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原價 | 售價 | |
---|---|---|---|
電子書 |
|
NT$135 | |
數位時代(6期) | NT$999 |
新台劇闖全球
1集製作費飆至3千萬,20年漲60倍看齊韓劇、好萊塢
《華燈初上》、《模仿犯》、《人選之人-造浪者》等強檔台劇一齣齣上演,看台劇不再是難以啟齒的事情,甚至還有點「潮」。
不過,台劇復興可能只是短期強檔,泡沫化一觸即發。扛著台劇招牌的影視從業人員,正在加緊趕工替台劇裝上翅膀,趁著還有「勢」時候,飛往更廣大的全球市場。
加入生成式AI革命 一次搞懂ChatGPT狂潮 {革命、顛覆、破壞和戰爭,是網路誕生之初最常用來描述改變的詞彙。現在,這些詞彙原封不動地被搬來形容AI的衝擊。只是這一次的AI,不再是學術大神、科技巨擘和科幻小說家所屬——由ChatGPT揚起全球人類注意的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平價電動車全球卡位戰 2022年,全球電動車的新車銷售市占突破10%門檻,宣告進入爆發性成長階段。特斯拉不再獨領風騷,各式電動車款傾巢而出,一場全球卡位戰正激烈進行中。
100科技微趨勢 預見2025年5大浪潮 放眼未來3年,還會有哪些新科技應用?《數位時代》彙整出100個關鍵科技趨勢發展,帶領讀者洞燭機先。
高階晶片+伺服器紅利怎吃?誰是輝達、超微最強後盾? 矽谷x台灣領跑AI商機 生成式AI的橫空出世,點燃矽谷灣區科技巨頭在新賽道上的競爭,瘋搶AI商機。軍火庫則是遠在太平洋另一頭的台灣,小島上掌握了全球近6成的先進製程產能,以及8成的伺服器出貨。美商想做生意,必須與台廠攜手才能前行。
餐飲台灣隊再出發! 疫情陰霾逐漸撥雲見日,餐飲市場迎來曙光。鼎泰豐、85度C、八方雲集等出海老將開路打先鋒,這一波餐飲出海新浪潮,業者累積了能量,也正盤算著全新戰略。
完美風暴後的大贏家 【獨家調查-高價值企業100強】 台灣15個產業、1,132家上市櫃企業競爭力大盤點 電子業11年來最好,未來萬里無雲? 走向解封時代,航海王還能旺下去?
台灣新創最關鍵10年 91APP、Appier、Gogoro開啟台灣新創從0到1的大門,讓人更關注後來的接棒者,如何跟台灣新創生態系,走過從1到10,甚至1到100的旅程。
台積電 VS.台積電 台積電去年創下史上最高營收、獲利和毛利率,超車對手三星和英特爾,面對先進製程需求減緩、海外設廠成本飆高等挑戰,還保有過去36年來的高速成長動能嗎?
企業積極減碳,將帶動1.3兆美元經濟成長 一次看懂低碳轉型怎麼做? 減碳不再是有做就好的加分題,如今已是企業經營的標配。 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正式公布後,企業推動營運低碳轉型有更明確的方向。 根據勤業眾信報告指出,台灣若積極減碳,未來50年內將帶動1.3兆美元經濟成長。在邁向永續脫...
深度解析混血式零售 疫情觸發的新消費習慣,如同地殼變動讓通路版圖大挪移。 對於量販、百貨、超商、超市4大綜合商品零售業種來說,顧好既有疆土已不夠,他們紛紛將觸角向外延伸。過去一年,由台灣產業5個重要新聞現場可以看出,一齣混血式零售誕生的故事正在上演。
無程式碼時代來了! 當寫程式的門檻降低、可選擇的數位工具變多,不管大企業或小公司,還是工程師或一般工作者,都將受到「無程式碼時代」的衝擊。而你,做好準備了嗎?
