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

國史館

  • 出版日期:2015-10-01
    電子書: NT$ 560

    本書共收錄17篇論文,題材之選擇係學者各就其研究領域,及對1970年代以後的臺灣具有影響力者為準,並著重「繼承與創新」。有關編排方式,則以政府體制的建構與重整、戰後的政經發展、從政府到民間的國際參與、教育文化的奠基與再造等為主題架構,預以此呈現1950-1960年代臺灣在變局之下的特殊狀況,並藉由正...

  • 出版日期:2013-06-01
    電子書: NT$ 224

    本書係由周琇環及張世瑛共同口訪編輯,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第二天美國即對北韓採取行動,以海空軍支援南韓部隊。9月15日,美軍於仁川登陸,將北韓軍隊逼回38度線以北。10月8日,毛澤東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19日,中共志願軍主力部隊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戰場。25日,與南韓及美國...

  • 出版日期:2013-07-01
    電子書: NT$ 360

    本書是本館同仁對李志夫教授進行的口述訪問記錄。李教授從小離家,入青年軍,後隨軍來臺。退伍後,進入文化學院哲學系就讀,期間曾親近過曉雲、印順、白聖、道安、東初、聖嚴、星雲、慧嶽等法師及李世傑、張曼濤等佛教學者。李教授曾留學印度,對印度文化有極深刻之了解。在治學上,李教授很重視邏輯學,對天台與唯識有精湛...

  • 出版日期:2013-08-01
    電子書: NT$ 200

    本書是釋法藏、卓遵宏、林桶法、侯坤宏等人對臺中南普陀寺退居住持道海老和尚進行的口述訪問記錄。道海和尚,山西省晉城縣人,民國13年出生,13歲出家,民國38年因國共內戰避難香港,民國69年正式定居臺灣。綜觀其一生,可概括為如下三階段:一、中國大陸階段,二、香港修學階段,三、臺灣弘法階段。由本訪談錄可知...

  • 出版日期:2014-07-01
    電子書: NT$ 240

    本書是江燦騰、卓遵宏、侯坤宏、郭麗娟等對中華佛寺協會秘書長林蓉芝居士進行的口述訪問記錄。林蓉芝居士曾任職臺灣省佛教分會,因鑑於現行寺廟法令不符時代需要,乃投入研究各項相關法律規定,並成立中華佛寺協會。協會成立後,她更積極爭取寺廟法令的修訂,參與宗教立法,以維護寺院應有之權益。據其多年觀察,寺院常見有...

  • 出版日期:2015-07-01
    電子書: NT$ 200

    本書為闕壯狄先生之訪談錄。先生1933年生於臺北南港, 基隆水產學校畢業後,任職於經濟部漁業增產委員會、臺灣省農林廳漁業管理處,並於1959年進入農復會工作,從助理一職做起,長達二十年,在工作中不斷自學,藉由研習與觀摩歷練,提升知能與見識,終獲遴選為漁業組組長;1979年農復會改組為農發會後,離開...

  • 出版日期:2013-06-01
    電子書: NT$ 240

    本書是本館同仁對大乘精舍負責人樂崇輝居士進行的口述訪問記錄。樂崇輝居士是北京同仁堂的後代,從他的口述,我們可以了解同仁堂如何崛起,以及同仁堂的名藥與祕方。當然,我們也可以藉由本書掌握樂居士的個人經歷。他在1949年隨軍來臺,軍旅生涯時即與佛教結緣。退伍後, 創立大乘精舍印經會,藉由《慈雲》雜誌之出...

