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湯匙裡的毒藥

汪培珽手記壹

9 人評分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1.7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896917
  • 字數: 67,525
電子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5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父母的腦袋裡都是糨糊嗎?
剝奪孩子「靠自己」的機會,等同剝奪他們的人生樂趣。

愛和寵溺,只有一線之隔,卻不難分辨。
會使孩子習慣變差、人格變形的,是溺愛。
真正的愛,只會帶領孩子漸漸邁向成熟和獨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56

    不罵,力量更大 汪培珽手記拾:姊姊十六歲弟弟十三歲,那年的故事 孩子做錯事,也不罵? 為什麼要用罵的? 好好說沒用啊! 所以罵就有用了嗎? 沒。 既然沒用,為什麼還是繼續罵?

  • 電子書: NT$ 288

    好師傅會罵人嗎? 即使你還未開口罵,孩子已能感受到你散發出來的負能量。 好的師徒關係,是讓孩子發自內心喜歡你、尊敬你,想要跟你一國。 罵孩子,不單單會破壞你們的關係,還有影響一輩子的後遺症。

  • 電子書: NT$ 288

    此書榮獲   2010 誠品書店【人文科學類排行榜】第一名   2010 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獎   2010 博客來【全國總銷售排行榜】第十六名   2011 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大獎入圍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但我們得把握機會說, 別等父母想說時,孩子已經無心聽了。 主張「...

  • 電子書: NT$ 256

    汪培珽終於要談「用功讀書」這件事了 明明知道這本書,將是我所有書裡最暢銷的一本,但卻排到第十本才寫。 因為前面的培養沒做好,後面的做了也是白做; 或是說,前面的做好了,後面的培養就能水到渠成。 父母從容面對孩子學業的30個觀念,是本書的重點。 我還寫了五封信給家長和孩子。其中兩封,應該沒有父母會...

  • 電子書: NT$ 256

    汪培珽最重要的一堂課,終於出版成書了 這堂課只談一件事:如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教養書很多,只談「如何正確去愛」的?沒有。 是因為父母愛孩子天經地義、不需要學習嗎? 還是因為它跟成龍成鳳無關。 生孩子的最大意義在哪? 不是成就他,而是你們之間濃厚的感情。

  • 電子書: NT$ 256

    這一年,她十五歲,他十二歲。 如果《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爸爸、媽媽,你們已經過了有效期限。 但生活沒有結束,親子間的故事還在進行, 效期過後,父母與孩子對話將如何流轉演變?

  • 電子書: NT$ 256

    「餵」小孩故事書,就等於拿「愛」給小孩吃。 如果孩子光聽故事就可以長大,那故事裡的營養成分,就是愛。 「只有5%的人可以做到。」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這麼簡單的事,她卻斷言可以做到的父母不多。 因為最簡單的事,往往就是父母最容易忽略的事。

  • 電子書: NT$ 256

    五十封信,五十個議題 橫跨了十五年的時間 從孩子小時候,寫到孩子長大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我們從上一代獲得的教養,以及那些教養方式對我們養兒育女的影響,也可能是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可能會犯下的錯誤。本書作者菲莉帕身為心理治療師,有機會觀察親子關係是如何變調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運作。這包括如何處理你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傾聽孩子,以便更瞭解他們;如何與孩子建立真正的聯繫,而不是陷入令人疲憊的...

  • 電子書: NT$ 256

    如何只靠父母,就讓孩子聽英文像聽國語一樣好? * 弟弟四歲時,將美國小學二年級程度的300字英文故事書,一字不漏地說出來。 * 姊姊七歲時,用英文講了30分鐘自己即興編的故事,讓弟弟聽得興味盎然。 * 小四的姊姊,聽完31卷49小時的《哈利波特》錄音帶後,開始閱讀700多頁的英文版《哈利波特》……...

  • 電子書: NT$ 256

    你好愛孩子。 只生一個不生了。 你好愛孩子,也好想辭職回家帶孩子, 還是把孩子交給別人照顧。 為什麼? 這是一本百年大計之書。 它關係你的幸福指數,也關係整個國家的幸福指數。 生兩個孩子,不是為了誰,是為了自己的幸福。 辭職回家帶孩子,也是。 人生最美的時光,就是那段日子。

  • 電子書: NT$ 294

    她啟發了多位矽谷傳奇人物,包括賈伯斯。 她的三個超高成就女兒登上《時代》雜誌,力挺媽媽的教養哲學。 她在全球最競爭的學區教書,累積近四十年第一線經驗。

  • 電子書: NT$ 284

    ★「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洪愛珠首部著作。 ★備受矚目、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 ★舒國治、馬世芳、蔡珠兒、古碧玲、詹宏志、韓良憶、簡媜重量級推薦。