快商務開戰! 打開手機、點選App,你今天的晚餐、周末準備下廚的食材,甚至是突然需要一條USB傳輸線,都能在1小時內送到家門口...你是否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
趨勢25—引領2024景氣回春 全球各地戰爭不斷、氣候危機、產業缺工,輪番考驗著企業的經營韌性。展望2024年,《數位時代》彙整出25大趨勢,帶領讀者搶先掌握產業與工作的脈動。
深度解讀元宇宙 連結了現實與虛擬的「元宇宙」,成熟落地的期限未定,卻已引發無窮無盡的想像,吸引科技巨頭爭相布局。一次讀懂元宇宙的前世、現在與未來,加入宇宙拓荒者行列。
毛小孩嬰兒潮來襲!全台600億大餅怎麼吃? 萌寵商機全解讀 想早點下班,擔心在家中貓貓餓著肚子;打開手機App察看家中攝影機,想知道年邁狗狗是否心情安定。 人們對於「毛小孩」的關愛日漸提升,你的種種掛心,背後蘊含著龐大的市場機會。
一次讀懂Web3新浪潮 這是近20年來,網路最大的一次變革,Web3究竟是炒作、泡沫,還是不能錯過的趨勢?《數位時代》帶你走進Web3世界,抽絲剝繭,一次讀懂。
電動車、綠能、5G掀熱潮,半導體全布局的關鍵拼圖 白話解析 第3類半導體 全球節能減碳大趨勢引爆電動車、綠能產業發展,只占全球半導體不到1%產值的第3類半導體,憑什麼吸引各國目光?蘋果、特斯拉、台積電、鴻海等科技巨頭,為何爭先恐後投入?被掐住原料命脈的台灣,如何在矽製程領跑的地位中保持領先?...
新台劇闖全球
1集製作費飆至3千萬,20年漲60倍看齊韓劇、好萊塢
《華燈初上》、《模仿犯》、《人選之人-造浪者》等強檔台劇一齣齣上演,看台劇不再是難以啟齒的事情,甚至還有點「潮」。
不過,台劇復興可能只是短期強檔,泡沫化一觸即發。扛著台劇招牌的影視從業人員,正在加緊趕工替台劇裝上翅膀,趁著還有「勢」時候,飛往更廣大的全球市場。
【編者的話】
串流平台:新台劇的墊腳石或絆腳石?
英國知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電影《奧本海默》(Oppenheimer)7月下旬在影院上檔,首周就拿下美國票房8千萬美元的好成績。相比諾蘭過去作品,《奧本海默》是較生硬的題材:一名研究量子物理的美國科學家,帶領上千位科學家最終研發出原子彈,因而打敗日本結束二戰。
為吸引觀眾買票進場,諾蘭打造《奧本海默》的堅強卡司和劇情。麥特・戴蒙(Matt Damon)和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這兩位能獨自扛下10億美元票房的明星,甘願在這部戲當配角;拿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在劇中跑龍套相挺,而得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實力派演員蓋瑞・奧德曼(Gary Oldman),更客串演出美國總統杜魯門,雖僅有一場在白宮橢圓辦公室接見奧本海默的戲,但幾句台詞加上動作表情,馬上就讓這位科學家和電影院觀眾知道誰才是老大。
諾蘭是少數公開抗拒作品上影音串流平台的大老。原因之一是他認為影院才能帶來完整的觀賞體驗,之二是導演合約有載明影院票房分成,但串流平台收入不含在內。串流平台觀賞人數愈多,可能衝擊影院票房,尤其是疫情期間多部電影是採兩邊同時上映,甚至是先上串流平台,影響諾蘭這種等級導演和明星演員的收入。
但是,串流平台過去十年的快速發展,已強勢改變全球影視產業從發行到製作的模式。它類似有線電視的付費訂閱,但跳過地方系統業者和頻道代理商,讓用戶直接上網向平台訂閱,更早實現全球單一市場。作品一旦被平台選上,就有機會進入海外甚至全球市場,前年韓國的《魷魚遊戲》就是,但同時也讓其他國家影視產品更容易進入台灣。
當平台為掌握片源而進一步跨入製作,也改變各地影視產業生態,包含台劇。在導演、編劇、選角、攝影、剪輯、配樂和宣傳等,都有更高要求,並以原先數倍到數十倍的製作費來對應,相當於從中華職棒直接升級去打美國大聯盟,或至少是3A,促成近年許多優秀台劇問世,和一堆待拍作品等在後面。
下一步呢,這種跳級發展可持續嗎?這會是一次台劇成功轉骨,還是一場泡沫的前奏?副主編陳君毅企畫製作本期封面故事,採訪眾多相關業者試圖找到答案。
諾蘭詮釋下的奧本海默是悲劇英雄。他天才洋溢,能與愛因斯坦直接對話,比霍金更早提出黑洞雛型,因緣際會成為史上首位創造出毀滅世界武器的人,並以此被銘記。二戰後他反對美國繼續研究殺傷力更強的氫彈,擔心刺激蘇聯跟進,卻被認作共黨同路人甚至是間諜而受不白之冤。
串流平台對影視產業有如原子彈,帶來重傷害並重塑之後的規則。諾蘭拒絕加入可能有不想助它升級為氫彈的理由。台劇正在融入重塑後的新規則,同時也該提防諾蘭所預警的殺傷力。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