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原價 | 售價 | |
---|---|---|---|
電子書 |
|
NT$120 | |
今藝術(6期) | NT$720 | ||
今藝術(12期) | NT$1320 |
本期主題:展演飛地──第三勢力崛起與突變
------
在台灣,原先藝文界展演專業分離的慣習逐漸變得不同,「展中有演」、「演外有展」等作品發表形式成為新興勢力,舞蹈、身體、戲劇、音樂、聲音、影像的元素連結與揉合,突破了既有的空間想像,展示與表演間的共生關係掀起話題。在本次的專題,我們邀請藝評人、策展人、藝術家們,盼能透過多元而不設限的角度,觀察與討論展演跨界融合的新面向。
本期主題:思辨.辯思 兩藝校長大辯論 ------ 2017年11月25日──台灣史上第一場「兩藝校長大辯論」,邀請台藝大校長陳志誠與北藝大校長陳愷璜,對於高等藝術教育發表想法,論綱涵蓋藝術大學的理念與定位、如何協助學生銜接產業、推動國際交流等。在本專題裡,我們邀約與會的六位提問人與三位青壯世代...
本期主題:視窗世代──從視窗美學到演算法 ------ 在近十幾、二十年中,年輕世代創作者無論是在跳躍的影像剪接、敘述邏輯,乃至於技術採用上,或許都令我們有感於今日的藝術表現,已經與我們熟悉的藝術相去甚遠。在2021年三月建立在NFT的衍生藝術乍然進入我們眼簾時,或許很多人的疑惑是「這為什麼是藝...
公共藝術與吉祥物,兩者之間交錯著曖昧不明的界限,近年亦有層出不窮的相關事件掀起群眾討論,首先是關乎藝術性的美學討論,另一邊則是關乎場域公共性的歸屬,與在地脈絡的有無。本專題期盼透過交織觀光與藝術的討論,另闢一種對於公共與藝術的思維,並檢視近年熱議事件中,「奇觀吉祥物」的作者,試圖思考審美或思辯式報導...
本期主題:域外展映 ------ 近年來,一些影像創作者投身至傳統的發表場域之外,去投映、發表和分享自己的創作,例如陳界仁將《殘響世界》以四塊銀幕投映於樂生療養院原址,或者高俊宏在海山煤礦、博愛市場放映《博愛》。這種作法不僅是尋求觀看語境上的新鮮感,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創作上的再推進。本專輯考察近年...
本期主題:藝術圈大災難 華藝引發的著作權血案 ------ 一樁藝術家與藝術公司爭奪著作權的法律戰爭──「華藝案」,引起台灣藝術圈熱烈關切與討論,讓我們不得不面對藝術家普遍缺乏法律知識的事實。本月專題針對此案深入報導,蒐羅了各個角度的答辯以及專家的意見,包含專訪華藝網董事長林株楠、監察委員劉德勳...
本期主題:春拍啟示錄 ------ 本期「一槌定音 春拍總結」特輯,聚焦呈現今年度中港台三地春拍季的熱點:各大拍賣行在此季幾乎都重新書寫了「現當代藝術」專場的新高紀錄,而因應近幾季進場藏家有年輕化的趨勢,拍賣行的策略也隨之更迭,創造熱烈氣氛。而哪些場次吸引大批人潮進場競逐?哪些讓人對其規格與...
本期主題:抗爭.藝術——激進主張下的藝術現象與行為 ------ 這次的專題只是一個微小的嘗試,但我們深切希望能為我們的藝術環境與公共議題討論,帶來更多討論方式的可能。(企畫/朱貽安)
世界的共感建築之旅──屬於我們的靈魂場所 共感,是內心與外在環境產生共鳴的感受能力。 大量紛雜的資訊,及快速的工作步調,為生活帶來豐富的面貌, 卻也引發心靈的反動,人們開始在住家和工作場所外,尋找一處讓心靈獲得緩衝的空間。這些場所不僅串連人們的互動、甚至能創造對環境的認同感。透過建築師之手,...
本期主題:來自民間的當代再述 ------ 本期《典藏‧今藝術》「來自民間的當代再述」專題將深入探討〈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展覽,並連接到殖民現代性對民間信仰藝術體系的拒斥,及在混血式的宗教建築反觀台灣的文化性格,還有自該展的藝術家及其作品出發,思考民俗攝影的創作與展呈方...
