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名《靜靜如霜》緣於吳鈞堯多首想母親、寫母親的詩作,〈靜靜如霜〉是其一,愛其安靜雪白以及無言景緻。 作品以創作時間排序,計60首,親子、手足、鄉情、生活試煉、小趣偶得、初老掩至等能言、難言情懷盡寫入詩文…… 作者說與詩一別三十年,詩離開了,沒說再見;而今新詩回歸,不是無聲無息,其中承受許多有意...
大人呀,總是不放過可以說教的任何機會。但是,作者吳鈞堯巧妙地發現,自己一切的家常,對孩子來說一切都不尋常時,故事出現了—— 他選擇述說自己的成長經歷、遙遠遊子思緒,來跟孩子、家庭、故鄉連結在一起,讓愛與親情不斷地流轉、延續,踏實真誠貼近生活,溫柔而寧靜地陪孩子認世界。吳鈞堯首部親子、親情散文。人間福...
九○年代,金門解除戰地政務,觀光開放、縣長民選,金門縣務終上軌道。值此之際,本土論述方熾,金門還來不及被外界認識,就先遭本土論述排拒。金門的自我認識晚,又受到各種催折,因此極力希望獲得台灣以及各界的認同。現階段的金門人正自我定位,尋覓自我,打造地方特色,從戰爭的遺跡中,跨出它的下一步。 本書從地理...
沒有女人,男人難以成長 徵求妻的同意下,我開始追憶讓我懷念的女人。 追憶跟敍述帶來繾綣,繾綣耗盡時,有時正是死亡時。 原來想百分之一百坦白,書寫時才警覺坦白需要勇氣與道德。於是隱藏了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或者卻也完全真實,只不過不想證實。
吳鈞堯的短篇小說集,這部小說集收錄作者寫於八十二到八十八年期間的作品。 吳鈞堯說: 那些年,是我寫作最猛、得獎也最多的時候。 現在,是想得多,寫得少了,越會覺得理直氣壯、義無反顧的那些年顯得特別珍貴。
出生於金門的吳鈞堯,以三十篇小說,用編年體方式順序進行,從辛亥革命後民國成立,至日軍佔領,到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以金門島嶼為前線與共軍對峙,巨細靡遺、未遺漏任何一個金門人用腳步踩過、用生命去體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