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佛法進入西方的重要里程碑,直指修道上易犯的錯誤和迷思,佛教徒修行的最佳指引!
西方國家因創巴仁波切犀利、直接、毫不做作的講法風格,得以認識真正的修行之道;東方世界因創巴仁波切的點醒,重新內省佛法和修行的真諦。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
還在等真愛來敲門? 透過西藏的古老智慧,打造專屬於你的愛侶吧! 《當和尚遇到鑽石》作者麥可.羅區格西最新力作 安全感、相處慣性、親密關係、控制欲、尊重、承諾…… 每個人都想要解開的——100個戀愛、婚姻課題
本書將帶領我們經歷一段極為美妙的旅程,這段旅程與我們目前的處境,以及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可能性有關。在無上正等正覺的狀態之中,所有的苦和苦因皆已滅盡,所有的殊勝功德皆已無盡地發展。 學習有關「佛性」的種種,讓我們了知在輪迴和涅槃之下,潛藏著俱生原始光明心,它的本質是光明的。當它受到雜染的...
生死就是心的旅程 藏傳佛教最深刻的生死學 拓展你對於生命與死亡的想像與理解 一切顯相都是由心所生, 培養正面的心境,就會產生正面的顯相, 此生、中陰和未來世的顯相,也會變得越來越正面。 看透生老病死的本質,就會知道現在如何活得更好! 死亡離不開每一個瞬間,也發生在每一個當下。這就是無常。 對於尋求...
我們常會陷入某種怒不可遏的情況,心靈與行為完全被嗔怒之火所控制,造成諸多苦難紛爭與暴力,還傷害了身邊所愛之人,而打破這一切惡性循環的出口,就是「安忍」!
將南傳佛教大師阿姜查說法的語錄合輯,共分為戒、定、慧三冊,內容是阿姜查對於「戒、定、慧」的真實體驗,而非只是對經典的詮釋,此為第一部「戒」。 本書深刻釐清一般人對「戒」的排拒和疑惑,其實戒律,是對我們尚不穩定的心予以保護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控,而是讓我們隨時保持覺知和觀照所以,犯戒非關道德的懲罰,只...
他們曾是世界上最孤隱的人 他們是康藏最吸引人的特色 他們是持戒精嚴、終身閉關修持的比丘瑜伽士 現在,你可以透過第一手記實 在樸實謙和卻修持高深的瑜伽長老 與爽朗賴皮的小喇嘛的日常生活間 或會心一笑,或嘖嘖稱奇 一窺瑜伽士不可思議的證量與成就
請注意啊,業力習性深處, 我們心中有個地方,一直清新柔軟, 小小的善,如種子抽長出嫩芽, 訓練它,開展它,壯闊它, 有一天,它會「從0到1」,長成涼蔭千里的參天大樹, 那是菩薩主心骨,諸佛無不歡喜讚歎, 那一天,它的名字就叫「菩提心」。
博大精深的義理, 融為十四個言簡意賅的偈頌, 每一偈都是菩提道上的必要部署。 達賴喇嘛尊者認為, 《三主要道》是道次第教授精髓的總攝,內容雖然精簡,但非常有重量。
─ 梅村修習正念的基礎經書 ─ 保持對呼吸的覺知,覺察內在糾結。 我們將會找到更深的寧靜、平和。 你是否還困在過往的悲傷記憶中? 對未來感到焦慮、恐懼? 對當下的自己感到惱怒與不安? 這都是我們對於自身的不確定感所造成的混亂。
世人總是三句話不離「我」,卻不知錯認「我」的本質,正是痛苦的根源, 唯有深入表象之下,體悟「我」的真實意涵,才能得到快樂、利他助人。 達賴喇嘛除了闡釋佛教教義中有關破壞性情緒根源的概念,也描述如何調伏愛執和瞋恨的影響,藉由禪觀反省,一步步擴大心中的正見和慈悲,成就利他的開悟境界。
佛陀的法教,賦予我一生無窮無盡的內在力量, 這個令人解脫的方法, 任何有意學習、修持離苦之道, 進而實現人類潛能的人,都能獲得! ~達賴喇嘛
狂野的覺醒, 是到達證悟階段前, 停下所有不必要和無意義的活動, 返回生命本初的狀態。 這是金剛乘世界最具威力的修道, 破除「相對世界」執著的方式。
本書是祖古烏金仁波切在尼泊爾的納吉寺,於十四年中為所有求法者所描繪的一張修行地圖,它涵蓋「立斷」之道的所有關鍵要點。首先,祖古烏金仁波切指出,本覺即是存在於一切眾生之內的佛性,而這本覺正是普賢王如來。接著,他教導立斷的前行——「區分輪涅」,我們區分自己平凡的身、語、意是源自正覺狀態的身、語、意。
本書涵蓋了那爛陀傳統的基本主題,佛教的生命觀、歷史、修行所必需的內在工具,以及佛法在世間的應用。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其他佛教傳統的教法,並與科學、媒體、政治等多元領域對話,為學佛者提供更為寬廣的觀點。
《金剛經》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同屬佛教般若部最重要經典。這次《般若心要》一共收錄憨山德清大師的《金剛決疑》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說》:前者是《金剛經》精闢解釋,而後者乃《心經》獨到開示。又因文言文對現代人來說非常陌生,所以我們嘗試編譯成白話文並分段章節,務求讓現今大眾更易親近正知正見的佛法。
我們是唯一能瞭解自己的人,透過自己來觀察自己,這是最好的,這樣你才能真的建立自信。 「修心」是有「我」但能將「我」縮小、把「他」放大的修行法門,其教法、口訣眾多,本書主頌文為恰卡瓦大師所著,他將噶當派所有修心的要法整理成七個要點,方便學習、容易記憶與背誦。而對於「修心七要」的論釋,則是依據蔣貢康楚...
