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讀》No111|2021年05月號
老軌道,慢時光
綿長的鐵道旅行總帶有夢幻色彩,吸引旅人前仆後繼。身處交通前所未有便捷的世紀,依然有那麼一群人,醉心於老派浪漫的旅行方式,循鐵道、穿山嶺,追逐橫越大地的豪情與澎湃!
@更多精彩內容推薦:
★農曆三月/瘋媽祖
★焦桐/請客情商大考驗
★謝金魚/吃貨倪瓚的執著
★戲劇幻城/五千年河洛故事
★她經濟/讀懂女人心
《旅讀》No139|2023年9月號 臺灣夜王 要看一個城市的活力,就從夜生活看起,要看餐飲業的創意,就從宵夜看起,要看宵夜的靈魂,就從做宵夜的人看起。這些做宵夜的人,我們稱之為夜王。 @更多精彩內容推薦: ★彼岸猿聲啼不住 在樹冠下守望海南長臂猿 ★新型態都市觀光飯店 OMO...
《旅讀》No118|2021年12月號 世界朝聖之路10+ 「朝聖之路」,人類千百年來探索自我與天地關係的重要路途。有時,人們對生活產生缺失或有所不滿,必須暫時出走尋找答案,又或者,人生一路順遂圓滿,卻從來沒發現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疑惑,因此人們踏上朝聖路途,找尋那個最終答案…… @更...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礦物‧水晶‧占卜咖啡館,人生有點迷信沒關係 推開塔羅牌咖啡廳神秘的大門,以香濃的咖啡與緩慢的時光,將心靈與命運相互糅合。在略帶文藝感的礦物市集中,琳瑯滿目的攤位陳列著寶石、水晶和神秘的儀式,等待著尋求命運啟示的旅人。星象、卜卦、草藥、靈性繪畫…現代魔法師們以自己的方式解讀人們的未來。是什麼讓旅人願...
《Open!打開產地》 知識型旅人不能錯過的8場見學 陶瓷小鎮的繼承者們聯手,讓「小心輕放」變成「大膽開放」。 美感石材場洗刷污染印象,石材不只是建材,還要全面滲透台灣人的日常。 打開港都值得驕傲的造船廠、遠洋漁業冷凍庫,是什麼讓高雄人大呼過癮? 前進火車與它的產地,大澡堂見證當年勞動...
《TAIPEI》 台湾の首都からのストーリーを伝える季刊誌。完全に英語と日本語で制作され、文化、ホットスポット、ライフスタイル、人物特集など、さまざまなテーマを探求しています。台北についての分かりやすく情報満載の紹介を世界に提供します。
一個人的空氣感旅行!透明系旅宿10+ 世上最令人平靜療癒的,莫過於水的透明、山林間無色的空氣──拋開繁雜的世俗紛擾,走進純白簡約、玻璃屋等透明系旅宿中,深吸一口純淨空氣,靜觀與窗外的零距離的景致,在透過天窗看見極光與滿天星斗那瞬間,享受獨佔美景的美好獨處。給自己一趟放鬆喘息的空氣感時光,享受一個人...
[主題故事] 大黃河 奔流到海不復回 [主題故事] 潮汕 春節大「鬧熱」 [探索之旅] 有求必應 黃大仙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旅讀》No111|2021年05月號
老軌道,慢時光
綿長的鐵道旅行總帶有夢幻色彩,吸引旅人前仆後繼。身處交通前所未有便捷的世紀,依然有那麼一群人,醉心於老派浪漫的旅行方式,循鐵道、穿山嶺,追逐橫越大地的豪情與澎湃!
@更多精彩內容推薦:
★農曆三月/瘋媽祖
★焦桐/請客情商大考驗
★謝金魚/吃貨倪瓚的執著
★戲劇幻城/五千年河洛故事
★她經濟/讀懂女人心
.....................................................
【編輯室報告】
〈變局下的鐵道旅行〉
副總編輯/吳歆宜
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歷經火車、輪船乃自飛機等大眾運輸的從無到有,早已習慣於環球旅行時代的便捷與速率。誰能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輕易顯露出世界交通網路的脆弱,當國與國邊界如高牆築起,說走就走的旅行方式不再,後疫情時代旅行的樣貌正在被重新定義。
甫過去的四月,臺灣雖與帛琉建立起旅遊泡泡、重啟旅遊航班,但高昂團費與旅途結束後的居家隔離所費不貲,並非人人都能負擔得起。值此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我們還能如何旅行?
小範圍的鐵道旅行,興許是相對理想的旅行方式之一,有限的座位減少了人際接觸、封閉車廂也能最大程度做到消毒與防疫。
本月封面故事以「老軌道,慢時光」為主題,特邀鐵道專家蘇昭旭老師,從全球上千條鐵路中,精選十條兼具歷史價值與極致風光的傳奇鐵道以饗讀者。其中包含世界第一條被納入世界遺產的鐵道「奧地利薩瑪琳鐵道」、亞洲第一條世界遺產鐵道「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全球現有運行路線最長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乃至中、日、瑞三國聞名遐邇的多款「世界之最」列車。
同時,編輯部亦廣邀建築、攝影、鐵道模型領域專家:柏成設計負責人邱柏文建築師以及鐵道攝影達人洪志輝夫婦、鐵道模型藏家楊肇庭等,一同為讀者娓娓道來,那些年,他們與鐵道斬不斷理不清的因緣與故事。
敬請密切注意《旅讀中國》專訪!(每週一至週五)
中廣流行網_ 李秀媛「綺麗世界」(下午三點)
中廣流行網江太「人來瘋」(下午七點)
IC 之音 袁常捷「親愛的生活練習」(下午五點)
NEWS98_ 張曼娟「幸福號列車」(下午四點)
教育電臺_ 洪嘉勵「時光下午茶」(下午三點零五)
復興電臺潘宗華「兩岸生活誌」(下午一點、十點)
洛杉磯AM690 URadio沈玫綺「今天你新聞了玫?」(週六下午三點半)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