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培珽終於要談「用功讀書」這件事了
明明知道這本書,將是我所有書裡最暢銷的一本,但卻排到第十本才寫。
因為前面的培養沒做好,後面的做了也是白做;
或是說,前面的做好了,後面的培養就能水到渠成。
父母從容面對孩子學業的30個觀念,是本書的重點。
我還寫了五封信給家長和孩子。其中兩封,應該沒有父母會不想知道裡面寫了什麼──
第1封信:為什麼要用功讀書
第2封信:騙自己用功讀書的方法
不罵,力量更大 汪培珽手記拾:姊姊十六歲弟弟十三歲,那年的故事 孩子做錯事,也不罵? 為什麼要用罵的? 好好說沒用啊! 所以罵就有用了嗎? 沒。 既然沒用,為什麼還是繼續罵?
好師傅會罵人嗎? 即使你還未開口罵,孩子已能感受到你散發出來的負能量。 好的師徒關係,是讓孩子發自內心喜歡你、尊敬你,想要跟你一國。 罵孩子,不單單會破壞你們的關係,還有影響一輩子的後遺症。
父母的腦袋裡都是糨糊嗎? 剝奪孩子「靠自己」的機會,等同剝奪他們的人生樂趣。 愛和寵溺,只有一線之隔,卻不難分辨。 會使孩子習慣變差、人格變形的,是溺愛。 真正的愛,只會帶領孩子漸漸邁向成熟和獨立。
她啟發了多位矽谷傳奇人物,包括賈伯斯。 她的三個超高成就女兒登上《時代》雜誌,力挺媽媽的教養哲學。 她在全球最競爭的學區教書,累積近四十年第一線經驗。
如何只靠父母,就讓孩子聽英文像聽國語一樣好? * 弟弟四歲時,將美國小學二年級程度的300字英文故事書,一字不漏地說出來。 * 姊姊七歲時,用英文講了30分鐘自己即興編的故事,讓弟弟聽得興味盎然。 * 小四的姊姊,聽完31卷49小時的《哈利波特》錄音帶後,開始閱讀700多頁的英文版《哈利波特》……...
我們從上一代獲得的教養,以及那些教養方式對我們養兒育女的影響,也可能是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可能會犯下的錯誤。本書作者菲莉帕身為心理治療師,有機會觀察親子關係是如何變調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運作。這包括如何處理你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傾聽孩子,以便更瞭解他們;如何與孩子建立真正的聯繫,而不是陷入令人疲憊的...
這一年,她十五歲,他十二歲。 如果《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爸爸、媽媽,你們已經過了有效期限。 但生活沒有結束,親子間的故事還在進行, 效期過後,父母與孩子對話將如何流轉演變?
你好愛孩子。 只生一個不生了。 你好愛孩子,也好想辭職回家帶孩子, 還是把孩子交給別人照顧。 為什麼? 這是一本百年大計之書。 它關係你的幸福指數,也關係整個國家的幸福指數。 生兩個孩子,不是為了誰,是為了自己的幸福。 辭職回家帶孩子,也是。 人生最美的時光,就是那段日子。
近十年來全球最前沿神經科學研究 全球暢銷書、微軟指定閱讀《心態致勝》的科學實證基礎 給你成長型學習思維的 6 把金鑰 ★結合「腦科學」與「教育學習」的第一本書 ★培養「成長型學習思維」,每個孩子都能學好數學(和其他科目)
薩提爾親子對話專家李儀婷,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練習, 30 種失控情境 x 3個對話工具 x 3道安全卡榫 x 3不1要, 超擬真實作練習,讓你三言兩語,扭轉親子、手足間的情緒困境。
500週 蟬聯暢銷榜的肯定; 500萬人 因此改變一生! 全球熱銷180萬冊 全球頂尖學者、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卡蘿.杜維克博士 經典巨作 創下AMAZON.COM暢銷書排行榜最長紀錄 TED撼動人心精彩演說 點閱破500萬人次 比爾‧蓋茲(Bill Gates)年度唯一推...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在變化急遽的社會與經濟情勢中,我們該如何帶動教育的翻轉,為孩子預備未來,擁有豐盛圓滿的人生? 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 都認同的教育理念 為所有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指引未來教育的方向
我們不該小看孩子受到的壓力和創傷, 因為即使是無心之舉, 也有可能為孩子帶來無可磨滅的影響
「為什麼有人會讀書,有人不會?它是個謎。
我可以不會讀書,但是我不能不上進。
不上進,只會剝奪我人生原本就有的快樂。」汪培珽說。
.
如果父母一心只想看到怎麼讓孩子成績好、分數高、考進一流學府的方法,
那麼我怕這本書會浪費你的時間。
.
整本書談到了從容面對小學階段的30個觀念,
或許你還可以自己看出來第31、32、33個。
在我家姊姊弟弟還未進入小學一年級前,這些概念就已經在我的腦海裡成型了。
.
不要問我為什麼事先知道這些事情,或許是上輩子,父母該做的錯事,
全都被我犯過了,投胎時腦袋沒清空,於是自然地知道哪些錯誤不可以再犯。
.
當我的小孩才剛進小學時,
我就已經開設了「從容面對小學一年級的XX個秘密」這樣的課程。
當時我的孩子什麼「成就」都沒有,我卻敢開課「教」別人;
也就是說,這個人根本沒上過戰場,就想告訴別人要怎麼打仗才能活著回來,
聽她的話,不是找死嗎?
.
因為我全然相信——即使我根本看不到未來——
當我相信我帶領孩子走的是正確的路,我就不管旁人說什麼,勇往直前就對了。
.
你不相信也得相信,姊姊弟弟如今已經十幾歲了,
有關學校裡的事情,我根本沒花什麼力氣在上面。
因為孩子從父母身上需要看到的是「方向」,而不是方法。
當父母的觀念是正確的,方向就會是正確的。
.
至於方法,不管是大人想升官發財,還是小孩想用功讀書,都一樣,
每個人都必須一邊過日子一邊去摸索出自己的來。
別以為我不需要摸索,我到現在還在摸索,因為小孩又不是雕像,每天都在長大呢。
.
「肯讀書」「會讀書」「書讀得好不好」只是一個概念的說法,
當我們還在作學生階段,願意花時間去讀書和學習,就代表這個孩子是上進的。
.
現代社會,人只有「會讀書」這一項能力,當然是行不通的。
可是,這整本書裡,我想先只談一件事:
父母如何從容面對小孩學業問題的30個觀念。
.
當父母的觀念是正確的,整個國家的教育才可以愈來愈好。
*
除了30個觀念,汪培珽還寫了5封信──
因為她知道,很多父母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說「為什麼要用功讀書」的道理。
.
【給「小學一年級孩子家長」的一封信】──父母慢慢走,孩子才能從容跟上
【給「國中一年級孩子家長」的一封信】──鼓勵、陪伴、不放棄
.
【給國中生的第1封信】──為什麼要用功讀書?
【給國中生的第2封信】──騙自己用功讀書的方法
.
【給父母和孩子雙方的一封信】──如果孩子天生不是讀書的料呢?
.
最後有14個Q & A,那是家有小學生的父母,最頻繁出現的疑問。
其實父母問來問去都無法深入到問題的底層。
問題的最底層,應該是第30觀念說的:
.
培養孩子還很重要,但親子間的感情濃度,才是這場關係裡最珍貴的地方。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