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這個主題在台灣社會的重要性及其所受到的關注度是不成比例的,我們也知道這個主題並不討好,甚至關注東南亞移工議題的書店也不是很多。我們與貓哥的「唐吉訶德行動書車」合力舉辦東南亞巡迴移動書展,開至台北、桃園、新竹等地定點停放,讓該處附近的東南亞移民工前來閱讀自己國家語文的圖書,同時還有講座、現場母語朗讀等相關活動,讓漂流異鄉的移民工們有機會接觸到來自家鄉的出版品,還有外籍配偶帶著孩子前來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母國及文化;一場又一場的活動這樣辦下來,累積的動人故事非常多。我們將之化為文字報導出來,讓更多國人認識、理解東南亞移民工在台灣的處境,期望更多人能接納並且伸出友誼的手,以平等、友好及寬容的態度與他們相處交往,讓他們感受到台灣社會的溫暖。
在東南亞這個議題中,「燦爛時光」書店一直是合作社最主要的諮詢對象,因此這次也在「燦爛時光」舉辦了三場文化平權的講座,活動紀錄也都完整刊出。另外這次也在「蘇格貓底」舉辦了《再見可愛陌生人》的紀錄片放映活動,邀請到二位紀錄片導演蔡崇隆及阮金紅映後座談,對相關議題有更深入的剖析。
《閱讀的島》是全台第一本專以書店為主的雜誌,提供最新的書店情報,介紹新書店經營理念,報導深刻而動人的書店故事,並刊載書店店主的選書書評;每一期也規劃一個與書業相關的主題與讀者們分享,也期望它們都能夠獲得足夠的關注及迴響。 本期主題「繪本的大亂時代」特別請到前凱風卡瑪書店的陳培瑜擔任主編。培瑜對繪...
閉上眼睛,問自己:您能夠說的出幾位泰國作家的名字?越南呢?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呢? 本期《秘密讀者》策劃的超大型專題「東南亞文學,與台灣的距離」,就是從上述的提問開始的。光是專題本身就有十篇文章,試圖為大家介紹地理上離我們非常近、但理解上離我們非常遠的東南亞文學。
展示、口語、經典、文組、虛擬、電味、金馬、香港、民法、家盟。 在一片紛雜中,進行2016年的年度回顧並不容易,因為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有趣的事情太多了。本期《秘密讀者》的篇幅也僅夠嘗鼎一臠,試著補充一些新的視角和思路。本期的文章大致可以兩兩成組,形成一個理解的側面。
感動的力量 《閱讀的島》第五期編輯室報告
於二○一七年創刊的《閱讀的島》在極為有限的資源下出了四期,還外加一期二○一八特刊,整體成績雖不能完全令人滿意,究竟還是起到了一定效果:雖在某些書店反應平平,但也成為許多書店的搶手熱賣書刊。
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今年友善書業合作社窮盡資源,再三盤算,結果還是只夠出一期,也就是各位讀者手上的這本第五期。令人欣慰地,就在出刊前夕,《閱讀的島》獲得了第四十二屆金鼎獎「人文藝術類」雜誌的優良出版品推薦,對於一個出刊僅一年多的雜誌而言,這可稱得上是個極大的鼓勵及安慰了。
在此要感謝所有支持合作社及獨立書店的讀者們,《閱讀的島》就算口碑還不夠好,網路聲量及所獲得的關注還不夠多,但是編輯團隊還是掙扎著努力走到今天,如果沒有讀者們的支持,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本期的專題企劃是「我們都是一家人:東南亞移民工在台灣」,東南亞這個主題在台灣社會的重要性及其所受到的關注度是不成比例的,我們也知道這個主題並不討好,甚至關注東南亞移工議題的書店也不是很多,但是我們仍然認為有必要──以獨立書店的角度出發──來向讀者介紹一下相關議題。
首先我們與清大「蘇格貓底」的店主貓哥所斥資改裝的「唐吉訶德行動書車」合力舉辦了一連串的東南亞巡迴移動書展,書車上載滿貓哥蒐購或募集而來的菲律賓、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各國的圖書,於不同時間開至台北、桃園、新竹等地定點停放,讓該處附近的東南亞移民工前來閱讀自己國家語文的圖書,同時還有講座、現場母語朗讀等相關活動,讓漂流異鄉的移民工們有機會接觸到來自家鄉的出版品,同時也能在這樣的場合認識更多自己的同胞,還有的移民工或外籍配偶帶著孩子前來,藉由相關的圖書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母國及文化;一場又一場的活動這樣辦下來,累積的動人故事非常多,甚至貓哥及合作社的工作人員淚都快流不完了!