  • 出版日期:2012-12-01
    電子書: NT$ 240

    臺灣茶葉發展對臺灣產業及經濟、政治有重大影響,本館除蒐集出版相關史料外,並進行臺灣茶業人士的口述歷史訪談,本書以訪談王連源、王端鎧、林木連、黃正宏、黃正敏、馮添發為對象作代表性,所述內容希能提供國人對臺灣茶葉發展歷程、品牌、通路建立,以及面臨問題和試圖解決辦法,有梗概的了解。

  • 出版日期:2010-12-01
    電子書: NT$ 240

    《雄獅美術》雜誌創刊於一九七一年三月,當時的台灣被認為是文化沙漠,不僅藝術活動與訊息稀少難見,蕭條的經濟與保守的言論氣氛更使文化發展雪上加霜。然而,一切看起來可能是侷限的條件,都沒能阻撓這份刊物的抽芽與綻放,以勇氣與堅持走過二十五個年頭,成為台灣第一份長跑型的專業當代藝術雜誌。 在那曾經行過的時間...

  • 出版日期:2008-01-01
    電子書: NT$ 96

    洪嘉謨博士,1934年生,屏東縣東港人。自1959年進入畜產試驗所工作,至1999年屆齡退休,40年間始終堅守工作崗位,從未離開過該所,一直從事養豬產業,致力於研究與推廣「三品種雜交肉豬」,奠定臺灣肉豬的生產模式。此外,對於畜禽糞尿的處理與相關環保議題,更有獨到的研究與見解,使養豬農友得以通過嚴苛的...

  • 出版日期:2015-07-01
    電子書: NT$ 160

    本書為生技產業的開路先鋒蘇遠志先生之訪談錄。蘇遠志於1929年生於雲林北港,臺大農化系畢業後留學日本,取得東京大學博士學位。返臺後歷任臺大農化系主任、所長與農學院院長。其於留學日本期間,即以微生物醱酵法取代小麥水解法製造味精,協助國內產業擺脫日本專利權的限制,生產味精,降低成本且提高產量,此外,並在...

  • 出版日期:2008-01-01
    電子書: NT$ 144

    本書由鄭紹良及簡明仁兩位先生的訪談錄彙集而成。鄭紹良早年經歷二二八事及及白色恐怖時期,赴笈美國後積極投身海外台獨運動,對台灣民主發展貢獻良多。又酷愛科學技術,發展科技之餘,亦對引進新科技與新知識頗為熱心,為台灣與海外科技的橋樑。簡明仁,出身政治犯家庭,並沒有被惡劣艱困的環境給打倒。努力求學,獲得美國...

  • 出版日期:2008-01-01
    電子書: NT$ 144

    林曜松教授,美國康乃爾大學自然資源系博士,歸國後任教於臺大動物系,率先呼籲各界重視自然保育,一手促成「野生動物保育法」的制定。曾榮獲農委會全國自然生態保育有功人員獎、教育部環境教育績效卓著獎等殊榮,三十多年來擔任臺大動物系主任及生命科學院院長,作育無數英才,可說是臺灣自然生態保育的開創者與奠基者。徐...

  • 出版日期:2008-01-01
    電子書: NT$ 144

    吳博士本著「永不放棄」的精神,以及「獅子與羚羊」的致勝哲理,堅毅沉穩的著眼「技術、市場和資金」的運作,終於脫穎而出,以臺灣一個小資本額的公司,搶佔市場,躍居全球LED紅綠燈產業數一數二的公司,堪稱LED紅綠燈的傳奇人物。LED為目前綠色科技中最重要的一環,吳博士注重創新,發明多項LED相關專利,目前...

  • 出版日期:2006-01-01
    電子書: NT$ 224

    出類拔萃人物訪談-03農業外交─謝順景訪談錄:謝順景,本著「種瓜得瓜」、「不全力投入就不會有收穫」的人生哲學,投入農學研究暨國際合作事宜。1951年自臺灣省立農學院畢業後,分發入臺灣省農業試驗所服務,以水稻遺傳及育種為研究領域。之後,服膺恩師岡彥一之教誨,多次赴美、日等國研究,奠定其國際化的基礎。1...

