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今藝術 04月號/2017 第295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典藏今藝術 04月號/2017 第295期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61.1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216
電子書售價:NT$ 120
暢讀包
人氣暢讀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20
今藝術(6期) NT$720
今藝術(12期) NT$132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本期主題:港島的亞洲脈動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於3月盛大展開,無畏近年政經動盪對藝術市場的影響,銷售金額持續成長。本期《典藏‧今藝術》專題「港島的亞洲脈動」,將帶領讀者親臨香港巴塞爾現場以及周邊眾多展會,包含邁入第三屆的Art Central、國際藝廊雲集的中環、新出現的西浦189藝術里等,探討香港藝術評論當前發展,一窺香港藝術動能的最新樣貌。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思辨.辯思 兩藝校長大辯論 ------ 2017年11月25日──台灣史上第一場「兩藝校長大辯論」,邀請台藝大校長陳志誠與北藝大校長陳愷璜,對於高等藝術教育發表想法,論綱涵蓋藝術大學的理念與定位、如何協助學生銜接產業、推動國際交流等。在本專題裡,我們邀約與會的六位提問人與三位青壯世代...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董其昌世紀  ------  若票選中國藝術史上最具影響力卻又最難以洞悉的藝術家,董其昌想必會名列前茅吧!身兼詩人、書畫家、鑑藏家和藝術評論者,董氏巨大的身影幾乎籠罩當時整個藝壇,後人對他的評價也因此產生各種角度:仿古繪畫、筆墨實驗、文學論述……使人如墜五里霧中。二十年來未曾間斷的特展...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視窗世代──從視窗美學到演算法 ------ 在近十幾、二十年中,年輕世代創作者無論是在跳躍的影像剪接、敘述邏輯,乃至於技術採用上,或許都令我們有感於今日的藝術表現,已經與我們熟悉的藝術相去甚遠。在2021年三月建立在NFT的衍生藝術乍然進入我們眼簾時,或許很多人的疑惑是「這為什麼是藝...

  • 電子書: NT$ 120

    公共藝術與吉祥物,兩者之間交錯著曖昧不明的界限,近年亦有層出不窮的相關事件掀起群眾討論,首先是關乎藝術性的美學討論,另一邊則是關乎場域公共性的歸屬,與在地脈絡的有無。本專題期盼透過交織觀光與藝術的討論,另闢一種對於公共與藝術的思維,並檢視近年熱議事件中,「奇觀吉祥物」的作者,試圖思考審美或思辯式報導...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域外展映 ------ 近年來,一些影像創作者投身至傳統的發表場域之外,去投映、發表和分享自己的創作,例如陳界仁將《殘響世界》以四塊銀幕投映於樂生療養院原址,或者高俊宏在海山煤礦、博愛市場放映《博愛》。這種作法不僅是尋求觀看語境上的新鮮感,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創作上的再推進。本專輯考察近年...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藝術圈大災難 華藝引發的著作權血案 ------ 一樁藝術家與藝術公司爭奪著作權的法律戰爭──「華藝案」,引起台灣藝術圈熱烈關切與討論,讓我們不得不面對藝術家普遍缺乏法律知識的事實。本月專題針對此案深入報導,蒐羅了各個角度的答辯以及專家的意見,包含專訪華藝網董事長林株楠、監察委員劉德勳...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春拍啟示錄  ------  本期「一槌定音 春拍總結」特輯,聚焦呈現今年度中港台三地春拍季的熱點:各大拍賣行在此季幾乎都重新書寫了「現當代藝術」專場的新高紀錄,而因應近幾季進場藏家有年輕化的趨勢,拍賣行的策略也隨之更迭,創造熱烈氣氛。而哪些場次吸引大批人潮進場競逐?哪些讓人對其規格與...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抗爭.藝術——激進主張下的藝術現象與行為 ------ 這次的專題只是一個微小的嘗試,但我們深切希望能為我們的藝術環境與公共議題討論,帶來更多討論方式的可能。(企畫/朱貽安)

