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06月號/2017 第297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典藏古美術 06月號/2017 第297期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7/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5.3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204
紙本書定價:NT$ 180
電子書售價:NT$ 120
暢讀包
人氣暢讀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20
古美術(6期) NT$720
古美術(12期) NT$132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本期主題:一代書聖于右任
------ 
「一代草聖」于右任曾挺身改革草書,使其成為易寫、易識,易規範又美觀的字體,誠為書法史上一起劃時代的變革。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首度以于右任為主題推出特展,呼應此藝文盛事,本期專題從于右任書法實踐歷程及酬應面向等議題切入,引介書跡、回顧市場動向,並帶領讀者尋訪隱於街市的相關題署,從不同的文化視野探索于右任的書法成就和影響力!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故宮南院「泥土的座標—院藏陶瓷展」 ------ 以火為光,以泥土為線索。搜索,那曖含粉紅光的,是不是雍容的天青汝窯?左轉那白瓷上氤氳著綠花的,或許是以錫鉛做媒的緬甸陶瓷……而上面那頭鑲嵌白與黑、雲與鶴的,非高麗青瓷莫屬。策展人帶隊,300個座標,暑假遊遍東亞。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文震亨的防線 ------ 17世紀是一個大時代,西方人在船艙裡鋪開地圖,不斷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17世紀也是一個小時代,文藝世家第四代文震亨在書房裡展卷落墨,從自古到今的品味指南中,擇拾同意者,加上自己生活實踐的經驗,彙編成《長物志》。   在不斷重述可用與不可用...

  • 電子書: NT$ 99

    本次 idSHOW 十二月主題「質設計.好生活」,以不同層面的角度,告訴大家居住空間所具有的氛圍情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而家的舒適度與美感更會反應在每個人言行上,此次主題從起居日常開始為基礎,建構每一天的好感生活為初衷,帶領讀者透過相關設計、方法打造好感生活提案。從居家的材質、色調、燈光、植物、軟裝、...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男女大不同? ------ 男生比較勇敢,女生愛玩洋娃娃?或許你身邊就有人不是這樣。許多男生女生的區別就像是「框框」,反而模糊每個人獨特的部分。要如何鬆動?不妨跟著小典藏,從身體,到角色扮演、職業等,一起來發問和討論,男生女生是不是有那麼不同?

  • 電子書: NT$ 175

    封面故事《建築自然系》 近幾年的環境變遷、氣候異常加劇,親自然設計(Biophilic Design)和建築如何「與自然共生」已不是新話題,Frank Lloyd Wright早在《建築的事業》中提到建築的未來傾向於更有機的類型學。日本文化中人與自然的界線向來模糊,建築學者謝宗哲以「自然系」歸納日...

  • 電子書: NT$ 256

    日本,正發生 後疫情時代,社群上終日有朋友在日本打卡,分享他們的喜悅。但旅遊之外,我們好奇的是,幾年不見,日本的文化、時尚、旅遊、餐飲與生活產業,出現了什麼樣的重要變化?《VERSE》編輯團隊特別來到日本,進行第一線的深度採訪。 首先是日本國民級的潮流品牌「BEAMS」,四十多年永保青春活力。我...

  • 電子書: NT$ 175

    封面故事《電影&影集上菜》 專題的誕生其實再單純不過,2月正逢農曆過年,團聚時刻多聚焦於餐桌,而這個長假也少不了追劇看電影——那何不將兩者結合?飲食與影視的連結一直很深,在《深夜食堂》、《舞伎家的料理人》等日劇中,品嚐料理也咀嚼人生;近年火紅的美劇《大熊餐廳》,或電影《天菜大廚》、《餐廳失控夜》、...

  • 電子書: NT$ 304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當你翻閱本期《VERSE》,你會發現雜誌的size更大、設計美學更優雅、也更具實驗性。 人人都說紙本已死,但VERSE從創刊以來就試圖重新創造閱讀雜誌的體驗,重新讓讀者體會雜誌的意義:從影像、設計,到紙材和印刷,讓你的手指與眼球翻閱每一頁時,都宛如一場美學之旅。

  • 電子書: NT$ 125

    在這個前所未有的創新與科技驅動的時代,映 CG 衷心為各位呈獻本期雜誌,「生成式 AI 工作流大翻轉」。我們的焦點並非如何運用哪些工具,或是下什麼精準的咒語,而是透過產業中的創作者觀點,探索生成式 AI 技術將如何為電腦繪圖領域帶來的巨大變革,並深入了解這令人驚嘆的技術對現代創作者工作方式的影響。

  • 電子書: NT$ 130

    數位藝術工作者對於自己的創作作品就像是玩 Pokémon GO 一樣,總是不斷的訓練自己的精靈寶可夢,在每個冒險的旅程中贏得勝利,這一期的主題是「寶可夢旋風再起」,除了專訪 Niantic, Inc. 國際市場行銷總監-Kento Suga 為讀者挖掘成功打造行銷全球 IP 的策略與構想之外,並特別...

  • 電子書: NT$ 175

    封面故事《給下個世代的藝術靈光》 以「未來藝術學苑」為題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 of France,簡稱CND),與香奈兒品牌推出2023 Camping Asia計畫,由藝術家林人中擔任策展人,共同定義了跨文化的架構,以「A...

  • 電子書: NT$ 0

    修築史博——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Renovating the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Memory and Techniqu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史博館舍升級計畫,打造老館新面貌 筆染重彩心任俠——彩繪藝師莊武男的大匠之風 事無難易...

