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藩(1897-1968),他是倫敦大學大學院美術部有史以來第一位中國留學生,也是天狗畫社的成員之一。他作畫的筆法,山色點染,將中國畫的寫意與西方畫的寫實融會貫通,並於1943年拜齊白石為師,在傳統國畫的造詣甚高。 他是國民政府文化事業與政治宣傳的策劃者,在擔任立法院長八年(1952-196...
黃興(1974-1916) 革命實踐家,中華民國開國元勳之一。 黃興與孫文「孫黃」並稱。 兩人因反清革命而結盟,卻在二次革命時分道揚鑣。 其由合轉分之原因為何?是否有不為人知之內幕? 且看左舜生娓娓道來……
中國著名外交官-金問泗(1892-1968), 最高紀錄一人身兼歐洲五國的外交大使! 他在巴黎和會與中國代表團拒簽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及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展現不屈服強權的姿態。 他參與華盛頓會議,成功收回山東權益。親組代表團遊說國際,希望透過簽署關貿總協定,讓中國恢復關稅自主...
弱國也可以有外交! 中國在外交上的血和淚,看外交官金問泗一一道來…… 由祕書、專門委員、副代表、代表、公使而大使, 參加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及國際聯盟等多次會議, 先後出任中國駐歐洲五國(荷蘭、比利時、挪威、捷克、波蘭)大使,曾身兼五國外交事務。 中國創建關貿總協定代表團首席代表,為中...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國際宣傳大將的一生 同時期政界、外交界、教育界名人 齊聲推薦 葉公超:盡忠於職守,有時幾近於「傻氣」―那種充滿忠貞與信念的憨直。 陶希聖:新聞界的領導,外交界的重鎮。 王世杰:畢生盡瘁於宣傳事業,但從不做自我宣傳。 梁寒操:從事新聞事業,或身負國際宣傳重任,皆能卓然有成...
「民初三大名記者」之一的徐彬彬,多篇雜誌專欄報導文章首度集結出版,內容珍貴、為研究晚清民初史的必備第一手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