  • 電子書: NT$ 120

    究竟玻璃在藝術和科學上展現出何種神奇的力量?本期「光色映澈─中國玻璃器」專題,帶領讀者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聚焦,玻璃如何改變過去文化及人類活動樣貌。異國傳來的玻璃何以傳入中國古代宮廷與佛寺?進而影響中國裝飾工藝史的發展?同時,讀者也可透過台北故宮的當期展覽,一覽玻璃器工藝的發展高峰。另外,更有專文從科技...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來自民間的當代再述  ------  本期《典藏‧今藝術》「來自民間的當代再述」專題將深入探討〈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展覽,並連接到殖民現代性對民間信仰藝術體系的拒斥,及在混血式的宗教建築反觀台灣的文化性格,還有自該展的藝術家及其作品出發,思考民俗攝影的創作與展呈方...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邊緣身體‧踰越感官──90年代次文化場景  ------  隨著1987年解嚴,報禁、黨禁解除,台灣社會經歷一段劇烈的變動,瀰漫起騷動的氣氛,出現更多元的聲浪,本期專題即聚焦1990年代的狂野高潮,延伸自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破身影》一展,特別藉由「反文化身體藝術運動」之切面進入,邀請讀者...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40影蹤 金穗獎的不惑實驗 ------ 金穗獎作為台灣實驗電影的創作推手,培養出許多新銳電影創作者。在今年,金穗獎邁入不惑之年,本期的「40影蹤」專題,嘗試由不同角度回看金穗獎40年來的樣貌,梳理該獎項創設緣起與發展脈絡;同步觀察台灣社會背景與影像創作之間的變化,試圖了解金穗獎對影像...

  • 電子書: NT$ 120

    2017年7月,台灣解嚴走入第30年,香港移交主權第20年,這段期間,台港兩地環境急遽變化,藝術創作者與運動者在各事件中振聾發聵,激起許多思潮與對話。《典藏‧今藝術》在30/20年後的今日,邀請台灣、香港兩地藝術家與藝評人,以「事件後的空間」為概念,分別以紙上創作、展覽及文字形式深探當中的歷史脈絡,...

  • 電子書: NT$ 79

    夢想中的咖啡館 好的咖啡館讓我這樣不喝咖啡的人也想一去再去,那裡有無法言說的重要質素,正是那些化學作用構築了我們在「理想的咖啡館」那期提到的「天使降臨的咖啡館」(出自川口葉子)。 你心中的夢想咖啡館是什麼模樣、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是隱居山林與世隔絕、一期一會如夢似幻,還是有成堆的設計逸品讓...

  • 電子書: NT$ 108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本書就是一個世界。」閱讀和泡書店其實是一件極其療癒的事,是真正懂得累積自己創意及內涵的人,興高采烈參與的事。 閱讀的方式正在改變,書店的意義也在轉型之中。「書店」已不再只是賣書的地方,新型態的書店其實是一個「體驗的場所」,和咖啡館一樣,是城市人的第三空間。事實上咖啡館和書...

  • 電子書: NT$ 120

    紐約蘇富比中國書畫部門訂於2016年9月紐約亞洲藝術週期間隆重推出「派普夫婦珍藏中國繪畫」專場,逾120件在1970、1980年代被納入收藏的作品將與大家見面。 整批藏品最重要者莫過於〈康熙南巡圖〉第六卷最後一段,整個第六卷描述的是康熙從瓜州渡江登金山然後途經常州府的盛況,而這原藏於鳳凰城藝術...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2016市場十大 書畫∣瓷器∣工藝品  ------  本期專題呈現了這一代新藏家與企業主如何挾大量資本進入藝術品市場,造就2016年十多件高達人民幣億元拍品的驚人奇蹟!剖析中國藏家以何種角度思考收藏這件事,例如藉此塑造企業文化價值,或藉籌設美術展館向大眾開放等方向邁進。在這期《典藏‧...

