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小日子》雜誌以「我們喜歡吃早餐」第一期正式出現在大家面前,距今八年又五個月,中間歷經數次失意的時刻,終於,我們跨進100期了。
咖啡是我們百做不厭的題目,這期跟著不同的帶路人重新品嘗咖啡這個題目。無論海角還是天涯,都會有咖啡館存在,沒有絕對的好跟壞,就像生活時空的縮影,人人都有心中對咖啡館的想望。別人心中所喜愛的,不一定是你想窩著的地方。不過就是只有某個咖啡館,能讓某個人感到如此安逸,咖啡跟咖啡館就是如此神祕且命定的存在。
「週末的法國吐司」 在早午餐(Brunch)一詞還沒有深植進全臺人民心中的我的小時候,週末到臺北仁愛圓環的双聖美式餐廳吃早餐是我始終印象鮮明的家族回憶。二面蘸滿蛋液的帶邊薄切吐司,放在充滿奶油的煎檯上煎到金黃表皮出現淺淺焦褐色斑紋,端上桌時再把裝在小瓷盅的楓糖漿淋上吐司,甜滋滋地讓眼睛都吃出了...
大口吃下美好人生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面有個場景:「鮮綠色的櫻樹葉子迎風搖曳,閃閃爍爍地反射著陽光。日光已經是初夏的了。在星期天下午溫暖的陽光下,每個人看來都那麼幸福。」這是我們這一期的場景設定,拜訪了五組戶外餐食的主人,以及三位生活專家,趁著春天還未遠走,天空與草地都在呼喚,邀請讀者...
每座城市都必然有自己的廟與廟口,許多地方個性也是透過這些食物流露,甚至許多流動、變遷與移轉,都默默地在廟宇與廟口留下痕跡,人情的風景和文化的脈流環繞著神與信祂的人而生,請跟我們深入不曾去過的廟宇,在那些陌生場景的最核心,是關於人們也關於他們所信。
無所事事的甜美 講到世界上最擅長耍廢的民族,大概會想到法國人或義大利人。之前去義大利旅遊,在平日的下午兩三點就看他們成群在路邊曬太陽喝espresso。義大利文裡面有一句dolce far niente,意思就是無所事事的甜美、什麼也不做的小確幸。這句話的歷史已難以追溯,但能確定的是義大利人至...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九降風,是新竹一帶的氣候現象,牽動著土地的產業、人文,山與海,城與鎮,蘊育著豐沛的文化氣息。 即使在科技城的發展之下,仍有一群人,默默持續堆疊不能被遺忘的歷史痕跡。
100期了 我們還是喜歡吃早餐
2012年4月,《小日子》雜誌以「我們喜歡吃早餐」第一期正式出現在大家面前,距今八年又五個月,中間歷經數次失意的時刻,終於,我們跨進100期了。
創刊號在時任總編輯黃威融帶領下,開創了臺灣雜誌的新風格,我總是形容威融確立「無聊變有趣」、「見微知著」的特色,就是小日子一路走來的風格。我們把生活中那些習以為常的事情,當成一門學問在研究,不聊大事大道理,專注在日常中的一個點、一件事,描繪這些小小的美好。
有人說我們無聊,也有人說我們很廢,這都無所謂,我們在第一期就回答過了,生活的小事都是重要的大事。從睜開眼的早餐,到你過生活的方式,你的餐具、你烹飪的方式、你房間長的樣子、你的午餐、你的晚餐、你看待自己生活的角度……你過的日子,是你心中喜歡的日子嗎?還是別人眼中期待的樣子?生活是一門值得讀了又讀的學問,所以,第100期了,我們仍舊研究著生活,仍舊喜歡吃早餐。
第100期我們復刻了創刊號的題目,一方面向我們的創刊號團隊致敬,一方面帶著讀者看看這八年又五個月,早餐歷史的沿革。我們在版面上盡力追求跟第一期長得很像,在相似的設計裡放進了不同的人物,有我們喜歡的作家許菁芳、導演宋欣穎、夜行性動物代表是調酒師Kero(江湖人稱調酒界的阮經天)等等,我們跟著他們去生活,去尋訪他們喜歡的早餐。
在特別篇的部分,編輯把戰線拉得很長,基隆、臺中、臺南、屏東、蘭嶼的早餐們,以及街頭巷尾、非常親民的臺式早餐店麥味登、呷尚宝、 Q Burger等等。這是編輯嚴重過勞的一期,端出誠意十足的100期,是給一路陪伴我們長大的讀者的獻禮。
大家在外面場合多半看到的是我(發行人冠吟),小日子有一個更重要的推手,就是我的學長,籌資源、拓人脈、到處奔波,一步步推我們走到今天。我問, 100期了你有什麼感想?他說,從零開始,今年終於百花齊放,雜誌越做越好、設計上百種自有商品、有了七間小日子商号、還開了小日子麵屋,下半年還有其他計畫正在展開。
「我們還要繼續過好每個小日子。」學長說。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紀實凝視人心底處 勾扯所有幽深共鳴
幻想與真實之間 一張美麗的捕夢網
民宅變潮區 新舊共存彰顯個性
在山林裡練習跑步 再尋常的日子也能怦然心動
80加侖水池裡的末代白鯨 以數位留下最後身影
輕中年症候群 物欲則剛?
專欄
張曼娟:小日子的大懷抱
馬世芳:又小又好的早餐
黃威融:要真正認識一個人 一定要認識她的家人
封面故事
朝食.攝影|03 : 00am|07 : 00am|10 : 00am
過上很多日子才明白 吃臺式早餐是屬於我的落葉歸根
為了早飯每天準時起床 再累再苦都能被療癒
早餐何須限制 為了喜歡的人什麼都能做出來
人們睡醒後的第一餐 是我每天的最後一餐
地方早餐有自己的玩法
人氣早餐店 必點菜單 TOP3
說到早餐,你是哪一派?
聊聊天
老王樂隊與節目製作人賴彥如聊青春事
創作對話
《鬼滅之刃》的炎上議題――日本女性漫畫家的歧視
我們喜愛的藝文事物
Stella 想看的電影
陸君萍愛聽的專輯
朱宥勳喜愛的書報
吳亭諺想看的展覽
小日子享生活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