的日常,解析閹雞師傅、熱門小吃、進補良方和民俗思維,如何與「雞...
編輯室手札/二師兄的身家調查報告
總編輯/葛晶瑩
有一天,我們突發奇想:暑假過完的新學期應該有新作為。然後在思考之際又發現還是《農業周刊》時,居然有英文名字,於是前世今生大穿越,《鄉間小路》結合了「AGRI(農業的)」的風貌現身,似乎更符合我們的slogan「人人日進三餐,能說農業無關?」
其實42年來,這本雜誌的風貌一直隨時代而改變,歷經更名、改刊期、轉變風格⋯⋯而今日我們想以更真實的方式,帶讀者去產地,了解現場;除了食材滋味外,想更深入完整去介紹農產品的源本,讓讀者能判斷農產品是否安全、安心;想要更結合時代與時事,並站在前沿,傳遞最新的資訊與知識⋯⋯所以您可以看到更多照片出現,更具分量的封面故事與最新的農業情報。
9月號的封面故事選擇了「重量級」的主角,成就了「豬事大集」這個極具分量的企劃。因為轉念下就改版,沒有任何猶疑,編輯部與外部合作的夥伴們,豈止一個忙字可形容。故事線從豬育種、飼養、拍賣、通路、銷售,直到料理上桌。採訪地點更是從北到南,有人幾乎在中央畜產會蹲點了,有人趕赴屏東報導豬舍,有人哀求版面設計一定要表現出豬的美麗與美味⋯⋯在加班疲累但壓力卻讓人無法入睡的日子中,終於完成。
「豬事大集」的曝光,讓「二師兄」幾乎毫無隱私,只希望能幫助讀者在認識豬肉產銷的過程後,能選購符合自己需求之下的安全肉品。
【本期精彩內容】
#豬事大集 從肉豬到豬肉的奇幻旅程
#臺灣養豬小史 走過「看豬走路」的日子
#豬的優生學 造福人類的動物科學
#產銷鏈直擊 我們吃的豬肉怎麼來?
#豬肉的美味密碼 自炊提案✕主廚上菜
#馬聿安✕#馬聿平✕#陳惠琪 互助、共好,打造台灣農業未來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