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書包含《倫敦腔》+《倫敦眼》
◆台灣年輕人,遇上老派的倫敦◆
最拘謹的人民和最自由的國度
兩個解釋狂帶你走進倫敦最深處
《異類矽谷》作者鱸魚作品No. 2! 不要把手伸過別人面前拿東西!院子裡的大樹別亂砍! 破解美利堅合眾國特有潛規則,掌握正宗美式走跳密技!
英國圖書獎評委:描寫朝鮮生活最好的一部作品!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極權主義文獻開創之作= 它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這個逐漸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封閉國度。 這個封閉的國家,其實就是喬治‧歐威爾《1984》的現實版
「本書刷新了我對人性的長久信念。」——《人類大歷史》作者 97%的人認為,人性自私又貪婪, 但當危機來襲,我們展現的是人類最好的本質。
「如果英格蘭人是人,那麼世界上就有兩種人。」 本書是獨一無二的「英格蘭使用說明書」。 ◎Amazon讀者笑到掉淚五顆星強力推薦! ◎Blackwell網路書店讀者五顆星強力推薦!
奇怪的知識增加啦~ 一窺「就算知道了也對人生沒有幫助的日本小知識」粉絲頁版主的沒用小宇宙! 旅遊書和日本史不會提,但肯定讓人眼睛一亮的100個有趣主題大放送!
從背包客、田野調查到成為一位研究者,從一名旅途中的觀察者, 進而融入西藏、印度等地的離散社群, 成為他們的一份子,從流亡到共生,非自願移民的近距離觀察
始於美國東岸的熱潮席捲全球,出版至今已翻譯為十幾國語言! 紐約上東區的地方媽媽特別不一樣? 這本書,是比小說更離奇的現實。 當人類學家意外闖入上東區媽媽的世界── 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眼界大開的文化衝擊!
跟人有關的事,不能只看數字! 統計數據過度簡化人的複雜性,忽略了人類物種發展的多元性及可能性 看What更看Why,大數據無法掌握的事,讓人類學家來告訴你
英國,紳士淑女滿街走?醒醒吧! 沒事就找麻煩, 行事作風一副流氓樣的年輕人到處都是!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以一個台灣花媽的身分,來英國遇到的酸甜苦辣,以及常常需要深呼吸才能繼續面對的日常。除了以批判角度的碎念之外,也融入了很多以更深層角度看英國人文化和生活的有趣現象,而非只是淺層的介紹哪裡喝下...
中國+中國人=窪地+韭菜=世界最大的韭菜農場!? 在中國這塊「秩序窪地」中,不論是何種立場、何種階級的中國人,都無法真正決定自身的命運及未來,隨時都有可能淪為被收割的「韭菜」。有此自知之明的中國人不多,真正能根據認知而行動的人更少──「阿姨」劉仲敬便是覺醒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
最生動有趣的中日漢字文化書、日文漢字豆知識進階學習,一次完足! 「經濟」、「社會」、「哲學」、「人權」、「解放」、「主義」、「知識」、「文化」詞彙其實是日本人創出的?百日維新後,中國留學生開始大量翻譯日文書,當時的翻譯家「基於」日文文法,也不得不創出一些漢語新詞,連毛澤東著名的《實踐論》裡也有四分...
★★多物種民族誌經典全新審訂版★★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 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 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RAI) 最高榮譽赫胥黎獎章得主──安清──經典著作 當經濟成長達到極限,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不穩定成為現代人生活常態── 在人類世的時代,菇類不受控的生...
本書從大量神經心理領域的科學報告、歷史文獻、文藝作品、流行文化和音樂等,蒐羅了大量對情緒的描述和定義,揭露人類探索情緒的歷程。 最重要的是,本書介紹了「情緒文化」這個觀念。掌握情緒不光從生物學或心理機制著手,更需捕捉那些鑲嵌在我們所處時代地域中、具有鮮明文化脈絡的感受。透過「情緒考古學...
這是一本對監控體制極為難得的深入剖析之作。不僅曝光監控機制,也讓我們看見體制下的人性。對於臺灣讀者而言,這本書或許也能幫助我們更深入認識威權時代的歷史。
目前世界上約有七千多種語言,但到了下個世紀,可能其中一半以上的語言都會消亡,而且許多語言將在沒有任何文字記錄留存的情況下從此銷聲匿跡。這本書所探討的重點就是語言的消失對人類文明而言是多大的損失。書中除了提出廣博全面的見解,倡議如何搶救世界上日益萎縮的語言多樣性,亦同時讚嘆這些語言如何以諸多方法,讓我...
《倫敦腔》
◆台灣年輕人,遇上老派的倫敦◆
◇◇◇
最拘謹的人民和最自由的國度
兩個解釋狂帶你走進倫敦最深處
◇◇◇
兩個非典型阿宅,個性害羞低調,症頭為資料收集癖、名詞解釋狂,只要聊起各種冷知識,眼睛會發亮。他們也是以「室友」相稱的夫妻檔,因為這樣對外人指稱對方才不會太矮油。2010年,他們一起到倫敦留學,特別喜歡坐車遊蕩在倫敦的街頭巷尾,踏遍博物館跟戲院,擁有倫敦在地人的靈魂。
▍ 全世界都愛《新世紀福爾摩斯》,康柏拜區有何迷人之處?
