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50 | |
天下雜誌(25期) | NT$2490 |
幸福台灣味
我們長於太平洋西岸小島,
得利於特殊的歷史背景,擁有豐厚的農漁業資源,
同時匯聚中國、日本及各國的飲食精華。
說不出這塊土地的故事,我們將無法安身立命。
現在正是時候,以我們引以為傲的飲食,
向世界發聲。
跨國直擊 「微學位」打造章魚人才 工業4.0 掀起職場大海嘯 醫生要懂大數據、行銷要懂社群媒體演算法、機械師傅要懂IT界面……, 這是時下工業4.0的職場實況。 從德國、荷蘭、美國到台灣; 從製造業到服務業、醫療業到農業、學校教育到職業訓練; 從營運模式到工作現場、工作者的樣貌,逾百...
廣州、東京直擊》全世界為何擋不住Shein「便宜貨」? 中國「下沉時尚」席捲全球 解密中美貿易戰下的奇兵大本營 像「紙糊」的衣服如何征服美國少女心? 專訪 Shein供應鏈「打得Zara沒還手之力」 對台影響 蝦皮、五分埔、電商衝擊解析
姊無所畏 不需完美,只需勇敢 「姊」,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一股力量。 面對未知、多重角色、沒自信、壓力或失敗, 世界各地的新一姊們需要的,不是新能力,而是新態度。 多一份勇敢,姊,可以無畏。
調查報導 台灣史上最嚴重的學術風暴 錢.謊言.假論文 論文造假,是個人鬼迷心竅,還是一場集體犯罪? 一個校長的辭職,讓國家兆元產業夢醒? 以楊泮池為核心的「學閥」,如何能把持國家經費分配? 最後卻讓台灣的生技大夢, 成了謊言重重的荒謬戲碼,甚至被韓國五年反超?
高齡83歲的作家黃春明,罹癌後領悟── 即便對生死豁達,也必須好好「服老」。 當身體再也追不上靈魂,生活範圍限縮為一個單點, 他給自己立下微小卻現實的目標:「不要成為家庭包袱」。 不管哪一個世代都不能再期待「被照顧」, 追求身體與心靈的雙重獨立的時代,已經來臨。
台積在日本關鍵軍火庫東京威力科創 台日半導體最強島鏈 獨家揭密》不只熊本,台積日本四大基地 台積熊本廠JASM風光開幕,也揭開台日最強「三小時半導體島鏈」,串起台灣台積速度與精良技術,以及日本獨門全球的材料和設備群雄,在「半導體即國力」的未來,與美中較勁下一場晶片戰爭。戒 三部曲【套書】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找到熱情,夢想清單打✓ 抗癌奧運女拳王陳念琴、70歲背包客葉金川、正能量小丑蛋黃哥 台灣風帆第一人張浩、勇闖世界窮學生黃佳琳…… 勇敢逐夢,宇宙也幫你!
2017《天下》兩千大調查 人工智慧全面啟動 台灣不能錯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AI已經翻出實驗室的圍籬,跳進各行各業,走入每個人的生活。 現在的AI有如1990年代的網際網路,剛剛萌芽,處處是藍海。 沒有大市場、沒有先進研究、沒有迸發的新創, 台灣產業要如何在AI海嘯中求生?小國的利基...
粵港澳大灣區的衝擊效應 超級珠三角 中國珠三角正在進行翻天覆地的大改變,結合11座大城, 要打造繼紐約、洛杉磯、東京之後的世界第4大都會區。 廣州增城的特產,從荔枝變8K面板,成為台灣潛在對手; 代工出身的深圳,從山寨大本營,升級成東方矽谷; 「台商之都」東莞,更從產鞋變為生產機器人...
不砸錢的鐵粉經營術:全域行銷 流量變現聖經 比下廣告有效,比「+1」帶貨力更強 打造圈客、吸粉、養鐵粉的「成交循環」 全圖解全家、優衣庫的變現新密碼
一輩子太長,終身險太沉重 我的保單縮水了 實支實付爆停售潮,終身險將貴到買不起 保險業60年最大變革,保戶、股民都受衝擊 保單頻改版,85歲後保障消失,未來怎麼辦? 投保心法 3張試算表、4大建議,迎戰漲價時代
美麗台灣行 ★ 《天下雜誌》週年慶特刊 ★ 美麗台灣行,我們的生命力是疾風後的勁草 夏天來了,印尼峇厘島、泰國蘇美島、和南部墾丁,那個地方讓你心情澎拜? 亞洲各國的旅遊已經進入新戰國時代,但台灣卻呈現「觀光雪崩」。 台灣的觀光環境究竟要如何改善?觀光產業如何提升?美麗的台灣才能因...
