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源自一個尋找「完滿」的靈魂。野夫的詩句,是沸騰的心緒,是穿透寂寥的眼,是真假之間細微的光,讓人們尋得生活過程的美好。
2008年,8月,北京。天氣:酷熱。戀人之間:雪盲狀態。 第一夜,他們像新情人一樣互相認識、重新相愛。 第二天,所有情侶在酷暑的假日會發生的美好與不悅的情節,全部上演。 第三天,他們各自在城市裡尋找自己的空間。這城市昨天還很陌生,今天已經有自己的一個位子。 城裡的人看著過去的磚瓦崩解,看著激動的人們...
每個人命中都應該注定會遇見一隻獨一無二的烏鴉, 他會站在異質世界的交界處,隨時準備啟發一隻懵懂的鴿子。 「沒有一隻烏鴉真的是黑色的。」坐著的鳥打斷帕洛瑪。 「如果你爸稍微懂一點色彩學,他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一隻烏鴉是黑色的。」 「有時候我會把『烏鴉』當成一種抽象的存在,為了不要忘記追尋更高遠的風...
《阿Q正傳》是響譽國際的中國近代小說,1921年開始發表於《晨報副刊》。作者魯迅透過阿Q這個小人物,嘲諷中華民族的病態,例如阿Q靠著「精神勝利法」,自我欺騙,極度自卑卻欺善怕惡,既可笑又可惡,既可悲又可憐。阿Q之名成為日常用語,影響之深遠由此可見。台灣作家楊逵,在1947年42歲時,將《阿Q正傳》譯...
想追回最初的愛,除了財富,還要什麼代價?村上春樹的最愛,不斷翻拍的小說經典。 用第三者的觀點,檢視一戰結束後絢麗的美國夢,那蒼白、浮華、閃亮、破碎的生活。隱隱也帶出費滋傑羅那顆在迷失世代中維持的純真之心。
詩集內容共有三十二首作品,其中包括兩首組詩與一首散文詩。從鳥的意象到雨夜的寂愁,太多太多的悲傷與孤影,不自由的日子彷彿是滅了火的燭,只剩下焦灰的煙塵飄散難耐。而一個關鍵的人則是必須的。不論是假想或是真實,那地處遙遠的塔樓發出微弱的光束,倒也是抵禦陣陣夜浪來襲的憑藉。還能慶幸的是,突如其來的災變並沒有冷卻他對這世間事物的情感,透過這些滾燙的文字,將他心中仍是沸騰的心緒抒發並沉澱。
在面對理想上的挫敗以及行動被束縛,只能讓想像自由、筆鋒隨心,為遙遠的未來做不可預知的夢。就如同野夫在後記寫道:「這件事本身,卻似乎在真誠背後有著一種『等待果陀』似的荒誕」。對於未來的結果,其實他也無法相信。並不是對具體愛情的懷疑,而是對自己總體命運的把握。「但無論如何,真正永恆的,正是這些過程的美好。」
作者簡介
野夫
男,土家族。1962年出生於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縣最邊遠的小村。
1968年上小學,1978年考進湖北民族學院中文系,同年開始詩歌創作。
1980年創作長詩《為了歷史-致毛澤東同志》,1982年組織成立鄂西第一個詩歌社團「剝棗詩社」。1985年擔任湖北省青年詩歌學會常務理事。1986年考進武漢大學中文系,組建湖北省「後現代詩人沙龍」,出版詩集《狼之夜哭》。1988年分配到某省會公安局,1989年因為支持學生,公開宣佈退出警界。之後因為參與掩護民運人員及「洩露國家機密」,被捕判刑。1995年減刑出獄,到北京謀生成為民營書商和自由撰稿人。
自80年代開始創作以來,發表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小說,論文,劇本等約一百多萬字。詩歌和散文收入多種選本。曾獲2006年「第三代詩人回顧展-傑出貢獻獎」、2009年「當代漢語貢獻獎」、2010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2011年「獨立中文筆會自由寫作獎」、2012年「中國在場主義散文新銳獎」;2012年應荷蘭國家文學基金會邀請成為阿姆斯特丹駐市作家。但由於更多的作品難以在中國大陸公開發表,只能流傳於全球各中文網站。目前在台已發行兩本散文集《江上的母親》與《看不見的江湖》。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