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島 10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閱讀的島 10

讀力運動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95.3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04
紙本書定價:NT$ 199
電子書售價:NT$ 179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雜誌目前尚未開放訂閱。

購買領書額度

想知道有哪些作家,或是書店從業人員也是運動愛好者?
不少作家也是運動員,例如連明偉(是桌球教練也是救生員)、郝譽翔、栗光(兩人皆有潛水員證照)、張以昕、劉梓潔(瑜珈)、吳懷晨(衝浪)、林育德(摔角迷)、成英姝(拳擊),更別說還有許多跑步迷:歐陽靖、盧建彰、蔡詩萍;登山迷:劉克襄、詹偉雄、王威智。不少人喜歡山也喜歡水,像是吳明益。而限於頁數,最後我們邀請了連明偉、張以昕、栗光、林育德等四位作家,深刻地描寫運動如何改變他們的人生、甚至影響他們的寫作,又有哪些書啟迪了他們?篇篇讀來動人。
而書店方面也不惶多讓:「三餘」的謝一麟從跑步中爬梳城市的歷史,並描述身體與大腦的拉鋸;專業的「登山補給社」所開設的「岳讀」則簡述了登山運動史,以及運動與閱讀的完美平衡;自稱「登山弱者」的「日榮本屋」也分享了豐富的登山經驗及所帶來的自我反思;「爬上坡好書室」則生動地書寫了龍舟隊訓練的回憶;「紅絲線」分享了跑步和瑜珈的經驗,強調身體帶動心的力量;「小島停琉」寫他的棒球夢和職業選手令人動容的運動家精神;「筆耕小書店」更是從球員、技巧、裝備、發展背景、觀賽經驗,面面俱到地介紹網球運動。而每一家書店也都提出了推薦的書單。另外,來自日本落腳南投的「貿易風書旅」,則寫了一篇日文書評〈人生即衝浪——給衝浪者的100句箴語〉(咦,喜歡衝浪怎麼把書店開在不靠海的南投?)
而受限於疫情無法出國探訪書店的文自秀,在這期「世界是一座大書房」中,別開生面地為我們爬梳〈半世紀前的奧運紙本風情〉,豐富的圖文資料彷彿為我們辦了一次小型的紙上書展!
編輯這期專題時,我們閱讀著這些文章,真是真心讚嘆!這些作者不管是作家或是書店人員,都對運動與閱讀充滿了愛與熱情,滿載著知識與力量,使得文字熠熠發光。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35

    《閱讀的島》是全台第一本專以書店為主的雜誌,提供最新的書店情報,介紹新書店經營理念,報導深刻而動人的書店故事,並刊載書店店主的選書書評;每一期也規劃一個與書業相關的主題與讀者們分享,也期望它們都能夠獲得足夠的關注及迴響。  本期主題「繪本的大亂時代」特別請到前凱風卡瑪書店的陳培瑜擔任主編。培瑜對繪...

  • 電子書: NT$ 135

    對獨立書店打擊最大的莫過於主流書店彼此競爭時的折扣戰了,這種以打折為唯一銷售手段的方式長久下來已經讓整體產業嚐到苦果:消費者對折扣愈來愈無感,甚至對書籍本身也愈來愈無感;因此,我們獨立書店所希望推動的圖書定價銷售制,是希望藉由重新調整並確保整個出版業上中下游的利潤結構及分配的合理性,進而保障書籍等相...

  • 電子書: NT$ 135

    在這個主題中,我們特別請到香港序言書室的老闆李達寧、澳門邊度有書的老闆吳子嬰、新加坡草根書室的店主林韋地以及馬來西亞月樹咖啡書房的店主劉藝婉等四位,分別介紹港澳新馬當地的獨立書店現況,並且談談他們眼中的台灣獨立書店,或者分享他們來台灣時接觸獨立書店的經驗。由於這四地中香港的華文獨立書店比較多,因此又...

  • 電子書: NT$ 135

    食農主題是一個特別的領域,近年來在台灣各地都有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關心甚且願意投入耕種生產,反應在出版上就是會有愈來愈多的在地小農及生產者提出相關經驗與反思,出版業也會援引國外的經驗來與國內情形對照與交流,這正好也是獨立書店與網路書店或連鎖書店最明顯的區隔,有愈來愈多的書店會特別標榜食農主題,除了賣書還...

  • 電子書: NT$ 269

    說到動物這個主題與獨立書店的關聯,可能很多讀者腦海中浮出的畫面都是書店裡有貓,但策劃活動時發現其實書店裡的動物種類還挺多元的,結果從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游的,一應俱全,內容非常吸睛。   比較特別的是目前台灣有兩種保育類動物受到較多關注:一是台灣黑熊,一是石虎。另外也做了兩個難得的專訪:一是台大...

  • 電子書: NT$ 269

    實體書店離不開社區,對於書店進駐這件事,有些社區歡喜,有些敵視,有些無視。本期內容規劃上,我們以地域來區分,看看分散在台灣各地的獨立書店對其身處的社區有些什麼互動經歷。另外,有兩場精采對談,一場是台大城鄉所康旻杰教授分享公館、寶藏巖與溫羅汀這一區書店往來互動的經歷,尤其提到社區的「異質性」,帶來非常...