  • 電子書: NT$ 256

    「小孩快要讓我抓狂了。請問:理智斷線前的三秒鐘, 我可以做什麼防止自己不理智的行為和言語? 假想一下:一年後,地球就要毀滅了。 假想一下:有一天,你的孩子對他的孩子,也抓狂大吼大叫。 假想一下:有一天,你老了,換成孩子對你抓狂大吼大叫。 我猜,第三個,最有效。 多數父母都知道怎麼教小孩 我們缺少...

  • 電子書: NT$ 256

    「你不要這麼沒耐心嘛。」先生說。 我當時沒反駁,只是默默聽著。 坐在床緣的我,突然有種好大的失落感,久久不能平復。 因為我知道,我真的很不應該這樣對孩子。 汪培珽手記 姊姊十二歲半,弟弟十歲,那年發生的故事

  • 電子書: NT$ 280

    嬰兒不是天生聰明,是「親子對話」能讓他們變得聰明! 新手父母必讀,從家有寶寶的第一天起,就不應錯過的暖心育兒之作。 無關貧富,不論貴賤,「3000萬字計畫」帶你提升親子對話質量, 不必花一毛錢,你與孩子的正向話語,就是幫助大腦發展的那把鑰匙!

  • 電子書: NT$ 256

    放手,是門功課,需要練習 「你敢讓她去跳?」朋友從電話那頭傳來好大的問句, 語氣中頗有「這麼大的險,你怎麼敢讓孩子去冒呢」的意思。 我沒有回答,只在臉上露出一抹微笑。

  • 電子書: NT$ 294

    幫助寶寶建立規律作息,就靠這一本! 「E‧A‧S‧Y 」育兒法實用又奏效,讓你照顧寶寶好EASY!  

  • 電子書: NT$ 364

    養兒育女,絕不是完美主義者的遊戲。 作者窮盡十年時間,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且多次的拜訪: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芭蕾舞者生出侏儒女兒、華爾街寵兒生出唐氏症寶寶、異 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平庸的父母生出神童、慈愛的基督徒父母生出殺人犯,以及自閉症、殘障、跨性別、思覺失調(舊譯:...

  • 詳細資訊

    ……大約半年前,當我看到這一幕時,我驚訝得目瞪口呆:遠遠走來個高中模樣的男生,看來也是剛下校車,蓬亂的頭髮、大大的肚皮,襯衫一角亂糟糟地跑出長褲外,說他一臉太保模樣絕不為過。好嘛,太保也要回家啊,沒啥稀奇。等他再走近一些時,我傻眼了——他的身後,竟然跟著一個與他身材成反比的瘦小傭人。他老兄大剌剌地走在前面,身上什麼也沒有,因為傭人正用雙手將他的大大書包抱在胸前,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頭。……

    愛和寵溺,只有一線之隔,卻不難分辨。
    會使孩子習慣變差、人格變形的,是溺愛。
    真正的愛,只會帶領孩子漸漸邁向成熟和獨立。

    汪培珽以她的「日常生活」為經線,然後用「滾滾時間」當緯線,編成了一本本的《汪培珽手記》。
    每一篇可以單獨成立──「翻到哪,就可以立刻讀了起來」,這對現代忙碌的父母來說,可能最沒有壓力了。
    基本上是,她想對你說什麼,她就寫什麼。
    就好像換個場景,你們倆約了去喝下午茶,她對你娓娓道來生活裡的酸甜苦辣。

    ◆小孩子不想上學,父母開始擔心了……
    想看看她如何四兩撥千金嗎?

      弟弟不喜歡上學……
      「每天都在等下課,這該怎麼辦?」媽媽也替他憂愁。
      「沒辦法哪。」弟弟說。
      「要不要我們每星期選一天,不去上學?」
      天啊,這個媽媽是不是瘋了?弟弟的眼睛睜得好大,在昏暗的房間中閃閃發光。
      「怎麼跟老師說?」弟弟追問。
      「就說你肚子痛要請假。」
      「每星期都有一天肚子痛嗎?」連小學生都知道這理由不及格。
      「那不然,你明天去跟老師說實話,說你每天都在等下課、等放學,
      我媽媽說我可以選一天不來上課,看看老師怎麼說。」
      弟弟的眼睛睜得更大了,一副你想找死就自己去,不要叫我去送死。

