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陳綺貞:綻放時間的歌】
陳綺貞的嗓音,就像〈九份的咖啡店〉裡淡薄的青草味,輕輕拂過鼻息,卻讓人止不住追尋的那種甜。尤其當我們快看不見自己的時候,她的音樂便成了一條繩索,跟著旋律墜落或攀爬,終於找回最初的模樣;此時她仍繼續陪在身旁,溫暖地微笑著。
佐一首輕柔樂曲,在微涼秋日下靜靜聽她說著話。
《雙河彎》十一月 陳綺貞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找一間對味的民宿,和主人聊聊天, 因為民宿主人日常生活就是我的旅行。 二百元可以住一晚的雙層通舖 晚上有樂團表演的二樓民宿 體驗一日農夫的台灣咖啡莊園 熟人帶路才找得到的巷弄民宅 每年夏天會舉辦市集的背包客棧
碗內見天地 真正的生活哲學家 認識臺灣不能不談吃,更不能不談臺灣人吃的方式。舒國治老師在《台北小吃札記》中寫到:「如今的臺北絕對是世界級都會,但在豪奢酒店餐廳的縫隙裡,質樸陳舊,甚至略顯笨拙的小館子、小吃攤卻仍如草木般怡然生長著。」舒老師這番話即是小日子55期的主題精神,這個月我們走訪臺灣五個縣市...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九降風,是新竹一帶的氣候現象,牽動著土地的產業、人文,山與海,城與鎮,蘊育著豐沛的文化氣息。 即使在科技城的發展之下,仍有一群人,默默持續堆疊不能被遺忘的歷史痕跡。
封面故事:閱讀陳綺貞-綻放時間的歌
陳綺貞的嗓音,就像〈九份的咖啡店〉裡淡薄的青草味,輕輕拂過鼻息,卻讓人止不住追尋的那種甜。尤其當我們快看不見自己的時候,她的音樂便成了一條繩索,跟著旋律墜落或攀爬,終於找回最初的模樣;此時她仍繼續陪在身旁,溫暖地微笑著。
本期《双河彎》邀請到這位文青女神,在迷你溫馨的錄音室裡,一派優雅地和我們暢談閱讀與創作;接下來大家不妨一起走進時間密道,讓她以如詩的歌、豐富的閱讀之旅,為我們再一次綻放!
名人書房:黑暗中的誠實微光──房慧真
在社會大眾的印象裡,記者大多是能言善道、長袖善舞的。可當你看見房慧真時,絕對會忘記這些刻板印象。她安靜溫柔,大眼裡彷彿若有所思、若有所語。閱讀她的作品《小塵埃》,你又能感受到她銳利的筆如細針,自由穿梭在他人和自己的人生之間。而你是否也曾好奇,這位筆調包含冷然和溫情的作者,是如何架構她的閱讀世界。或許就如房慧真所言,閱讀必須經過寫作來測試,才知道自己消化了多少。
作家專欄:如歌的旅行 稍慢板‧basil(劉婉懿)──旅行就是要逛市集:巴黎篇
鑽小巷、逛小攤絕對是增加旅遊趣味的不二法門!小b這次帶你走逛巴黎的菜市仔。海明威說:「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別說浪漫花都只有咖啡香頌和精品,這實在太過表層,流動的市集才是精華所在。看無花果、生火腿薄片、萵苣、皮脆心軟的長棍和勃艮地紅酒,還有和泥的牛肝蕈、碎冰上的比目魚、手掌大的扇貝,光是這些就能讓人迷醉在巴黎的懷抱裡了!
閱讀角落:小而美的挪威書店──奧斯陸「特龍斯莫書店」
挪威不只有石油、峽灣、鮭魚和北海小英雄,挪威人日常活動少,就連大都市奧斯陸的娛樂事業都不發達,但他們一點都不無聊,因為不管男女皆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即便連鎖書店來勢洶洶,但獨立書店數量仍然豐沛且活躍,居然高達六百五十間,那是因為挪威人信奉「小才是美好」的生活哲學。「特龍斯莫」更堅持不以銷售數字來衡量書本上架與否的標準,堅持給讀者多元的陳設,交給讀者的主觀意識來判斷。透過《小國的靈魂》作者李濠仲的介紹,我們才了解為何挪威人生活刺激少,卻不覺得乏味的飽滿原因。
愛讀書:讓底層的生命,站起來說話──《隱形生產線》
全球化、地球村這樣的概念是否真如資本主義的宣傳般的美好?恐怕我們得打上好多個問號。我們手中的智慧型手機,設計或許來自韓國,零件製造來自臺灣,然後在另一個國家組裝,由世界各地打黑工的工人組成。透過來自臺灣的英國《衛報》記者白曉紅,她大膽臥底在各個場域,經由暗訪與明察,挖掘出繁榮經濟底下,那條暗無天日的隱形勞動生產線。我們很難相信在這樣的時代,還有人暗無天日,日復一日的耗損生命,只求生存和一個無法觸及的淘金夢。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