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電子書 |
NT$180
|
|
康健雜誌(12期) |
NT$1380
|
|
成功訂閱後,將由最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靜的力量
手機就擺在旁邊,你還能全神貫注、心無旁鶩地讀完一本書嗎?《康健》網路調查發現,由於欠缺專注力,近九成的人經常感到煩躁、效率變差、身心疲憊。
不只是分心煩躁,這個時代孤寂而混亂,人生只能在莫名的恍惚和混亂裡空轉,人們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4
電子書: NT$
149
中醫斷食168
看體質、看時辰決定你的斷食時段
結合168間歇性斷食與12經絡時辰養生法,補足西醫理念的漏洞,依照不同的體質,選擇不同的斷食方案;斷食與進食的時段,符合經絡循行的原則;食物選擇加入藥食同源理念,更能深刻養生。
5
電子書: NT$
149
留牙對策
中、西醫最強固齒術,守住每一顆牙
牙齒與健康的關係緊緊相依,但為何「他們」卻變成說換就換的「身體道具」與「使用零件」?留牙,跟留住其它器官一樣重要。如果你也怕看牙醫,更要收藏起來、徹底研究,用中、西醫必勝的留牙對策,阻止「牙齒小偷」搬走你珍貴的牙齒。
電子書: NT$
149
順著經期做保養
每月一次的生理期是女性健康指標!除了觀察經血、經痛等,月經周期幾天算正常?月經沒來會怎樣?非經期出血是疾病嗎?生理期減肥、養好孕、更年期怎麼做?想要「月來」愈瘦、愈美、愈健康,你一定要搞懂經期的秘密!
5
電子書: NT$
128
命運選擇題 要喝手搖還是白開水?
成年人每天可能需要做出3萬個決定,小到一日三餐,大到人生規劃,每時每刻我們都在面臨選擇。選擇困難、猶豫不決的背後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能毫不猶豫堅持某一選項的人,又具有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每次選擇都可能獲得一次快樂或後悔,該如何做出理想選擇?我們一起來探索。
電子書: NT$
180
常春月刊 02月號/2024 第491期
電子書: NT$
149
氣血導引
每天15分!暢通全身氣血養腎氣
白髮變黑髮・解痠痛、逆齡、防失智
電子書: NT$
120
新四高100問 完全解答
三高+1
新四高危機 比癌症更致命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三高奪走的寶貴生命,比癌症還多;如今這慢性病「惡魔三兄弟」,新竄出一匹「黑馬」,甚至擠下高血糖,變成「新四高」中的老三,那就是「高尿酸」;過去台灣尿酸偏高的人高達7 成,比世界大多人種都高;尿酸偏高,就可能成...
5
電子書: NT$
149
終結慢性發炎
疲勞、失眠、疼痛、便祕、胃食道逆流、常感冒、心情差,居然都是身體在慢性發炎!拖下去心血管疾病、三高、多囊性卵巢、失智、自體免疫、癌症接著來!從每天3杯茶開始,名醫親授抗炎生活良方,養成抗炎體質超簡單。
電子書: NT$
129
經絡穴位聖經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經絡穴位隨手按,頭痛疲勞能改善
電子書: NT$
150
假牙、植牙怎麼選?搶救真牙大作戰
老後想要有澎潤的面容、享受美食、維持健康活力,牙齒健康是關鍵,但據衛福部2021年統計,65歲以上國人平均自然齒只剩18.6顆,比完整的28顆恆齒少了10顆牙。為何會掉牙?許多人因嚴重的牙周病讓齒槽骨流失,某天發現整排牙齒不會痛卻鬆動、搖搖欲墜,才驚覺牙齒出了大問...
4
電子書: NT$
238
中西醫合療就醫指南
中西醫合療並不是多新的概念,台灣人很早就在「明察西醫、暗訪中醫」,自行做中西醫合療,有沒有療效、會不會有藥物交互作用等,風險自負。
一場疫情,讓人深刻體悟,單一種醫療無法解決愈來愈嚴峻的挑戰,合,才會有希望。
如今,中西醫合療是由中、西醫師主動提出、共同為患者尋思找出疾病治...
5
電子書: NT$
133
乳業戰爭
大廠、小農誰好?
鮮乳、保久乳誰營養?
9大擂台 誰是贏家?
4.9
電子書: NT$
1700
閱讀此書非常容易,無需任何條件,你可以對身心靈一無所知,只需用手輕觸書中圖案,便能獲得相應效果。
書中為大家帶來緩解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如牙痛、胃、腎、眼睛、肝、膽、皮膚、失眠、煙癮、憂鬱、腦部、乙太體、能量體等二十多個能量圖案供大家使用。
官方網站:http://www.samanthe.com...
5
電子書: NT$
149
情緒排毒
9成疾病跟情緒有關!
心理排毒讓你遠離自律神經失調、失眠頻尿與憂鬱症
5
電子書: NT$
128
9月封面標
內心小劇場 演給誰看?
日常生活中一切情緒與感受的發生,都與他人互動息息相關,過往的生命經驗教會我們推敲、猜測他人或自己可能會有的反應或想法,但,這些推測一旦加入太多自我的觀點,就會演變成「內心小劇場」。這場戲裡究竟誰是導演?我們又在演給誰看?
女人最不需要什麼?
你...
電子書: NT$
128
親愛的,我的療癒夥伴!
低落的、失望的、悲傷的時刻,是誰陪伴了你,療癒了你?是毛茸茸的好朋友,是窗台上安靜的多肉,是手機裡的歌單,還是讓你忘記時間的電影,是虛擬的電子遊戲世界……你的療癒夥伴是誰?擁抱療癒夥伴,告別失落憂傷。
4.7
電子書: NT$
0
小孩為什麼喜歡有自己的秘密基地?