本期主題:邊緣身體‧踰越感官──90年代次文化場景 ------ 隨著1987年解嚴,報禁、黨禁解除,台灣社會經歷一段劇烈的變動,瀰漫起騷動的氣氛,出現更多元的聲浪,本期專題即聚焦1990年代的狂野高潮,延伸自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破身影》一展,特別藉由「反文化身體藝術運動」之切面進入,邀請讀者...
本期主題:40影蹤 金穗獎的不惑實驗 ------ 金穗獎作為台灣實驗電影的創作推手,培養出許多新銳電影創作者。在今年,金穗獎邁入不惑之年,本期的「40影蹤」專題,嘗試由不同角度回看金穗獎40年來的樣貌,梳理該獎項創設緣起與發展脈絡;同步觀察台灣社會背景與影像創作之間的變化,試圖了解金穗獎對影像...
亞洲風格城市崛起 近年從最受歡迎的旅遊地點,到宜居城市的排行,大家開始將目光從耳熟能詳的亞洲大城市,轉到具有獨特魅力的亞洲其他城市。本期《La Vie》將帶你一探日本新創之都福岡市、中國內陸的文創城市成都、泰國北方的藝術與工藝之城清邁這三座崛起中的亞洲城市,同時也回望台灣近年以設計、藝術催化在地發...
2017年7月,台灣解嚴走入第30年,香港移交主權第20年,這段期間,台港兩地環境急遽變化,藝術創作者與運動者在各事件中振聾發聵,激起許多思潮與對話。《典藏‧今藝術》在30/20年後的今日,邀請台灣、香港兩地藝術家與藝評人,以「事件後的空間」為概念,分別以紙上創作、展覽及文字形式深探當中的歷史脈絡,...
本期主題:海漂時代 藝術人才 ------ 本期專輯「海漂時代」,為讀者帶來陳沛岑、王涵怡、蕭牧齊、黃九蓁、侯韶宜的故事,他們是從台灣出發,到世界各地舞台拚博的青年世代。他們的青春記事本,很值得以藝術事業為職志的年輕讀者參考。中國藝術品近30年在全球藝術市場的崛起,正值青春;美中貿易戰,只會是青...
光與影的生活時刻 因為光,我們得以看見這個世界的輪廓,以及美麗的色彩。 它多變又迷人的特質,像是一雙隱形的手,在日常中捏塑出各種物件的個性、空間氛圍,於是創作者以其為靈感,在鏡頭裡留下令人震撼、感動的畫面,或者運用它渲染空間裡的戲劇性。不只如此,它也以各種形式帶領我們體會時間的流逝,直視...
【家,離自然那麼近】 19世紀,美國知名作家梭羅移居原生林湖畔,兩年多的生活成就了不朽的文學 作品《湖濱散記》,他曾有感而發「富足的生活某種程度上,造成心靈層面的 失落」直至今日仍不斷提醒著我們,在與自然漸漸疏離的時代,別忘了生活還 有一份單純的感動。
本期專題以「觸地的書寫」為題,試圖回訪建築最初與人丶環境的關係,並梳理普立茲克獎的發展歷程。由最早於台灣土地長出的普立茲克獎得主作品台南菁寮聖十字架堂為起點,銜接八里的聖心女中校舍,以及在台作品數量最多的伊東豊雄作品,到八卦山上的台豐高爾夫球會館等,讓讀者知悉普立茲克獎得主在台作品,以在地視角分析這...
COVER STORY 民藝復興潮 在中國 匠人、設計師、民藝青年的造物之夢 那些由匠人雙手打造出的日用器物,是否已漸被遺忘?那些因物氤氳而起的樸素美好的民藝之道,難道只能在嘆息中消失嗎?我們來到近年來將「匠人精神」炒得熱火朝天的中國,試著探究,民藝如何可能拍拍灰塵、拋開嘆息地回到當代的...
本期主題:第Q性──穿越歧路花園 ------ 今年五月出爐的748號釋憲,使台灣可望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區,而性別議題自然地在我們周遭存在著,藝術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本期專題「第Q性」,既是提問,也期望展開更多可能性。分別從策展、藝術家作品與電影文本為取徑,探尋人類面對各種性...