  • 電子書: NT$ 108

    屬於大人的場所 帶點敬畏、神秘、又微微地限制級、成熟老邁、懂事,這個字彙多麼奇妙又複雜,甚至有點沉沉的負荷。 「大人」兩個字,三秒便可寫完。但現實人生,每個人成為「大人」的過程,寫起來大概都萬分精彩。 什麼是大人?什麼是成熟、理想的大人該有的特質?什麼又是適合大人的地方?或許這永遠...

  • 詳細資訊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42 真相只有—個∣高愷珮 

    ◎ COLUMN 今專欄 
    44 沒有歷史,只有市場∣黃孫權 
    46 藝術與時間∣耿一偉 

    ◎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 
    48 《劇烈生活,現代痴迷》 如何脫出新自由主義永遠更炙烈的存在追尋∣詹育杰 

    ◎ NEWS 焦點新聞 
    50 國際.中國.台灣 

    ◎ SPECIAL REPORT 特別報導 
    70 第15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74 台新藝術獎2016年度觀察報告∣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80 用文化縫合歷史傷痕 屹立不搖:陳澄波特展∣簡秀枝 

    ◎ FEATURE 專題企畫 
    82 香港的亞洲脈動:香港巴塞爾及周邊亮點∣(企畫)編輯部 
    84 流動的場域 2017香港巴塞爾場內亮點∣林怡秀 
    86 國際入港 國外畫廊精選∣呂學卿 
    90 進擊的台灣 十家畫廊經典呈獻∣林怡秀丶呂學卿丶林亞偉丶陳意華丶陳芳玲 
    94 濱海摩天輪下的自由藝術 ART CENTRAL∣翁浩原 
    98 既國際又在地的畫廊光譜 中環∣林怡秀 
    100 推展材料疆界的對話錄 費萊克斯納、艾未未聯展∣呂學卿 
    102 中環之外的新選項 西浦189藝術里∣呂學卿 
    104 舊瓶新酒初體驗 「邂逅!老房子」計畫∣劉星佑 
    106 從「有機」到「隨機」 香港藝評的另類出路∣張煒森 
    108 深圳 楊鋒藝術與教育基金會∣林怡秀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110 成就東、西方美學交流的散播地 復星藝術中心∣謝盈盈丶徐佳蕙 
    114 肖像‧自然‧景觀 奧培中國首次個展∣復星藝術中心 
    116 混沌之界中的納德盧姆∣庫斯比特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20 近半世紀的靜默等待 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高愷珮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124 藝術行動機器的主客體 「工業標地拓撲學」與「海市蜃樓」的協同過程與展示精神比較∣高千惠 
    128 攝影書的兩種抵抗 談沈昭良《台灣綜藝團》的出版意義∣王聖閎 
    132 拍與被拍間的想像敘述 致穎「像,攝像機,閃光」∣沈柏逸 
    136 黑火南京 獨立影展13年(2003-2016)∣老愷 
    140 新世界的發現或北印度群島的描述(十六) —封直子寄來的信∣張碩尹 
    142 沒有極限的塞拉∣artprice(翻譯)陳文瑤 

    ◎ FORUM 藝術論壇 
    146 中介組織翻轉文化治理。文化部,您真的準備好了嗎?∣劉育良丶劉俊裕 
    148 台灣文化中介組織的現況反思∣劉育良丶劉俊裕 
    152 筆、墨,身體與肉墨 「金浩得:山‧渺遠」座談會∣(整理)赤粒藝術 
    154 談在第四屆大內藝術節啟動前 大內藝術節座談∣(整理)林怡秀丶高愷珮 

    ◎ SNG 展覽直擊 
    158 國際.中國.台灣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92 蛻變來自對固有藝術疆界的瓦解 袁金塔的藝術道路∣楊永源 
    194 心能轉境 談李奇茂水墨創作展∣陶文岳 
    196 進/出「地方」 吳繼濤、姚瑞中的當代風景游牧∣白適銘 
    198 極限風景∣胡永芬 
    202 美濃故鄉.酣墨留痕 矽谷望鄉人:陳菊美個展∣心晴美術館 
    204 身體性的跨域交融 當代藝術跨域劇場展∣陳亞昕 

    ◎ CALENDAR 展覽快訊 
    205 展覽月報|編輯部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