這些動人的真實故事不會在活動結束以後就消失於無形,我們將之化為文字報導出來,讓更多國人認識、理解東南亞移民工在台灣的處境,期望更多人能接納並且伸出友誼的手,以平等、友好及寬容的態度與他們相處交往,甚至在需要的時候給予支持及援助,讓他們感受到台灣社會的溫暖,我們自己也能獲得感動的力量,一起繼續打拼、奮鬥下去。
在東南亞這個議題中,「燦爛時光」書店一直是合作社最主要的諮詢對象,因為這間獨立書店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此,他們就是以東南亞為主題的書店啊!因此這次也在「燦爛時光」舉辦了三場文化平權的講座,活動紀錄也都完整刊出。另外這次也在「蘇格貓底」舉辦了《再見可愛陌生人》的紀錄片放映活動,邀請到二位紀錄片導演蔡崇隆及阮金紅映後座談,對相關議題有更深入的剖析。
另外,宜蘭東南亞文化交流中心先後在三間宜蘭的獨立書店舉辦了相關的活動,包括南方澳的春陽號小書店、宜蘭市的松園小屋以及冬山的冬瓜山書店,累積的成果相當豐碩,也趁這次機會一併介紹給讀者。
配合本期主題,「作家的書房」單元特別請到對東南亞議題有深刻認識的作家阿潑,評介了《絕望工廠日本》這本談日本的外籍移工的書,相信可以在本地經驗之外做出另一種對照。
至於書店本身的相關內容,這期除了介紹六家新書店之外,作家楊婕的女書店經驗很是令人驚豔,同時令人欣喜的是:之前說要結束的女書店,也因為重新找到新股東而重生了!而令人難過的事情也有:台北旅人書房於六月底結束營業,店主張瑟倫的關店側記讀來實在讓人不捨!
接下來容我做個預告:合作社於去年十一月十一日在新竹或者書店舉辦的「島讀市集」,是台灣第一個以獨立刊物為主題的市集活動,集合了三十多個獨立刊物與獨立書店的攤位,與讀者們直接面對面互動接觸,現場反應非常熱烈;今年的「島讀市集」確定將繼續舉辦第二屆,時間是十一月十日(週六)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五點,地點則移至台中市一德洋樓園區內舉辦,歡迎對獨立刊物有興趣的朋友前來參加。
一個額外的驚喜是:本期將會隨刊附贈一冊《二○一九獨立書店島讀日曆》,包含友善書業合作社的一百五十家社員書店資訊,希望讓更多人知曉相關訊息,進而支持我們!
整體而言,本期內容之豐富也超乎預期,因此定價上也稍有調整,但仍希望讀者們繼續支持《閱讀的島》,讓我們有機會繼續規劃出更充實的內容。
最後一定要感謝高雄旗山「小露吃」的Luce精彩的手繪人物,讓本期的封面展現出東南亞多元民族及文化的豐富面貌。
《閱讀的島》第五期目錄
編輯室報告:686
專題:我們都是一家人──東南亞移民工
■乘載關懷、希望與鄉愁──貓哥與「唐吉軻德行動書車」 文/林宜璇
這個夏天,我補修的東南亞學分 文/柯俐安
■「我們先是一個人,才是一個□□」──文化平權講座活動記錄 文/姚羽亭
■再見可愛陌生人:阮金紅X蔡崇隆映後座談紀錄
■渾沌肉湯:東南亞書店誕生之前 文/吳琦鋆
作家逛書店
■告白 文/楊婕
新書店注目
■「無論如河」──開書店作為護理魂的人文實踐 文/梁秀眉
■雨樵懶人書店──尋找知己的心願 文/李啟誠
■紅氣球書屋──在台灣最南端閱讀著 文/木木
■鹿野書苑LUYE BOOKS&ART──在於閑處,收攝其心 文/余瑞雲
■米地書店──Gracias A La Vida!感謝生活的人生小書店 文/許菁珊
■筆耕小書店──竹科生活圈的一畝慢心田 文/陳虹君
消失的書店
■旅程的暫歇:旅人書房關店側記 文/張瑟倫
書店店員的一天
■ 浮光的時時刻刻 文/怡萱
作家的書房
■遮掩的現實──我讀《絕望工廠日本》 文/阿潑
書店推書
■在普林塞薩港剪公雞羽毛──《老爸的笑聲》 文/Show How店主笑掌櫃
■狗與殘酷敘事──《美傷》 文/閻望雲(浮光書店店員)
■人和魚,血與淚──《血淚漁場:跨國直擊台灣遠洋漁業真相》 文/賴威任(孩好書屋)
■世界上所有的河流──《織》與《被遺忘的亞洲碎片》 文/邱婉瑜(豐原三民書局)
■用詩心看移工日常──《滾動的移工詩情》 文/楊芸芳(新星巷弄書屋)
社務傳真
■當我們回歸公民身分,「論談」著新書售價規範 文/蔡文力
第42屆 金鼎獎 「人文藝術類」雜誌,優良出版品推薦
第44屆 金鼎獎 「人文藝術類」雜誌,優良出版品推薦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