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蔣介石,不是聳動的政治耳語謠言,也不是塵封的歷史突發事件,是美國、蔣政權與中共三方政治角力的縮影,也是冷戰期間亞洲國家的典型處境。
本書作者王丰查找翻閱歷史檔案資料,重建自中國八年抗戰以來的政治鬥爭局勢,帶領讀者重臨當年險惡的政治環境,理解一代政治、軍事強人蔣介石的暮年心境。
「美蔣合作打從一開始,就存在著極為微妙的矛盾與衝突點。雙方始終處於一種既聯合又鬥爭的互不信任長相猜忌的『同床異夢』關係。除了怕蔣介石『反攻大陸』,觸動世界大戰的引信,另一個重要的癥結點在於美國對臺灣的領土野心,這是頂重要的一點。」--王丰
毒從海上來,銷往何處去? 那時的「福爾摩沙」怎就成為今日的「有毒之地」? 吸不完的毒,戒不掉的嗨:一座遺世而獨立的島嶼,怎就上了癮?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 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收錄2019臺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一名作品:屍骨還鄉路 ☆★深入田野,看見來臺移工的真實血肉與人生
「一本在最近三十年出現的新的史料條件以及研究成果上,展現臺灣戰後政治史研究新水準的作品。」 ──若林正丈(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作者) 在新的歷史時刻,重探我們的過去,思索我們的未來。
匯集文山、四海、中和、三環、萬字、竹聯、虎盟、血盟、三張犁、北聯、牛埔…… 詳實記錄各大幫派與人物間恩怨情仇, 是臺灣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由幫派主持人親筆撰寫的發展史。
本書以三大篇十個章節的篇幅,從軍事情報、政工、白色恐怖、外交、台獨運動、民主化、本土化、民生與經濟建設、兩岸關係等全方位的視角,剖析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後蔣經國與其政治生涯。 這段歷史過程呈現了國府於國共內戰中潰敗、自大陸倉皇撤退播遷來台之後,如何在風雨飄搖中站穩腳跟,並利用冷戰...
日本帝國最後的軍人,竟然是台灣現代國防的起點? 繼《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謎樣的清明上河圖》後, 日本知名新聞工作者野島剛從《蔣介石日記》出發, 走訪白團成員及其家屬,取得大量從未曝光的日記與自傳, 親眼目睹台灣國防大學祕藏數十年的白團書庫最高機密檔案, 耗時七年書寫時間,...
【中華民國輸到只剩台灣,是因為蔣白失和造成?】 【蔣白失和是因為戰略不同造成?】 【按兵不動與電報逼宮是怎麼回事?以史料證據和謠言抹黑直球對決!】
《意外的國度》探討「中華民國在台灣」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而這個歷史過程中,美國所扮演的角色又如何轉變。台海兩岸兩個中國政權的存在──一個控制中國大陸,一個控制台灣島──常被理解為中國內戰不可避免的結果。蔣介石的國民黨遭毛澤東擊敗後逃到台灣,建立一個與中共相抗衡的國家,從而創造出國際間棘手的「兩個中國」...
在那個風雲詭譎、生死權鬥的年代, 台灣命運是與不是的答案,還是要從他的日記中去尋找。 尤其關鍵時刻失落的一頁,可能更給後來閱讀日記者太多想像了!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臺語課本九十年前就有了? 阿公小時候讀的三字經和百家姓是MADE IN TAIWAN的特別版本? 那個年代的臺灣孩子,都讀什麼書長大? 私家收藏珍稀蒙學文獻大公開 再現臺灣早期私塾師生互動場景 原來,臺灣孩子曾經是這樣長大的!
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高山植物的地理起源與身世 從橫斷山、東海大陸棚到琉球支路,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本書特別收錄,〈植物圖集──從橫斷山到臺灣,以及間斷分布〉,為作者來自橫斷山第一手的生態與山岳影像。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這段歷史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密切, 本書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是了解早期台灣史的必讀之作。
我們只有戰,才有生路;
不戰,只有死路一條。
與其死在臺灣,不如死在大陸
;與其被美國人出賣而死,不如戰死在戰場!