海洋台灣夢 ★ 均富之路 ★ 追 一個清晰的夢 從海到空,台灣直面貿易戰下的全球化4.0, 我們能否正視前一波失落,再度勇敢出航? 海洋台灣夢,小型開放經濟體的均富之夢。
《WindTAIWAN》雜誌的內容,涵蓋產業動態、技術研究、政策解析及國際趨勢, 藉由觀察、採訪及研究,透過嚴謹專業的精神,深入分析、報導臺灣離岸風電產業脈動, 精準掌握產業趨勢、瞭解臺灣現況並借鏡他人所長。 並包含臺灣再生能源產業、淨零碳排、氣候變遷等多元的主題,期望帶給讀者更豐富多元的內容。
新遊戲規則 2024經濟大預測 從貿易戰、科技戰、新冠疫情到戰爭, 加上新科技與氣候變遷衝擊, 全球經濟與政治歷經極大轉變, 過去幾十年的舊秩序,正在崩解。 2024年,一個新遊戲規則在成形。
《WindTAIWAN》雜誌的內容,涵蓋產業動態、技術研究、政策解析及國際趨勢, 藉由觀察、採訪及研究,透過嚴謹專業的精神,深入分析、報導臺灣離岸風電產業脈動, 精準掌握產業趨勢、瞭解臺灣現況並借鏡他人所長。 並包含臺灣再生能源產業、淨零碳排、氣候變遷等多元的主題,期望帶給讀者更豐富多元的內容...
《WindTAIWAN》雜誌的內容,涵蓋產業動態、技術研究、政策解析及國際趨勢, 藉由觀察、採訪及研究,透過嚴謹專業的精神,深入分析、報導臺灣離岸風電產業脈動, 精準掌握產業趨勢、瞭解臺灣現況並借鏡他人所長。 並包含臺灣再生能源產業、淨零碳排、氣候變遷等多元的主題,期望帶給讀者更豐富多元的內容。
AI就在你身邊 智慧機器人翻轉日常 為機器人裝上人工智慧(AI)的大腦,這個概念曾經僅存於科幻片的想像中,但隨著相關研究及產業如火如荼開展,機器人如今不但活躍於生產線上,更幻化成各種形體,進駐各行各業,走進人們的家,甚至是人們的心。
領先關鍵技術創造股東最大化價值 專訪劉德音:今年台積電將健康成長領先關鍵技術創造股東最大化價值 朱立倫拉傅崐萁制衡 韓國瑜掌立院攀藍權力核心
歡慶天下雜誌36周年,周年慶特刊隨刊附贈「四季好食材別冊」(內含價值2000元折價券)
【幸福台灣味】
台灣味是什麼?
這問題單純而困難,熟悉又陌生。
你可能回想起家裡那鍋香得逼人的滷肉,或圍爐桌上的那道迷人的紅燒魚。
人人都能說上一番台灣味,語氣帶著幸福甜美。那是記憶的凝結,是身世與情感。
但如果問外國訪客、不同背景的朋友、差了一個世代的同事,答案就開始天南地北、模糊不清,
似乎不如日本菜、韓國菜、泰國泰眉目清楚。
提及韓國菜就想到泡菜;
日本菜就想到壽司、懷石料理;
泰國菜就想起酸辣海鮮湯一樣,能立刻聯想一個國家的飲食味道,一個完整、鮮明的故事。
我們知道台灣味道甜美、迷人,卻拙於呈現、苦於表達。
是時候梳理台灣味了。
也正好逢上全球在地化的飲食趨勢。
過去十年,「回歸在地」是全世界強勢主張。
吃在地,縮短食物里程,這背後是對氣候變遷、環境保護的反思,更是表現在地文化的野心:「越在地,就越國際。」
台灣味的價値及競爭優勢
文︱吳琬瑜
《天下》三十六週年慶獻禮「幸福台灣味」,是一本追尋台灣飲食的身世、認同及其競爭優勢的特刊,以雜誌、影音、數位專輯與遊戲等全媒體呈現。
首先,要定義台灣飲食的競爭位置。一般印象,它的出色之處是「物美價廉的小吃」,以成本導向立足於世界,有相對便宜的人力、原料、食材及管理成本,卻有富於變化的創新口味、菜色、氣氛,成為眾人炫耀的台灣特色。
最具體的例子就是熱炒九九,只要九十九元,就有一百道菜色的選擇;任選一家餐廳,通常都很好吃,有著成熟的技術水準。即使是夜市小吃,窄窄走道裡擁擠人們、琳瑯滿目又獨樹一格的攤位、放鬆自在歡樂氣氛,成為台灣飲食主要風景。
但是,台灣飲食有沒有機會以「差異化策略」向世界上菜?因為獨一無二的產品或享受,在某些領域取得領先的位置,獲得較佳的價格與利潤?
