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茶雜誌 夏季號/2018 第22期
26 社長序|常玉 花魂
28 專輯序|君子之誼 生如夏花
30 編者序|小日子,用心依舊
32 茶之本|木村宗慎 「茶掛」-禪與茶的結合
40 封面故事|東京中央2018創立八週年拍賣
44 事茶人|郭亞珊
46 茶 會|台北 故宮博物院 故宮院長的茶會
杭州 奉常茶空間 •點•點•茶•會•
64 茶 室|紐約野口勇美術館 Akari:別樣途徑的雕塑法則
日本京都 四君子苑
82 專 輯|
花魂 - 常玉關於花的作品
花事記 - 李曙韻
窺花 - 鄭在東
花影 餘香 - 王傳峰插花藝術 王傳峰+隈研吾+篠山紀信
162 雅生活|重要展覽 東京森美術館 建築的日本展
藝術家 林銓居創作裡的人文情懷
專論 張雅南◎評器 天命手取釜
藏器 台北罐子茶書館 罐子藏器
200 茶人行旅|蔡永和 影茶 手抄
任政林 良渚之夜
傳誌 一方風土一方茶
上承吳振鐸、張約旦、陳阿蹺
詹勳華 茶路花開 醒聞雨過
炭焙茶師生的行問錄
賴彥廷 堅守修練的茶味
開啟茶生命的一段師生因 為茶而來
254 茶事絮聞|
關於《潮州茶經》裡的一場風雅詩意茶會
潮汕茶文化週
嘉木堂.陳遠號
烹雪韻 於竹北旗艦店 正式開幕
纏.繞.茶.汲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026 編者序|再見,二零一五;你好,二零一六 028 社長序|丙申 梅花 喜神 030 封面故事|東京中央 2016年春季拍賣 034 事茶人|賴小蓮 036 專 欄|周渝茶書 禮樂(上) 039 木村宗慎 茶之本 040 茶 會|茶家十職 紅色的茶家是歲末的喜慶 047 素.然有味...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九降風,是新竹一帶的氣候現象,牽動著土地的產業、人文,山與海,城與鎮,蘊育著豐沛的文化氣息。 即使在科技城的發展之下,仍有一群人,默默持續堆疊不能被遺忘的歷史痕跡。
常玉 花魂
從看到常玉畫作那一刻開始,便對他花兒作品甚為心儀。此次製作﹁常玉 花魂﹂專輯並非偶然,可說是二十年來念茲在茲的發想。當然去年的臺北歷史博物館,今年上半年的臺北誠品畫廊、耿畫廊、林舍畫廊一連串四個常玉大展,讓﹁常玉 花魂﹂專輯籌劃更為完整踏實,因此特別要感謝這四個展覽單位的協助,才能讓﹁常玉 花魂﹂專輯變得更好更美。
常玉筆下的花兒各有姿態、各有表情。徐志摩曾記下常玉的話:﹁上天拿著一把顏色往地面上撒,玫瑰、羅蘭、石榴、玉簪、剪秋籮,各樣都沾到一種或幾種的色澤︙︙﹂。常玉像是一個拾花入畫的人,那些花兒猶如他的自畫像,有甜美、細膩、倔強並透著一股淡然的柔和。不過,看常玉花兒還有種說不出的孤獨,猶如東晉名士殷浩所言﹁我與我周旋許久,寧做我﹂,魏晉不入世的狂放有如魂魄般的在常玉畫裡忽隱忽現。此魂魄在紅樓夢賈寶玉身上也有,富貴家、公子哥、家族沒落、繁華褪逝後同是落得﹁白茫茫大地 真乾淨﹂的結局。此專輯﹁花魂﹂二字煩請鄭在東題字,他是百分之百的常玉迷,他的﹁窺花﹂系列作品已說明一切。
﹁花魂﹂專輯還收錄李曙韻老師花藝的書畫創作。這個﹁小曙花事記﹂寫下李老師在花道的世界,事花人藉由不同素材,來修練指上技巧;她說:若心靈貧瘠,這塊土壤,終究開不了艷麗的花。我們盼望每期茶雜誌都有﹁小曙花事記﹂,這點還有待李老師首肯了。
本期多達26頁的﹁罐子藏器﹂可謂亮點。藏器以漆器為題,不分中日,有屏、有几、有盒、有茶則,什麼型式器局都有,足見漆器工藝在中日兩國被重視程度。因藏器欄目一直受到讀者廣泛的歡迎,基於此,我們將加強關於茶花香道具藏器欄目的發表,對此歡迎各界提供精彩的藏器投稿本刊,經專家評委後將予以刊登,以分享讀者同好,讓茶雜誌更多能成為茶花香道具鑑賞分享的平台。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