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編者序|文化復興之路
032 社長序|枯山水
034 封面故事|東京中央創立5週年拍賣 誠邀諸君聽茶聞香
038 拍賣|日本美協秋季拍賣
042 事茶人|馮娟(阿喜)
044 茶書|周渝茶書 太和
046 茶會|靜思書院書香茶會
056 讀匋麻倉茶會
060 茶室|野口勇 紐約長島市野口勇美術館茶室
067 半畝塘 和光同塵 泥作茶空間「茶榻」與「泥窩」
072 杉木貴志 鐵茶室 水茶室
076 專輯|專論 日本枯山水的歷史淵源
080 禪花園—被誤解的枯山水
084 日本庭院裡的枯山水與中國園林毫無關係
088 日本枯山水與煦園、枯山水Kare-sansui
106 出版 作庭記
126 20座 日本枯山水巡訪
162 藝術家的枯山水 李禹煥
167 安尼施.卡普爾
172 麥可.海澤
175 艾琳娜.達米亞尼
176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
178 碧娜鮑許
179 貝聿銘
180 王萬春
182 許雨仁
188 雅生活|樂 趙梁 舞蹈劇場 幻茶謎經
194 茶器 小澤章子 永不停止的想像力
202 展覽 宜興紫砂陶藝與文化
208 展覽 天下第一雅 大濛菖蒲藝術展
216 茶人行旅|蔡永和 影茶 手抄
224 行旅台灣最美的風景
230 影青行旅
232 茶山找茶 文化茶農-李欽德
238 亞洲茶事
242 文人茶事|忘塵滌煩
265 茶事絮聞|光庵 - 玻璃屋茶室 京都將軍塚世界首度公開
268 在法國古老議會中的台灣茶席
成都 Awakening喚覺有機生活館開幕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礦物‧水晶‧占卜咖啡館,人生有點迷信沒關係 推開塔羅牌咖啡廳神秘的大門,以香濃的咖啡與緩慢的時光,將心靈與命運相互糅合。在略帶文藝感的礦物市集中,琳瑯滿目的攤位陳列著寶石、水晶和神秘的儀式,等待著尋求命運啟示的旅人。星象、卜卦、草藥、靈性繪畫…現代魔法師們以自己的方式解讀人們的未來。是什麼讓旅人願...
《Open!打開產地》 知識型旅人不能錯過的8場見學 陶瓷小鎮的繼承者們聯手,讓「小心輕放」變成「大膽開放」。 美感石材場洗刷污染印象,石材不只是建材,還要全面滲透台灣人的日常。 打開港都值得驕傲的造船廠、遠洋漁業冷凍庫,是什麼讓高雄人大呼過癮? 前進火車與它的產地,大澡堂見證當年勞動...
《TAIPEI》 台湾の首都からのストーリーを伝える季刊誌。完全に英語と日本語で制作され、文化、ホットスポット、ライフスタイル、人物特集など、さまざまなテーマを探求しています。台北についての分かりやすく情報満載の紹介を世界に提供します。
一個人的空氣感旅行!透明系旅宿10+ 世上最令人平靜療癒的,莫過於水的透明、山林間無色的空氣──拋開繁雜的世俗紛擾,走進純白簡約、玻璃屋等透明系旅宿中,深吸一口純淨空氣,靜觀與窗外的零距離的景致,在透過天窗看見極光與滿天星斗那瞬間,享受獨佔美景的美好獨處。給自己一趟放鬆喘息的空氣感時光,享受一個人...
[主題故事] 大黃河 奔流到海不復回 [主題故事] 潮汕 春節大「鬧熱」 [探索之旅] 有求必應 黃大仙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文化復興之路 乙未年 夏
這兩年在大陸的各個城市跑,東西南北、大城小鄉,各地茶事如火如荼,一夕之間,彷彿每個人都喝茶多年,都彈琴聽曲,都能說出三五種香,談文人舊典,話山水書畫,而伴隨著各種茶會而來的,是各種琴會、香會、各式雅集,有動輒兩三百人的大型活動,也有著三四人的小聚,熱熱鬧鬧得彷彿各地煙花。
是好事吧,我想。不管因為口感而愛上茶、形式主義而愛上茶、空間美器而愛上茶,甚或者因為許多茶人都仙味飄飄而愛上茶,最起碼因為這些元素,讓飲食文化中的茶,逐漸地被看見人文風雅的那一面,學習之、模仿之、仿效之,從文化面或是商業面而言,這都是一件好事。更何況,繼而帶動了中式文人的生活方式,琴棋書畫詩酒茶,每一件都成了顯學,生活空間不僅僅多了中式元素,且還符合當代美學,由此看來,大有中國文化復興之勢。
然而人多口雜,太多人想要確立自己的地位或是論述,導致於市場一片興盛,江湖卻也一團混亂,其實茶一直都很單純,無論是宋明文人間的鬥茶比泉,還是居家的流水茶席,抑或是日式茶道的清靜和寂,其實茶一直是茶,複雜的總是人心。
日前有篇文章講述關於近日茶會的濫觴,引起許多人的不滿,那日一名友人忿忿地說:﹁他憑什麼說大陸的茶會不好,我們也玩得很風雅啊!﹂我聽了只是大笑,﹁寫文章的人沒參加過你們的茶會,怎麼知道你們玩得怎樣,而且你覺得風雅就好了,這又不是考試,他又不是主考官,你為什麼要在乎人家的想法?﹂又或者是某位老師提及茶人的修養,就有人說喝茶哪有這麼複雜,我在家都隨便喝,我只是淡淡地說,回去多讀點中文,加強閱讀能力吧,人家講的是身為一個﹁茶人﹂的修養,而不是要怎麼喝茶,如果拿起麥克風唱歌都叫歌手,那麼KTV裡的也都是歌手嗎?
真正的氣度是包容,真正的能量是聆聽。
當我們一直希望別人認可的時候,顯露出的反而是缺乏自信,當我們一直貶抑別人的時候,其實顯露著我們的心胸狹隘,江湖上什麼人都有,妖魔鬼怪就讓他們恣意生長吧,我們喝我們的茶、修我們的心、念我們的佛,輕鬆自在隨意暢遊,看著由茶帶起的中國﹁文化復興﹂沸沸揚揚,總有一天會去蕪存菁,開拓出更寬廣的路的,日久不只見人心,還能見識到真正的能力。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