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空中攝影師陳敏明的鏡頭領航,我們隨風而「視」,遍及從沒看過的寶島姿態,然後指向我們從此而來,於是降落,再寫下一路所見的,那些人、豐收事。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台灣唯一貓咪專門誌,誕生! 如果您和我一樣是愛貓一族,現在起我們終於有 《貓咪與我》這一本專門為咱們設想的貓雜誌了。每 一頁都是和貓有關的內容,不會看到隔壁棚、與我們 無關的汪星人內容。所以儘管初期頁數是32頁,但絕 對是頁頁精彩,值得一看。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陸地上,人類奔跑的速度再快,也比不過獵豹奔馳,該怎麼趕上山野的變遷?汪洋中,我們也非魚,又怎能順著浪潮,觸及海洋的寬廣?但如果可以擁有鳥的視野,低空掠過田園溪流、高空飛越山脊──我們能否嘗試振翅而起,從最遼遠的角度, 看見最貼近身旁的平時一景,也看見你我如何忽略最熟悉、最相關的日常;接著發問、思考、理解,於是有了反省。
這次,我們從國境之南啟行,發現海角是臺灣畜牧業重要基地,練習探索在地成了飛行的首站;往北至島嶼中段,見證因認識前人足跡,而能傳承記憶與技藝的老凍頂茶;再往東移,探尋花東米倉,人們分析今昔脈絡,頻頻激起多元品牌火花;接著抵達嘉義,改沿著阿里山森林鐵路出發,與新支線再鋪一道林業風華;最後飛至黑水溝之上,遇見澎湖漁家與潮汐的許諾,原來無論如何,都要走向永續共好。
由空中攝影師陳敏明的鏡頭領航,我們隨風而「視」,遍及從沒看過的寶島姿態,然後指向我們從此而來,於是降落,再寫下一路所見的,那些人、豐收事。
本期目錄
COVER STORY
隨風而視
18 發現.臺灣牧業的海角起點
28 見證.老凍頂新傳承
38 探尋.品牌米故事
48 出發.森林鐵道新支線
58 遇見.日常裡的海洋永續
68 地圖狂熱者—陳敏明
70 國土發展幕後推手—農林航空測量所
COLUMN
01 臺灣珍有種 石虎
08 藝文日常 五月
10 農你咧講 講到花哩囉貓
12 鄉土奇譚 小琉球奇譚
REGULAR
72 都市森活 親子攜手桌住愛
74 動物寶貝 犬貓疫苗護健康
76 花事最新鮮 康乃馨VS.長壽花
80 青出於農 竹青亭有機農場
MONTHLY NEWS
86 餐桌讀物
87 鄉間農聞
89 國際農聞
91 鄉間嚴選
92 讀者來函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