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2/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0325836
  • 字數: 247,545
紙本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33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衝突與對話,是中國思想史上最有趣的課題之一。秦漢以降,兩派學者或固守壁壘,或力主融通。在論辯的過程中,歷代學者不斷在整理與回顧之中找尋新方向,逐漸形成兩派各不相同的譜系與理念。兩派學者批判對方、迴護自身的言論,往往隱伏自身論述的調整與新詮,並汲取對方的優點,以奪回哲理的解釋權。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645

    本書以編年史的形式,將西洋哲學歷史分為希臘哲學、中世哲學、近代哲學和現代哲學四個部分,清楚地解說每一時期的沿革發展,並選擇數名或數個具代表性的哲學家或思想流派來介紹。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從繁榮到哲學之死,從黑暗到迎接曙光,帶你一起找到進入西洋哲學的門徑,一窺哲學世界的萬千風貌及深厚底蘊。

  • 電子書: NT$ 320

    哲學是對人生的睿智思考; 愛情的哲學是對愛情——一種亂七八糟的感覺——的睿智思考。 德國最迷人的哲學家,唯一全面探討愛情的哲學作品 長踞德國亞馬遜書店、明鏡週刊暢銷排行榜 讀完本書你將睜開被愛蒙蔽的雙眼,以另一種目光看待愛情

  • 電子書: NT$ 247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孟子說的性善,其實是指「心善」,人心本為良善,  荀子說的性惡,其實是指「欲惡」,人性想做壞事!  當前大陸最受歡迎的儒家思想講座, 傅佩榮教授為您解答!

  • 電子書: NT$ 182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本儒家經典,「朱注四書」是指南宋朱熹(1130-1200)的《四書章句集注》。「章句」是指為《大學》與《中庸》分章斷句,主要是朱氏個人的注解;「集注」是指為《論語》與《孟子》集合眾多學者的注解,所引學者以北宋與南宋為主,又以程頤(1033-1107...

  • 出版日期:2012-08-29
    電子書: NT$ 332

    本書旨在探究明末清初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的發展,考察在野及在朝的《易》學家,如何藉由治《易》對人生和時代提出反省與思考,以及如何承繼前代的《易》學成果並加以推廣。藉由對明末清初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的研究,讀者得以窺見其各自的特色以及各家間的延襲與開展。

  • 電子書: NT$ 336

    《道德經》是道家最高思想,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 許多警世箴言歷久而彌新,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給予啟發和幫助。

  • 出版日期:2021-01-07
    電子書: NT$ 165

    在儒家的經典裡,最富有哲學理論的是中庸一書!而在中庸一書裡,最重要的一個關鍵,便是誠字。本書,就抓住了這個誠字,從天人合一,內聖外王,下學上達之道,打開了儒家哲學的堂奧。

  • 電子書: NT$ 560

    《易經》看似複雜,其實只教我們一件事: 面對人生無可避免的起伏變化,如何從自己身上找到力量? 一本幫助我們化解內在偏執,轉念面對外在挑戰的《易經》使用手冊

  • 電子書: NT$ 273

    儒家是中國文化與哲學的主流,康德則建立了西方哲學第一個自律倫理學系統,兩者都有深刻而完整的內涵,深遠地影響了東、西方社會,至今力猶未逮。

  • 出版日期:2021-01-07
    電子書: NT$ 180

    本書是作者近十年來有關中國哲學的散論,旨在探討中國哲學的生命,以及如何延續和光大這種生命的方法。它將使讀者扣緊了中國哲學生命的脈搏,和中國哲學家一齊呼吸,一起奮鬥。

  • 出版日期:2020-10-28
    電子書: NT$ 338

    中國哲學史的著作,每一部都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特色,很難說哪一部絕對的好,更不可能說哪一部完全符合哲學發展的史實。

  • 電子書: NT$ 1050

    比《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更巨大的成就 趁貧富不均再度引爆崩盤前,抓住挽救世界經濟的最後機會   .最全面的診斷:跳脫西方、橫跨千年.全球第一本經濟不平等全史   .最細緻的分析:169張圖表,以政治、社會、文化、歷史的多元角度完整檢視   .最有力的改革藍圖:翻轉你我的經濟思考模式,改變1...

  • 電子書: NT$ 280

    以學術研究回應時代的苦難與變局 在中西文化的融通中,追求自由與平等的意義與實踐

  • 電子書: NT$ 160

    2005年,劉炯朗接下電台邀約,主持「我愛談天你愛笑」節目, 深入淺出地為讀者介紹天文地理、文學歷史等領域的重要大事, 將科學與人文巧妙結合,引發熱烈回響。 透過個人的學思歷程,劉校長期勉年輕人:不要畫地自限,要有廣泛興趣。順從自己的喜好, 培養專業以外的興趣,感受世界的美好。

  • 電子書: NT$ 266

    一個人的經歷,一個家庭的遭遇,一百年的社會進程。 作者陳光中以「走讀」方式,從周有光的出生地常州起步,先後走訪了他生活和工作過的蘇州、上海、杭州、重慶、成都、北京以及當年下放勞動過的寧夏西大灘等城市或地區。本書從周有光百年人生軌跡的過程中,把一個人和一個家庭的命運投射在歷史與社會的大背景下,探...

  • 詳細資訊

    \n 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衝突與對話,是中國思想史上最有趣的課題之一。秦漢以降,兩派學者或固守壁壘,或力主融通。在論辯的過程中,歷代學者不斷在整理與回顧之中找尋新方向,逐漸形成兩派各不相同的譜系與理念。兩派學者批判對方、迴護自身的言論,往往隱伏自身論述的調整與新詮,並汲取對方的優點,以奪回哲理的解釋權。「衝突」與「對話」往往是並存的,從某一層次來講,它們是一體的兩面:衝突在對話中默默發生,對話也在衝突中不斷展開。這種互動的模式,恰可藉由比較儒家《易》詮釋和道家《易》詮釋來理解。


    \n

    \n 《周易》強調最大衝突中的最大調和之理念,儒道思想的衝突與對話,正符合此一道理。《周易》的詮釋與儒道思想的互動,綿延中國三千年歷史文化,是中國思想史上至為複雜的大問題。本書由鄭吉雄教授、林永勝教授主編,選輯主題論文15篇,由易學專家鄭吉雄、林忠軍、淺野裕一、曾春海、黃明誠、金春峰、汪學群、張善文、孫劍秋、林永勝、黃忠天、賴貴三、伍振勳、賴賢宗、許朝陽等15位教授,分別從歷史背景、思想分析、文獻詮解等不同角度,進行廣泛的考察,冀能對中國思想史上發生在《易》詮釋場域中的儒道交融與互動,提供一個新的研究視角。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