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原價 | 售價 | |
---|---|---|---|
電子書 |
|
NT$160 | |
經理人月刊(24期) | NT$2199 |
向歷史學職場生存術
實戰OKR 自20年前Google崛起以來,他們一直實施「目標與關鍵結果」(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管理制度,它強調讓員工自主設定目標,隨時因應外界變化調整,不以成敗結果打分數,更看重員工執行過程是否有突破、進步。由於方法簡明,協助團隊聚焦最重要的事,在當今...
碎鏈時代 一支iPhone移出中國的追蹤之旅 保護主義打碎供應鏈,台商打群架優勢不再,3條出路全解讀 印尼》搭小船進出的小島,迎來蘋果代工廠 深圳》前進「搬到月球也能生產」的關燈工廠 印度》直擊千年古城變身iPhone最新基地
成大事的祕訣:做好每一件小事 修練成功的33個細節 在NBA握有3座總冠軍戒指的球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除了苦練球技,其實還有不為人知的小細節。每次比賽前,他會默念美國前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演講稿,像是「重要的不是他人評論,或別人教你...
戰勝新多益 每一位想學好英文的人心中,一定有過這些疑惑:要背多少單字、記多少文法,英文才會變好? 一次解答多益相關問題,年後轉職、升遷加薪必備,戰勝新多益。
創造心流,愛上工作 一名組裝零件工人,當一件產品到他面前,他有43秒完成工作。這樣的工作每天要重複將近600次,如果要重複幾年而不厭倦,該怎麼做?這個現象不是流水線上的工人才會發生,工作者對於日復一日的任務也會產生倦怠,如果你不想因此而頻繁地更換工作,該怎麼辦? 訣竅在於,每天都替自己設...
學習為對方著想的社交溝通 人際溝通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曾說,「如何與人相處,大概是你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尤其是在商場上。」實際上,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工作上,難免都會遇到跟不熟識,甚至是完全陌生的對象打交道的機會。 但為什麼有人總是能在初次見面,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或在社...
一句話,有如此龐大的力量,能讓人們在生命低潮時得到激勵,在不知所措時得到決策的指引,在前景模糊時得到創新的想法。在體悟這一句話的真義之後,甚至成為奉行一生的圭臬。 「名言、金句」是前人留下的智慧結晶。然而面對各式名言,我們絕不是「生吞活剝」,光背誦它的字面意義,而是從名言金句的脈絡中,學習前人在因...
目標管理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1954年出版的《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裡,提出了「目標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概念,並首度為「目標」這個詞賦予了管理上的意涵。 六十多年過去,或許你覺得目標管理早已過時;或許你甚...
做一個成就他人的領導者 「媽媽與情人同時掉到水裡,你會先救誰?」這個兩難的問題換到工作場景中,被詢問者就是那名夾在部屬與老闆之間的中階主管,每天都得體會這種兩難的窘況。
訊息零落差,一句話達成目的 精準溝通 「為什麼同一件事要說那麼多次?」「這件事我之前不就說過了嗎?」我們時常覺得別人沒聽進自己說的話,然而,話說出去,就等於對方接收到了嗎? 溝通始終是雙向的,話說出去,必須確認對方和你想的一致,才算做到真正溝通。精準溝通,是讓對方願意聽你說,也懂得你說什麼...
向歷史學職場生存術
辦公室就是個政治舞台,職場就是個江湖。「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理想世界;「我不犯人、人不犯我」是禮尚往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是生存戰略;「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是升遷權謀。
【編者的話】
「解毒vs.解讀」職場政治
我是主管,經常在辦公室裡公開稱讚某人,表達欽佩認可之意。假設此人是我的上司,我的用意是什麼?(逢迎拍馬)假設此人是我的同輩或部屬,我又是想幹嘛?(拉幫結派、收攏人心、偏心討好)
針對這個非常簡化的情境,你有浮現一些比較正面的可能性嗎?例如,我是真心肯定與喜歡我的上司、同事或部屬。人心很複雜,也很愛臆測,你永遠不知道某個人的心眼怎麼長的,思路怎麼展開的。
你可能要說,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有什麼好討論的?沒錯,大家每天上班做著例行的工作,實際互動的人也就那幾個,看似簡單、尋常的生活,不知怎地,幾乎大家都可以理解,也很有共鳴,辦公室就是個政治舞台,職場就是個江湖。「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理想世界;「我不犯人、人不犯我」是禮尚往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是生存戰略;「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是升遷權謀。
製作這期封面故事時,我試著問周遭的人,「你們在職場上,真的有碰過那麼多『臉厚心黑』的人事物嗎?」有些人想了想,「其實沒有耶,很多事即使當下很氣,之後也都覺得沒什麼。」有些人一聽這個問題就不住點頭,彷彿有無盡委屈,但說實話,我仔細聽也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可能是旁觀者心態使然。
會不會是宮鬥劇、職場戲看太多了?故事情節不是流放邊疆、抄家滅族,就是受盡打壓、歷劫重生。前者是名利場的輸家,後者走的是經典的故事模版「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平凡人生→轉變契機→重大挑戰→自我增強→克服險阻→回歸平淡。
說實話,看陸劇《延禧攻略》《軍師聯盟》時,所有鬥智攻心的劇碼我都覺得好精巧、好過癮,但是就算送我去補習特訓,我可能也學不會。看日劇《我要準時下班》《集團左遷!!》時,又對於男女主角每集照例會遇到一個難題,但最後憑藉正向的態度、努力的精神,一切迎刃而解的套路感到無趣。
戲,還是要曲折離奇、勾心鬥角才好看。幸好對很多人來說,戲就是戲、人生就是人生,自己的工作場合就算稱不上什麼理想職場,至少小日子也過得太平,了解別人怎麼權謀、算計、霸凌、冷箭、捅刀,可以當作長見識,操練洞悉人性的肌肉。
無奈對有些人來說,職場就是宮廷,比戲還戲劇化,他們往往接近權力核心,牽涉重大利益,其中的細節很可能黑到不能說、厚到參不透,只能透過史家、專家來點破了。
想要在職場裡生存、生活乃至於升遷,很多人覺得解方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多看多學,至少可以明哲保身。但我還是覺得既然大家待在職場的時間那麼長,「解毒」職場政治,比「解讀」職場政治重要多了。毒怎麼解?至少先從不當一個會排放毒素的人做起。我是不是太不懂職場政治了!?
總編輯 齊立文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