  • 電子書: NT$ 350

    破框世代:Into Design & Out of Design 本期《破框世代:Into Design & Out of Design》,我們觀察在疫後之年,全境開放,為創作者帶來嶄新的視角。世界重啟了,那些熟悉的場景,以既熟悉又陌生的面貌衝擊人們的日常;於此同時,AI 時代的到來以及 YZ...

  • 電子書: NT$ 0

    來史博上課囉! 一甲子以前的1963年,史博館與中華民國畫學會合辦「美術研究班」, 廣設水墨、西畫與理論各科,向社會大眾廣開藝文學習的大門。 本期封面故事「來史博上課囉!」即帶引您穿梭古今。 從充滿歷史感的老照片「開始上課」,遇見夢幻名師,重回當年課堂一窺堂奧。光陰匆匆而過,而今的藝...

  • 電子書: NT$ 125

    非常興奮向大家介紹我們這期雜誌的主題「The Magic behind Visual Effects:迷人的視效魔法,特效製作的眉角」。這一期我們深入挖掘了視覺特效在影視、動畫作品中的神奇之處,以及背後的製作秘辛。透過全方位的報導,將視效藝術家們的心血、技術創新,以及行業現況呈現在您面前。在本期內容...

  • 電子書: NT$ 0

    17世紀的臺灣故事 The Stories of 17th Century Taiwan 祖先用腳寫的歷史材料——舊地名中的臺灣近代初期史 小陶罐.大世界——記17世紀與臺灣相遇的安平壺

  • 詳細資訊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44 因選擇而藝術|廖堯震

    ◎ News 新聞
    50 大時代風雲錄,92位名人翰墨──華岡博物館「文化興邦—民國名人書法展」|藍玉琦
    52 乾隆御選,142件珍愛的異國玉器──故宮南院「來自天方的仙工—南亞美玉」|藍玉琦
    54 中華文化總會2017工作計畫出爐|藍玉琦
    56 傳統與創新,水墨雙桂冠──鄭善禧、劉國松榮獲第36屆行政院文化獎|藍玉琦

    ◎ Note 藝文
    58 藝訊板塊|編輯部

    ◎ Special Report 專題  一代書聖于右任
    68 〈書學篇〉自然生態──于右任書學新境界|何炎泉
    76 〈酬應篇〉經世與致用──于右任書法的社會性|林宛儒
    84 〈收藏篇〉結緣于右任──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珍藏的于右任書法|廖堯震
    90 〈市場篇〉于右任書法之「最」──髯翁翰墨市場點將錄|藍玉琦
    96 〈踏查墨香〉尋找老文藝──于右任書法古蹟的臺北地圖|張筠

    ◎ Essay 筆記
    102 〈嘉語錄〉現在有,才會對古代感興趣|鄭又嘉

    ◎ Exhibition 展覽
    104 品行筆墨,逸氣無絕塵──清初四僧:時代洪流中的清雅之蓮|李如珊
    110 聖俗遊走一畫僧──大和文華館「沒後三百年 畫僧古礀」特展|古川攝一
    116 海納百川,藝傳百年──瀋陽故宮博物院藏海派名家繪畫展|劉曉晨
    122 獻給佛土的白石之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緣—河北曲陽白石佛教造像藝術展」|賴奐瑜

    ◎ Close-up 特寫
    126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史博館典藏組研究人員陳勇成談傳統工藝與博物館文物保護的困境(上)|鄭又嘉

    ◎ Collection 收藏
    132 美國豪門的亞洲情懷──洛克菲勒家族的亞洲藝術收藏記事|林逸欣

    ◎ Connoisseurship 鑑賞
    138 壁畫說故事,一部宋代生活的立體書──登封唐莊宋代壁畫墓賞析|郝紅星
    144 重談〈溪岸圖〉──追索印章、流傳史和原畫名應為〈風雨歸莊圖〉|楊濬泉、楊凱琳
    151 青山著意化新顏──傅抱石〈茅山雄姿〉讀記|萬新華
    156 續追〈寒食帖〉中的謎點──羅振玉題跋中的「客」與「郭枻」?|陳階晉

    ◎ Forum 論壇
    160 日本學者的中國陶瓷考古路──陶瓷考古學者森達也2017 年訪台演講紀實|王怡文
    166 策展人的幕後工作──利榮森紀念訪問學人Dr. Birgitta Augustin演講|劉家銘

    ◎ Events 動態
    168 落灰成釉製程受肯定──翡翠青瓷在河北博物院開展|簡秀枝
    170 520 作夥來開講,鄭善禧的彩墨視界──「鄭善禧的彩墨視界」座談會紀實|藍玉琦
    173 守真—抱璞齋文玩雅集展──常熟博物館展出|張華

    ◎ Cover Report 封面
    174 北京寶瑞盈

    ◎ Auction 拍賣
    178 粉彩花蝶葫蘆尊、元明剔紅大盤,鋒頭健──倫敦春拍,重器、小物兩樣情|游智淵
    180 倫敦邦瀚斯
    181 中貿聖佳
    182 上海朵雲軒
    183 上海東方國拍
    184 浙江長樂
    187 高雄富博斯
    188 香港匯誠
    189 大漢觀寶

    ◎ Archaeology 考古
    190 考古紀事|劉榕峻

    ◎ Calendar 展訊
    194 本月展訊|編輯部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