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主管的成績單
去年11月號,我們談了「向上管理」──管理你的老闆;這一期,我們改談「向下管理」──讓你的部屬變強。
就像小學或國高中時期,班長多半是由「功課好」的同學出任,主管通常也都是因為「表現傑出」而被選……
「只專注於自己付出的努力,並且強調上對下權威的人,不論他的職銜和階級有多高,終究只是各部屬。但能聚焦貢獻,並且為成果負責的人,無論他的資歷多淺,都可以說是『最高管理階層』,因為他願意以組織整體績效為己任。」 《杜拉克談高效能的五個習慣》 績效管理系統是一個4步驟的循環,「……
編輯台時間 Editor's Time 不做什麼,你會更成功? 又到了訂定新年新希望的時節了!2012年,你除了列出新年度的To-Do List,不妨試著也列出一份Not-To-Do List。 《UP學》作者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告別一事無成的工作天 記得看過一集「海綿寶寶」卡通,內容大致如此:該寫功課的海綿寶寶,怎麼就是無法專心,先整理書桌、再打掃家裡,最後還用自己的「肉身」,到流理台去洗碗盤……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海綿寶寶愈來愈焦慮,功課還是……
【訂下目標,放手去做】 小時候,最常寫的作文題目之一就是「我的志願」:總統、老師、醫生,寫得時候煞有介事,實際上,一年一個志願,似乎又不曾當真過;隨著歲月流逝,志願開始實際起來,是對自己的期許,當然也有來自工作的要求,不變的是訂立目標時信誓旦旦,到頭來仍然實現的少,落空……
【刪掉那些做不到的新希望!】 又是一年之初,你照例為新年許下新希望嗎?還是因為你每一年的計畫都沒實現,你索性連這個步驟也省了?日復一日,照舊過日子。 在《其實,你一直受習慣擺布》書中,心理學家傑若米.丁恩(Jeremy Dean)提到一個近30年前的研究:美……
【好員工為什麼要替「你」工作?】 一直很喜歡《Google模式》提到的這個故事: 某個周五下午,Google創辦人之一Larry Page隨意輸入搜尋字,看看會得出什麼結果和廣告……他印出了他不喜歡的搜尋結果頁面,在上面標示出超出查詢範圍、與關鍵字不相關的廣……
《經理人月刊》與所有的雜誌都不一樣,我們談內部、談管理、談創造高效率的工作者、管理者、經營者。我們有一個想像:如果台灣最終有100萬個高效率的管理人新興族群,他們專業、他們充滿創新精神,他們有高度的責任感,對組織、對社會;當然他們也有多元的人文關懷,對人類、對生活態度,那台灣會是什麼樣的美麗新世……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請快速「爆雷」 你一定聽過對方說了半天也沒聽懂的簡報,你一定也讀過看了半天卻一個字也沒讀進去的報告。然後你試著問問自己,當你碰到這種情況時,除了覺得浪費時間或感到挫折之外,你是不是還會在心裡萌生一種感覺:做簡報或寫報告的……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兩個金字塔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需求層級」(Hierarchy of Needs)理論,經常被畫成金字塔型,從底層到最高層,分別是生理、安全、愛與歸屬感、自尊及自我實現,……
編輯台時間 倒過來活 很多人喜歡《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這部電影,劇情大意講的是兩個癌末老人,一個有錢白人(愛德華)、一個藍領黑人(卡特),在醫院結識,展開了一段冒險與修補人生缺憾的旅程。 片中……
成功者8個習慣 成功,更要幸福 溝通,更要聆聽自己 一次讀懂成功學之父史蒂芬柯維史上最暢銷、2500萬本的銷售量,《財星》100強企業90%共同的訓練課程。 柯維所提倡的成功學,不是財發名就,更不是如何策略……
編輯台時間 Editor's Time 有為者亦若是 歲末年初,今年,你過得好嗎? 「All from the small……」在即將上映的電影《哈比人:意外的旅程》預告片中,片頭的一句話讓我久久咀嚼:一切都從小處開始。……
【下定決心搞懂財報!】 在雜誌編輯台上,我們經常在討論的題目類型之一就是:解決讀者的困難,讓讀者覺得很繁瑣、費力的事物,變得簡單易懂、輕鬆消化。其中,看懂財務報表,永遠都會出現在候選名單上。 這背後有幾個假設:財報都是商業世界的共通語言;很多人看到數字就冒冷……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每項工作都需要企畫 如果你的工作職稱沒有冠上「企畫」(或「企劃」)兩個字,你可能不太會想到企畫是什麼,也不太覺得自己需要企畫力。 因此,如果貿然地就總結說「人人都需要企畫力」「人生、工作都需要企畫力」,……
言語可以騙人,但身體無法說謊 FBI教你讀心術:言語可以騙人,但身體無法說謊 整理‧撰文 / 陳芳毓 編輯 / 陳清稱 攝影 / 賀大新 圖片提供 / 大是文化 你認為,哪種溝通方式傳遞的訊息比較誠實?是語言,還是肢體?……
定向搜尋、架構整理,全面提升你的情報戰力 無論採用何種蒐集、整理方法,第一步就是「整理腦袋」,要先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後續的蒐集行為才有意義,面對大量資訊時,從中汲取菁華,將資訊化為知識。 4招提升曝光度,讓老闆看見你工作認真 你常常……
