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對話、往來、抗衡、離亂,留下了許多非常不一樣的思想風景,影響了那時代許多哲學家的一生,以及現在的我們……
在德國萊茵河畔的哲學咖啡館,評論作家蔡慶樺為讀者推開哲學世界的大門,
有聲書由鏡好聽主播楊日瀚感性、沉穩詮釋,
讓我們一起進入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的思考世界。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為什麼我們要聽政府的? 國家能不能專心拚經濟就好? 民粹政客怎麼來的? 跟著哲學大師們的腳步,一起尋找理想中的答案,實踐更美好的民主生活
從「提問的人」蘇格拉底到電腦之父圖靈,與大師一起漫步的哲學小旅程 歡迎註冊英國最受學生歡迎的資深哲學教授沃伯頓為所有人開設的哲學課 本書為耶魯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little history系列
身心的安定,是面對混亂的時代最有力量的處方 以淺顯的語言,契合現代生活的事例,解讀莊子的治身心之道 暢銷書《正是時候讀莊子》、《穴道導引》作者蔡璧名最新有聲作品──《莊子,從心開始》
鏡好聽主播郭時棣,以爽朗穩健的聲音表現,帶領我們聆聽羅馬哲學家皇帝安東尼努斯充滿智慧與洞見的沉思隨筆。
漢娜.鄂蘭被書寫在許多理論的開端,其主張與概念引導了後世政治、哲學、人文領域的思想。 她批判西方政治哲學大傳統,試圖建立新的政治理論;她凝視參與艾希曼大審判的人們,從平凡人身上見到平庸的邪惡;她分析極權主義,探究自由、政治間幽微關係;她觀看這世代,提出諸多難以回答的問題,而正是這些問題推動世界邁進...
本書也等於透過實例舉證,讓讀者像是親臨「哲學諮商」的實境,在每一個生活上會產生的問題,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對未來的徬徨與抉擇、金錢的價值觀,最重要的是釐清複雜的人際關係,學習相處與成長。
生命,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的心因痛失親愛的人而向神吶喊;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因難以承荷的痛苦而跪倒於地; 總有一些時候,苦難剝奪了生命的美麗與歡愉,徒留慘境、失望,與懷疑。 楊腓力在痛徹心扉之際,也曾質問過這些問題,穿過黑暗的時刻,他強烈感受到神的懷抱──以屬天的慈柔,成為生命的陽光。
在西方二元對立的思維下,大眾很容易陷入黑與白、是與非、守法與違紀的二分陷阱與無止盡的口水爭辯。社會的爭吵與衝突,可能肇因於忘卻了東方的「三分法」智慧。曾仕強教授是第一位在央視主講百家講壇的臺灣講者;他幽默的演繹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智慧,從中道出當代可行的宇宙觀、人文觀與處事觀。
那些對話、往來、抗衡、離亂,留下了許多非常不一樣的思想風景,影響了那時代許多哲學家的一生,以及現在的我們……在德國萊茵河畔的哲學咖啡館,評論作家蔡慶樺為讀者推開哲學世界的大門,有聲書由鏡好聽主播楊日瀚感性、沉穩詮釋,讓我們一起進入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的思考世界。
--
‧馬克思如何以「不在場博士」方式取得學位?又為何說《資本論》是「那個狗屎」?
‧康德是流浪博士始祖?每天傍晚都和友人聚會對談……
‧費希特大學都沒讀完,後來卻成為王牌教授!
‧黑格爾、謝林、荷爾德林這三位室友,最後都拋下神學,追求個人志趣去了……
‧海德格迷戀鄉村、看似沉靜,卻與學生鄂蘭有一段不平等的感情!
‧高達美晚年仍好學不倦,週週去旁聽後進教授的冷門課……
哲學時常予人高不可攀之感,尤其德國哲人們,更有玄奧的「美名」,作者蔡慶樺專研歐陸思想(尤其當代德國思想),在德文世界中考掘,推開了世界的界限。他常在臉書、天下獨立評論、香港01哲學等網路發表歐陸哲學家、文人的思想精華,以及社會觀察。《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即是他閒暇時遍讀群書的創作。
蔡慶樺對思想家、文人的生活和人際脈絡,以及其間的故事、趣事,也非常感興趣,因為生活日常與思想的醞釀、創作的歷程,環環相扣,更能讓人明白大時代背景與趨勢下的文化發展。華格納、馬克思、費希特、黑格爾、高達美、海德格、鄂蘭等人與他們的作品,在他輕鬆的隨筆描摩下,個個都充滿對生命的熱情。透過將思想家的影像立體化,讀者們更能感受到他所見學的理論的生命力,以及德國思想裡最迷人的東西。
【本書特色】
鑽研到底,哲學終究還是得從自己說起
◎ 康德選擇不離開柯尼斯堡,也許是因為他的學究脾氣。他極不喜歡變動,要求一切都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
◎ 費希特幾乎一字不差地複述出牧師講道內容,讓父親雇主驚訝於其聰穎,便送他去上學,使他得以脫離一般農村小孩的命運。
◎ 黑格爾臨終前在病床上說:「只有一個人理解我。」然而說完這句話後,他又惱怒地接著說:「不,他也不理解我。」
◎ 韋伯問有志於進入大學教書的年輕學者:「你真的相信,你能夠年復一年看著平庸之輩一個接一個爬到比你高的位置,而既不憤恨又無挫折感嗎?」
◎ 海德格一生都迷戀著鄉間,拒絕了柏林大學的職務,寧願選擇留在黑森林的邊境城市。可是這樣的人卻一直有些激動的質素,擾動著別人、自己也從不安靜下來。
◎ 人們會說,就算我插手也改變不了什麼。但是鄂蘭認為,即使改變不了什麼,也不表示我們可以認為那與我們無關;我們有這樣的義務──你必須走向那個施加惡行者,問他:「我看到了這一切,請告訴我,為什麼必須做這些事?」
-----------------
授權出版社:聯經出版
錄製單位:鏡好聽團隊
【作者簡介】
蔡慶樺
高雄出生,苗栗、臺南長大,後移居臺東,曾在政大外交學系、政治學系及德國魯爾波鴻大學哲學研究所求學,曾獲政大補助研究生赴國外短期研究、國科會/德國學術交流總署博士生赴德研究進修、國科會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等學術獎助,以研究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政治思想獲政大政治學系博士學位。
現任職外交部,曾派駐德國,對於德國思想、文化、語言、政治、文學、社會議題是著迷的閱讀者及書寫者。作品散見「天下獨立評論」、《天下雜誌》、「報導者」等媒體,曾獲「人權新聞獎」文字及印刷組評論優異獎。
著作有《邪惡的見證者》(電子書、天下雜誌)、《美茵河畔思索德國》(春山)、《萊茵河哲學咖啡館》(聯經)。
【主播簡介】
楊日瀚
自由接案配音員。廣告配音作品有旺旺仙貝過年篇、台灣證交所及全家便利商店廣播廣告,並擔任愛盲基金會錄製有聲書志工。2019年中在學學文創第十期配音班受訓,於2020年加入【鏡好聽學院】擔任聲音主播,投入有聲書錄製。目前在鏡好聽的有聲書作品有《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萊茵河哲學咖啡館》、《未燒書》、《佛教的見地與修道》、《正見:近乎佛教徒》、《四種愛:親愛.友愛.情愛.大愛》、《箭藝與禪心》、《加油!Flora小姐》、《你不能再死一次》。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鏡好聽成立於 2019 年 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