    ◆要父母閉上嘴巴不說話,比登天還難。
    她只想要與你共勉之。

      父母生氣時,盡量不要說話,因為說出來的話都是氣話。
      氣話,就是廢話。
      最後會被歸類為廢話的話,不需要真的說出來。
      為什麼有些孩子會將父母的話當耳邊風呢?因為,父母的廢話太多了。
      我裝作不理他,他還是嘟著一張嘴。但是孩子也知道分寸,再過份下去,就會惹媽媽生氣了。
      「為什麼我已經生氣開始罵人了,孩子都不怕呢?」曾有父母這樣問我。
      因為你生氣太多,罵人太多,還有廢話太多了。
    什麼叫太多?
      就是它與你跟孩子好好講話、你好好聽孩子說話的總時間,不成比例。

    ◆你相信海誓山盟嗎?你相信鑽石代表堅真的愛情嗎?
    相信個大頭鬼啦,她說,連親情,都是需要時間培養的。

      這些年來我會做同一個夢:
      夢裡有人追求我,對方沒名沒姓,但我確定不是那個睡在我枕邊的另一半。
      那種愛情美妙的感覺,會在夢裡清清楚楚地出現,
      就像是當年與另一半的初相識,所以這稱得上是美夢囉。
      有一天早上,先生吃著早餐準備上班去,已經送孩子上了校車的我,無事地在一旁陪他說話。
      相聚即使是一分鐘,我也想把握。
      於是就將昨晚的愛情夢,當八卦新聞說給他聽,只見他默不作聲地吃完早點,
      臨出門前只留了一句話:
      「等會兒拿我的信用哪去買顆大鑽戒,中環皇后大道上的置地廣場早上十一點就開了……」
      呵呵呵,原來愛情是有價的。

    ◆「只有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這是教養裡被誤用的一句話,連大人都一起被騙了。

      現代父母最可能遇上的教育盲點:
      對於任何「壓抑」孩子的舉動,都會不由自主地歸類到「父母不該,也不能做的事。」
      因為我們都是在威權教育下長大的。
      可是孩子該學的事可多了——
      你不喜歡某個人,當然可以不請他吃你最愛的餅乾。但是,那是私底下的事。
      當事情變成公開的時候,你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某人剃除在外,就是一種羞辱他人的行為。
      什麼叫進步?就是進步的國家和人們,幾百年前就知道這個待人處事的基本道理了。

    ◆不要想太多,做了再說。
    她的書,連沒小孩的大人,看了也受用。

      我相信我做的是對的,我就全然投入。
      當你全然相信時,事情就會如你所願地發生。當事情發生時,人們就會說,那是奇蹟。
      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世界上是沒有奇蹟的。如果真的有,它也只為相信自己的人創造。

    ◆請不要以各種理由為藉口,放小孩自己度過童年。
    沒有爸媽陪伴的童年,對雙方,都是一種損失。

      獨立,有時是種心理狀態,不是物理狀態。
      有時放到天涯海角,一樣無法獨立。
      當小孩還小,留在身邊,才叫愛。
      我又回頭要去煎第三顆荷包蛋,到了廚房卻自言自語地說:
      「生孩子就是要放在身邊疼、放在身邊愛,小學六年級就早早送走,乾脆不要生好了。」

    金湯匙裡就算不是毒藥,是補藥,也要拿捏適量、對症下藥才行。
    教養,就是生活,時時刻刻都在進行。這就是汪培珽手記。

    媒體推薦

    【讀者推薦】

    ——雲林曾媽媽Kikin
    每天,只要夜深時,等寶寶睡了,我會很開心的坐在書桌前,認真的看汪老師寫的書。她的書有種魅力,好像真的是故事書,百看不厭!我每天都會看,成為習慣了。

    看《金湯匙裡的毒藥》時,發現她真的是個好可愛的媽媽喔!難怪孩子都喜歡她。我真希望我以後也可以這樣。但有時,我就是會忍不住生氣。對孩子講道理,真的要有耐心。我要多學習才行。我會加油的。真的很感謝汪老師無私撰寫育兒經驗的書籍,分享給我們這些家有小寶貝的媽媽們。老師,有您真好。

    ——Alisa
    作者在親子教養中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但我覺得這本書和之前作品比起來算是較輕鬆的。它是一本雜誌或是一份報紙,隨意翻翻看看也許對生活有不同的想法。 可以從文字看出來作者對生活的用心,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有很多對話或都使我會心一笑及值得思考。

