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咀嚼,細細品味。
來自台東山海田野的自然食材,帶領人們反璞歸真,探索「食物如何吃?從哪兒來?」
毒從海上來,銷往何處去? 那時的「福爾摩沙」怎就成為今日的「有毒之地」? 吸不完的毒,戒不掉的嗨:一座遺世而獨立的島嶼,怎就上了癮?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 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收錄2019臺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一名作品:屍骨還鄉路 ☆★深入田野,看見來臺移工的真實血肉與人生
透過台灣民俗與生活記憶中有關妖怪傳說的記憶,採取行旅與踏查的方式尋找台灣妖怪的足跡,其中規劃十一條走訪妖怪的路線,將口傳或文獻所載的妖怪一一揭露其神祕面相,提供可實際按圖索驥的便利性,並搭配行程中的小旅行,但最後呼籲,島嶼千年靈氣,妖怪法力高強,懇請膽小者勿試!
歷史上短短幾筆紀錄,卻是無數有血有肉的人生 而那些無名的小人物們,正是堆疊出一整個時代的關鍵 現在,他們將帶你走進,那些你從不知道卻真實存在的臺灣歷史
◎中小學優良讀物──《一本就懂台灣史》【修訂新版】 ◎根據最新時事修訂,新增數十幅台灣食衣住行手繪插圖! 25項【台灣史大事件】+46則【台灣生活故事】+30位【改變台灣的人物】
★史明親自改寫,親筆繪畫,認識台灣史最佳入門。 ★第一本站在被統治的台灣大眾立場的台灣史。 ★原著百萬字精華濃縮,再收錄一百餘幅史明親繪漫畫。 ★本書另收錄史明首次曝光的文章〈謝雪紅的慘境〉。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台灣成為美食王國,不是沒有道理! 《蚵仔煎的身世》作者曹銘宗╳台灣史專家翁佳音, 這回話說重頭,帶你瞭解台灣人吃東西的歷史
「一本在最近三十年出現的新的史料條件以及研究成果上,展現臺灣戰後政治史研究新水準的作品。」 ──若林正丈(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作者) 在新的歷史時刻,重探我們的過去,思索我們的未來。
臺語課本九十年前就有了? 阿公小時候讀的三字經和百家姓是MADE IN TAIWAN的特別版本? 那個年代的臺灣孩子,都讀什麼書長大? 私家收藏珍稀蒙學文獻大公開 再現臺灣早期私塾師生互動場景 原來,臺灣孩子曾經是這樣長大的!
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高山植物的地理起源與身世 從橫斷山、東海大陸棚到琉球支路,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本書特別收錄,〈植物圖集──從橫斷山到臺灣,以及間斷分布〉,為作者來自橫斷山第一手的生態與山岳影像。
帶我出門,用老派的方式約我,在我拒絕你兩次之後,第三次我會點頭。 不要MSN敲我,不要臉書留言,禁止用What’s App臨時問我等下是否有空。 我們要散步,要走很長很長的路。只有在散步的時候我們真正的談話,老派的談話。 我們今晚因為相愛而懂得狡猾,老派的。 苦踟躕,甜懊惱。《我是許涼涼...
跟著設計師一起探索豐富的台東,走進山、海、田間、漁港、傳統市場等地挖掘美味,是人生必訪的台東食之旅。
集合一群關注台東食物教育的政府、學校、在地人、設計師,展開的在地扎根食育行動。
記錄部落菜的故鄉、學生吃什麼營養午餐,了解在地美味的節慶、食材的春夏秋冬等,透過「食」連結在地餐館達人、學校教育、家庭的日常美好風景,從「食」與「育」的觀點,認識新台東。
「食」的環節從貼近日常生活的飲食習慣,到地域的食物特色,甚至是觀光、教育、經濟層面,彼此之間環環相扣。提到城市的印象,食物往往是第一個被提到的,例如法國波爾多有葡萄酒、日本青森有蘋果等,這些皆是以因食物好品質而出名的城市。
台東依山傍海,造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蘊含豐厚的在地食材資源、多元的部落飲食文化,以及在地的農林漁牧產業職人;「台東食」,透過設計、跨界、資源整合,是一本台東人與來台東的人必備的手冊。
本書特色
#透過攝影、採訪、記錄、視覺化圖文等手法,創造在地價值
#最接地氣的台東食手冊,掌握台東食資訊
#採訪30位以上在地人,用對談了解台東生活
#15歲前應該學習的15道食譜
#來台東必備的手冊+從小就要讀
#「食在地、飲食文化、在地認同、地區活化」價值的傳承與串接
作者簡介
水越設計
成立於1994年,他們每天至少大笑一小時,步調早實際時程半年,每個禮拜提出50個新點子,他們不只是設計師,也是生活家冒險王,城市人交流想法的集中地,是最瘋狂有趣同時善盡社會責任的團隊。 出版《都市酵母1-3》、《殺時間百樣考》、《大稻埕百珍圖》、《都市色彩巨集》等,敘述都市的創意設計發想流程。策劃與發展「都市酵母計畫」、「臺北街角遇見設計」、「臺北清潔隊裝備提升」、「臺北色彩策略與民眾推廣」,並擔任臺北世界設計之都顧問。
周育如
水越設計・都市酵母創辦人。熱愛觀察互動實驗並轉化成價值,探索一輩子一群人可以完成的風景。
策展:策劃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展、誠品30週年未來書店展、台電美感電域展、台東食育提案所、Action for Education 宜蘭國際設計教育、台東食育提案所等。
著作出版:《都市酵母》同名書籍3集、《殺時間百樣考》、《台北色彩巨集》、《科教館減法白皮書》。
台東食育提案所 Fooding Taitung
一群集合關注台東食物教育的政府、學校、職人、在地民眾與設計師們,展開的在地扎根食育行動,成為整合食物議題的平台,由文化部指導、臺東縣政府主持、臺東設計中心承辦、水越設計企劃執行與推廣。
參與本書之團隊成員:楊庭芳、劉昱辰、高偉恩、陳建同、張愛眉、林舒。
食育研究生:邱珮晴。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