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流.華影
0 篇書評

台流.華影

中國霸權下的台灣電視劇文化、性別與國族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507390
  • eISBN: 9789863507550
  • 字數: 191,526
紙本書定價:NT$ 510
電子書定價:NT$ 510
電子書售價:NT$ 403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從晚近的《俗女養成記》、《花甲男孩轉大人》,2010年代的《真愛找麻煩》、《回家》,再上溯至《流星花園》,台灣電視劇從被納入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就成為東亞流行文化圈一員,記錄著流行文化的種種趨勢和變化。
本書將劇集的性別展現置放在國族政治與中國資本和全球資本的競合脈絡中思考,探討在商業國族主義運作下,中華性與台灣性的協商如何鑲嵌於愛情想像、親密關係,以及溫情主義政治。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36

    ──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入圍作《牆國誌》作者好評再出擊── ──《環球郵報》2021年度選書── ──《紐約客》2022年最佳書籍── 繼調查報導前作《牆國誌》,詹姆斯.格里菲斯再次集歷史、文化、教育、政策、國情於一書, 藉由深度跨國調查威爾斯語、夏威夷語與粵語三種受壓迫語言...

  • 電子書: NT$ 385

    風光一時的臺語片,為何淪為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本書將告訴你,關於本土文化的粗俗印象是怎樣煉成的。 重寫臺語電影史,就是重建臺灣戰後文化史!

  • 電子書: NT$ 315

    ________就是信仰! 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異教語(Cultish)可能是世界上最多人說的語言。 如果你是「個人」,這本書提醒你該保持警戒心;如果你是社群經營者,這本書教你如何引起狂熱。

  • 電子書: NT$ 423

    從蔡明亮、雅斯敏、阿牛、陳翠梅、劉城達、黃明志到廖克發 探索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的崛起 以及處於離散與反離散間距中的不即不離

  • 電子書: NT$ 210

    這是一本關於跨國供應鏈肆虐、新自由主義浪潮席捲、港口男人勞動風雲、茶店女性作伴文化、生命陷落及底層困境的「傷心民族誌」。書中的主角包括被國家拋棄的碼頭裝卸工人、入不敷出的貨櫃車司機、慘澹營生的攤車小販、飽經風霜的茶店阿姨仔,以及失語無能的失格父親。若要凝視這些如深淵般的生命圖像,得讓目光回望島嶼過往...

  • 電子書: NT$ 336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 電子書: NT$ 234

    「這世界的現實就是人人要尊嚴,但尊嚴呢,可不是人人要得起。」 這是北京城裡不可言說的低端禁忌,潛居地下室的底層勞動人口悲歌 毛澤東曾歌頌他們,現代中國的經濟奇蹟要歸功於他們 但是現在,他們卻面臨被「切除、清理、掃蕩」的命運 《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見證了這一切

  • 電子書: NT$ 294

    作者庫布拉是流利的多語者,她以土耳其語字詞表達的鄉愁無法完整複製到德語的經驗,精準地陳述了語言的限制和力量。除了以移民二代、多語者、伊斯蘭教信仰的多重標籤,即框架外的異己者視角來探討政治立場的形塑之外,她同時大量引用學術、實務與日常經驗來說明,人們在使用語言表達意見時會因語言限制而出現盲點,甚至因為...

  • 電子書: NT$ 245

    台灣人笑貧又笑娼, 笑貧就可以不去面對社會不公, 笑娼就可以無視於結構壓迫。 這是人造的階級。如此人生,欲哭無淚。 《做工的人》林立青為邊緣勞動者發語,以金石作聲。

  • 出版日期:2013-03-01
    電子書: NT$ 224

    影視文化即電影電視文化,為二十世紀人類科技與文化創造中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之一。 影視藝術在其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藝術語言方式。使得電影銀幕、電視螢幕對於人類生活和人類精神理念的表達能力大大增強,並使人類學會用影像思維方式感知、認識和理解世界。

  • 電子書: NT$ 346

    已故學者張美君博士(1958–2015)專研香港文學與電影,她從膾炙人口的香港電影中,窺見對香港複雜而矛盾的情緒,洞悉作品和它產生的時代如何密不可分。

  • 電子書: NT$ 357

    在認識媒體之前,先讀這本! ◎二○二三全新版作者序 麥克魯漢——媒體的先知 媒體及文化評論家馬歇爾.麥克魯漢在一九六○年代就已經被稱為「媒體先知」,他所創造的「地球村」、「人人皆為出版者」等概念,成為全世界人人熟知的名言。

  • 電子書: NT$ 266

    當代法國哲學與美學思想家賈克.洪席耶 關於電影與藝術、電影與政治、電影與文學的重要書寫! 電影,是個繁複之物。在這個物質場所,我們被影子的表演所娛樂,觸動著我們更為隱祕的情感。它也是一門藝術的概念,由影迷的熱情所組成,這種熱情模糊了藝術與娛樂之間的界限。有段時期,它也是個書寫運動的烏托邦,連結工作...

  • 電子書: NT$ 280

    從一片將被開發的溼地,漫流出對自然與歷史的思考 充滿詩意的社會實踐與反思

  • 電子書: NT$ 350

    一部超越冷戰框架的馬祖民族誌 一個既是馬祖,也是臺灣的故事 ──夾在兩岸之間的島嶼,如何以小搏大,想像未來?

  • 詳細資訊

    從晚近的《俗女養成記》、《花甲男孩轉大人》,2010年代的《真愛找麻煩》、《回家》,再上溯至《流星花園》,台灣電視劇從被納入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就成為東亞流行文化圈一員,記錄著流行文化的種種趨勢和變化。中國崛起後,以中國為中心的「華語市場」概念帶來「華流」;媒介平台化後,在國家品牌和多元文化主義下,「新台劇」成為台劇創造台流的新道路。

    本書將劇集的性別展現置放在國族政治與中國資本和全球資本的競合脈絡中思考,探討在商業國族主義運作下,中華性與台灣性的協商如何鑲嵌於愛情想像、親密關係,以及溫情主義政治。本書重新思考產製流通背後的地緣政治經濟變化,以及社會形構與電視劇文類之間的交織流動。

    作者簡介
        
    楊芳枝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語藝傳播所文化研究博士。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文化研究、媒體研究、性別研究。論文散見於國外專書與期刊,包括Feminist Studies, Boundary 2,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等等。編輯作品包括專書《邊緣主體:性別與身分認同政治》(2017)與Inter-Asian Cultural Studies特刊"The Rise of China in East Asian Pop Culture"(2023,合編)。

    影音資訊

    媒體推薦

    從晚近的《俗女養成記》、《花甲男孩轉大人》,2010年代的《真愛找麻煩》、《回家》,再上溯至《流星花園》,台灣電視劇從被納入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就成為東亞流行文化圈一員,記錄著流行文化的種種趨勢和變化。中國崛起後,以中國為中心的「華語市場」概念帶來「華流」;媒介平台化後,在國家品牌和多元文化主義下,「新台劇」成為台劇創造台流的新道路。

    本書將劇集的性別展現置放在國族政治與中國資本和全球資本的競合脈絡中思考,探討在商業國族主義運作下,中華性與台灣性的協商如何鑲嵌於愛情想像、親密關係,以及溫情主義政治。本書重新思考產製流通背後的地緣政治經濟變化,以及社會形構與電視劇文類之間的交織流動。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1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