~一九六一年十月蔣介石演講摘錄
刺殺蔣介石,不是聳動的政治耳語謠言,也不是塵封的歷史突發事件,是美國、蔣政權與中共三方政治角力的縮影,也是冷戰期間亞洲國家的典型處境:1963年越南總統吳廷琰遭政變軍處決、1960年韓國總統李承晚被迫宣布下台、1965年印尼流血政變蘇卡諾總統被迫下台、1979年韓國總統朴正熙慘死血泊、1986年大選險勝菲律賓總統馬可仕流亡美國。
本書作者王丰查找翻閱歷史檔案資料,重建自中國八年抗戰以來的政治鬥爭局勢,帶領讀者重臨當年險惡的政治環境,理解一代政治、軍事強人蔣介石的暮年心境。書中揭露藍鯨計畫、孫立人政變、葉公超遭貶、劉自然案與國光計畫中,不為人知的政治暗潮與角力;講述董顯光、戴笠、孔祥熙、宋子文、葉公超等民國人物與蔣介石的交誼與反目;調查民國至臺灣以降的核武發展史,描述蔣介石及其政權如何建立核能的學術與軍需體系,卻在和美國的媒體戰與特務情報戰中,遭遇一次次的背叛,最後功虧一簣,而反攻大陸、重回中國的想望彷彿就像一場黃粱夢。歷史的真實與虛妄,人物的起伏喜與悲喜,在作者靈活筆下一一重現眼前。
隨著作者的書寫,本書將一一解開:
二戰飛機墳場「駝峰航線」,為何一次次發生莫名空難?
「亞洲最神秘的人物」軍統局局長戴笠為何拜辦報家董顯光為師?
蔣介石軟禁孫立人三十三年,一代名將是叛?還是忠?
是誰的密報,讓外交家葉公超一夕遭貶?
美國大兵槍殺臺灣人的五二四事件,輿論背後有怎樣的美蔣角力?
當美國欲出借核彈讓蔣介石對抗中共,蔣是否接受?
俞大維、吳大猷為蔣打造的核武之路,相關人才後來四散何方?
新竹計畫、桃園計畫到張義憲叛逃,臺灣核武發展為何一直受美府阻擾?
「美蔣合作打從一開始,就存在著極為微妙的矛盾與衝突點。雙方始終處於一種既聯合又鬥爭的互不信任長相猜忌的『同床異夢』關係。除了怕蔣介石『反攻大陸』,觸動世界大戰的引信,另一個重要的癥結點在於美國對臺灣的領土野心,這是頂重要的一點。」--王丰
作者簡介
王丰
1956年生於台灣
學經歷:碩士、博士
1.歷任台灣多家報社採訪記者;時報周刊、商業周刊、TVBS周刊、新新聞周報等雜誌總編輯及採訪記者24年
2.執教大學大眾傳播系、新聞系10年
3.傳記作家25年
4.兩岸三地報章自由作家10年
文章散見於香港《亞洲週刊》、《鳳凰週刊》、《南方人物週刊》、《世界新聞報》、《台海月刊》、《同舟共進》、《國家歷史》、《海峽導報》、《名牌》、《周刊王》等月刊、周刊、報紙撰稿。
5.兩岸三地電視節目 民國歷史嘉賓及評論員16年
現職:
傳記作家、兩岸三地電視台歷史主題嘉賓與評論員
著作:著有專書十六種,包括:《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宋美齡的美麗與哀愁》、《蔣氏父子1949危機檔案》、《蔣家恩仇錄》、《蔣經國愛情檔案》、《蔣介石健康長壽一百招》、《蔣介石死亡之謎》、《蔣介石父子1949危機檔案》、《宋美齡的台灣故事》、《蔣介石在淞滬戰場:從忍辱到復仇》等。
傳主簡介
蔣介石
名中正,字介石,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1887年生於浙江奉化,1975年逝世於臺北士林官邸。中國近代史著名政治家及軍事家,中華民國陸軍特級上將。曾任黃埔軍校校長、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緬印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第一至五任總統等職。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