大手印是一門溫和的法門 以直接禪修心的本質,掌握心靈自由的關鍵 讓心放鬆而開闊,越來越清明 以智慧解決心理和情緒的問題,恢復生命本然的健康與喜悅 最終達到開悟解脫的境界 本書中在不同的觀禪階段,均透過問題來幫助你檢驗自己的修行狀態,讓禪修的經驗更加深入。當你能認識生起的心相,以及心相的本質,就能如...
很難相信,就在離我們不遠的年代,竟然有此真實卻又奇幻的故事…… 一九六○年代,伏藏師督修‧林巴從西藏來到錫金,在淨觀中得知位於北側山峰有一處祕境,那裡既富庶又和平、沒有疾病與痛苦,生活好比在淨土……
看啊!看著你的心! 看著那無生的根基, 看著它無滅的展現, 在明空的廣境中,放鬆。 這赤裸直觀、本然無作、寬坦放鬆的方式, 就是最甚深的大手印修持法。 大手印實修者的聖典 西元十六世紀卓越的大師──達波札西南嘉所著作的《明現本來性》,以其實修體驗而宣說的精闢訣要,數百年...
許多人對修行之道充滿熱情,對上師滿懷期待,對佛法有著無比信心。然而一旦真正開始修道,迷惑、懷疑、不安、恐懼便一一出現,許多不切實際的想法和態度,更讓修行者走上了修道的歧途。
創巴仁波切早已看出這個問題的警訊,他藉由一場場的演講,以及和現場聽眾的直接對談,提出一些對修道的警告,讓人們省思:我們對修道的觀念是正確的嗎,亦或我們是用修道在加強我慢?我們有誠實面對修道上的問題嗎,亦或我們總是穿著自欺的糖衣在修行?我們對修行的誤解有深,前方的阻礙就有多大。更有甚者,我們的心靈無法因修行而獲得平靜安樂,伴隨而來的反而是無盡的痛苦循環!
創巴仁波切講法時,總是直接而特立獨行,運用適當的比喻,時而幽默,時而嚴厲,直指問題核心,做出合宜的批判。此舉讓東西方國家得以用更廣博的視野來認識佛教,同時也深刻地突顯出佛法的精髓。
作者簡介
邱陽‧創巴仁波切(Chögyam Trungpa, 1939-1987)
邱陽‧創巴仁波切是一個備受崇敬的禪修大師、老師和藝術家,也是許多佛教和禪修之道等書籍的作者,包括《自由的迷思》《動中修行》《覺悟勇士》和《東方大日》等。
創巴仁波切出生在西藏東部,是西藏佛教噶舉派和寧瑪派轉世傳承的持有者。他是蘇芒寺系的總住持,18歲時,於該寺取得堪布學位。在西藏期間,他也廣修傳統藝術,如書法、詩歌、舞蹈和唐卡繪畫。
1959年後,創巴仁波切率眾遷徙至印度。在那裡,他被達賴喇嘛尊者指派為「青年喇嘛學校」的精神導師。1963年,他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擔任特別研究員,研究比較宗教、哲學和藝術。1967年,他在蘇格蘭成立西方第一個藏傳佛教中心──三昧耶林。
1970年,創巴仁波切應邀到美國駐地弘法講學。他以科羅拉多州博德市為基地,走訪各地進行教學,並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成立一百多個禪修中心。他在1973年創立「金剛界」組織(今改稱香巴拉國際),配合協調這些中心的活動。創巴仁波切也建立了那洛巴學院(現名那洛巴大學),這是一所強調哲思研習和人文藝術教育的創新學院。1976年,創巴仁波切開創了結合世間與出世間靈修之道的「香巴拉訓練」課程。
1986年,創巴仁波切移居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哈利伐克斯市。隔年4月4日,他在該地圓寂。
譯者簡介
繆樹廉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翻譯許多藏傳佛教經典著作及文章。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