這是生物尋求安全感的本能。
心理學研究發現:安全感不足,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發展遲緩、語言困難、情緒調節差、
過動、專注力不足,人際困難……
小海就是一位這樣退縮不語、不與人互動的男孩,
還好他有一個讓他感到安全的恐龍世界……
本期與您分享藝術治療師在...
電子書: NT$
129
「30歲後吃對蛋白質」抵禦初老,疫病退散!
4.5
電子書: NT$
129
節拍超慢跑
・「超慢跑」運動效果,多出走路2.5倍
・專訪超慢跑隊長:徐棟英
・以色列研究:跑步降低72%癌症風險
・遊覽車司機只用3個月,完全逆轉糖尿病且停藥,靠「超慢跑」跑出新人生
・無畏帕金森氏症,65歲練出強肌力
詳細資訊
靜的力量
手機就擺在旁邊,你還能全神貫注、心無旁鶩地讀完一本書嗎?《康健》網路調查發現,由於欠缺專注力,近九成的人經常感到煩躁、效率變差、身心疲憊。
不只是分心煩躁,這個時代孤寂而混亂,人生只能在莫名的恍惚和混亂裡空轉,人們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看不清出口的微光。
靜坐,是「分心時代」的解藥。
靜靜數著呼吸,不懊悔過去,不擔憂未來,只要純粹地感受自己活在此刻。
如此簡單的一個動作,就能幫助你找回專注與平靜,帶給你一點點希望與勇氣。
當你感覺這個世界在和你作對時,幫自己找一條回家的路。
楊定一新書《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寫到,除了專注、平靜,靜坐還能讓副交感神經接管身體,緩和心跳、呼吸、內分泌反應,並改善消化、增強調適能力,降血壓的功效比吃藥更長久。
靜坐不但是主流醫學的輔助療法,也是情緒教育的幫手。
橘子磨坊設計總監沈志儒靠靜坐抓住設計靈感;國小老師張正傑帶全班學生靜坐覺察,不再害怕數學;田徑選手蔡易達透過靜坐去除雜念,比賽成績更上一層樓,幫台灣奪牌。
靜坐,這麼多科學研究、這麼多人都體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從今天起,何不開始靜坐?
設計師沈志儒在創業時,壓力加上年輕氣盛,對設計作品要求高,菸抽得兇,把自己逼得很緊,常不自覺對員工破口大罵,人際關係緊繃。
後來只靠一個簡單的密碼:「慢慢放下」,破解了沈志儒始終無法靜心的困境。
「就像一杯水,裡面有許多沙粒,但當你將水杯靜靜放在桌上,讓沙粒慢慢沉澱,你就能看到上半部清澈的水,」當他靜坐時,腦子裡浮現這樣的畫面,告訴自己慢慢放下、沉澱、去掉。
分心海嘯襲來,台灣人愈來愈靜不下來。
搭捷運時,你可以維持多久不要去滑手機?聽到Line的提醒聲,可以忍多久不去查看?與人共進晚餐時,又能多久不拿出手機上網?
行動上網普及後,每分每秒都可能有新訊息湧入眼前,分心幾乎變得無可避免,我們再也很難像過去一樣,能夠不受打擾、全神貫注地看完一本書。
調查發現,超過兩成的人不知該如何擺脫煩躁情緒。另外,22%的人選擇脫離煩躁的方法是睡覺,接著才是深呼吸、運動,還有近一成的人選擇用大吃來發洩,只有7%會靜坐。
洪敬倫指出,雖然不能說現代社會的型態直接造成人們罹患憂鬱症、焦慮症,但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現代社會的型態的確容易使人分心,無暇覺察與消化情緒,從而導致憂鬱與焦慮。
即時通訊軟體、社群網站、電子郵件鋪天蓋地,24小時不間斷包圍我們的生活,在洪敬倫看來,已經成為具有威脅的「淹沒式科技」。
如果高壓的社會型態及「淹沒式的科技」是導致分心、焦躁與憂鬱的「致病源」,我們就應該找出預防的辦法,例如劃出界線,回家就不要收信,擁有自己的空間。
壓力大、分心、煩躁透過靜坐尋求內心平靜
競爭激烈、步調快速的社會是殘酷的競技場,焦躁、心靜不下來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困擾。人們心裡有許多疑惑找不到解答,生命也尋不到出口。
新科技解決不了內心紛擾,於是人們只好往回、往內探求。「靜坐」這個源自東方的古老法門成了一帖解藥,愈來愈多人在生命困頓、思緒紛擾之際,選擇閉起雙眼坐下來,什麼都不做、什麼也不想,就只是悠長地呼吸,從中汲取養分與力量。
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在新書《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提到,靜坐可以還原心靈居所的秩序。靜坐是讓心靈淨化的法門,可以讓身心擺脫意念與煩惱的無窮干擾。且靜坐的心境不只能幫助學習,還能讓生活更有方向感,引導你穿越環境的紛擾、人事的動盪和變故,完整活出自己的生命。
目錄列表
KJ2850.#01- KJ2850.#01.pdf
- KJ2850.#02.pdf
- KJ2850.#03.pdf
- KJ2850.#04.pdf
- KJ2850.#05.pdf
- KJ2850.#06.pdf
- KJ2850.#07.pdf
- KJ2850.#08.pdf
- KJ2850.#09.pdf
- KJ2850.#10.pdf
- KJ2850.#11.pdf
- KJ2850.#12.pdf
- KJ2850.#13.pdf
- KJ2850.#COVER.pdf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