  • 出版日期:2008-01-01
    電子書: NT$ 160

    廖一久院士,歷任農復會美國洛氏基金水產養殖計畫研究員、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研究員兼東港分所分所長,以及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所長。2002年退休後,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迄今。廖院士一生獲獎無數,包括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獎、行政院首屆傑出科技人才獎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等並榮獲國科會特約研究員,第三世界科學院...

  • 出版日期:2006-01-01
    電子書: NT$ 160

    出類拔萃人物訪談錄─05農田水利─徐金錫、甘俊二訪談錄:本書是兩位農田水利界的名人--徐金錫和甘俊二先生的訪談錄。徐金錫先生,歷任嘉南農田水利會管理員、工程員、助理工程師、主任工程師及會長等職務,總計其為嘉南地區的農田水利灌溉事業,投注身力、心力超過45載寒暑。無論身處基層,進行水文調查分析與排水改...

  • 出版日期:2006-01-01
    電子書: NT$ 160

    出類拔萃人物談錄─04水產養殖─黃丁郎、林烈堂訪談錄:黃丁郎先生是享譽國內外的水產養殖專家。參與國內重大水產研發過程,包括草、鰱魚、烏魚人工繁殖等,奠定臺灣水產業發展的基礎。在臺灣首次成功地繁殖了斑節蝦並培育成苗;接著進行草蝦的人工繁殖與單養試驗成功,促成臺灣「草蝦王國」的空前盛況。其後帶領漁技團遠...

  • 出版日期:2014-10-01
    電子書: NT$ 304

    這是一個艱苦奮鬥的真實故事。 戰火、烽煙、流浪,是上一代中國人所經歷過的艱苦人生旅程。喬寶泰就是這個大時代中的一份子,但他沒有被巨浪所衝沒,他以勤學與努力,立志苦讀,從小兵到博士;認真服務,從工友到校長。 他在艱困中不氣餒,專注學習,力求進步;在工作中不怕苦,感恩圖報,全心奉獻。讀了這本書,必將...

  • 出版日期:2006-01-01
    電子書: NT$ 160

    出類拔萃人物訪談錄─02農業種苗─陳文郁、林俊義訪談錄:本書是兩位農業種苗界的名人--陳文郁和林俊義先生的訪談錄。陳文郁先生,成功地將臺灣農業種苗育種事業帶向國際舞臺。其育種的成績獲得國際獎項無數,尤以「黛安娜」黃皮西瓜最負盛名,也獲得全美園藝新品種大獎,堪稱「世界西瓜大王」。其所創立的「農友種苗公...

  • 出版日期:2006-01-01
    電子書: NT$ 160

    內容大要 黃溪海,畢生致力於觀光事業的推動,歷任臺灣省旅館商業公會聯合會總幹事、臺灣觀光協會董事、中華民國旅館經理協會名譽理事長等職,期間,舉辦旅館禮貌清潔運動、開辦觀光人才訓練班等不遺餘力,並創辦《觀光旅館》雜誌,為觀光界重要參考刊物。同時,也擔任稻江商職、銘傳商專、高雄餐旅學院等校教職,作育無...

  • 出版日期:2015-07-01
    電子書: NT$ 400

    本書收錄蔣經國在民國39至49年以及52年的手札,內容包括手條、手函、讀訓心得及家書四大類。手條是蔣經國擔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兼救國團及總統府資料室主任、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行政院退輔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期間,對部屬下達工作指令的手寫條子;手函是在這段期間寫給上司、部屬、師長、學...

  • 出版日期:2015-01-01
    電子書: NT$ 560

    本書收錄蔣經國在民國39至49年以及52年的手札,內容包括手條、手函、讀訓心得及家書四大類。手條是蔣經國擔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兼救國團及總統府資料室主任、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行政院退輔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期間,對部屬下達工作指令的手寫條子;手函是在這段期間寫給上司、部屬、師長、學...

