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百年史.冊1】共同體的神話
0 篇書評

【東歐百年史.冊1】共同體的神話

東歐的民族主義與社會革命的崛起

From Peoples into Nations : A History of Eastern Europe

1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8/1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0.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535150
  • eISBN: 9789570535273
  • 字數: 264,604
紙本書定價:NT$ 630
電子書售價:NT$ 473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當西歐的民族主義浪潮席捲而至,被消失的恐懼迫使他們拔竿而起,
但即便都是被壓迫的弱小族群,為何彼此之間的衝突卻難以止歇?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88

    這是一個極權吞噬弱小民族的黑暗時代。 從納粹到共產,穿越離散人群,踏過染血大地, 近代東歐如何從浩劫中重生?

  • 特價 電子書: NT$ 506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 電子書: NT$ 377

    權力爭奪、戰火洗禮、帝國殖民、獨立與開放、文化影響…… 越南的歷史就是世界大歷史的縮影

  • 電子書: NT$ 476

    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 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

  • 電子書: NT$ 525

    走過血色大地的死亡深淵,更要看見東歐如何重獲新生 認同糾葛 × 族群劃分 × 帝國邊陲 × 宗教歧異 × 國家神話=一本東歐版《想像的共同體》 波蘭、立陶宛、白羅斯、烏克蘭──── 四個東歐民族,四百年歷史經驗, 無數次探究「我們是誰」的實踐,哪些值得臺灣人借鑑? 800萬人次聽講的東歐史...

  • 電子書: NT$ 315

    綜觀近代全球政經秩序的發展脈絡 了解近代國家的崛起與衰落 洞悉十八世紀以來局勢變化的軌跡 認識當前處境,迎接世界新格局

  • 電子書: NT$ 560

    六千年前的歐亞大草原並非蠻荒之地,而是印歐文明的起源地! 草原居民駕著猶如現代跑車的四輪車、馬戰車,循著大草原四處移居, 無形中推動了歐亞大陸的文明演化,開創最早的「全球化」時代!

  • 電子書: NT$ 735

    貫串一個傑出民族、文明和語言的宏大歷史, 將一千五百年前的沙漠詩歌與今日的國際情勢、戰爭創傷相互串聯── 著名阿拉伯語學者、當代旅行文學名家旅居阿拉伯世界近四十年 提姆•麥金塔―史密斯傾力巨著 跨越三千年、三大洲,理解中東與阿拉伯世界必讀之作!

  • 電子書: NT$ 455

    《美國的反智傳統》指出,「反智」不只是一時的民粹現象,也未必只是理盲躁動,它反映了美國人在特殊歷史與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傳統。 《美國的反智傳統》於六〇年代甫上市就造成轟動,並接連獲得普立茲非小說類獎、愛默生獎與希爾曼獎等殊榮。在美國之外本書也掀起廣大迴響。當代華人史學泰斗余英時先生於1975年撰...

  • 出版日期:2018-07-31
    電子書: NT$ 413

    耶路撒冷是一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個宗教的聖地, 更是唯一擁有兩種存在的城市--天堂與人間。   .柯林頓2011年度選書,《經濟學人》2011年度最佳圖書! .基督教徒、天主教徒、猶太教徒、伊斯蘭教徒、歷史學家、人文關懷人士,和一切胸懷大志者,全球30多國爭先搶讀! ...

  • 電子書: NT$ 618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315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歷史最古老的起源,最終為何淪為西亞「窪地」? 當文明走到盡頭,必然產生無能的「費拉」順民,又為何成為統治者負擔!? 顛覆歷史思維,逆轉你對文明歷史演化的想像!

  • 電子書: NT$ 525

      ◆全球第一本.憲法的世界史◆   當今最具原創力的歷史學家 琳達‧柯利,書寫全新典範的大膽之作   ★ 「如果諾貝爾有歷史獎,我會提名她。」────吉兒‧萊波爾,哈佛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紐約時報》年度選書   ☆ 沃夫森歷史大獎得主、2021年坎迪爾歷史...

  • 電子書: NT$ 403

    「古羅馬,很重要!」 一部寫給當代的全方位羅馬史 全球翻譯超過23種語言,跨越漫漫歷史長河的耀眼帝國,榮光不滅! 當代歷史學界超級巨星,全球矚目的劍橋教授瑪莉‧畢爾德隆重鉅作

  • 電子書: NT$ 532

    哈布斯堡家族,歐洲歷史上最顯赫、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 哈布斯堡是如何在一片充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中歐建立綿延數百年的統一帝國? 她又該如何面對工業革命、啟蒙思潮、法國大革命等時代變局?

  • 電子書: NT$ 455

    從黑暗到光明 從蒙昧到啟蒙 從迷信到科學 從神話傳說到宗教文明 近百張珍貴彩圖,從拜占庭與巴格達,到紐倫堡和諾里治;從頭到腳,剖析身體,扭轉人類的先入之見。 ‧回到一千年前,有想過那時候的人類生活、發跡、受苦、死亡,會是什麼情景? ‧傑克‧哈特涅憑藉智慧以及銳利的手術刀,剖析中世紀的身體,...

