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間靈風吹起》面世,述說1970年代聖靈復興桃園、新竹泰雅爾教會的感人故事;2021年《跨山面海靈風吹起》出版,呈現聖靈工作翻過中央山脈,更新宜蘭泰雅爾教會的動人見證。兩部作品可視為獨立,卻又密不可分:聖靈之風,起於桃竹山區,跨越高聳山脈,吹向面海的宜蘭泰雅爾部落。
- 揭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作家——魯益師的完整生涯,深入大師的內心世界 - 由當代知名神學家麥葛福執筆撰寫,繼研究基督教思想家《全民神學家巴刻》、《我思故我信:十大基督徒思想巨擘》後再創力作 - 榮獲2014年ECPA非小說類金書獎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冊 『李常受文集』收錄主僕李常受弟兄於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盡職所釋放的信息與各種交通記錄,加上主僕歷年編寫的詩歌、個人聖經中的筆記、以及與主工作有關的信函,(不含聖經各卷『生命讀經』、『新約總論』、『真理課程』與『生命課程』)按年代編列,豫計共138冊,中文版總頁...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對許多基督徒而言,舊約裡的利未記是他們感到陌生,而且不太去翻開閱讀的。然而,基督教的福音,認同於獻祭和贖罪、律法與恩典、罪和順服、玷污和潔淨、祭司的服事和聖殿的幔子,若沒有這卷書所記載闡明的,它就沒什麼意義了。 作者認為利未記在我們對神的認識、對福音和基督徒生活,以及今日要向會眾教導和傳講的信息,...
女性主義的興起,讓女性地位日漸提高。女性主義者也對各個領域提出了問題,詢問它們如何提升婦女的尊嚴、權利、福祉。不可避免的,女性主義也對基督教叩門,使教會增加了女性牧者,更詢問基督教神學如何提升女性生命,進而產生了基督教女性主義神學。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冊 『李常受文集』收錄主僕李常受弟兄於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盡職所釋放的信息與各種交通記錄,加上主僕歷年編寫的詩歌、個人聖經中的筆記、以及與主工作有關的信函,(不含聖經各卷『生命讀經』、『新約總論』、『真理課程』與『生命課程』)按年代編列,豫計共138冊,中文版總頁...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成立的目的是提供平台,培養台灣新一代的神學家。藉著讀書會、研討會的舉辦,讓有興趣本土神學的年輕一代,鍛鍊研讀、寫作、發表。為了讓有志於本土神學工作的朋友容易踏上行程。中心一直希望能夠闢劃一些神學地圖供入門者參考。因此最近開始邀請了幾位朋友組成一個本土神學資源手冊的編輯團隊。希望從...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冊 『李常受文集』收錄主僕李常受弟兄於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盡職所釋放的信息與各種交通記錄,加上主僕歷年編寫的詩歌、個人聖經中的筆記、以及與主工作有關的信函,(不含聖經各卷『生命讀經』、『新約總論』、『真理課程』與『生命課程』)按年代編列,豫計共138冊,中文版總頁...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冊 『李常受文集』收錄主僕李常受弟兄於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盡職所釋放的信息與各種交通記錄,加上主僕歷年編寫的詩歌、個人聖經中的筆記、以及與主工作有關的信函,(不含聖經各卷『生命讀經』、『新約總論』、『真理課程』與『生命課程』)按年代編列,豫計共138冊,中文版總頁...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生命讀經』全套共89冊 全本聖經生命讀經是由主僕李常受弟兄從一九七四年起,直到一九九五年七月,歷經二十一年的時間,在美國帶領定期生命讀經訓練所釋放的信息集成。內容為逐章逐節解明聖經各卷,不只陳明神聖啟示客觀的道理,更重在屬靈生命主觀的經歷與應用。如著者所說,這套信息的目的乃是:(一)對這世代...
