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上師 卓格多傑 傳講

金剛上師 卓格多傑 傳講

  • 電子書: NT$ 275

    彌勒菩薩造論的目的:祂了解大乘經典所述的種種境界,和要用甚麼智慧來達到這些境界的精義;基於大悲心,祂不為世俗任何目的,僅情不自禁地為了救度眾生離苦得樂,以無垢言和無垢句向追求發心趣向大乘的人,用五義貫串整個修菩薩行的種種境界,導引他們達致無上菩提。 義智作諸義,言句皆無垢;救濟苦眾生,慈悲為性故。巧...

  • 電子書: NT$ 275

    六度四攝是菩薩積聚福慧資糧、成就無上菩提的修行方法。彌勒菩薩首先定義六度:佈施是脫離貧窮;持戒是取得清涼;安忍是滅盡內心瞋恚的煩惱和習氣;精進是行持世、出世間的善法;靜慮是向內攝持內心所緣而達致不外散亂;智慧是了知勝義的境界。尤為精彩的,是彌勒菩薩分別就六度的自體、因、果、作用、相應和分類這六個角度...

  • 電子書: NT$ 225

    信相差別有十三種:一者已生信,謂過去現在信;二者未生信,謂未來信;三者正受信,謂內信;四者似受信,謂外信;五者他力信,謂粗信,由善友力生故;六者自力信,謂細信,由自力生故;七者有迷信,謂惡信,由顛倒故;八者不迷信,謂好信,由無倒故;九者現前信,謂近信,由無障故;十者不現前信,謂遠信,由有障故;十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