本期主題:荷蘭當代攝影 ------ 荷蘭國土面積、人口數量規模不大,在當代攝影及其社群生態的發展上,卻有著相當亮眼的成績。本期專題與Lightbox攝影圖書室合作,從荷蘭美術館的展覽與收藏策略、攝影藝博會與攝影節、攝影教育、跨領域的當代創作與研究課程,乃至多元的發表平台,全方位檢視荷蘭當代...
多感體驗時代來了! iPad掀動新美感生活 ‧趨勢:顧敏╳龐文真,從閱讀談起 ‧iPad創意生活首發!11位名人的新無線生活登場! Making Future Magic∕光影之間的未來 洪裕鈞∕改變行為的設計思維 黃嘉祥∕……
在一片茫然中,繼續維持前進的動力 雜誌做久了,有時候也會去思考到底雜誌對於民眾的意義是什麼?不像醫師、律師、老師、會計師或其他許許多多各行各業的勞工朋友們,實際解決一般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所遇到的疑難雜症,雜誌是以提供資訊為主,不過這些訊息真的會被讀者所喜愛或使用嗎?我們也曾懷疑,但總是堅持著繼續...
我的夏日風格時光 今年夏天,請以一種歡樂Party的心情, 和家人朋友共度夏日有感好時光! 炎炎夏日,請盡情享受清晨的陽光、海天一色的沙灘白浪、森林秘境芬多精,在都市及鄉野之間暢快地品味生活的美好。透過精選的露營、生活風格道具、達人最愛的私房野營之旅、下鄉一周的理想生活實踐,搭配沁涼入喉的啤酒冰...
COVER STORY 設計的質地 在兼具功能與美感的設計誕生前,設計師如何在材料中眾裡尋它,找出完美設計的甜蜜點?目前全球已有材料研究的機構,蒐羅全世界材料並分門別類成為線上和實體展示的資料庫,資料庫內的材料大致分為自然材料、金屬、玻璃、水泥基底、陶瓷、碳基底、加工和聚合物等八大類,包含全球...
本期主題:美術館時代──台灣藝術史的建制 ------ 台灣藝術史研究長期處於被忽視的隱憂之中,直至近年才正式重啟政府與民間的重視與行動,本期專題則試圖將討論途徑擴展至過往較少著墨之處,分別從美術館、藝術修復與檔案平台取徑,期望擴增台灣藝術史紮根的媒介、藉由現代技術與藝術史料的交會,讓藝術資...
本期主題:全球藝市 關鍵報告 ------ 9月底開始,新一輪的2018年秋季拍賣會正式啟動!今年的市場變數極多,在此,為讀者整理最新的市場關鍵字,以作為秋季拍賣時的參考。同時,《典藏.今藝術&投資》與artprice合作,推出artprice最新的2018年上半年度分析,以精準的數字分析提供讀...
COVER STORY 超跨界創意者聯盟 「合作」並非新名詞,但在這個時代,它已非加分題,而是必答題。當五花八門的跨界聯盟已為常態,讓我們抽絲剝繭,看見成功的「1+1」法則。單打獨鬥的造神年代已經結束了,想在喧囂時代掙出一片天,第一步,請找到對的結盟夥伴! 與『獨行天才』模式不同的另一種...
本期主題:港島的亞洲脈動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於3月盛大展開,無畏近年政經動盪對藝術市場的影響,銷售金額持續成長。本期《典藏‧今藝術》專題「港島的亞洲脈動」,將帶領讀者親臨香港巴塞爾現場以及周邊眾多展會,包含邁入第三屆的Art Central、國際藝廊雲集的中環、新出現的西浦189...
COVER STORY 夏日理想好生活 就要這樣過! 拾起你的隨身行囊,當夏日早晨的微光笑開,就出發吧! 來一場野外花草採集,或是攀上樹冠層探險去、在瀑布划一趟獨木舟、到河濱挑戰寬版滑水,讓夏日陽光成為你奔向大自然的熱情推手。透過慢城小鎮的慢活之旅、深入墾丁的在地生活,以不同角度感受各種...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