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島 06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閱讀的島 06

走讀臺灣。閱讀地方

  • 出版日期: 2019/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6.0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12
紙本書定價:NT$ 199
電子書售價:NT$ 179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雜誌目前尚未開放訂閱。

購買領書額度

「走讀台灣,閱讀地方」,我們分區聚焦,關注生活周遭的風土人情;我們邀請大家踏查巷弄、迎向自然,並透過書籍深入土地的紋理。
當口號推出之後,書店朋友們很快就掌握了微言大義,在不長的時間裡規劃出精彩的活動。最終,共計超過一百個單位共襄盛舉(加上市集攤主將近一百五十家),八十家書店參與書展,一百場以上的活動,包括:三十二條走讀路線、六十幾場講座、四場地方市集,以及九家書店舉辦了形式各異的「一日店長」,其中張惠菁便走進了四家獨立書店,成了「一月店長」,我們也邀得她的稿子,記下了這幾場書店日記。
另外,市集的場次雖不多,卻是最百花齊放、熱鬧精彩的活動。其中以台東晃晃二手書店號召二十家書店及好朋友,在鐵花村共同舉辦「閱讀野餐書市集小書店的好朋友——閱讀台東書香市集」最為盛大。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35

    對獨立書店打擊最大的莫過於主流書店彼此競爭時的折扣戰了,這種以打折為唯一銷售手段的方式長久下來已經讓整體產業嚐到苦果:消費者對折扣愈來愈無感,甚至對書籍本身也愈來愈無感;因此,我們獨立書店所希望推動的圖書定價銷售制,是希望藉由重新調整並確保整個出版業上中下游的利潤結構及分配的合理性,進而保障書籍等相...

  • 電子書: NT$ 135

    食農主題是一個特別的領域,近年來在台灣各地都有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關心甚且願意投入耕種生產,反應在出版上就是會有愈來愈多的在地小農及生產者提出相關經驗與反思,出版業也會援引國外的經驗來與國內情形對照與交流,這正好也是獨立書店與網路書店或連鎖書店最明顯的區隔,有愈來愈多的書店會特別標榜食農主題,除了賣書還...

  • 電子書: NT$ 135

    在這個主題中,我們特別請到香港序言書室的老闆李達寧、澳門邊度有書的老闆吳子嬰、新加坡草根書室的店主林韋地以及馬來西亞月樹咖啡書房的店主劉藝婉等四位,分別介紹港澳新馬當地的獨立書店現況,並且談談他們眼中的台灣獨立書店,或者分享他們來台灣時接觸獨立書店的經驗。由於這四地中香港的華文獨立書店比較多,因此又...

  • 電子書: NT$ 269

    說到動物這個主題與獨立書店的關聯,可能很多讀者腦海中浮出的畫面都是書店裡有貓,但策劃活動時發現其實書店裡的動物種類還挺多元的,結果從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游的,一應俱全,內容非常吸睛。   比較特別的是目前台灣有兩種保育類動物受到較多關注:一是台灣黑熊,一是石虎。另外也做了兩個難得的專訪:一是台大...

  • 電子書: NT$ 179

    想知道有哪些作家,或是書店從業人員也是運動愛好者? 不少作家也是運動員,例如連明偉(是桌球教練也是救生員)、郝譽翔、栗光(兩人皆有潛水員證照)、張以昕、劉梓潔(瑜珈)、吳懷晨(衝浪)、林育德(摔角迷)、成英姝(拳擊),更別說還有許多跑步迷:歐陽靖、盧建彰、蔡詩萍;登山迷:劉克襄、詹偉雄、王威智。不少...

  • 電子書: NT$ 179

    臺灣許多妖怪的民間傳說多屬口傳,小時候常聽媽媽說起虎姑婆、魔神仔來嚇唬我們,但是長大之後,隨著科學發達,這些妖怪的故事也漸漸被我們遺忘。然而妖怪始終與地方文化息息相關,而奇幻小說又往往是許多人年少時最愛的讀物,近年來開始有一群年輕的小說家、創作者致力於彙整、創作屬於台臺灣的妖怪傳說,透過小說、漫畫、...