  • 出版日期:2014-12-01
    電子書: NT$ 360

    本書主要收錄王正方、林孝信、林衡哲、陳治利、陳南天、陳婉真、黃昭淵、楊樹煌、謝里法等九位曾被列入海外黑名單人士的訪談錄。由受訪者暢談其在海外的活動經歷、被政府列入禁止入境之緣由,以及歸鄉的迢迢經歷。藉此可稍窺戰後臺灣由威權體制向民主轉向,以及入境黑名單由有到無,人權價值得以伸張的過程。

  • 出版日期:2014-12-01
    電子書: NT$ 240

    趙錫麟大使於學成歸國後,隨即派駐於利比亞及沙烏地阿拉伯擔任我國駐館大使,也曾擔任利比亞大學外國學生學院講師。2012 年正式從外交部退休,目前則擔任中國回教協會顧問,並於國立交通大學講授伊斯蘭文明課程。 本訪談錄主旨在以其個人的求學、工作過程為主軸,綜合性的說明中華民國遷臺後穆斯林族群的信仰內涵、...

  • 出版日期:2014-08-01
    電子書: NT$ 320

    本書是侯坤宏、卓遵宏對西蓮淨苑住持、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進行的口述訪問記錄。惠敏法師就讀臺北醫學院藥學系期間,即接觸佛教,在西蓮淨苑出家後,曾就讀中華佛研所,到日本東京大學留學,取得博士學位。學成歸國,除負責住持西蓮淨苑,也長期在臺北藝術大學及中華佛研所擔任教學與行政工作,對於梵典唯識及腦科學有...

  • 出版日期:2012-12-15
    電子書: NT$ 200

    本書以十個篇章探討從軍統局前身特務處的設立到戰後改組為保密局期間的情報活動,囊括特務處工作開展、情報領袖與派系政治、戴笠的經濟作戰構想,物質突圍輸入中國、戰時的電報戰,忠義救國軍與中美合作所作為,以及戰後工作站的佈建與軍統局的改組等重大議題,闡述在有形的抗日戰場外,情報作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另一個戰場。

  • 出版日期:2012-09-01
    電子書: NT$ 240

    本套書主要採編年方式,以時間繫事,敘事上仿紀事本末作法,詮釋國史發展。內容從民國建立起,每十年為一冊,包含政經演變以及值得關注之社會團體、學術文教、風俗習慣及法規慣例等具備時代變化意義之部分擇要記述,期能描繪國家發展的趨勢與面貌。本冊內容主要包括民國肇建、臨時約法、國會開幕、二次革命、張勳復辟、對德...

  • 出版日期:2011-07-01
    電子書: NT$ 192

    本書以日治末迄戰後1950年代為限,討論臺灣農會改組期間的組織制度、法令規章及人事等變革,分析改組之前因後果,闡述國民黨政權與臺灣社會及地方菁英的相互關係,以瞭解國民黨統治基礎的建立。 回顧戰後至1950年代農會的三次「改進」。戰後農會組織延續日治時期的經濟性角色,持續到1949年陳誠的主政時期。...

  • 出版日期:2013-12-01
    電子書: NT$ 320

    本套書主要採編年方式,以時間繫事,敘事上仿紀事本末作法,詮釋國史發展。內容從民國建立起,每十年為一冊,包含政經演變以及值得關注之社會團體、學術文教、風俗習慣及法規慣例等具備時代變化意義之部分擇要記述,期能描繪國家發展的趨勢與面貌。本冊內容重點包含聯省自治運動興衰、北方軍閥混戰、國民革命軍北伐統一過程...

  • 出版日期:2009-01-01
    電子書: NT$ 232

    本書除緒論外,凡七章,旨在探討清季以迄抗戰前五十年間(一八八七~一九三七),貨幣制度之來龍去脈,改革之成敗得失,並藉之深入瞭解中國社會經濟,如何徬徨於傳統與現代間,如何在列強肆虐下求生存,以及中國近代化歷程特別漫長與艱辛之緣由。

  • 出版日期:2017-01-03
    電子書: NT$ 344

    本書係由臺中縣政府的清鄉工作專卷檔案整編而成,內分「法令、計畫及經費」、「人員派免及獎懲」、「宣慰宣撫」、「情報工作」等四單元,是瞭解地方政府如何實施清鄉的原始文獻材料。