▍ 排隊搶票看戲,有什麼小技巧?
▍ 英國皇室又有什麼八卦?
▍ 為何觀光客總在地鐵迷路?
▍ 電話亭何時成為重要的城市風景?
▍ 倫敦人為何對吃並不講究?
▍ 英國政府怎麼看待法律邊緣的占屋族?
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此。還沒來過的人,嚮往英倫生活;離開了的人,懷念當時的無憂無慮。倫敦有什麼樣的魅力,令人永不厭倦?
——以深度的腦內小劇場解釋:為什麼去過倫敦的人,都不約而同地想再回到那座城市?
◆偷聽倫敦人講話?
「網路上流傳著很多英式英文對照表,比方說 interesting 其實並不有趣等等,但我認為故事全貌沒有那麼簡單。」
◆博士生一秒變迷妹?
「先前為了寫奧利佛獎報導,需要一些照片,因而寫信聯絡了主辦單位,對方寄來照片後,又寄了紅地毯採訪通知(我明明沒申請啊!怪哉),但想到班奈狄克‧康柏拜區入圍最佳男主角獎,幾經思量之後,還是衝了……」
——六種面向,六十七個關鍵詞彙,進入倫敦的日常生活
《倫敦腔》,是一種口音,也是一種在地生活的樣貌。本書從六大面向:
◆ 公共倫敦
◆ 光影藝文
◆ 城市地景
◆ 季節景色
◆ 生活甜品
◆ 家居動線
深入了解英國人的歡樂與哀愁。本書寫給想神遊倫敦、即將前往倫敦,以及去過倫敦,卻忍不住回味再三的人。
《倫敦眼》
台式鄉民田野,英式文化切片
深入倫敦的最日常
英國人到底在乎什麼?
・好萊塢電影愛找英國演員演大反派,因為多虧莎劇磨練,英國演員氣場強大。
・想在倫敦當計程車司機比登天還難,平均四年才能考到照。
・伊頓名校畢業者,光環太耀眼,被酸說只比殺人放火好一點。
・英格蘭鄰近海域改名,漁民沒出聲,影后茱蒂‧丹契率眾公開抗議。
・什麼?泰唔士河畔的淤泥裡有骨董!倫敦市政府:「挖到寶者,可以帶回家。」
・抗議女性生理用品應該跟書籍、嬰幼兒用品一樣免增值稅,沒想到結果成真!
兩位資訊控與解釋狂,憑此本能,融合觀察與田野實作,將他們對倫敦的愛化作文字,在這個新舊並陳的城市與寓居其中的人們,發現英國人的怪僻、慣性、創意與幽默,看見老派的浪漫,還有擇善固執的清新。
聽一段航海預測,感受英式慰藉;從一朵虞美人花,看見英國佬的家國情懷;在泰晤士河畔挖寶,把幾世紀前的歷史記憶帶回家;英國人原來這麼愛大黃,發明各式吃法,還熱愛燉豆,照三餐吃也行……53篇深度英國文化分析與隨筆,帶你用「倫敦眼」看世界。
英國人殺死食物兩次?
在這傳說中缺乏美食的國度,還是有讓全國上下為之瘋狂的烹飪節目,一播出便成烘焙材料最佳促銷,魅力何在?
解構英國人的創新力
水石書店在書市一片慘澹中創造新局;高明的製作團隊賦予「福爾摩斯」新世紀的新生命;倫敦的都市更新還是不忘保護古蹟。英國人有什麼能耐,能讓傳統藝術文化歷久彌新?民間、政府又如何各自努力?
倫敦藝文景點快速入門
精選倫敦16個劇場,挑個劇院、看齣戲,不容錯過的世界級藝文風景。另搜羅低調街區景點,歷史人文豐收之旅。
6大面向,53個關鍵詞彙,進入英國人的精神世界
內容分為六大主題,「英倫・傳承」、「公共・思考」、「影劇・表演」、「文化・解藥」、「日常・職人」、「飲食・療癒」。帶領讀者一起深入新舊交織的英倫風情畫,與平淡卻深刻的日常。
作者簡介
白舜羽
挪威科技大學應用倫理碩士,英國雷丁大學商學院博士候選人。工作經歷包括進出口貿易、研究助理、道路調查工程師、商用軟體顧問,以及自由譯者。譯有作品《有毒污泥愛你好》、《輕輕鬆鬆實踐綠設計》、《父親的罪》、《公民參與的框架與擴散:法、德、英的參與式預算》、《零年:1945年,現代世界的夢想與夢碎之路》等。
魏君穎
英國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藝術行政與文化政策碩士、創意與文化創業研究所博士。曾任表演藝術行政人員,亦曾任職於公部門。留學英國期間,擔任《PAR表演藝術》雜誌駐英國特約海外撰述,每月將當地的文化政策、精彩表演引介給台灣讀者。
兩人自2013年以來共同創作「倫敦生活 A to Z」書寫計畫,介紹英國生活、文化及歷史的生活關鍵字,力求以輕鬆的筆調,詳實的內容,平實呈現異國文化。精選作品集結出版為《倫敦腔:兩個解釋狂的英國文化索引》,《倫敦眼:兩個解釋狂的英國文化透鏡》並自2016年起為轉角國際udn Global撰寫專欄,亦可在Facebook粉絲頁「倫敦生活 A to Z」找到更多文化觀察。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