  • 電子書: NT$ 225

    東南亞這個主題在台灣社會的重要性及其所受到的關注度是不成比例的,我們也知道這個主題並不討好,甚至關注東南亞移工議題的書店也不是很多。我們與貓哥的「唐吉訶德行動書車」合力舉辦東南亞巡迴移動書展,開至台北、桃園、新竹等地定點停放,讓該處附近的東南亞移民工前來閱讀自己國家語文的圖書,同時還有講座、現場母語...

  • 電子書: NT$ 179

    2019年五月,立法院通過了「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以特別法的形式落實同性者的結婚、繼承等權利。台灣終於實現了婚姻平權的目標,成為亞洲第一個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國家。因為「婚姻平權元年」這個起點,使我們規劃了這一期「島嶼性別記事」的專題。這次很榮幸採訪了鄭麗君部長,主要是因為部長在擔任立委期間,對性別...

  • 電子書: NT$ 179

    你還記得小時候讀的書嗎?這些書又對你造成那些影響呢?這一期作家書房,我們邀請了文青女神林予晞,她不只是出色的演員,在〈《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動人的演出,她更熱愛攝影,出過一本攝影集《時差意識》,文中她為我們娓娓道來她從小的閱讀以及她的畫面人生。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有多少父母從小就想盡辦法希望培...

  • 電子書: NT$ 179

    這一期書市集專輯,我們邀請奇異果文創劉定綱報導「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此外由編輯黃海頤報導在顏氏牧場舉辦的「島讀市集」,這是由友善書業合作社所創辦的活動。嘉義的「書式生活」則是嘉義的書店們自發性發起的市集。此外,台南的「時之河」在今年的世界閱讀日中舉辦了「河邊書市」。而今年花蓮又誕生了第一個與自然環...

  • 電子書: NT$ 135

    《閱讀的島》是全台第一本專以書店為主的雜誌,提供最新的書店情報,介紹新書店經營理念,報導深刻而動人的書店故事,並刊載書店店主的選書書評;每一期也規劃一個與書業相關的主題與讀者們分享,也期望它們都能夠獲得足夠的關注及迴響。  本期主題「繪本的大亂時代」特別請到前凱風卡瑪書店的陳培瑜擔任主編。培瑜對繪...

  • 電子書: NT$ 269

    實體書店離不開社區,對於書店進駐這件事,有些社區歡喜,有些敵視,有些無視。本期內容規劃上,我們以地域來區分,看看分散在台灣各地的獨立書店對其身處的社區有些什麼互動經歷。另外,有兩場精采對談,一場是台大城鄉所康旻杰教授分享公館、寶藏巖與溫羅汀這一區書店往來互動的經歷,尤其提到社區的「異質性」,帶來非常...

