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月刊2021年08月/524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張老師月刊2021年08月/524期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9.0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00
電子書售價:NT$ 128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雜誌目前尚未開放訂閱。

購買領書額度

集體焦慮蔓延
突圍安心指南

不論是因為疫情蔓延,人人陷入無從遁逃的集體焦慮,或如近期網路上興起的「內卷化」(Involution)詞彙指出,因大量同質且無效的激烈競爭存在於同一個領域,讓人們的日常生活陷入無解的死循環。我們在職場、升學考試、感情關係和生活中普遍瀰漫著內卷化的焦慮氛圍。想突圍而出,開創捨我其誰的生命風景嗎﹖邀請您收下我們奉上的安心指南。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29

    補體虛 生活忙碌、飲食失衡、缺乏運動,你「虛」了嗎?「體虛」不只疲倦畏寒,也可能出現頭暈、耳鳴、經痛、便祕、更年期不適等症狀,甚至養成發炎體質、助長癌細胞。現在就用最簡單的方法補氣補血、滋陰養陽,不再全身「虛累累」!

  • 電子書: NT$ 129

    睡眠超強對策 新冠疫情讓台灣失眠人口驟增至六成,近8成問題持續一個月以上。 造成睡眠失調的原因有三大類,除了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佳,疾病也是干擾睡眠的大敵。 養生保健建議百百種,先顧好「睡眠」這個原始本能,大部份擔憂,就可以過眼雲煙了!

  • 電子書: NT$ 129

    節拍超慢跑 ・「超慢跑」運動效果,多出走路2.5倍 ・專訪超慢跑隊長:徐棟英 ・以色列研究:跑步降低72%癌症風險 ・遊覽車司機只用3個月,完全逆轉糖尿病且停藥,靠「超慢跑」跑出新人生 ・無畏帕金森氏症,65歲練出強肌力

  • 電子書: NT$ 149

    順著經期做保養 每月一次的生理期是女性健康指標!除了觀察經血、經痛等,月經周期幾天算正常?月經沒來會怎樣?非經期出血是疾病嗎?生理期減肥、養好孕、更年期怎麼做?想要「月來」愈瘦、愈美、愈健康,你一定要搞懂經期的秘密!

  • 電子書: NT$ 128

    【七月主題:抱怨的分寸】  大部分的人都喜歡抱怨,有說不完的委屈和困擾,需要被同理、被支持、被幫忙,可是,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聽別人抱怨,對這些令人有壓力、不舒服的負能量,避之唯恐不及。  抱怨的丟與接,到底要怎麼拿捏? 

  • 電子書: NT$ 149

    終結慢性發炎 疲勞、失眠、疼痛、便祕、胃食道逆流、常感冒、心情差,居然都是身體在慢性發炎!拖下去心血管疾病、三高、多囊性卵巢、失智、自體免疫、癌症接著來!從每天3杯茶開始,名醫親授抗炎生活良方,養成抗炎體質超簡單。

  • 電子書: NT$ 129

    酵素好神奇,通便減肥還能抗癌?酵素量有限,一定要吃生食喝酵素?酵素真的很重要,消化食物、產生能量、代謝毒素都需要酵素,但只要懂得活化體內酵素力,不必花錢,不必勉強吃不習慣的食物,也能打造不生病的體質!!

  • 電子書: NT$ 129

    練瑜伽治百病 零基礎躺著也能練!解痠痛、防骨鬆 強心臟、修筋膜,用瑜伽制伏大小病

  • 電子書: NT$ 129

    最強減肥腦 你吃的是食物還是習慣?改變心態才能瘦。如果你還在嘗試各種瘦不下來的減重法,請試著改變心態,你會發現原來大腦有特定的偏好。透過重新學習,安排大腦將易胖腦改為易瘦腦,就能突破關卡,瘦的比高鐵快,還能永不復胖!

  • 電子書: NT$ 129

    經絡穴位聖經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經絡穴位隨手按,頭痛疲勞能改善

  • 電子書: NT$ 129

    空腹是讓身體休息的最高養生法!很少餓肚子的我們,有多久沒有體會身體如釋重負的輕盈?一生至少試一次「安全斷食」,讓減法回復並啟動身體2大原力:排降力(清空庫存、降低發炎指數與血糖……)、補強力(延緩老化、提高胰島素敏感度……)。

  • 電子書: NT$ 129

    現代人生活,飲食、作息、環境,充滿侵害人體的病原、毒素等不利因素。本期就用現代化語言,將中醫歸納出的9種邪毒如何侵害人體,一次說清楚!而保養五臟就能排毒,不是老調重彈,是放下書本就能馬上做到的簡單生活!

  • 詳細資訊

    透視無益競爭 撫平焦慮

    現代人的焦慮應該已經成為「世紀之症」了,似乎每個人都逃不過這種精神壓力。八月號的張老師月刊就探討焦慮現象,透視碎片化時代湧進的各式訊息所造成的龐大壓力和無益競爭,由心理師們提出的各種做法,幫助大家撫平這個嚴重的問題。

    本期的主企我們邀請到了蘇品嘉、馬度芸、丁橚、金音如、黃政昌和黃暄文六位專家從資訊面、關係面、孤獨面、創傷面、身心面和藝術治療面,全方位分析焦慮的本質及如何與之相處,以達到「撫平焦慮」的目的。

    舉例來說,丁橚在〈勾勒孤獨的一角〉一文中,運用心理劇的概念,在描繪的過程中,把焦慮透過孤獨表現出來的樣貌勾勒出來,並完整表達,讓我們可以透過孤獨,多懂一些照顧自己的方式。

    而專欄部分,汪士瑋的〈我可以下班嗎?談遠距工作中的自我調適〉一文,則是探討居家上班,工作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你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怎麼讓自己保持正能量,維持產能並且保持生活步調的舒適。

    黃素菲的〈在家的功課〉說明疫情後長時間在家,生活空間的擠壓,更壓縮了個人的心理空間所導致的焦慮和壓抑如何疏導。其實,這正是重新和自己相處最好的機會。因為,「不能跟自己好好相處,就很難跟別人好好相處。」

    至於李島鳳在〈駕馭你的感受〉中提出了「倖存者罪惡感」這個問題,同時強調「如果我們允許自己停留在憤怒之中,去經驗這憤怒,或許憤怒被看見與接納之後,隱藏在憤怒背後未完的生命故事,以及種種感受,便會隨之浮現,於是我們就能明白在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這應該正是我們對自身感受最好的梳理。

    另外,令人尊敬的88父親節也在這個時節。李文媛在〈父親~我一生中最親愛的關係〉一文中即用感人至深的筆觸,刻畫出女兒對父親生命情懷的體會,和思考接納父親真實而全面的人格特質,由此感受到「父親的愛」。這不啻是對父親另一種「背影」的感懷,值得一讀。

    八月的台灣,或許疫情未消,但張老師文化持續線上和線下服務不停止,請隨時關心我們的相關活動和訊息,讓我們陪伴大家一起度過這些艱辛歲月,等待黎明。

    張老師文化總編輯 梁志君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