我是「不是我的我」,是主基督在我裡面活著…… 本書是李登輝最真情的信仰見證,是他第一本與妻子曾文惠一同合作寫下的人生事件簿,更是他在接近大限之齡,為台灣社會所留下的最珍貴紀錄。
行公義,好憐憫,本書作出最精闢又令人動容的解析! 自人類開始具有公民社會的雛形,關於「什麼是正義(公義)」、「正義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成了無數哲士辯論不休的話題。惟一能確認的是,若沒有正義之袍加身,英雄行徑頓形失色;沒有公理正義為前提,升斗小民的義憤填膺只是渲洩怒氣毫無意義。 長久以來,教會不太...
關於呼召的問題百百種,各種說法、見證莫衷一是。當我們期待回到聖經,尋找問題的答案時,卻可能遇上另一個問題──錯解聖經中的呼召,將常聽到的說法當作真理。有鑑於此,聖經學者曾思瀚寫下了《被誤解的呼召》,華人教會第一本詳盡詮釋呼召經文的著作。
我們為幫助窮人所做的努力,可能對彼此都造成傷害 ▌▌▌███ 貧窮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議題,因為錯誤的假設可能導致造成傷害的策略。 本書以聖經為基礎,讓讀者明白何謂貧窮與如何扶貧, 學習如何在具有極大轉化能力的關係中,為這受傷的世界建造出有果效的事工。
徹底體驗沉浸式讀經 從詩篇編輯者的宏觀角度來看詩篇 也從微觀觀察詩裡行間的至微之處 ::: 作者謝挺博士爬梳一篇又一篇的詩篇, 看見了前篇與後篇的原文脈絡,隱隱蘊藏豐富的關連; 原來一篇深刻的詩篇,會因著鄰近詩篇隱隱的呼應,而疊加出更為豐滿的信息。
在這本小書裡,畢德生發出一份邀請,將帶著你我的靈魂散散步。畢德生帶著慧眼獨具的好奇心、神聖的想像力、專注又寬廣的視野來閱讀舊約經文,鼓勵著我們跟隨著上帝的節奏來靈修,進入每一天的生活。
影響深遠的羅馬書講明因信稱義的福音,更同時談論神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書從經文出發,解明福音的大能如何貫穿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中華福音神學院榮休院長陳濟民博士,長年牧養港台與英美的華人,深知華人閱讀聖經可能會有的信仰盲點;本書展現陳博士一貫嚴謹的態度面對聖經經文,並回應諸多羅馬書的學術疑難,幫助讀...
本書屬於「與斯托得一起讀聖經」系列,在登山寶訓中,可以看見耶穌對於當時代的宗教文化毫不留情的真心話,指出在眾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常規中,內含著的偽善和冷血。但同時,也可以看見,耶穌所指向的神的國度和國度子民的生活樣貌,內含著神對世人的憐憫與豐厚的賜予。登山寶訓不是「基督徒身分資格考」的測驗清單,而是一張...
每個服事者都是記憶的治療者。舉凡查經講道、小組聚會、關懷探訪,乃至於教會行政會議,無一不是為了使人想起聖經對耶穌的記憶,並將它與個人的記憶連結在一起,進而使人心意更新而變化。
用翻天覆地的禱告,加入神國的冒險之旅! 《認識主禱文的7堂課》像一本系統神學導覽,能夠擴張我們對禱告的認知框架, 我們或許會發現,禱告本來就不只是要讓我心得安寧,而是要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本書提出「馬偕新觀」,主要是要從馬偕的宣教師身分來認識他,畢竟他是一位宣揚耶穌基督福音的宣教師徒,並無必要承擔過多宣教使命之外的諸多名號與重擔! 「為了在福音裡服事他們,即使賠上生命千次,我也甘心樂意!」馬偕一番話語,大大震撼了人心。
斯托得牧師提醒我們,一個清晰簡單的原則就是:得罪誰,就向誰認罪。肢體間認罪後所蒙的赦免,正說明了肢體間團契關係的修復與和好。讓我們跟隨斯托得牧師,重新思想認罪、赦免、和好之間的關係。
家,可能是世上充滿最多矛盾的地方,就像一場暴風雨,可以帶來雨水滋養生命,卻也能同時讓人感到快要滅頂,無力自救。 家庭,可以使人感到愛與歸屬,也能使人嚐到羞辱與折磨;可以是一份祝福,也可能是終其一生想逃開的咒詛。不論你的家庭處境如何,都有可能經歷如暴風雨般無法掌控的強烈震盪,在其中顫抖飄搖。要想安然度...