  • 詳細資訊

    走讀台灣,生活不必在他方

    結束永楽座之前,我接下了「世界閱讀日」總召的工作,做為離開書店業的告別作,一方面是為了分擔「友善書業合作社」夥伴們的辛苦,歇業後應該有時間為大家服務,但多少也有點假公濟私,因為開店最大的痛苦往往是走不開,或許可以藉此展開島內旅行。
    計畫中的閱讀日活動一定要賣書,必須有書單,才能落實書店辦閱讀活動的意義,而透過講座、一日店長、市集等形式,讓互動更加多元活潑。巧合的是文化部將這次的主軸定調為走讀,旅行與讀書的心願剛好一次滿足。
    「走讀台灣,閱讀地方」,我們分區聚焦,關注生活周遭的風土人情;我們邀請大家踏查巷弄、迎向自然,並透過書籍深入土地的紋理。
    當口號推出之後,書店朋友們很快就掌握了微言大義,在不長的時間裡規劃出精彩的活動。最終,共計超過一百個單位共襄盛舉(加上市集攤主將近一百五十家),八十家書店參與書展,一百場以上的活動,包括:三十二條走讀路線、六十幾場講座、四場地方市集,以及九家書店舉辦了形式各異的「一日店長」,其中張惠菁便走進了四家獨立書店,成了「一月店長」,我們也邀得她的稿子,記下了這幾場書店日記。
    我非常讚佩一些地區書店的跨店整合能力,像是由嘉義五家獨立書店串聯成的「嘉義書市生活」,推出了兩天一夜的「詩路絲思路——走讀阿里山文學地景」,不單只是看日出、坐小火車,更帶著跟山林及鐵路相關的書上山,讓文字探照出嘉義人與阿里山的關係。
    而桃園地區更是一口氣串聯了十家書店,分區、分主題,浩浩蕩蕩推出了五條走讀路線。台中以天文為主題的仰望書房,結合樹和合苑和新手書店,規劃了「城市中的科學與人文」,走讀台中綠園道。新北的老將燦爛時光,攜手同樣聚焦於東南亞議題的「季風帶」書店,紮紮實實地推出中和緬甸街、台北車站小印尼區,以及中山北路的小馬尼拉區三條路線,並邀得陳栢青擔任季風帶的一日店長,讓閱讀日不單關注地方,並且放眼世界。
    花蓮的雨樵懶人和孩好,則分別以上午和下午兩條走讀路線,帶領讀者認識花蓮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並舉辦多場講座。
    一些單獨推出走讀路線的書店也非常精采,台北市的左轉有書推出別開生面的「走讀台灣民主:社會亂源基地一日遊」,欒樹下書店由水瓶子帶讀「昭和町的故事」;新北的無論如何河則規劃了「美感用攝影之眼遊淡水」走讀路線。
    新竹的筆耕小書店和江山藝改所,各自以不同的風格帶讀竹塹;藍鵲書房不僅走讀北埔建築,並帶領大家體驗手作絹印。竹北或者書店的「旅讀計畫:食物溯源北埔篇」帶領大家體驗在地的餐桌、認識田區生態。苗栗的掀冊店也帶大家走讀苑裡地景。
    了不起的南投兩家書店:藍籃城和山里好巷,前者推出梯次眾多的「走讀船山」和「走讀藍城」,而後者與登山社團合辦帶著楊南郡的書一起走讀霧社,走得既高且深。
    另外彰化有此藝說和知文堂,都以閱讀搭創作的方式,深入認識鹿港與彰化的人文與藝術。台南的時之河書屋規畫劃了「安平五四三」走讀,一條走舊城區,一條走運河周邊。熱情的屏東紅氣球書屋,則推出「城市恆春古城走讀」帶大家認識恆春小鎮,走看恆春的老街和老城門。
    比較可惜的是台中清水散步和澎湖鶵鳥都因人數或天候取消了原本精彩規劃的走讀路線。
    不過這些書店除了走讀,也搭配了相關的講座和書展,讓大家走出戶外,也走進書店。其中宜蘭的講座主題最包羅萬象,從城市到漁村,從語言到飲食,從性別到移民議題。

    另外,市集的場次雖不多,卻是最百花齊放、熱鬧精彩的活動。其中以台東晃晃二手書店號召二十家書店及好朋友,在鐵花村共同舉辦「閱讀野餐書市集小書店的好朋友——閱讀台東書香市集」最為盛大,除了攤位還有闖關遊戲及草地音樂會。我自己則參加了台南時之河也規畫劃的「海關河邊書市」,以及至新竹多家書店一起在清大校園舉辦的「綠市集」,也都有精彩的講座或表演。
    新竹的「瓦當人文」和「月讀.書咖」則舉辦了可愛的交換店長活動,瓦當並邀得林予晞擔任一日店長造成大爆滿。竹北的朵朵森林也邀請晨熹社和晴耕雨讀的小店闆來當店寶,筆耕小書店也有「一日店長換你做」邀請民眾報名體驗書店生活的活動。
    我無意再細數這些活動一遍,只是當初和協助我執行統籌的沈如瑩看到一些精彩企劃案時,不免讚嘆:各地書店朋友也太強了啊!如今讀著書店寫來的這些稿子彷彿又親身經歷了一遍。