不要重新發明輪子! 談到「讀書」,腦中響起已故歌手蔡藍欽唱的〈老師的話〉,歌詞裡說:十八般武藝,功課要排第一,用虔誠的心情來體會這戰鬥的真理。挨打受氣的日子終究會過去,藤條考卷將成為回憶……學生時期的閱讀,總被認為是痛苦、狹隘、分數導向、有標準答案的;所以,應該有不少人在拋開藤條考卷……
編輯台時間 他為什麼比較聰明?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新‧企業參謀》書中指出,「人稱『問題解決者』的那些人,就是能在進入問題核心前,把思考力發揮到極限,擬出一套方法的人。」 不經思考地讀這句話,會覺得還……
編輯台時間 向上管理,向上位移知名領導力教練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引過這樣一則統計數據:「上班族平均每月花15小時批評老闆。」用一個月30天來算,表示上班族每天會花半個小時來罵老闆。從人性來說,工作者之所以對上司頗有微辭,很多時候是覺得「老闆怎麼可以……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擁有英語腦, 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你有一個願望,會是什麼? 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讓工作的發展更為順遂,會是其中之一嗎? 台灣的上班族似乎一下子掉到了矛盾的困境裡:一方面,……
【藝術與科學的拿捏】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類似經驗,剛完成一項任務、辦完一場活動、做完一場簡報,你覺得不甚滿意,還有幾個環節待改進。當下,你可能有些懊悔,提醒自己下次絕不能再犯;回家後,你可能還對於自己沒能拿出最佳表現、在大家面前露臉而耿耿於懷;過沒幾天,你就忘記這件事了。……
你曾經訂下多少目標,最後無疾而終或功敗垂成?在你深切自責執行不力之餘,是否曾經想過根本問題是設定目標的方法錯了?無論是要壯大公司、減重、跑馬拉松,你都得從設定目標開始,擘畫成功藍圖。 原文書特色: 《華盛頓郵報》好評推薦 《UP 學》Marshall Goldsmith、四...
為什麼有些企業員工同心協力、積極投入,有些卻互推責任、消極行事?答案就在於企業文化,也就是你的員工思考及行動的方式。當老闆不必這麼累。想有效提高績效?先著手改變你的企業文化!
任何企業都必須面對市場嚴峻的考驗,要持續生存下去,必須創造出更多價值。掌握強化基礎、持之以恆、一步步進展、專注與紀律,以及發揮品質等五大關鍵,你就可以成為出色的企業價值創造者!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團隊決策成功十步驟 1. 想作出好決策,就得兼容並蓄,爭取團隊成員協助 2. 列出大家共同的期望與渴望達成的目標 3. 找出真正的問題,別被聽來不錯的解決辦法迷惑 4. 能看出各種可能的方案,而非自己中意的選擇 5. 以成果導向作為審視各項方...
公司的最佳決策,為什麼往往撐不到2年就無疾而終? 本期目錄: 基石1── 確立清楚明確的方向 基石2── 網羅適當好手 基石3── 一開始盡量「買通」員工 基石4── 以員工的進取心作為前進動力
清崎:「房地產代表著自由」,5要素、8關鍵、7方法,把富足和未來握在手中! 本期目錄: 第1部分:房地產這門生意 第2部分:進行房地產投資案 第3部分:了解房地產可以賺錢的創意方法 第4部分:必學的重要課題
信任不再是一種要或不要的抉擇,有第 3 種選項正漸漸浮現檯面,你可以選擇用一種聰明的方式來信任他人。讓你在爾虞我詐的世界裡,降低風險、擴大商機,盡情享受信任帶來的巨大好處。
編輯台時間Editor's Time
主管的成績單
去年11月號,我們談了「向上管理」──管理你的老闆;這一期,我們改談「向下管理」──讓你的部屬變強。
就像小學或國高中時期,班長多半是由「功課好」的同學出任,主管通常也都是因為「表現傑出」而被選出來當官的。對於習慣跑第一的人來說,當後面開始跟著一小群人或一大堆人,他最本能的反應就是,「這些人怎麼都跑那麼慢、跟不上來?」但是他縱使無奈也必須接受的事實就是,這些慢吞吞的人的成績加總,最後會變他的成績。
而當一個部門或單位的總成績很爛,我們通常不會把那個部門或單位的主管稱為「好主管」,因為在企業或組織裡,所謂的「好」,絕對不只是「一個好人」,你還得交出「好績效」。所以,你得讓原本跑得慢的人,都能跑必須更快,甚至還跑得比你快,這樣非但你自己的好不會受到拖累,部屬的好也會為你個人增光,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
英國領導力專家約翰.阿戴爾(John Adair)提出的「行動導向理論」(Action Centered Leadership)指出,任何一個領導情境都包括3個要素:1.Task:目標或任務的達成;2.Team:執行任務的一群人;3.Individual:執行任務的這群人當中的每一個人。阿戴爾認為,行動導向理論是以「領導者的行動」為核心,領導者必須同時關注、均衡這3個面向,如果任何一個元素被忽略,其他元素都不太可能成功。舉例來說,時間和資源的限制會增加團隊執行任務的壓力,但也可能讓團隊成員身心俱疲;而主管就算花費很多心力在營造團隊氣氛或士氣,團隊卻始終拿不出好成績,成員們也會失焦或缺乏成就感。
雖然工作績效不是一切,但不可否認,在職場上,績效確實必須被排在第一。你已經當上主管了,不用再證明你的能力強過部屬,那不是升你做主管的目的;身為主管,你的工作是教練,透過建立團隊精神與紀律,以及發掘個別成員的能力,有效達成任務。
執行副總編輯 齊立文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