MD:Missional Discipleship 「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 在「我世代」和「躺平世代」裡, 跟隨耶穌的「使命門徒」,如何熱血不厭世?
本書《10個改變世界的人》,描述了十則改變世界的宣教故事,作者透過宣教士的生命以及聖經的解析,讓我們看見上帝將福音傳至萬國萬邦的心意,一頁一頁都充滿著感動人心的故事。
「如何找到神」系列套書:《生命的驚喜》、《婚姻的美麗》、《死亡的奧祕》 出生、婚姻、死亡是生命中的重要時刻,我們在其間經歷了最大的喜樂與最深的悲傷,試圖尋找生命的意義,以及意義的源頭。 「如何找到神」系列套書是一份小小的禮物,幫助人在不同的生命季節,找到神、認識福音──那最大的禮物。
在快轉的漩渦中定時向生活喊停,規律地體會心裡的起伏和耶穌的同在,這是跟隨主的操練,也是主所愛的門徒特有的恩典。 鍛鍊情感的心靈重訓 檢視10種信仰病徵 X 開啟4種情感省思 X 培養3類安息節奏 情感,是上帝賜給每個人應對世界的超能力! 別讓未經檢視的感受、回憶和情緒, 破壞了你感知生活、愛人如...
基於對欲望的全新認識,丹尼爾‧貝爾二世完成了這本《欲望經濟學》。一方面,貝爾從聖經的神論、人論、救恩論出發,闡述基督教神學對欲望的觀點,如何幫助教會面對這個世界,乃至於深深影響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力量;另一方面,貝爾也根據他對經濟學理論的研究,提出「屬天的經濟學」,以基督教兩千年來的屬靈智慧和傳統,與當...
1972年7月7日起,聖靈如風吹向山間部落,喚醒泰雅爾教會;聖靈如火,點燃部落,復興教會。 本書藉著訪談者的回憶與對當時情景的描述,主要使用故事體裁,引導讀者親臨現場,感受當時聖靈復興運動的火熱,期盼讀者在故事裡隨著聖靈之風自由翱翔,亦期盼現今各教會亦能經歷被聖靈點燃復興之火。
內容簡介
本地原生聖靈復興運動開枝散葉
跨越中央山脈…面對太平洋大海
再寫台灣教會的使徒行傳
馬偕來台150年 X 泰雅爾聖靈復興50年
聖靈大風再度飛揚,文字書寫生命傳承
2019年《山間靈風吹起》面世,述說1970年代聖靈復興桃園、新竹泰雅爾教會的感人故事;2021年《跨山面海靈風吹起》出版,呈現聖靈工作翻過中央山脈,更新宜蘭泰雅爾教會的動人見證。兩部作品可視為獨立,卻又密不可分:聖靈之風,起於桃竹山區,跨越高聳山脈,吹向面海的宜蘭泰雅爾部落。
《跨山面海靈風吹起》是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林鴻信老師率學生團隊,前往宜蘭採訪耆老、牧者、見證者的結晶。兩年採訪仰賴十分便捷連結台北宜蘭的國道五號,然而當年聖靈復興運動來往兩地的弟兄姊妹,除了早期徒步翻山越嶺之外,最常見到的畫面是搭乘貨車,集體躺在車後平台蓋上密不透風的防雨布,一路顛簸有如難民逃亡般辛苦,實在不是習於「台北宜蘭一日生活圈」的我們可以想像。
成書過程異常艱辛,經常面對資料缺失、脈絡混亂、耆老凋零和擱置遺忘,採訪團隊成員投入書寫異象傳承行列,發揮不同恩賜,逐漸梳理、書寫、校對、成冊出版,齊心推動這本書的誕生,呈現當年聖靈復興教會的景象,這不也是再度見證聖靈工作跨越地理時空、人心隔闔的大能嗎?
