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
0 篇書評

中觀

解讀龍樹菩薩《中論》27道題

Nāgārjuna’s Middle Way :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5/10/2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5623234
  • eISBN: 9789869491327
  • 字數: 130,884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297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迷惑與不滿,希望與恐懼的原因,只有一個:
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中觀就是深觀,用智慧之眼辨證萬物的存在。
一旦明白萬物的虛實,無執、無滯的空性智慧,
便能清除內在的成見、枯寂、不滿足及痛苦。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50

    佛教認為一切現象「緣起性空」 緣起緣滅這個道理人人都聽過,但甚麼是「空性」? 它是空的?還是圓的?為什麼證悟空性者能了脫生死煩惱? 讀懂《中觀》就能了解「空性」的奧秘! 讀懂《中觀》就掌握了大乘佛法的精髓!

  • 電子書: NT$ 400

    以二十一世紀語言 重新詮釋十四世紀佛學鉅著 最淺顯易懂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版 所有佛教徒都應深入實修的寶典

  • 電子書: NT$ 266

    世人總是三句話不離「我」,卻不知錯認「我」的本質,正是痛苦的根源, 唯有深入表象之下,體悟「我」的真實意涵,才能得到快樂、利他助人。 達賴喇嘛除了闡釋佛教教義中有關破壞性情緒根源的概念,也描述如何調伏愛執和瞋恨的影響,藉由禪觀反省,一步步擴大心中的正見和慈悲,成就利他的開悟境界。

  • 電子書: NT$ 308

      你的心,是煤炭或鑽石?   痛苦時,你以為心像煤炭,黑暗、沈重又脆弱。其實,你的心像鑽石,透明、閃亮又堅不可摧,因為心的本質是空性、是佛性,煩惱只是暫時的遮障。   重點是:如何把煤炭還原成鑽石?  

  • 電子書: NT$ 299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

  • 電子書: NT$ 320

    依「數、隨、止、觀、還、淨」六門,步步趨入禪法的精髓! 建立正見──深入緣起,確認空義。 老實行持──從漸修的基礎,導向頓悟的可能。 勇於參禪──從內在真正的疑情去參,最直截了當。 「生老病死從何而來?生老病死如何能解?」便是當年悉達多太子誓願要覺悟的疑情,最後他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此即參禪頓悟的...

  • 電子書: NT$ 616

    漢傳佛學最正統的《大正藏》,收錄佛經多達二九二○部, 我們能撥空閱讀的佛經卻寥寥數幾, 該如何從茫茫經海中篩選出最適合出自己的經典, 又如何打造專屬自己的讀經系統? 本書即應運這樣的需求而生。

  • 電子書: NT$ 379

      本書將帶領我們經歷一段極為美妙的旅程,這段旅程與我們目前的處境,以及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可能性有關。在無上正等正覺的狀態之中,所有的苦和苦因皆已滅盡,所有的殊勝功德皆已無盡地發展。   學習有關「佛性」的種種,讓我們了知在輪迴和涅槃之下,潛藏著俱生原始光明心,它的本質是光明的。當它受到雜染的...

  • 電子書: NT$ 120

     您知道《圓覺經》的中心思想是「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等等嗎?  您知道要如何修習圓覺三觀(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嗎?  您認為禪修四相和四病嗎?  您了解如何求謂正知見...

  • 出版日期:2017-08-28
    特價 電子書: NT$ 168

    ★人生中,「內心自由」只是手段,「懂得自己」才是目標★ 佛法很深邃,盈滿智慧。 佛法很日常,只是你沒有發現。 怎麼發現呢?從磨練辯思與覺察能力開始。

  • 電子書: NT$ 300

    狂野的覺醒, 是到達證悟階段前, 停下所有不必要和無意義的活動, 返回生命本初的狀態。 這是金剛乘世界最具威力的修道, 破除「相對世界」執著的方式。

  • 電子書: NT$ 210

    這三十個修行口訣是我曾經學習過 並且修持得到了結果 你這樣去修持的話 相信也能夠有很好的結果 ——密勒日巴尊者

  • 電子書: NT$ 363

    在身與心之間,有一個「第三世界」   搞砸了是雷區,搞定了就是寶藏,   它決定你幸不幸福,影響你開不開悟,   它是「微細身」。  

  • 電子書: NT$ 336

    看啊!看著你的心! 看著那無生的根基, 看著它無滅的展現, 在明空的廣境中,放鬆。 這赤裸直觀、本然無作、寬坦放鬆的方式, 就是最甚深的大手印修持法。   大手印實修者的聖典   西元十六世紀卓越的大師──達波札西南嘉所著作的《明現本來性》,以其實修體驗而宣說的精闢訣要,數百年...