    除了「世界閱讀日」的專題之外,這一期的新書店注目也特別多。有些書店是因為不忍家鄉沒有書店或是回家鄉打拼,像是苗栗日榮本屋或金門一把蔥;有些則是紮根地方以久,像是屏東繫.本屋;有些則被當地風土深深吸引來留了下來,像是北埔藍鵲;有些是來台灣開拓閱讀市場,像是季風帶;還有一些是為了尋找生命中另一種可能,像是高耀威跑到長濱去開了書粥,還有舊事書坊的闆娘「離開先生」飄洋過海到金門開書店。我被這些故事徹底感動了。
    「生活在他方」,十九世紀的法國詩人韓波如是說。日常的生活是如此地庸碌平淡,真實的生活似乎總是在他方,而詩歌、愛情與革命,便成了浪漫的反抗,如今恐怕還要再加上一項——開書店。而經營一家書店其實也為我們打開一個新世界。辛苦歸辛苦,但過程常常如日榮本屋所寫的:自己究竟何德何能接收這麼多的好意?我想這是許多書店店主執迷不悔的原因。
    閱讀開拓我們的視野,張惠菁的書店日記上寫著:面對世界,我們都是新手。而我想說的是:走進書店,生活不必在他方。

    《閱讀的島》vol. 6 目錄
    編輯室報告 
    走讀台灣,生活不必在他方 文/石芳瑜
    走讀
    用走讀讓「社會亂源」的價值被看到 文/張慧如
    走在台灣的東南亞街區裡 文/陳怡君
    出版凜冬,唯合作才有活路,世界閱讀日即是合作模式的探索 文/李夏苹
    走讀新竹,看見新竹的美好 文/李芮君、趙叔
    城市中的科學與人文 文/施逸昕
    在水之湄、山之巔 文/嘿媽
    以閱讀搭配階段性創作的實驗 文/徐圓茹
    那一路,我們所閱讀的阿里山 文/呂慈芸
    世界閱讀日活動紀實報導:恆春古城走讀 文/于暐
    講座 
    生活裡的內化,是閱讀的樂趣。 文/彭顯惠
    無論如河真人圖書館:瘋狂家庭中的護理實踐者 文/梁秀眉
    一場精采的小鎮文化講座──牛罵頭✕半線的城市文化對話 文/吳長錕
    市集 
    【臺東鐵花村】閱讀野餐書市集:對書的最後一瞥之戀 文/邱常婷
    二〇一九年世界閱讀日在「竹蜻蜓綠市集」 文/林宜璇
    閱讀地球日 文/陳芃諭
    一日店長
    一日店長陳栢青持電蚊拍 與馬華作家牛油小生大談馬華文學現況 文/徐卉馨
    辦活動吸人氣 一日店長增買氣 文/陳晏華
    作家逛書店 
    面對生活,我們是新手──我的世界閱讀日流水記 文/張惠菁
    新書店注目 
    「日榮本屋」攢一間書店 文/龔心怡
    「藍鵲書房」與人共好共享 文/高美玉
    「書粥」海邊的書粥 文/高耀威
    「一把蔥」點綴生活的蔥花 文/王馨
    「舊事書坊」金城舊事 文/林秀惠
    「繫。本屋」連繫在地,一日一日,認真的生活。 文/徐孝晴、彭巧如
    「季風帶書店」季風徐來,所為何事?開張半年的下一步 文/徐卉馨

    書店推書 別樣的色彩 
    從食物、從工藝找回家鄉文化的脈絡 文/林宜璇
    祝你們幸福快樂──《鱷魚手記》、《孽子》的現在進行式 文/邱常婷
    《藍色海豚島》與《色彩履歷書》 文/陳虹君
    社務傳真 
    勞師不動眾──記友善書業第四遷 文/蔡文力

    得獎資訊

    第42屆 金鼎獎 「人文藝術類」雜誌,優良出版品推薦
    第44屆 金鼎獎 「人文藝術類」雜誌,優良出版品推薦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