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原價 | 售價 | |
---|---|---|---|
電子書 |
|
NT$159 | |
經理人月刊(24期) | NT$2199 |
【下定決心搞懂財報!】
在雜誌編輯台上,我們經常在討論的題目類型之一就是:解決讀者的困難,讓讀者覺得很繁瑣、費力的事物,變得簡單易懂、輕鬆消化。其中,看懂財務報表,永遠都會出現在候選名單上。
這背後有幾個假設:財報都是商業世界的共通語言;很多人看到數字就冒冷……
產品經理10堂課 每一項暢銷商品背後,都有一組日以繼夜、不斷打造更好服務的團隊,而團隊中又有一位重要的領航者: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帶領產品從無到有,是一趟幾乎沒有終點的旅程,這個職位得足夠貼近顧客,熟悉他們的需求、痛點,規畫產品走向,還要懂得發揮影響力、串聯起每位夥...
訊息零落差,一句話達成目的 精準溝通 「為什麼同一件事要說那麼多次?」「這件事我之前不就說過了嗎?」我們時常覺得別人沒聽進自己說的話,然而,話說出去,就等於對方接收到了嗎? 溝通始終是雙向的,話說出去,必須確認對方和你想的一致,才算做到真正溝通。精準溝通,是讓對方願意聽你說,也懂得你說什麼...
實戰OKR 自20年前Google崛起以來,他們一直實施「目標與關鍵結果」(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管理制度,它強調讓員工自主設定目標,隨時因應外界變化調整,不以成敗結果打分數,更看重員工執行過程是否有突破、進步。由於方法簡明,協助團隊聚焦最重要的事,在當今...
編輯台時間 Editor's Time 不做什麼,你會更成功? 又到了訂定新年新希望的時節了!2012年,你除了列出新年度的To-Do List,不妨試著也列出一份Not-To-Do List。 《UP學》作者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請快速「爆雷」 你一定聽過對方說了半天也沒聽懂的簡報,你一定也讀過看了半天卻一個字也沒讀進去的報告。然後你試著問問自己,當你碰到這種情況時,除了覺得浪費時間或感到挫折之外,你是不是還會在心裡萌生一種感覺:做簡報或寫報告的……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主管的成績單 去年11月號,我們談了「向上管理」──管理你的老闆;這一期,我們改談「向下管理」──讓你的部屬變強。 就像小學或國高中時期,班長多半是由「功課好」的同學出任,主管通常也都是因為「表現傑出」而被選……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每項工作都需要企畫 如果你的工作職稱沒有冠上「企畫」(或「企劃」)兩個字,你可能不太會想到企畫是什麼,也不太覺得自己需要企畫力。 因此,如果貿然地就總結說「人人都需要企畫力」「人生、工作都需要企畫力」,……
學會思考,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這期我們整理了四套經典的思維方式、近30種工具,讓你能夠即學即用,試著將自己的靈感磨尖,讓我們一起在思想上,成為真正「獨立」的人。 獨立思考工具箱 PART1《向麥肯錫學邏輯思考》: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 PART2《向狄波諾學創意思考》:徹底延展你的想像力 P...
大家常說:「情、理、法」!要達到溝通效果,情往往比法、理有用,更令人印象深刻。 說一個好故事,是用動之以情勝過述之以理的方式拉近距離, 更是領導者或是一般工作者都不可或缺的能力。
【導讀推薦】 你的英文比你想的好 學好英文是許多人反覆出現的新年新希望。但知道英文很重要,與決心學好英文又是兩回事。為什麼學不好英文,或許是因為你把英文想得太難。在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英語只是工具,說得好不好,端看是否能達到溝通的目的。 ……
【下定決心搞懂財報!】
在雜誌編輯台上,我們經常在討論的題目類型之一就是:解決讀者的困難,讓讀者覺得很繁瑣、費力的事物,變得簡單易懂、輕鬆消化。其中,看懂財務報表,永遠都會出現在候選名單上。
這背後有幾個假設:財報都是商業世界的共通語言;很多人看到數字就冒冷汗、翻白眼,心有餘而力不足,永遠都在找尋更快、更好的解決方案;雖然不會財報沒有迫切性,也不會對工作造成立即的危害,但是好像應該先學起來比較好……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準備了幾本財報書,想來節錄幾句「為什麼你應該懂財報的○○個原因」,或是歸納出幾個「學會財報可以帶給你的○○個好處」,但是總覺得不大對勁,因為這些理由雖然很「正確」,卻「很冷」,無法激發學習「熱情」。
舉幾個例子來說:「現金流量、獲利率、周轉率、資產報酬率、成長──企業的所有一切都是從這個核心出發。」「經理人要學會財會技能,設法讓自己在企業策略討論中,成為更有價值的參與者,並且能更有效地捍衛自身的想法。終究,要判斷決策好壞,一個很重要的基準就是它們在『數字上』的表現如何。」
或者比較實用、實際的原因:「分析財報,可以讓我們知道一家企業的營收主要來自哪些產品,還可以知道哪些產品可以幫公司賺錢。」「了解成本、利潤和數量之間的關係,你可以決定是要繼續或放棄某項新產品的開發。」
看完上述文字,讓你興起了學習或複習(學過、但從沒搞懂過,也不知道怎麼用在工作上)財報的動力嗎?如果是,還有另一道關卡:損益兩平的數量=總固定成本÷每單位邊際成本。看到這則公式,看到每單位邊際成本、想到這是要怎麼算,都還沒能讓你卻步?
終究,學習任何事物,都是對自己的恆心與決心的考驗。我們可以提供無數個好理由、好方法,但是如果你覺得沒必要、用不到、不想學、學不會,說再多也是枉然。在閱讀財會書籍的過程中,經常可見作者們奮力地引經據典、生花妙筆,想要用生活化的例子,吸引讀者親近這門學問、這個語言,其中儀表板、體檢表就是很常用的比喻。想想其實很有道理:車子沒油了、哪裡出了狀況,你大概不會希望是用「感覺」的,最好有燈號、有數字提醒你;站上體重計,你就會知道自己明天該吃多少;體檢報告出來,血壓、血糖、血脂都高,你就會曉得該運動、該休息了。在組織裡工作,難道不該懂得維繫這個組織健康運作的關鍵數字嗎?
數字的力量很奇妙,可以預測、測量、評估、比較;最重要的是,數字可以促成你去採取行動。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