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情報及國際關係專家Pedro Baños集結多年來的紮實地緣政治實務經驗與研究心血,以豐富實例佐以圖表分析,為讀者提供最宏觀、最全面的全球視野。書中不僅縱覽詭譎多變的地緣政治,更發掘出「國家力量」真正的根源。唯有知己知彼,國家才得以強化自身,抵禦外來威脅。
★臺灣國際新聞指標自媒體「敏迪選讀」創辦人首部著作! ★幽默詼諧的口吻×好消化好吸收的解析×親近無距離的閱讀體驗,培養不被帶風向的國際識讀力,從這裡開始!
★中國問題與國際戰略專家 宋國誠教授,四大面向辛辣直擊中國失速中★ 大權獨攬、宛如「無冕之皇」再世的習近平,對中國來說究竟是危機還是轉機? 要了解未來的中國與全球局勢,天下人不可不知!
他們曾攜手登上權力與財富頂峰,直到其中一人「被消失」…… ◤這是一本絕無僅有又極具時代意義的回憶錄, 講述一對中國企業家夫婦如何藉由結交權貴,將資產累積至數十億美元,又為何妻子會突然失蹤,並揭露中國紅色權貴家族與中國富豪共同攫取鉅額財富的內幕真相。◢
一帶一路、金融風暴、英國脫歐、伊斯蘭國崛起、塔利班獲勝、難民危機 看似無關的事件實則環環相扣,皆起因同一根源! ★商業周刊1784期選書★ ★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專序推薦★ 全球缺工、能源飆漲、通膨蠢動! 疫後十年是混亂世界的終局,或墜入更失控的社會? ►►房價居高不下,政府為何仍不願...
從爭海爭港、到爭貨櫃 從較量海軍軍備、到比拚海底的護國神山 透過海權和海經的全面爬梳,掌握改寫全球商業的運作模式 一本全面揭露美、中、日、俄、英等大國 長年鬥爭「海洋控制」背後真正的原由
最權威的國際關係名家,東吳大學教授劉必榮── 以宏觀的視角和具體而微的思路, 從蛛絲馬跡中透視世界局勢, 為讀者精采解析形塑今日世界面貌的關鍵事件, 一本書帶你掌握看世界的方法,擁有國際觀與思辨能力。
《天下大亂》是作者對川普政府之中國政策的形成與矛盾、共識與衝突、希望與危機的全面紀錄與檢討。悲觀地看,川普個人與政府內部的混亂導致其中國政策難以發揮功效。樂觀地看,川普的登台意外地打破中國悉心培植的建制派中國專家的壟斷,開啟了美國強硬反擊的契機,從科技、貿易、學術、軍事經濟各角度展開全面抗中。
我們該如何「避免戰爭」、「嚇阻戰爭」、「打贏戰爭」 身為臺灣人,面對險峻情勢,你有徹底了解、做好準備嗎? 總長級上將親自執筆,攸關臺灣安全防衛的務實鉅著! 此時此刻,你最需要熟讀的一本書。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精粹49年戰略實務經驗
「為什麼中國要拘禁我?」 日中青年交流協會前會長・鈴木英司,被不承認的間諜罪行判六年徒刑,總計關押6年3個月。這是他的回憶與見證。 2016年7月,從事日中友好活動30年的鈴木英司被北京國家安全局以「間諜罪」拘留,並被名為「監視居住」的方式監禁七個月、審訊、逮捕、審判、24小時監視。在監視居住和...
★電子書獨家收錄時事專文:台灣的「口罩外交」與疫苗捐贈:Taiwan can help!★ 闢謠、解惑、釐清事實! 這才是真正的台美關係! 詳解:美國國會及外交政策圈如何運作、美國為何重要? 美國,很重要。 我們總是在談論美國,但真的了解美國嗎? 台灣的命運,又為何始終與美國息息相關?
推開中國門背後 權力、金錢、影響力交織的超友誼關係 過去幾年,中美之間的關係轉變許多:從熱絡的經濟夥伴,到戒慎恐懼的亦敵亦友,再到公開的敵人。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所提出的挑戰覺醒得很慢。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透徹新冷戰之下台灣企業面臨挑戰的第一本書★ 美中對抗迄今最有系統、最宏觀的台灣商業策略書 應對大國博弈×經濟鉅變×革命性科技 三重挑戰的台灣新商業思維
為何一國兩制名存實亡? 為何習近平高喊「兩岸一家親」,反而讓台灣更「脫中」? 從台灣及香港處境,剖析習近平體制下的中國。
文明,誰是正統?世界秩序,誰說了算? 西方常說,應該提倡民主,但不能讓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掌權; 伊朗和伊拉克應該接受禁止核子擴散條約,但以色列不必; 自由貿易是經濟成長的萬靈丹,但農業不行……
ECFA,是「糖衣毒藥」?還是台灣社會自我保護的兩岸和平象徵? 看史上在任最久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 如何在驚濤駭浪中,與各方談判對手過招, 如何推動港澳辦事處正名,以及陸配權益改革, 又是如何兼顧在衝撞對岸的前提下,同時為兩岸和平互動儲備能量?
「國力」有哪些關鍵要件?
國家又該如何聰明決策,奪得先機?
