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牛津非常短講011
0 篇書評

愛:牛津非常短講011

Lov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02/2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7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7209790
  • ISBN: 9786267209905
  • 字數: 73,274
紙本書定價:NT$ 360
電子書售價:NT$ 252
電子書特價:NT$ 25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我們會為了什麼「愛上」一個人?
  愛是無私的、還是自私的?愛有義務嗎?我們可以用科學討論愛嗎?

  跟大家往往認定的相反,愛其實不是一種情緒。更準確地說,通常我們想到愛的時候,很容易聯想到美好和溫柔的感受,這些充滿愛意的感受確實是情緒,但遠不止這樣。愛可能展現出的面貌包括憂傷、恐懼、內疚、悔恨、苦澀、抑鬱、輕蔑、羞辱、狂喜、拒斥、焦慮、忌妒、厭惡,或想殺人的憤怒。這樣吧,我們可以把愛想成一種聚焦於心上人後的情境,它會形塑並統御我們的思想、渴望、情緒和行為,就像足以影響人所有體驗的稜鏡──甚至包括跟心上人沒有直接相關的體驗。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0

    什麼樣的焦慮才能稱之為病?   就像快樂、悲傷或憤怒一樣,焦慮是一種基本情緒,是人之所以為人相當核心的一部分。如果要你回想上次覺得焦慮的時刻,毫無疑問,不必回溯到太久以前。不過形式較嚴重的焦慮,也是最常見的心理疾病類型,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隨時都會受到影響。

  • 電子書: NT$ 238

      憂鬱,可能是21世紀最嚴重(而且沒有疫苗)的疫情,但憂鬱真的存在嗎?   憂鬱症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常見的心理疾病。許多人承認憂鬱狀態是真實的,但卻難以區分這種憂鬱是屬於一種情緒或心情狀態、悲觀的人格組成的一部分,還是屬於一種精神疾病。有些觀察家主張憂鬱症是現代社會的發明,責備「醫療化」的興起,並...

  • 電子書: NT$ 210

    藥,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   藥(drug)是指刻意服用以獲得預期效果的化學物質。有些藥是醫療用途,意在治療疾病,有些藥則是為了產生令人愉悅的反應,兩種用途都由來已久。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痛是一種身體的感受、是情緒,是文化建構,還是一種可能的同理?   什麼是「痛」?我們很常假定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疼痛的存在直覺上似乎能被隱約理解,但實際上(尤其是對醫學界),痛是個神祕又令人挫敗的謎團。

  • 電子書: NT$ 238

     21世紀,我們似乎仍然「相信」些什麼?   你會避開13樓的飯店房間、擔心打破鏡子會招厄運、認為黑貓不祥?還是隨身攜帶幸運小物、或是在人生重要事件前會有個人專屬的好運儀式?儘管今日一切(似乎)皆以科學為依歸,迷信仍無所不在。

  • 電子書: NT$ 245

    百分之十的人具備亞斯特質,卻不自知; 與世界格格不入,也從來不被瞭解,卻不知道為什麼。 根據BAP研究,台灣至少有兩百萬個亞斯人。亞斯人看待世界,一如迷霧。他們不懂人類主流「社交大腦」的詭譎、曖昧、浮動、壓抑;而他們黑白分明的特質,也不被理解,總是被貼上諸如「白目」、「不長眼」、「自以為是」...

  • 電子書: NT$ 312

    社交上有疑惑、困難嗎? 劃時代的「朋友科學」經典──《朋友原來是天生的》 以數據、事實不斷刺激你反駁它、同意它、思考它, 詳述友誼發生、維持與逝去的科學實證,極可能就是你的交友解方。

  • 電子書: NT$ 300

    我們生活周遭,到處都是自戀狂! 最全面最詳實的極端自戀者介紹指南 極端自戀者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唯我獨尊,彷彿世界只為他們存在, 這樣的人,你我的生活中總會出現一兩個,但也許你從來沒認出他們來……

  • 電子書: NT$ 284

    輿論操控、情緒勒索、發財夢詐騙…… 我們活在各種「洗腦劇毒」之中! ──《商業周刊》1678期選書──

  • 詳細資訊

      本書從哲學家的觀點書寫。哲學熱愛處理謎團,而「愛」提供了各種雜亂無章的謎團──你不需要格外謙卑才能承認自己對愛感到迷惘。書中將會討論愛的基本哲學問題、分辨不同類型的愛、檢視各種愛情意識形態,也會加入(或許)試圖透徹解析愛情的科學。

      我們有可能解開愛的謎團嗎?

    作者簡介

    羅納德‧德‧索薩(Ronald de Sousa)

      多倫多大學哲學系榮譽教授,研究主要集中在尋求理解心靈的哲學領域:情感、演化論、認知科學、美學、倫理學和性。尚著有:The Rationality of Emotion(1987)、Why Think? Evolution and the Rational Mind(2007, 2011)、Emotional Truth(2011)。

    譯者簡介

    葉佳怡

      台北木柵人,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非虛構作品《向獨裁者說不》、《永遠的蘇珊》;小說作品《我彌留之際》、《消失的她們》、《聲音與憤怒》;人類學作品《卡塔莉娜》、《尋找尊嚴》等。

    媒體推薦

    當我們試著想像憂鬱是一種疼痛、迷信是一種感覺被愛的社會支持,而藥物反映了我們潛在的焦慮,我們才有可能在高度原子化的社會結構中了解21世紀六大煩惱的社會根源,建構適合每一個社群與每一個人的療癒文化。——趙恩潔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1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