  • 出版日期:2014-12-01
    電子書: NT$ 1280

    本書主要收錄霧峰林家與林朝棟所率棟字各營的收支記賬相關文書,包括四柱清冊、各營餉米收支單、購物清單等。藉此得以深入瞭解棟軍餉項的撥付運作方式;另外各人間錢項的墊付、薪費、電報、應酬等開支內容,以及林家與臺灣中部各府縣之間的金錢挪墊情況,亦可由文書中略窺一二。文書中出現不少霧峰林家和棟軍關係人士所消費...

  • 出版日期:2020-10-01
    電子書: NT$ 400

    臺灣人從1935年即日治時期開始有選舉經驗,當時只是半民選半官派;戰後臺灣也是先有七折八扣的地方自治,等到1970年代才有增額中央民代的定期改選。臺灣人從日治時代選村里長到1996年能夠選總統,過程曲折漫長,而李登輝於1990年被萬年國代選為總統,比起1996年被臺澎金馬的公民直接選為總統,後者才是...

  • 出版日期:2017-01-03
    電子書: NT$ 344

    本書係由臺中縣政府的清鄉工作專卷檔案整編而成,內分「案犯舉報及逮捕」、「武器搜繳」、「警戒部署」等三單元,是瞭解地方政府如何實施清鄉的原始文獻材料。

  • 出版日期:2020-02-01
    電子書: NT$ 432

    本書係由檔案局所藏《高雄縣政府檔案》選編而成。本冊內分法令與計畫、各區鄉鎮事件動態、案犯逮捕、山地綏靖與慰問及自首自新等五單元,是瞭解當年二二八事件後高雄縣政府綏靖清鄉動態的原始材料。

  • 出版日期:2017-01-03
    電子書: NT$ 368

    本書係由臺中縣政府的清鄉工作專卷檔案整編而成,內分「連保切結及自新保釋」、「感化管訓」、「撫卹救濟」、「清鄉表冊彙報」等四單元,是瞭解地方政府如何實施清鄉的原始文獻材料。

  • 出版日期:2017-01-03
    電子書: NT$ 216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22)》,係有關二二八事件後彰化市政府辦理綏靖、宣慰的檔案,當年儘管二二八事件已告平息,戒嚴令亦經解除,但似乎餘波蕩漾。由軍政機關之電文可知,二二八事件後,假藉事件進行敲詐勒索者仍時有所聞,人民不但時時生活在恐懼之中,生命財產亦飽受威脅,此由本檔案彙編中可見。

  • 出版日期:2020-02-01
    電子書: NT$ 456

    本書係由檔案局所藏《高雄縣政府檔案》選編而成。本冊內分綏靖清鄉與宣慰工作、任免與獎懲等兩單元,是瞭解當年二二八事件後高雄縣政府綏靖清鄉動態的原始材料。

  • 出版日期:2020-02-01
    電子書: NT$ 440

    本書係由檔案局所藏《高雄縣政府檔案》選編而成。本冊內分查報損失、撫卹救濟等兩單元,是瞭解當年二二八事件後高雄縣政府綏靖清鄉動態的原始材料

  • 出版日期:2010-05-01
    電子書: NT$ 184

    李常受,於1925年得救成為基督徒,32年開始跟隨倪柝聲,興起煙台召會,49年臨危受命,來臺工作,62年赴美,所建召會遍及歐、美、亞、非等洲,影響深遠。

  • 出版日期:2020-05-01
    電子書: NT$ 320

    本書係前總統府資政曾永賢先生的口述訪談紀錄。內容包括其早歲赴笈日本和返臺參與共產黨運動,被捕「自新」後於調查局任職並投入逾半世紀的中國問題研究與教學的過程,以及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資政、國統會研究委員、中華歐亞基金會執行長、副董事長的任內重要事蹟。尤其深入描述其思想由左轉右的特殊心路歷程、研究中國問...

