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師傅會罵人嗎?
即使你還未開口罵,孩子已能感受到你散發出來的負能量。
好的師徒關係,是讓孩子發自內心喜歡你、尊敬你,想要跟你一國。
罵孩子,不單單會破壞你們的關係,還有影響一輩子的後遺症。
不罵,力量更大 汪培珽手記拾:姊姊十六歲弟弟十三歲,那年的故事 孩子做錯事,也不罵? 為什麼要用罵的? 好好說沒用啊! 所以罵就有用了嗎? 沒。 既然沒用,為什麼還是繼續罵?
她啟發了多位矽谷傳奇人物,包括賈伯斯。 她的三個超高成就女兒登上《時代》雜誌,力挺媽媽的教養哲學。 她在全球最競爭的學區教書,累積近四十年第一線經驗。
這一年,她十五歲,他十二歲。 如果《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爸爸、媽媽,你們已經過了有效期限。 但生活沒有結束,親子間的故事還在進行, 效期過後,父母與孩子對話將如何流轉演變?
父母的腦袋裡都是糨糊嗎? 剝奪孩子「靠自己」的機會,等同剝奪他們的人生樂趣。 愛和寵溺,只有一線之隔,卻不難分辨。 會使孩子習慣變差、人格變形的,是溺愛。 真正的愛,只會帶領孩子漸漸邁向成熟和獨立。
★韓國上市一個月,熱銷20,000本。 ★YES24網路書店,9.6顆星好評! ★超過10,000件心理諮商個案的人氣心理師★ 現在開始,是母親和女兒都要「活出自己」的時代。 「為什麼母親在傷心時,不對兒子而是向女兒訴苦?」 「為什麼母親看到女兒幸福時,除了欣慰卻也有些嫉妒?」 ...
★《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作者、超人氣親職講師最新力作! ★媽媽們最想#Tag老公分享,改善親子關係、夫妻感情融洽的最佳對話方式!
我知道你根本不想罵(誰想啊)!
但又有這麼多的爸媽、老師、老闆把罵人視為理所當然。
這些需要先去看心理醫生的大人,會把負面心態和行為,繼續傳給孩子,一代代往下傳。
除非有人能從自己開始,斬斷這個循環。
我想賭賭看,
能不能讓你從此不罵孩子。
或是當你忍不住時,用這本書鼓勵或「恐嚇」自己加油。
【輯一】
先列出55個爸媽們最常罵孩子的情況(後面應該還有555種),
並且試著告訴你為什麼不罵會更好。
【輯二】
我試著分享自己的經驗,為什麼把孩子當國王,是情緒智商的來源?
【輯三】
汪培珽在育兒路上做過最後悔的事,是什麼?
【輯四】
為什麼習慣用罵人當管教手段?
是因為小孩欠罵?
還是大人心裡有欠缺?
沒有父母喜歡罵孩子,
為什麼卻讓自己活在「天天罵天天後悔」的循環裡?
我列出了父母可能的14個盲點。
裡面沒有一個,與小孩本身有關。
每天被罵的體無完膚的孩子,問題都不在他們身上。
當你罵孩子時,是關心他?還是看他不順眼?
看不順眼的成分多,比較容易罵。
關心成分多,比較不會罵。
【輯五】
「心都碎了。」
如果孩子的腦子裡有台感受翻譯機,
能清楚說出被傷害的感覺,
是否能提醒大人別再罵孩子?
「多數不是天生的。」
為什麼一個班級裡有些孩子的專心度、學習力、人際關係都更順利?
父母不罵人,是關鍵所在。
成年後的心理疾病、依賴成癮、甚至不健康的身體,
跟童年的成長環境是否穩定平和有關。
我不是專家,說的你可能不信。
沒關係,我會讓科學證據一一告訴你。
為什麼要洋洋灑灑列出這麼多罵孩子的後遺症呢?
因為太多父母自己就是被罵大的。
祭出「恐嚇」效果更好。
【輯六】
怎麼鼓勵自己不罵孩子?
可能是你最想看的篇章,卻是我覺得最不重要的。
因為再多的方法也無用,除非心念堅定。
意思是,不管從前你是怎麼想的,
只要現在決心不再罵孩子,說到做到,而且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
就是心念堅定。
所有的教養建議,
只能錦上添花,無法雪中送炭。
當教養出現困境時,
如果父母沒有準備先改變自己,
只會白忙一場。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