  • 詳細資訊

    1780年,哈布斯堡帝國君主約瑟夫二世發布飭令、決心建立以德語為主的現代化帝國,他始終沒有料想到這個毫無民族意識的政策,卻意外點燃民族主義的戰場,破碎了帝國疆土、撕裂了團結意識,多元民族便在殘敗的帝國間拔地而起,波動了歐洲歷史的發展。

    1848年來自西歐的自由主義聲浪,激化了東歐族群的民族權利訴求,他們站上歷史舞台對抗帝國的「殖民政策」,希望能奪回自己的歷史和語言。然而,當這些小民族試圖對抗擁有優勢地位的德意志文化時,卻赫然發現敵人不只是中央統治者,更是原本和平共處、使用不同語言的左鄰右舍。

    從馬扎爾同化運動、反猶主義到塞爾維亞對穆斯林的歧視,當這些宣稱被壓迫的族群起而抗爭之時,卻也在民族神話與歷史的戰場上你爭我奪,誰是誰的民族英雄、誰又是誰的國家叛徒?當多元的社會在一夕之間被迫區分成自我與「他者」(Other),任何激發暴力與種族思惟的行動,都被合理化成保衛民族的手段。

    哈布斯堡帝國決心維持的多元疆土,卻諷刺地誕生了族群民族主義,人們似乎不再有理由與「他者」共存,即便在一百年前他們曾經相安無事。1914年,來自南斯拉夫的普林西普刺殺了斐迪南大公,這齣源於族群衝突的暗殺行動,最終卻引爆了血腥大戰與種族屠殺。夾在帝國之間的東歐人民,原本希望能在自己的民族之下擁有自由,為何走到這個境界?

    從多族群共榮到民族意識的崛起,
    位處歐陸邊緣、帝國環繞下的東歐,如何對抗遺忘?

    長年夾在帝國邊陲的中東歐民族,共享了西歐鮮有的歷史經驗,斯洛伐克人、波士尼亞人和無數其他人在其中並肩生活,兩百多年來的自治呼聲常常在相互交織的民族中種下血腥的結果。十八世紀統治者所預想的多元國度從未在東歐真正扎根,反帝國的意識、對被遺忘的恐懼、被煽動的種族意識與排外主義,構成了這塊土地的主要敘事。

    這種動盪經歷讓東歐人對歷史的不穩定有著敏銳的感受:他們崇敬民族英雄的歷史故事,時時害怕自身民族從土地上消失。從哈布斯堡王朝、鄂圖曼帝國到納粹德國與蘇聯,夾雜在帝國邊陲、被帝國形塑的東歐是如何發展?民族主義浪潮如何席捲東歐大陸,點燃一次大戰的戰火、成為種族滅絕的暗流,更形塑了今日的價值判斷?為了解答這個問題,康奈利教授追溯了民族主義如何在東歐各地拔地而起、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族群衝突淵源於何處,以及這股力量如何影響後續的種族屠殺和滅絕。

    想要了解歐洲,就不能遺忘東歐的歷史;想突破歐洲共同體的神話,就必須從東歐開始。

    ─✧─✧─【東歐百年史】套書限定別冊─✧─✧─
    【特別收錄1】臺灣版獨家作者序:中東歐民族主義與烏克蘭戰爭帶來的啟示
    【特別收錄2】中東歐歷史學家夏克勤專文導讀:歷史學家閱讀東歐的多種方法
    【特別收錄3】中研院臺史所吳叡人專文導讀:政治學家與歷史學家關於東歐民族的對話
     

    作者簡介

    約翰.康納利(John Connelly)

    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歷史學教授與斯拉夫、東歐與歐亞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遍及現代東歐與中歐政治社會史、民族主義與種族主義史。

    譯者簡介

    羅亞琪(負責第1冊)

    畢業於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興趣廣泛,對文字、語言情有獨鍾,譯作包括《一七七六革命未竟之地》、《不講理的共和國》、《運動健護全書》等。

    影音資訊

    媒體推薦

    好評推薦

    專文導讀(收錄在套書別冊)
    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吳叡人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校區歷史系助理教授  夏克勤

    好評推薦(依來函順序排列)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葉浩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伍碧雯
    作家  林蔚昀
    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蕭育和
    歷史作家  謝金魚
    作家  許菁芳
    報導者總編輯  李雪莉

    本書讓打造東歐民族國家的政治鑿痕歷歷在目,且同時戳破了民族是同文同種以及民族必須走向獨立建國的兩大現代政治神話。──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葉浩

    民族主義的激情,來自於強烈感受到族群命運的召喚,並不惜以流血衝突的極端手段,呈現最大的戲劇張力。約翰.康納利將東歐民族主義的激情展現,耙梳為肌理清晰的敘述,帶領讀者冷靜地掌握近代東歐歷史的重要面向。──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伍碧雯