★
歐盟情報及國際關係專家第一手分析
【70張全彩圖表】
── 9大強權要件 ╳ 2大未來關鍵 ──
地緣政治必備生存指南
※歐盟專家Pedro Baños最宏觀的專業分析
※70項關鍵資訊視覺化,一手掌握地緣政治局勢
※西班牙暢銷書,亞馬遜直逼五星好評
歐盟情報及國際關係專家Pedro Baños集結多年來的紮實地緣政治實務經驗與研究心血,以豐富實例佐以圖表分析,為讀者提供最宏觀、最全面的全球視野。書中不僅縱覽詭譎多變的地緣政治,更發掘出「國家力量」真正的根源。唯有知己知彼,國家才得以強化自身,抵禦外來威脅。
全書聚焦11大重點主題,揭露地緣政治權力關鍵:
◆ 9大面向,分析成為世界強權必備要件──軍事、經濟、外交、情報、自然資源、領土與人口、無形力量、知識和技術、戰略溝通
◆ 2大關鍵因素,預測未來地緣政治動向──未來科技、人口趨勢
►【數位戰爭】俄羅斯如何用「傀儡機」操控全球數十萬用戶的電腦,全面癱瘓愛沙尼亞政府的數位系統?停用GPS依然可以被定位,恐怖組織領袖往往因為手機而喪失性命?
→〔圖表分析〕網路攻擊來源地&攻擊目標、勒索軟體入侵流程
►【人口決定國家命運?】二十一世紀各國人口差距急遽拉大,二○年代將是最動蕩的十年?世界權力平衡將重新改寫,中俄不是大好就是大壞,美國、日本和歐洲則勢必走向衰弱?
→〔圖表分析〕2030~2100年世界人口演變預估
►【戰爭私有化潮流】僱用私人傭兵作戰,讓國家得以規避戰爭的法律責任。不只美英中俄等大國,聖戰組織也開始模仿私人軍隊模式,對世界安全將帶來何種影響?
→〔圖表分析〕全球七大私人軍事公司、俄羅斯十大私人軍事公司
►【科技宰制國力】美國將科研列入《國安戰略》,奈米科技和量子電腦技術領先全球,註冊專利數世界第一,吸引全球85%研創資金;台灣專利數世界第五,哪些大國緊追在後?
→〔圖表分析〕全球專利大國排行榜
►【誰在操盤世界油價?】冷戰後期,沙烏地阿拉伯突然增加原油產量,是美國在背後下指導棋?2014年華府再度使油價暴跌,受創最深的又是哪些國家?
→〔圖表分析〕人為操縱油價下跌實例、全球頁岩氣礦區分布圖
►【間諜大國的祕密】間諜大國不只監控敵人,更監控盟友?美國最積極獲取敵友情報,俄羅斯情報員網絡效率最高、分布最廣,而英國則是當之無愧的電子監視帝國?
→〔圖表分析〕美俄情報體系組織圖、全球最大電子監控網絡「梯隊系統」部署地圖
►【地球超載】「地球超載日」年年提前,地球居民已消耗地球自身可生產資源的1.7倍,估計2030年至少需要2個地球的資源,世界生態災難倒數計時?
→〔圖表分析〕世界各國資源消耗比較表
更多地緣政治專業分析,盡在本書:
◎傳統軍隊還有用武之地嗎?
◎媒體如何形塑領導人形象?
◎維基解密披露的情報是華府刻意洩露?
◎中國經濟間諜如何偷遍各國?
◎超級城市激增,社會動亂將如何演變為城市戰?
◎各國為何積極搶占南北極領土?
◎太空競賽升溫,「殺手衛星」橫行?
◎科技愈發達,國家愈脆弱?
本書特色
1. 最宏觀、最全面的地緣政治入門指南
歐盟情報及國際關係專家Pedro Baños專擅地緣政治、戰略、國防、安全、恐怖主義、情報和國際關係等領域,他在本書中以獨到戰略眼光與專業情報分析,盤點國家力量的關鍵來源,為讀者建構視角最廣闊、面向最多元的地緣政治大局觀!
2. 關鍵數據視覺化,地緣政治局勢一手掌握!
書中將經典案例和關鍵數據視覺化,以圖表分析搭配專業解說,讓國家勢力消長、地緣局勢轉捩點與世界排行皆一目了然。
3. 豐富案例分析,解讀各國檯面下的權力遊戲
11個主題章節中皆援引豐富案例並輔以充分文獻,剖析各國的獨特性格、優勢劣勢及慣用策略,將龐雜情報化為脈絡分明、條理清晰的情勢分析。
作者簡介
歐盟情報及國際關係專家│佩德羅.巴尼奧斯(Pedro Baños)
西班牙退役陸軍上校暨參謀長,曾於隸屬於歐盟的斯特拉斯堡歐洲軍團(Eurocorps)擔任反情報和安全負責人,亦曾參與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任務(聯合國保護軍UNPROFOR、穩定部隊SFOR、歐盟軍EUFOR),現為地緣政治、戰略、國防、安全、恐怖主義、情報和國際關係方面的重要專家之一。著有暢銷書《統治世界.戰略說明書》(Así se domina el mundo,中文書名暫譯)。
個人網站:geoestratego.com/
聯絡信箱:director@geoestratego.com
推特:@geoestratego
譯者簡介
周佑芷
東吳大學歷史學碩士、西班牙塞維亞大學社會人類學(文化資產與發展組)碩士。淡江大學西語系兼任講師,曾譯《黑暗旅遊》(南方家園,2022)。熱愛吸取所有小小的冷知識。
李文進
西班牙塞維亞大學西班牙文學博士,淡江大學西語系專任助理教授,曾譯:《聶魯達回憶錄》、小說《Nada什麼都沒有》、《突然死亡》、《探戈歌手》、傳記《馬奎斯的一生》(西文部份)、藝術專輯《瘋癲・夢境・神曲:天才達利展導覽手冊》、《2002台北書年展——世界劇場》(序言和創作者簡介六篇)、電影《艋舺》(中文字幕西譯)。
各界好評推薦
★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沈伯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林宜敬|科技公司執行長
★烏凌翔|DIGITIMES電子時報總編輯
★陳永峰|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
★黃澎孝|前國防部心戰參謀官
★葉耀元|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兼系主任
──專業推薦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