  • 出版日期:2020-07-01
    電子書: NT$ 400

    本書探究孫中山被尊崇為國父的緣由。華盛頓為美國開國元勳之一,且有國父之稱。嗣後,孫中山先生被尊崇為國父,經作者探究,似仿華盛頓的先例,由此引述晚清知識分子對華盛頓的認識,為中國民主思想發展史之重要一章,並對孫中山先生的歷史意義提供新視角。

  • 出版日期:2016-05-01
    電子書: NT$ 320

    民國二十一至三十年的時代特徵,主要為日本對東北、華北步步進逼,中日關係由外交折衝逐步走向全面開戰,中國建立戰時體制以對抗強敵,戰爭動員帶動國家型塑契機。本冊撰述內容包括中日之間的衝突、調解與交涉、安內攘外政策下的剿共與地方抗日事件、附日政權的成立、中日重要會戰、中國國民黨訓政與黨化政策持續進行、健全...

  • 出版日期:2014-01-01
    電子書: NT$ 1280

    本書收錄林朝棟所率領棟字各營營官、幕友,在1892年前後的大嵙崁征番戰役期間及善後過程中,與棟隘各軍支應處的林拱辰等人往來信函。從這些文書內容中,可以深入瞭解棟字各營軍餉調度、軍米籌買運搬、糧械軍裝請領、營伍人事異動,以及棟軍與臺北府城間的軍需籌撥等情形,其中有許多目前官方文書所無之細節,故為探討清...

  • 出版日期:2013-01-01
    電子書: NT$ 1200

    本書收錄霧峰林家在臺灣清治末期「開山撫番」時期之文書。主要為林朝棟部屬間的往來書函、帳單、清冊等,是為研究中部山區開發、撫墾隘務、番漢關係、樟腦事業經營、木料採伐、官紳往來與林家族內事務的一手材料。霧峰林家為臺灣五大家族之一,臺灣家族的發展與際遇,可說是十八至二十世紀臺灣歷史變遷的一個縮影。

  • 出版日期:2012-04-01
    電子書: NT$ 176

    2010年10月10日,國史館設在臺北市長沙街一段2號的「總統副總統文物館」開展,在2樓歷史區常設展部分,以文物顯事蹟,文獻記史實,照片說故事,並設計模擬情境及互動遊戲,使觀眾深切體認中華民國發展的歷程。「你也可以當總統」,屬於「總統副總統文物展系列」叢書之三,內容涵括總統的宣誓、總統的選舉、總統與...

  • 出版日期:2012-04-01
    電子書: NT$ 480

    「行憲以前的國家元首與歷史」斷限自民國元年(1912)1月1日,中華民國誕生,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起;至民國36年(1947)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開始施行;翌年(1948)召開國民大會,選舉蔣中正為中華民國總統、李宗仁為副總統,於該年5月20日分別宣誓就職止。...

  • 出版日期:2011-06-01
    電子書: NT$ 304

    盧毓鈞先生(1930~),山東平度人,早歲隨政府遷臺,旋即考入臺灣省警察學校警員班第七期,卒業後以一線一星外放地方基層派出所,展開其逾四十年警察生涯,期間憑著自修與努力,先後取得中央警官學校正科、美國西伊利諾州大刑事司法系學士學位,並曾獲頒該校榮譽博士;至於經歷更不遑多讓,一路由地方基層警察循序漸進...

  • 電子書: NT$ 1200

    本書主要收錄霧峰林家下厝林朝棟系的土地相關文書,其中糧銀、租簿等類別,罕見於坊間古文書集。下厝各少爺及林本堂及戶下芸圃、荊庭等業戶或公業名號土地的佃戶清冊、所收租谷及繳納錢糧情況,均可由本書略窺一二,對下厝在清光緒年間的田業分布、土地經營方式,以及以小租戶身分累積財富的情形,提供了基本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