    東歐從二十世紀伊始就是理念激烈交鋒之地。民族主義與共產主義在此催生新品種的共同體,無論是泛化的血濃於水共同體還是無產階級,世紀最優秀的法學家曾經在此追求最完美的憲法,初生的法西斯主義也在這裡紮根茁壯。東歐更是秩序理念激烈碰撞之地,帝國秩序的瓦解沒有帶來民族共容的和平,兩大極權的生存空間野望將它染成一片血色,曾經東歐是蘇維埃全球共產革命的堡壘,世紀之交的它是歐洲共同體理念的試煉。二十年後的今日,東歐依舊難免於民粹浪潮,普丁侵烏後,更是再度成為民主與法西斯的理念衝突之地。若對東歐一無所知,人們將無從知悉當代,我們也將無從構思未來。── 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蕭育和

    作為歐亞大陸的腹心地帶,東歐千年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卻鮮少能讀到從東歐視角出發的歷史,這是本不能錯過的書。── 歷史作家  謝金魚

    全面而清晰的論述,值得收藏。──作家  許菁芳

    如果你想要了解為什麼反自由民主不是新穎的想法,或是為什麼匈牙利、波蘭和巴爾幹半島會出現一系列領導人,且這些領導人似乎呼應了歐洲歷史上的黑暗時期,那這本涵蓋東歐兩百年的書會是很好的開始……最近很少有作品能讓過去與現代如此相連。── 維克托.謝別斯琛(Victor Sebestyen,《1946:形塑現代世界的關鍵》作者),《星期日泰晤士報》

    康納利出色地捕捉了他筆下那些民族的分歧與競爭:他們彼此之間的一致性如此稀少、對「共同困境」認知又如此缺乏。── 羅伯特.埃文斯(Robert John Weston Evans,牛津大學教授),《文學評論》

    一部豐富的中歐和東歐史。── 達米爾.馬魯西奇(Damir Marusic),《華盛頓評論家》

    本書無疑將成為研究民族主義如何作為東歐政治力量的一個里程碑。──《生存:全球政治與戰略》月刊(Survival: Global Politics and Strategy)

    作者不僅為讀者提供了關於東歐人民如何形塑國家的詳細「速成課程」,更進一步提供了沉浸於知識的路線圖。康納利的專著是對更廣泛地了解東歐的一個寶貴貢獻,也是一本關於這個地理空間的介紹性教科書,在那裡,二十世紀發生的好事和壞事都特別多。── 帕維烏.馬凱維茲(Paweł Markiewicz),《斯拉夫與東歐評論》(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一部關於東歐史的鉅著,有力地提醒我們現代歷史中民族激情的持久性和適應性所帶來的力量。不可否認地,康納利是研究中歐和東歐歷史的專家之一,但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民族國家的比較歷史學家。在進行任何廣泛的全球比較之前,我們需要豐富,嚴謹和權威的區域歷史,這本書提供了我們路徑。── 馬烏戈塔.馬祖雷克(Małgorzata Mazurek,哥倫比亞大學波蘭研究副教授),《H-Diplo》

    康納利寫了一部範圍廣泛、內容豐富的東歐史。作為一個處於學術巔峰的熟練歷史學家寫下的作品,此書無疑將在該領域內,以及在未來幾年得到討論與辯論。── 荷莉.凱斯(Holly Case),《問題時代》(The Age of Questions)的作者

    本書將宏大的敘事與具有揭示性(且往往是感人)的細節結合,康納利的寫作充滿激情、活力、博學和洞察力,為東歐歷史的關鍵問題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在一個民族主義產生如此悲慘後果的地區,為什麼民族主義仍然成為政治和文化的組織原則?我想我怎麼推薦都不為過。── 葉禮廷(Michael Ignatieff),布達佩斯中歐大學校長

    在這本強而有力的書中,康納利為新一代讀者闡明了歐洲最複雜的地區之一的歷史。本書常常令人感動、引人入勝,將吸引那些熟悉東歐舊事的人,或是那些想了解二世紀歐洲政治行動和思想中心的讀者。── 艾利森.強森(Alison Frank Johnson),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是由一位了不起且高度引人入勝的作家,所寫下的一如往常有趣和生動的作品,康納利所做的不僅僅是講述當代東歐的形成過程,他是一位通過解釋來幫助讀者理解事件脈絡的大師。──諾曼.內馬克(Norman M. Naimark),《種族滅絕:一部世界歷史》(Genocide: A World History)的作者

    在這本強而有力的東歐歷史綜述中,康納利闡明了該地區的共同問題以及其豐富的多樣性。每個對歐洲過去和現在感興趣的讀者都應該閱讀此書。── 詹姆斯.希恩(James J. Sheehan),史丹福大學歷史學系榮譽教授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50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