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書定價:NT$ 952
電子書售價:NT$ 760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九龍半島的歷史比港島更悠久,是研究香港史的瑰寶。英國自接管九龍半島後,便於東西兩岸填海拓地。無數反映地理特徵的地名,亦因移山填海,消失得無影無蹤。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電子書: NT$
504
經過一九五○年代的急速發展及人口增長,自一九六○年代起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進入了路途崎嶇但高速增長的黃金階段。雖然發展中的香港偶或遇上逆境,例如一九六六、六七年的動盪、一九八四年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帶來的憂慮,但也有順境之時,例如經濟因工業發展而大幅增長,市民生活逐漸改善,基礎建設也漸次完成。
5
電子書: NT$
856
中環,幾乎每三十年便有一新景象,我們豈能只被動地守着它在蛻變下遺留的滄桑?本書先以十九世紀末的中環如何成為維城核心作背景,再從「上半山」、「下中環」、「去填海」三個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作深入探討,藉着昔日珍貴的老照片、舊報章、地圖及文獻,回顧中區在海濱規劃、經濟命脈、街道、文娛康樂及交通變化等等各方面...
4
出版日期:2012-01-11
電子書: NT$
176
香港第一次出現的人、事、物,都是香港人珍貴的集體回憶,從中可以認識香港殖民地時期中西文化交匯的歷史,以及各種民生與公共建設的情況。從這個角度追溯香港歷史,不單生動有趣,也極具保育與教育意義。本書透過政治、經濟、民生、社會建設、醫療、教育、出版、娛樂、宗教和建築等不同範疇,帶你穿越時空,細味香港這個家...
4
出版日期:0007-06-14
電子書: NT$
376
本書訪談多位業界人士,細訴戲院行業的熱鬧歲月。
4.5
電子書: NT$
339
◎「中華民國」是誰起的名字?「中華民族」是誰後悔莫及的發明?
◎蔣介石誓師北伐,但最大功勞得給俄國將軍加倫。
◎陳炯明並沒有叛變,他只是反對孫文破壞《約法》自立為非常大總統。
◎課本說袁世凱是竊國大盜、民國罪人。看過他背黑鍋的證據你會想:他才算國父。
你在兩黨的官方歷史文件裡,都不會看到這樣的記載...
電子書: NT$
208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一直伴隨著外國人的身影。除了有共產國際和蘇維埃俄國派遣的特使、軍事顧問、志願者以外,還有那麼一批具有基督徒身分的中外人士。在那場與國民黨政府作對的武裝鬥爭和諜戰中,留下他們的足跡。然而,由於後來的中蘇關係破裂,中共不多提及蘇聯老大哥對中國革命所作的貢獻。 蔣介石政權敗走臺灣,也...
4.5
出版日期:2017-07-01
電子書: NT$
252
獨立,並非通往自主的終點;它極其可能只是一個分號。
4.8
電子書: NT$
840
著名史學家史景遷與金安平首度合作撰書
英文版出版逾二十年後,中文版首度面世
《世紀中國》精選了三百張以上珍貴而富故事性的照片,述說1894-1996中國百年歷史。這些照片選自中國、台灣與西方的檔案館、圖書館和私人收藏,許多是之前從未見過的。這些歷史照片像是時光機,帶領我們「親眼」見證...
4.5
電子書: NT$
312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4.5
出版日期:2012-05-13
電子書: NT$
536
舊照片不僅能紀錄各時代人、事、物的珍貴片段,而且是反映一座城市往時風貌與發展掠影的工具載體。作者自小便懂此道,他幾十年來流連嚤囉街,收古藏舊,翻查文獻,求證資料,存下不少寶貴的香港回憶。
電子書: NT$
294
對你來說,香港是什麼?
而「你」又是誰?
以重演手法穿梭多個歷史時空;探問香港的身分與認同,逃離與追求
4.7
電子書: NT$
144
隨著本土意識及香港人身份認同問題一再成為全城焦點,
要在迷失及爭論中尋回身份,何不從源頭出發?
從歷史中找回香港本土意識的冒起及演變的線索,再決定今天該如何自處和定位
4.7
電子書: NT$
293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詳細資訊
九龍半島的歷史比港島更悠久,是研究香港史的瑰寶。英國自接管九龍半島後,便於東西兩岸填海拓地。無數反映地理特徵的地名,亦因移山填海,消失得無影無蹤。官涌因填海消失,馬坑涌山被夷平。九龍角原是梳士巴利道與廣東道交界的一個海角,尖沙咀則是港島遙望半島的視覺形態,由於興建九廣鐵路,海灣被修整,海角被削平。一九四○年代開始,港府便制定了跨越數十年的填海發展大計。軍營及各類工廠陸續消失,為住宅、文娛及商業大廈所取代。種種天然地理特徵及建設,隨年代先後淹沒,令人感慨萬千。為了還原各時期的半島風貌,本書繼《港島海岸線》後,再次透過不同年代的鳥瞰照片,組合半島各區分割的歷史影像,展示百多年來的海岸線變化。
目錄列表
目錄- 封面頁
- 書名頁
- 版權頁
- 獻給
- 「消失中的風景」系列總序
- 序
- 自序
- 鳥瞰九龍
- 尖沙咀
- 紅磡及紅磡灣
- 土瓜灣
- 九龍灣牛頭角、啟德及九龍城
- 官塘及晒草灣
- 荔灣及荔枝角
- 深水埗及長沙灣
- 旺角及大角咀
- 油麻地
- 西九龍
- 結語
- 附 錄: 一九〇九年九龍半島街道更名簡錄
- 參考書目
- 鳴謝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