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李居

蕭李居

  • 電子書: NT$ 595

    1931年後中日兩國關係發展陷入困境,並日趨惡化,終而導致戰爭的爆發。此段歷史糾葛的本質是「防共」,這是眾所周知,卻概念含糊;不容忽視,但未曾系統性分析的重要議題。

  • 出版日期:2012-12-01
    電子書: NT$ 240

    臺灣茶葉發展對臺灣產業及經濟、政治有重大影響,本館除蒐集出版相關史料外,並進行臺灣茶業人士的口述歷史訪談,本書以訪談王連源、王端鎧、林木連、黃正宏、黃正敏、馮添發為對象作代表性,所述內容希能提供國人對臺灣茶葉發展歷程、品牌、通路建立,以及面臨問題和試圖解決辦法,有梗概的了解。

  • 出版日期:2008-01-01
    電子書: NT$ 160

    廖一久院士,歷任農復會美國洛氏基金水產養殖計畫研究員、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研究員兼東港分所分所長,以及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所長。2002年退休後,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迄今。廖院士一生獲獎無數,包括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獎、行政院首屆傑出科技人才獎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等並榮獲國科會特約研究員,第三世界科學院...

  • 出版日期:2015-07-01
    電子書: NT$ 400

    本書收錄蔣經國在民國39至49年以及52年的手札,內容包括手條、手函、讀訓心得及家書四大類。手條是蔣經國擔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兼救國團及總統府資料室主任、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行政院退輔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期間,對部屬下達工作指令的手寫條子;手函是在這段期間寫給上司、部屬、師長、學...

  • 出版日期:2012-12-15
    電子書: NT$ 200

    本書以十個篇章探討從軍統局前身特務處的設立到戰後改組為保密局期間的情報活動,囊括特務處工作開展、情報領袖與派系政治、戴笠的經濟作戰構想,物質突圍輸入中國、戰時的電報戰,忠義救國軍與中美合作所作為,以及戰後工作站的佈建與軍統局的改組等重大議題,闡述在有形的抗日戰場外,情報作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另一個戰場。

  • 出版日期:2012-09-01
    電子書: NT$ 240

    本套書主要採編年方式,以時間繫事,敘事上仿紀事本末作法,詮釋國史發展。內容從民國建立起,每十年為一冊,包含政經演變以及值得關注之社會團體、學術文教、風俗習慣及法規慣例等具備時代變化意義之部分擇要記述,期能描繪國家發展的趨勢與面貌。本冊內容主要包括民國肇建、臨時約法、國會開幕、二次革命、張勳復辟、對德...

  • 出版日期:2013-12-01
    電子書: NT$ 320

    本套書主要採編年方式,以時間繫事,敘事上仿紀事本末作法,詮釋國史發展。內容從民國建立起,每十年為一冊,包含政經演變以及值得關注之社會團體、學術文教、風俗習慣及法規慣例等具備時代變化意義之部分擇要記述,期能描繪國家發展的趨勢與面貌。本冊內容重點包含聯省自治運動興衰、北方軍閥混戰、國民革命軍北伐統一過程...

  • 出版日期:2020-10-01
    電子書: NT$ 400

    臺灣人從1935年即日治時期開始有選舉經驗,當時只是半民選半官派;戰後臺灣也是先有七折八扣的地方自治,等到1970年代才有增額中央民代的定期改選。臺灣人從日治時代選村里長到1996年能夠選總統,過程曲折漫長,而李登輝於1990年被萬年國代選為總統,比起1996年被臺澎金馬的公民直接選為總統,後者才是...

  • 出版日期:2016-05-01
    電子書: NT$ 320

    民國二十一至三十年的時代特徵,主要為日本對東北、華北步步進逼,中日關係由外交折衝逐步走向全面開戰,中國建立戰時體制以對抗強敵,戰爭動員帶動國家型塑契機。本冊撰述內容包括中日之間的衝突、調解與交涉、安內攘外政策下的剿共與地方抗日事件、附日政權的成立、中日重要會戰、中國國民黨訓政與黨化政策持續進行、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