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恩惠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恩惠文教基金會

本研究中心的主要宗旨是從事本土神學研究,通過研討會的舉辦與出版的工作,讓台灣的本土神學能夠不斷發展、代代傳承。這個宗旨也是回應林澄輝長老及其夫人鄧路德女士成立恩惠文教基金會,長期關心神學教育,協助年輕師資的養成以及獎助接受神學教育的優秀神學生的心意。

  • 電子書: NT$ 280

    新冷戰的出現對於全球格局和國際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國際社會需要面對如何平衡不同國家和價值觀之間的關係,維護和促進穩定、合作和對話的重要性。同時,民主國家也需要在捍衛自身價值觀的同時,避免對抗升級和封閉性政策的出現,以免加劇對立和分裂。本書即在此一面對「新冷戰」的地緣政治快速形成之際,透過舉辦神學與...

  • 電子書: NT$ 315

    台灣有意識的從事本土神學的發展,應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六○年代末期、七○年代初期,在黃彰輝的開創性引介下,由台南神學院擔負了延續與拓展的使命。受惠於黃彰輝與宋泉盛兩代神學哲士的耕耘與啟發,台灣的本土神學一直在普世神學界佔有一席之地。也為台灣教會本土神學的發展奠定了優勢的環境,開拓了寬廣的空間。

  • 電子書: NT$ 294

    善終需要爭議嗎?怎麼樣的死才算善終?善終應該由誰來定義?由誰的意志來決定與執行?這一系列的問題,對一向避談「死」事的台灣社會即便不陌生,卻鮮少有機會拿出來討論,因此,也就難以深入這些問題的核心與細節。台灣作為亞洲第一個制訂《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國家,不但在亞洲的醫療人權評比上遙遙領先,更重要的是,這部...

  • 電子書: NT$ 150

    本冊以「釘根本土 ê 信仰」做冊名,一方面是 teh 肯定 chit-ê信仰告白 ê 歷史性角色,另外一方面 mā 是 teh 指出本冊 ê 詮釋工作 ê 基本立場 kah 角度。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為文集系列的第六冊,命名為「認同─ 在地宣教/釘根本地的教會」,是集中在台灣教會宣教的規劃與討論。此本書以此一宣教方案的介紹切入,同時把筆者在研發這個宣教方案期間與之前,所書寫的兩本相關於宣教的文稿:《全球化與基督教宣教》(2002)、《本土神學與本土宣教》(1993)放在一起,讓讀者能一併檢視...

  • 電子書: NT$ 210

    本書為文集系列的第五冊,命名為「希望.使命傳承/處境化神學教育」,主要是討論神學教育的處境問題。書中涵蓋作者多年在亞洲參與東南亞神學教育協會的經驗以及在台南神學院的教育與行政心得,試圖提供一個不同的進路與建議,讓在台灣與第三世界從事神學教育者的參考。 亞洲神學教育的處境與挑戰 第三世界的...

  • 電子書: NT$ 250

    本書為叢書的第四冊命名為「悲憫─ 虛己的愛/本土的倫理神學」,是以筆者在一九九九年出版的「本土神學的倫理關懷」為底本加以擴充。這是延續本文集第三冊以再告白方式建構台灣本土的「自決、出頭天神學」的做法,進一步藉著對倫理關懷的探討,來展現本土神學如何透過對不同領域的信仰詮釋來影響我們生命的倫理向度,以及...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為黃伯和本土神學文集系列的第三冊,命名為「道.自決出頭天/神學的道成肉身」。這是較有系統以筆者所建議的「再告白」方法論處理基督教神學從台灣人身分出發從事建構的嘗試。這是筆者從身分認同的視角,透過再告白方法,重新省視台灣歷史的出頭天奮鬥史,並進而藉之回顧初代教會信徒在「新的基督徒身分」糾葛中所經歷...

  • 電子書: NT$ 252

    「身心障礙」這個標籤式的稱呼是啟蒙運動以後才出現的對肢體、身心缺損者加以歸類的具有歧視性的做法。嚴格的說,上帝所創造的人都是獨特的。我們的人生每個不同階段都各具有不同的缺損。而這些不同的缺損都隱藏在上帝創造的基因裡,都是上帝形象的一部分。 神學做為上帝釋放(拯救)作為的述說,如何來面對我們身邊這些被...

  • 電子書: NT$ 100

    The content of this book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ith an appendix; 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theological discourse on biblical hermeneutics and th...

  • 電子書: NT$ 150

    本書內容是由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發起,邀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台灣普世論壇、以及長榮大學神學院共同主辦「帝國與上帝國研討會」之文章集成。希望本書能帶給大家對「帝國」這個的主題一些範疇上的拓展與洞察,也對我們的宣教能有新領域的覺悟。

  • 電子書: NT$ 150

    本書集結「傾囊之愛:林澄輝長老、林鄧璐德女士紀念研討會」發表的文章。比起過去報章雜誌的片片段段,這本紀念文集比較完整詳實地記載並回顧林澄輝長老、林鄧璐德女士重要的生命故事,同時對他們所活出的信仰見證進行神學的反思與展望,是將來研究他們夫婦的重要文獻。

  • 電子書: NT$ 200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成立的目的是提供平台,培養台灣新一代的神學家。藉著讀書會、研討會的舉辦,讓有興趣本土神學的年輕一代,鍛鍊研讀、寫作、發表。為了讓有志於本土神學工作的朋友容易踏上行程。中心一直希望能夠闢劃一些神學地圖供入門者參考。因此最近開始邀請了幾位朋友組成一個本土神學資源手冊的編輯團隊。希望從...

  • 電子書: NT$ 150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成立的目的是提供平台,培養台灣新一代的神學家。藉著讀書會、研討會的舉辦,讓有興趣本土神學的年輕一代,鍛鍊研讀、寫作、發表。為了讓有志於本土神學工作的朋友容易踏上行程。中心一直希望能夠闢劃一些神學地圖供入門者參考。因此最近開始邀請了幾位朋友組成一個本土神學資源手冊的編輯團隊。希望從...

  • 電子書: NT$ 245

    在面對這種劃時代的瘟疫挑戰下,教會與基督徒要如何因應,要如何扮演做為上帝僕人、使者的角色,以及在信仰、神學上有什麼調適與洞察,來從疫情經驗探查上帝的作為與人類的責任,教會如何思考在疫情中的宣教以及信仰團契的轉型?這些都是急迫的課題。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自疫情發生初期即規畫舉辦與此次疫情相關的研討會,...

  • 電子書: NT$ 150

    本次研討會共有十一篇文章發表,可以概略分為宗教與政治、聖經詮釋、神學反省以及信仰實踐四個範疇,從不同角度梳釐信仰與民主政治的關係及其中的諸多變數。這是本研究中心成立以來的第一場研討會,除了要感謝台南神學院的合辦並提供會議諸多方便外,林文哲牧師團隊的協助,中心研究員的積極參與、勝衍和仰德的行政協助,都...

  • 電子書: NT$ 190

    書介 本書論文出於2020年12月10-11日的以Dialogue on Religions and Cultures for Peace in Asia為主題的國際會議。 Thus dreaming peace for Asian people is not simply a theo...

  • 電子書: NT$ 280

    台灣本土神學從黃彰輝發展直到今日,宋泉盛的故事神學仍是一條值得繼續開拓的路線。這不僅 莊雅棠研究1970年代故事/敘事神學運動,發現歐美的故事/敘事神學與宋泉盛的故事神學有很多 見解不謀而合,當然也有不少的差異。思想差異總是難免,就連敘事神學運動也出現兩條不同的 路線:耶魯學派與芝加哥學派。這引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