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明」與「欲望」的問題?
其實「妄想」才是問題的根本!
釐清困惑,利人利己,從「心」開始
真正實踐「認同請分享」的修行之道
★人生中,「內心自由」只是手段,「懂得自己」才是目標★ 佛法很深邃,盈滿智慧。 佛法很日常,只是你沒有發現。 怎麼發現呢?從磨練辯思與覺察能力開始。
世人總是三句話不離「我」,卻不知錯認「我」的本質,正是痛苦的根源, 唯有深入表象之下,體悟「我」的真實意涵,才能得到快樂、利他助人。 達賴喇嘛除了闡釋佛教教義中有關破壞性情緒根源的概念,也描述如何調伏愛執和瞋恨的影響,藉由禪觀反省,一步步擴大心中的正見和慈悲,成就利他的開悟境界。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
翻譯超過三十五種語言,印量遠遠超越百萬冊── 是全球七十五座主要城市、無數人們的「每日成功指南」 善用書中《金剛經》智慧法則所獲致的成就, 連投資之神巴菲特都讚賞!
★ 心的免疫力——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 由經文、禪解、實踐的角度,解讀《心經》260字的智慧精髓。 ★ 從煩惱疾苦的此岸,到達沒有煩惱、永遠快樂、自由自在的彼岸。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想要修練自己,轉化內在的恐懼、憤怒與絕望的人 你有多久沒好好覺察自己在做什麼?你的身體時時處於緊張與不安? 你忙到忘了停下來看看自己與身邊的人? 現在,只要一個呼吸,你就可以回到自己,轉化內在的焦慮; 心息相依,身行安住,禪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間。
佛陀的法教,賦予我一生無窮無盡的內在力量, 這個令人解脫的方法, 任何有意學習、修持離苦之道, 進而實現人類潛能的人,都能獲得! ~達賴喇嘛
「CBETA電子佛典集成」內容包括《大正藏》1-55及85冊、《卍續藏》選輯、《嘉興藏》選輯、歷代藏經補輯、《藏外佛教文獻》等等,共收錄4165部(16925卷)佛典,約有1億7千萬字的本文及校註,以及386萬筆的經文用字修訂。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
★大寶法王親自指導的二十世代時尚學者羅卓仁謙,
繼《辯經‧辨人生》之後,闡揚「辯經」精神第二彈!
《辯經・辨人生》中的重點在一切佛法的基礎——四聖諦,從較接近原始佛法的詮釋角度,來解釋四聖諦與我們的關聯,作為個人修練的指標。但是,這樣的修行結果是:痛苦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也就是原始佛法的修行觀是在追求「終結」輪迴。
而本書就在告訴你,「沒有了」之外還有另一條路——大乘利他之道。任何一個生命,只要有這個心,有這個意願,就可以開始大乘的利他之道,進而「創造」出有人生意義的成佛之道。
許多人接觸佛法,其實不是只是因為單純自己生命有什麼問題,往往是有更進一步的追求,或者是希望透過個人的修行,利益親友。這樣的動機、抱持這樣想法的人,建構出了適合他們的大乘佛法。而這條道路是什麼呢?就是利他之道。
本書所要介紹的大乘之法,讓你不需要放下什麼既有的生活模式、責任與型態,才能實踐大乘、才能開始訓練自心、才能得到解脫;我們唯一要謹記的,是大乘的價值觀與行動力,這兩者是大乘的根本,往往被譬喻為鳥的雙翼。一旦學人依照著這個核心來實踐,就能透過漸漸瓦解「主觀」進而瓦解「妄想」,相對於原始佛法認為的無明和欲望,大乘佛法認為「妄想」才是問題的根本。這也是為什麼,這樣的雙翼修行能夠達成效用。
你可以透過本書,認識到一種「戒、定、慧」以外的修行之道,並讓你對佛法的彈性與效益有更多理解。
▍作者簡介
羅卓仁謙
九○後熟悉漢、藏、梵、英四語的佛學學者。十三歲就到印度專業學院(RDI,Rigpe Dorje Institute)留學,學習藏文和梵文。由於天資聰穎,赴印的第三年,就成為噶舉學派之中最有名的辯論者,也是唯一的華人。第四年離開了學院,出任學派中的教育顧問。之後輾轉到日本學習一年,然後返回台灣,教導一群碩士、博士生藏文與佛學。
目前亦擔任藏傳佛教噶舉派在印度與尼泊爾、不丹所有佛學院的教綱管理組織——教學部編輯組成員,身為唯一的華人、在家人與最年輕的成員,與學派內一時之選的藏人學者們每年開會,共同規畫著教派的學習計畫。且受大寶法王親自指導,進行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研究,並為法王在2016年、有史以來第一場中文講座,出任撰稿人一職。
羅卓仁謙擅長以佛學回應世界,宣揚辯思與覺察能力的重要性。因有藏文與漢文佛學文獻的底蘊基礎,加上慣於用邏輯思辨和實修經驗的綜合,努力推動「佛法影響世界」這個主軸,積極參與對社會有影響的活動。著有《辯經 辨人生》、《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另外亦擔任「The New Lens關鍵評論」網站專欄作家、《GQ》網站風格評論專欄作家。
FB:羅卓仁謙 https://www.facebook.com/lodrorinchen
PRESSPLAY即時佛法學習平台:https://goo.gl/8p4pPq
Line:羅卓仁謙
相關著作:《辯經 辨人生:羅卓仁謙 快狠準說佛法,升級你的辯思與覺察能力》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