    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我還是可以繼續寵孩子,但是前提是,我要寵得放心,而孩子被愛的開心。 而不是有的大人用自以為是的方法來愛孩子,結果孩子不但沒感受到愛,還認為理所當然。

    ——台中Vivi Lin
    Dear 汪老師: 和您的相遇在2009,當時的妳已開了14堂課、著有4本的暢銷著作。一開始,我驚為天人。像是在書海中尋覓已久的知音般,對您筆下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每一章節、每一樣妙招以至每一種為人母的心態與觀念,都在夜深人靜反覆咀嚼時,每每都有新的想法與體悟。

    一直到了《管教啊,管教》和現在我手邊這本熱騰騰剛出爐的《金湯匙裡的毒藥》,我的孩子也隨著您的書本逐漸長成貼心懂事的小小乖,今年九月她正好是要上小一的年紀,我卻一點都不擔心,因為您就像一盞明燈一樣,一直在我對教養感到無力時,帶我走過那些難題,尤其是在「奇蹟,只為相信自己的人創造」這篇,我終於感受到在教養的路上像吃了一顆定心丸一般。雖然未曾蒙面,但您就像好朋友一樣如此貼近,在教養這條路上有幸遇見您,真好!

    ——年輕女孩兒
    會接觸到此作者的書,是在偶然一天逛誠品時在排行榜上看到的。雖然我只是個20出頭的女孩,但《管教啊管教》卻對我有異常的吸引力。翻了幾頁後決定買回家,因此開始成為了汪培珽小粉絲。《金湯匙裡的毒藥》光是書名就讓人想翻開一探究竟了。 花了兩天時間看完,雖然是作者的手記, 卻還是可以從每一篇裡連接到之前的任何一本書。這次不只是親子之間,更延伸到許多的問題。 每一段都讓我會心一笑,甚至感同身受地在心中發表出自己的意見。未來還是會繼續支持,也好希望有一天能去上上汪老師的課。


    【編輯推薦】
    前香港明報週刊資深編輯 :蘇美智

    汪培珽有「小事化大」的本事。之前只談該不該生兩個孩子、又或者只談一大兩小為期兩周的英倫遊記,都能寫出一整本教養書來,而且可觀性甚高。這個全新的「手記」系列,擺明車馬雜記生活,更加寫到細處上來了。

    你會驚覺,她的腦袋總是很忙碌的,儘管從孩子的生活片段中尋寶,往往找到值得深思、自我檢討,以至大笑一場的好材料。書中展現出來的跳脫思維,對於此地總是誠惶誠恐苦苦教養的爸爸媽媽來說,堪稱良性衝擊。

    你會發現︰她跟我們一樣犯錯,只是接下來,她總能發展出一些拍案叫絕的補救辦法。

    譬如教姊姊分數運算時──「你是學不會啊?這麼簡單的東西。「你已經受過教訓了,而且也說要悔改,為什麼還是一犯再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她原來是在心裡頭罵自己, 為什麼教著教著火氣愈來愈大,最後還演成媽媽氣孩子哭的戲碼?「還好──孩子是每隔兩年來問媽媽一次,如果天天來上一回,那這孩子多可憐啊。」 這以後,他們家有了新規定,姊姊回家第一件事便做數學功課──就在大家都有好脾氣的時候。

    譬如,要求唸國際學校的孩子多看中文書的計劃失敗時,媽媽氣極了。但不消一會,她又會福至心靈反問自己「為什麼我要生氣?」並且決定更積極的讓孩子愛上中文──就挑一本孩子鐵定會愛死的中文書,重拾睡前故事的環節。她想的是︰你不看,我讀你聽,看你最後追看不追看?﹗「我對於故事書的確定,從未失手過。」蠻自豪似的,而且,似乎最終也沒失手。

    汪氏的教養智慧在這些「日常生活」中不斷閃現。

    「『真的嗎?』這三個字……我好像是把它們鎖在保險箱裡,非到萬不得已,我還得三、四道手續,通過心裡的通關密碼,才肯打開保險箱將它們取出。」至於生氣時盡量不要說話,汪氏邏輯演繹如下──「父母生氣時,盡量不要說話,因為說出來的,都是氣話。氣話,是廢話。最後會被歸類為廢話的話,不要真的說出來。」

    這是系列的頭一本書,之後第二、三、四本正在排隊出版,就像「你們倆約了去喝下午茶,她對你娓娓道來她生活裡的酸甜苦辣。」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7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