在貧富差距日益嚴重、製造業不斷外流之際,農業、觀光、服務業不但能提供在地的就業機會,也是台灣急需提升價值的領域。因此,今年週年慶選擇這個題目,發聲且深耕。
展開研究時發現許多挑戰,以下三個故事,反映了核心問題。
第一個故事是,什麼是台灣味?
多年前,《天下》美國新聞界好友、當時是美國彭博商業集團的總編輯長貝諾曼(Norman Pearlstine)夫婦來台。
他們參觀故宮文物後,我們選擇就近在故宮晶華宴客。他品嘗了仿翠玉白菜、五花肉的菜餚後,十分驚豔於台灣飲食的創意,接著問,「這是台灣菜嗎?」
於是,我們得大費周章地從台灣的歷史開始溝通,台灣歷經荷蘭、日本、中國等各國飲食文化的衝擊與融合,形成各流派的菜系,才能說明白什麼是台灣味。
對外國人來說,台灣味多元且模糊,不像法國菜、日本菜、泰國菜清楚且鮮明。
第二個故事是,韓國推廣韓食。○八年,韓國總統李明博剛上任時,提出一項政策,要向全世界推廣韓食,令我印象深刻的宣傳是,李明博夫人上CNN節目,親自示範如何製作韓式拌飯。
她和觀眾介紹這是道「可以涵蓋陰陽五行、食藥同源的韓國料理,不僅能在家裡簡單製作,又兼具營養健康」。這個說法延續了暢銷劇作《大長今》的韓國料理形象「食藥同源」。
相較之下,台灣飲食多姿多彩,卻缺乏舉全國之力為它說故事。唯一小範圍的成功之作是台灣牛肉麵節。
第三個故事是,食育的不足。一方面,飲食全球化、速食化,年輕人的最愛已不是媽媽的味道 ,而是速食連鎖店裡的漢堡薯條;另一方面,人們如果不了解絕佳的食材是需要土地、氣候的搭配、農夫的勤作才能孕育,終究對最後的飲食消費都會變成秤斤論兩的價格戰。
帶著問題,我們希望可以提出具建設性的報導與主張,因此規劃了六大面向,構成了這本特刊的骨架與血肉。
一、幸福台灣味:先追溯台灣味的身世、記憶與認同,梳理歷史縱深與多元文化。並採訪不同族群的代表人物,訴說令他難忘的台灣味。(見二十六頁)
二、站上舞台:台灣味逐漸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今年二月公布的「亞洲五十大最佳餐廳」,台灣入榜三家,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背後是新一代年輕主廚投入餐飲界。
同時,台灣小吃向外走。鳳梨酥、刈包、珍奶,開始進入美國及日本市場深耕。文章分享許多失敗經驗,彌足珍貴。(見六十八頁)
三、當令在地:此時正是台灣向世界上菜的時機,因全球氣候變遷,世界知名的主廚及其協會提出反思,為減少碳排放,飲食的未來主流,是尊重當地文化及強調在地食材。
而台灣相較星、港、韓等亞洲國家的優勢就是在地食材。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一流的農作及改良技術,卻如隱藏在石頭裡的鑽石,未被充分發掘及磨亮。(見一四○頁)
因此,《天下》與專家挑選台灣最重要的六十種食材,動員所有記者下農田、到海邊、登高山,寫成一個個動人故事,更製作數位專輯與遊戲,讓全民認識四季好食材。(見一六三頁)
四、國際借鏡:台灣味作為一個有持續性競爭優勢的產業,當然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而政府或各地縣市能做什麼事?
《天下》借鏡日本,了解京都市政府如何挑選三十一種京品牌產品,打造日本第一的地方蔬食品牌。京野菜又如何與京料理、職人文化,形成觀光核心吸引力?(見一○二頁)
五、安心廚房:在食安風暴之前,台灣美食曾在中國大陸享有較高的品牌價值,因為中國消費者相信台灣的食品安全。但爆發塑化劑、三聚氰胺等食安風暴後,一夕摧毀這個優勢。如何打造每一個價值鏈上的食安,讓人安心,是幸福台灣味最不能忽視的基石。(見二一八頁)
六、企業責任:如何讓食品工業及餐飲業者能以自然簡單配方、減少人工添加物的新做法製作產品,是未來新方向。(見二六八頁)
最後,希望每位讀者能加入幸福台灣味的運動。競爭力很重要的一環是該國有內行且挑剔的優質消費者,對原料、產品、品質、服務具鑑賞力,並願意為其價值付費。
響應吃在地、食當季、不浪費、珍惜從農夫到職人的創意,並在家中的餐桌上,為孩子說些台灣食材的故事,培養下一代的品味。相信台灣味會成為更加閃亮的品牌與潮流。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