  • 電子書: NT$ 99

    我們對憨山大師的唯識大作《性相通說》,加以編譯成白話文並取名為《唯識心要》,正是契合大師希望將唯識的「相宗」與唯心的「性宗」,會歸一心的宗旨。其中分別包括了憨山大師對《大乘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及《六祖大師識智頌》的精闢見解。

  • 電子書: NT$ 210

    一切佛經之精髓 佛陀八萬四千法的核心 藏傳佛教格魯派始祖—— 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 是通往成佛之路的終極之道

  • 電子書: NT$ 360

    佛陀的法教,賦予我一生無窮無盡的內在力量,   這個令人解脫的方法, 任何有意學習、修持離苦之道, 進而實現人類潛能的人,都能獲得! ~達賴喇嘛   

  • 特價 電子書: NT$ 765

    中觀應成派始祖「大中觀師」佛護最重要的代表作,修學中觀的必讀論釋。 附《中論》新譯/藏中對照

  • 特價 電子書: NT$ 170

    在戰爭、傷害與天災人禍頻傳的惡劣時代裡,透過尊者講解《佛子行三十七頌》,領會教理、持久修行,將私心轉為慈悲,感受內心的平靜,促使後世安樂。

  • 電子書: NT$ 266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 特價 電子書: NT$ 168

    有「無明」與「欲望」的問題? 其實「妄想」才是問題的根本! 釐清困惑,利人利己,從「心」開始 真正實踐「認同請分享」的修行之道

  • 電子書: NT$ 325

    大自然具有本質嗎?你必須有大腦才會有意識嗎? 我們可以透過冥想修習轉化心智和大腦嗎? 請深入理解人類心智與世界觀的智慧,揭開生命奧妙的宏大景象……

  • 電子書: NT$ 280

    ─ 梅村修習正念的基礎經書 ─ 保持對呼吸的覺知,覺察內在糾結。 我們將會找到更深的寧靜、平和。 你是否還困在過往的悲傷記憶中? 對未來感到焦慮、恐懼? 對當下的自己感到惱怒與不安? 這都是我們對於自身的不確定感所造成的混亂。

  • 電子書: NT$ 210

    繼暢銷書《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之後, 德寶法師又一經典之作,帶領你親身體驗禪定的感受, 享受深度專注所帶來不可思議的心靈平靜! 德寶法師的第一本書《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已是廣受世界各地讀者歡迎的暢銷書。十年後的今天,德寶法師將幫助禪修者進入正念禪修的下一階段──「超越」正念分明。

  • 電子書: NT$ 154

    將南傳佛教大師阿姜查說法的語錄合輯,共分為戒、定、慧三冊,內容是阿姜查對於「戒、定、慧」的真實體驗,而非只是對經典的詮釋,此為第一部「戒」。 本書深刻釐清一般人對「戒」的排拒和疑惑,其實戒律,是對我們尚不穩定的心予以保護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控,而是讓我們隨時保持覺知和觀照所以,犯戒非關道德的懲罰,只...

  • 詳細資訊

    ◎中觀論師龍樹的「八不」中道及其論證方法,照見萬法的真相:無有自性,它不僅破除凡人的我執、外道的常見、斷見和小乘學人的法執,同時更進一步彰顯「諸法皆空」的論點。

    ◎中觀不只是高明的論證,更是一條直觀實證的道路,唯有透過《中論》「緣起性空」的修證,才能不再固著在某種觀點上、某種經驗模式,而能如實了知當下的真相。

    ◎本書彙整當今最重要的四部論注:《無畏論》、《佛護注》、《般若燈論》、《淨明句論》的精華詳解,澈見《中論》每個論證背後的脈絡與理路,是般若智慧的極致詮釋。

    錯誤的見地一旦斷除,
    輪迴不需捨棄,涅槃不需他求,當下即解脫!

    印度佛教論師龍樹菩薩以「八不」中道為思想核心,提出「27觀」來論證萬物的真假虛實,將小乘佛教,乃至其他學派對「究竟真實」所持的假設及見解各個擊破,確立佛教核心「緣起」的深義。「八不」中道指出一切萬法「緣起性空」,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這四組相對的概念:生滅、常斷、一異、來去,正是阻擋我們看凊事物真相的罩門。

    本書詳解龍樹菩薩《中論》27道題的論證,彙整當今最重要的四部論注:《無畏論》、《佛護注》、《般若燈論》、《淨明句論》的精華詮釋,清楚闡述了龍樹的思想背景,以及每個論證背後的脈絡與理路,讓複雜的思辨系統及佛法要義背後的哲學論點深入心髓。

    作者簡介

    龍樹菩薩(Nāgārjuna, 約150-250)/《中論》

    龍樹出生於南印度的婆羅門家庭,相傳為證得初地果位之菩薩。他樹立大乘佛教的思想體系,廣泛影響大乘佛教各宗派,同時也是中觀派的創始者。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稱譽,其中又以《中論》及《大智度論》最為著稱。

    編撰者簡介

    桂紹隆(Shōryū Katsura)

    京都龍谷大學印度哲學教授及亞洲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在廣島大學任教多年。主要研究領域涵蓋佛教論理學與知識論、阿毘達磨哲學、中觀與瑜伽行派哲學,以及大乘經典。主要著作包括《「喻」在古典印度論理學中的角色》(The Role of the Example (Dṛṣṭānta) in Classical Indian Logic)、《印度人的論理學》(Indian Logic),以及《因明正理門論研究》(A Study of the Nyayamukha)。

    馬克.西德里茨(Mark Siderits)

    首爾國立大學榮譽哲學教授,曾在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哲學多年,於2008年轉往首爾大學任教,主要研究領域為分析形上學,此領域涉及當代分析哲學、古典印度與佛教哲學。其著作有《印度語言哲學》(Indian Philosophy of Language)、《人格同一性與佛教哲學:人空》(Personal Identity and Buddhist Philosophy: Empty Persons)與《佛教即哲學》(Buddhism as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

    譯者簡介

    方怡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現職為法鼓山僧伽大學兼任講師。譯有《心念的賽局》、《經王法華經》、《佛陀之心》、《放下禪》、《放輕鬆》等書。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0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