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跟祖母及老爸,一家人圍爐閒話家常,總說起關於香港的往事。祖母口若懸河地講談二戰前後的患難歲月,老爸的回憶總流轉於五、六〇年代的社會日常,已為人師的作者則聊說自己在街頭巷尾的懵懂港男養成記。 一些是聽說回來的吉光片羽,更多的是親歷其境的時代見證。願下一世代也記得這片地的一些事,與一些情,關於...
本書以1945年至1967年間香港重要的政經社會大事為主線,按年排列,輔以大量舊照片、舊報紙及文獻資料,揭示戰後香港政制改革、各項基建和徙置房屋等項目的發展歷程,同時,探討二戰前後港英政府政策的轉變。期望以較新穎的論述方式,令讀者能夠鑑古知今,展望將來。
中環,幾乎每三十年便有一新景象,我們豈能只被動地守着它在蛻變下遺留的滄桑?本書先以十九世紀末的中環如何成為維城核心作背景,再從「上半山」、「下中環」、「去填海」三個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作深入探討,藉着昔日珍貴的老照片、舊報章、地圖及文獻,回顧中區在海濱規劃、經濟命脈、街道、文娛康樂及交通變化等等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