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一趟鐵道旅行吧!
恰逢新竹火車站 110 歲,在這個重要的時間點,《貢丸湯》推出以鐵道為主軸的一刊「新竹鐵道,一路順風」。說得再多,都比不過親眼所見來得精彩,編輯團隊邀請各位攜帶本期《貢丸湯》,直接來一趟鐵道旅行!
早餐吃什麼? 你吃早餐嗎?都吃什麼早餐?是在連鎖早餐店望著目不暇給的菜單,點一份蛋餅夾上喜愛的餡料,再加上一杯大冰奶?還是在家慢條斯理地享用事先購買好的麵包、塗上美味的果醬,搭上自己親手沖的咖啡?法國社會學家與飲食人類學家 Claude Fischler 曾經指出,不同的社會文化擁有不同的飲食...
【封面故事】被綠植接住的「美」一天 ●綠意相伴的植感專門店:UEUE鬱鬱、植角、inBush ●【歷史任意門】蔬菜瓜果的搖籃 種子行 ●與植物共好的綠色生活 植物達人 彭瑜景 ●成為樹的長照師 甘霖植物診所 楊淳婷 ●雲嵐中的濃純香 那羅香草推手 吳秀梅 ●【路上觀察學】臺北城南X新...
貢丸本人說他想當主角——貢丸的一生 《貢丸湯》三週年特企,不介紹貢丸本人實在說不過去啊!因此,本期封面故事,貢丸(湯)將成為一切的主角!跟著貢丸的生命軌跡,走過「誕生」、「被煮」、「被吃」的必經之路,大家將認識貢丸工廠的專業機台,知道豬肉怎樣變成貢丸,好吃的關鍵又是什麼?編輯更走遍新竹各大小吃店,...
三十歲的明天要奮起或者躺平,今天先躺平一下下就好! 很難想像一本專注於分享區域型生活故事的刊物《貢丸湯》能走到三十期,這次我們也像第十九期那般,以特定年歲作為整期的核心關懷。這次不只是因為期數是整數的關係,更是因為參與《貢丸湯》草創、以及持續在見域團隊服務的許多夥伴們,目前也都歷經這個階段。
今天,我們一起來嘗試吃素吧! 你是否曾注意到,近幾年街邊小店菜單上出現植物肉鍋貼、漢堡,咖啡廳開始提供燕麥奶?隨著對於環保、永續與健康等議題的重視,蔬食風潮崛起,越來越多創意店家開張,無論素食者、葷食者,想必許多人都對這些新穎的料理產生好奇。
新竹人,小心輕放!一起編輯屬於你的療癒生活提案! 近幾個月,疫情起起伏伏,生活的步調卻是從來沒有緩下來過。你是否曾經有過壓力來襲,覺得困倦、喘不過氣的感覺?抑或是,你在高速運轉的生活中, 總找不到空隙停下來,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緒,面對、處理,以及放下它?
踏上一趟鐵道旅行吧!
恰逢新竹火車站 110 歲,在這個重要的時間點,《貢丸湯》推出以鐵道為主軸的一刊「新竹鐵道,一路順風」。說得再多,都比不過親眼所見來得精彩,編輯團隊邀請各位攜帶本期《貢丸湯》,直接來一趟鐵道旅行!
不論是上車前的車票、熱騰騰的鐵路便當,這些稀鬆平常的事物背後都有故事。隨著搖搖晃晃的火車,我們緩緩深入「兒童鐵道美術館」持續深耕的內灣線,車廂外閃過無人車站榮華、富貴兩站,此處埋藏著二十多年前的吉祥語車票風潮,以及南河地區的發展歷程。若是結束一天的小旅行,回到新竹火車站,不妨抬頭觀察建築特色,體驗這座老車站的古典韻味。如今,我們依然能在「鐵道路」、湖口老街等地,發現舊有鐵路為這座城市留下的痕跡。
通達各地城市、鄉鎮的鐵道,乘載了無數人的情感與記憶,你是否也回想起當年某趟鐵路旅行的悸動心情了呢?一起翻開雜誌,重新拼組沉睡已久的回憶碎片,接著帶著嶄新視角和興奮心情,再次踏上火車,展開一趟鐵道旅途吧!
【編者的話】
旅途愉快 一路順風
近五年來,見域團隊逐步將田野調查、企劃撰稿、攝影實作相關課程,梳理為帶狀課程、工作營活動或實習體驗,希望讓這份能力能伴隨著學員們,為臺灣這片土地說出更多故事。在這個過程中,端出過幾碗由實習生們一同「備料」的《貢丸湯》,這些期數並不因實習生的年紀較輕、居住於新竹的時間較短而有所「偷工減料」,反而是加入了和見域團隊對話、碰撞後的新觀點!
這一期《貢丸湯》新竹地方生活誌以「鐵道」為主題,時間點恰逢新竹驛 110 歲生日、「大車站計畫」召開公聽會,與臺灣鐵路局將於明年正式公司化這個重要時刻。很感謝實習夥伴們在這個百年難得一遇的時間點提出此企劃,因為這是個無比重要,但若由見域團隊直接企劃,往往會因為「不敢做」而胎死腹中的主題。
為什麼「不敢」呢?比專業,我們很難拚得過對於各式車輛型號如數家珍的鐵道迷;比可行性,早有許多前輩諄諄告誡我們臺灣鐵路局不容易接受外界訪談;比完整度,目前官方也已經有「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有完善的典藏與研究資源講述鐵道歷史。然而,面對著實習生們閃閃發亮的眼神,我實在很難直接潑下冷水。最終看著企劃一點一滴地長出來,也陪著實習夥伴接受拒訪打擊,編輯團隊仍是面對實習生結束實習後留下的初稿發愁了好一段時間。
「關於『鐵道』,《貢丸湯》做為一本關注新竹的地方誌,我們該如何切入?要如何做得讓非鐵道迷的人也想看?」我日思夜想,每想到一個就推翻自己一次;更因鐵道相關知識龐雜,面對種種新發現的資料總讓人更加困惑。在逐步檢視資料正確性與補齊相關圖片的過程中,一張以鐵道為軸心,往前承接歷史、往後連結未來理想移動方式的藍圖緩緩展開。很難形容茅塞頓開當下心中的激動,如果有「編輯之神」,大概編輯之神降臨時真的就像那樣吧!
或許這本《貢丸湯》並無法回答鐵道迷朋友新竹站何時、何地能拍到什麼火車,但是可以大聲與你分享「鐵路便當元祖在新竹」、「榮華—富貴」車票背後藏有什麼故事;也報導「內灣線兒童鐵道美術館」正有一群人要將鐵道打造為藝術基地,讓孩子自在探索自然;更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要和公民一同關心「新竹大車站計畫」。
軌道乘載著有形的物件,也乘載著無形的記憶,可以帶著我們去到任何地方,希望這一期《貢丸湯》也是!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