明年(2022)就是聖靈復興50週年—禧年,曾經這些令人敬佩的信仰前輩在哭泣、喜笑、獻身、行動中用生命寫下聖靈復興台灣教會的美麗篇章,今日我們看到這些生命故事時,是否期待在我們的生命中也親身經歷聖靈復興大能?是否願意自己成為回應上帝呼召、被主使用的工人?但願
聖靈大風再度飛揚,文字書寫生命傳承,形成本地聖靈行傳的下一頁!
本書主角──如風似氣、跨山面海的聖靈。
1972年7月7日,聖靈如一陣強風,吹向沉睡中的泰雅爾教會。1980年代起,這股聖靈之風從桃園、新竹,一路往東吹,翻過中央山脈,直至宜蘭泰雅爾部落。聖靈工作興旺不息,福音使者奔走不停,繼續書寫聖靈行傳續集……
你能想像一群人擁擠地躺在貨車載貨平台,身上罩著密不透風的防雨布,呼吸困難地忍耐來回十幾個小時車程的滋味嗎?
這個畫面看來痛苦,卻是當年宜蘭弟兄姐妹奮不顧身地前往桃園、新竹,竭力追求聖靈付上的代價。
聖靈工作四處傳揚,生命氣息不斷地吹向宜蘭大同鄉、南澳鄉,遠達宜花交界。聖靈做工傳達勸誡、改變、歸回的提醒;原來徹底轉身歸向上帝—「悔改」就是教會復興的起點。
主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
請問今日有誰願意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風,吹個不停。Ruach(希伯來語)!Pneuma(希臘語)!Behuy(泰雅爾語)!請吹呀!
聖靈的風請不要停!我們邀請你繼續書寫這故事……
作者簡介
編著──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
台灣神學院由一生奉獻給台灣的加拿大宣教師馬偕於1872年創立,是一所承襲宣教異象而具有宣教DNA的神學院,多年來宣教實踐與學術研究並重,2016年以「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為名在教育部登記立案,仍然簡稱「台神」。2004年台神就成立「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hristian Thought, CSCT),以基督教思想為主要研究對象,特別注重宗教改革以來的基督教神學思想,尤其是改革宗神學,研究方法重視思想維度、社會維度以及處境維度,本中心的理想是推動落實人間的學術研究。
台神任職最久的院長孫雅各牧師及孫理蓮師母,兩人盡心盡力投入原住民宣教,尤其著重泰雅爾地區,深入偏遠部落,贊助超過300間以上的教會。孫牧師退休返美,兩年後得知罹患重病,一心一意趕回台灣,病逝葬於台神校園。師母接續服事16年,上山下海跑遍各部落,又在1954年成立「芥菜種會」展開各種社會工作,鞠躬盡瘁後與夫婿同葬台神校園。
總編輯──林鴻信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授 、 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 基督教研究智庫創辦人
華人第一位對聖靈論展開系統性、兼顧理論以及實踐研究的神學人,博士論文《聖靈位格:改革宗神學的聖靈論主題》被德國神學大師莫特曼譽為研究聖靈論必讀。在台灣神學研究學院開設「聖靈論」課程長達28年,從聖經、歷史與神學角度學習認識聖靈,並且認識台灣及世界各地的聖靈工作,1997年出版華人世界第一本聖靈論系統神學著作《聖神論》。
1999年起帶領台神學生拜訪泰雅爾教會,20年間訪查聖靈復興運動十餘次,田埔教會長輩贈名Behuy Nabu,Behuy是「風」的意思,因為多次來訪是為了認識如風似氣的聖靈,也因為來訪經常如風來去自如;Nabu則出自日本時代一位以公正著稱的警察的名字。贈名當晚,石磊教會Taru長老致贈台神一座木雕——屈膝禱告的泰雅爾阿嬷,有許多婦女如這位阿嬷不斷地謙卑禱告,熱切期盼上帝的靈再度造訪。這雕像目前放在台神辦公大樓的正面通道,提醒全校師生要天天不斷地禱告。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