  • 電子書: NT$ 179

    臺灣許多妖怪的民間傳說多屬口傳,小時候常聽媽媽說起虎姑婆、魔神仔來嚇唬我們,但是長大之後,隨著科學發達,這些妖怪的故事也漸漸被我們遺忘。然而妖怪始終與地方文化息息相關,而奇幻小說又往往是許多人年少時最愛的讀物,近年來開始有一群年輕的小說家、創作者致力於彙整、創作屬於台臺灣的妖怪傳說,透過小說、漫畫、...

  • 電子書: NT$ 225

    東南亞這個主題在台灣社會的重要性及其所受到的關注度是不成比例的,我們也知道這個主題並不討好,甚至關注東南亞移工議題的書店也不是很多。我們與貓哥的「唐吉訶德行動書車」合力舉辦東南亞巡迴移動書展,開至台北、桃園、新竹等地定點停放,讓該處附近的東南亞移民工前來閱讀自己國家語文的圖書,同時還有講座、現場母語...

  • 電子書: NT$ 179

    「走讀台灣,閱讀地方」,我們分區聚焦,關注生活周遭的風土人情;我們邀請大家踏查巷弄、迎向自然,並透過書籍深入土地的紋理。 當口號推出之後,書店朋友們很快就掌握了微言大義,在不長的時間裡規劃出精彩的活動。最終,共計超過一百個單位共襄盛舉(加上市集攤主將近一百五十家),八十家書店參與書展,一百場以上的活...

  • 電子書: NT$ 179

    2019年五月,立法院通過了「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以特別法的形式落實同性者的結婚、繼承等權利。台灣終於實現了婚姻平權的目標,成為亞洲第一個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國家。因為「婚姻平權元年」這個起點,使我們規劃了這一期「島嶼性別記事」的專題。這次很榮幸採訪了鄭麗君部長,主要是因為部長在擔任立委期間,對性別...

  • 電子書: NT$ 179

    你還記得小時候讀的書嗎?這些書又對你造成那些影響呢?這一期作家書房,我們邀請了文青女神林予晞,她不只是出色的演員,在〈《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動人的演出,她更熱愛攝影,出過一本攝影集《時差意識》,文中她為我們娓娓道來她從小的閱讀以及她的畫面人生。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有多少父母從小就想盡辦法希望培...

  • 電子書: NT$ 179

    這一期書市集專輯,我們邀請奇異果文創劉定綱報導「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此外由編輯黃海頤報導在顏氏牧場舉辦的「島讀市集」,這是由友善書業合作社所創辦的活動。嘉義的「書式生活」則是嘉義的書店們自發性發起的市集。此外,台南的「時之河」在今年的世界閱讀日中舉辦了「河邊書市」。而今年花蓮又誕生了第一個與自然環...

  • 詳細資訊

    坐著讀,也要起來動
    文:石芳瑜

    這一兩年迷上了運動,對我這種原本四體不勤,力行能躺不要站的人來說,真是奇蹟。一開始運動,其實是為了健康和減重這種實際的問題,我的膝蓋有點狀況,體重也扶搖直上,因為住家附近開了新的健身房,於是這一年多來莫名地趕上健身熱潮。
    運動固然佔去了一些時間,但閱讀的嗜好早已深入骨隨,這時才發現關於運動的書籍還真不少,不單是網紅的運動操加減重食譜、健身寫真集之類的,更多書指向專業。原因是近年來運動醫學、科學非常發達,關於我們的身體,怎能不好好研究?我手上專業的運動書就有《無傷跑步》、《運動功能修復全書》、《1人健身》等等,畢竟後中年才開始運動,必須了解怎樣運動才不會受傷。我同時也是《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的怪獸教練何立安的粉絲,很難想像自己也開始喜歡重訓。
    除了身體機能,運動也影響心理。瑞典精神醫學專家安德斯・韓森,利用科學研究,告訴你運動對大腦的好處,包括釋放壓力、集中注意力,甚至還能提升創造力,是《真正快樂的處方》。突然間,運動的科學知識刺激了我原本的求知慾。現在的我,坐著讀也要起來動。當然還有更多運動帶來的心靈成長、人文思考的書,不管是跑步、走路、登山、瑜珈……,關於XX,這些人說的其實是……

    我個人領受了運動的好處,難免想知道有哪些作家,或是書店從業人員也是運動愛好者?這一打探,才知自己孤陋寡聞,改變了原本以為喜歡靜態活動的人大多都不愛運動的成見。不少作家也是運動員,例如連明偉(是桌球教練也是救生員)、郝譽翔、栗光(兩人皆有潛水員證照)、張以昕、劉梓潔(瑜珈)、吳懷晨(衝浪)、林育德(摔角迷)、成英姝(拳擊),更別說還有許多跑步迷:歐陽靖、盧建彰、蔡詩萍;登山迷:劉克襄、詹偉雄、王威智。不少人喜歡山也喜歡水,像是吳明益。迷球類的人也不少,例如東華華文系的老師許又方(棒球)、許子漢(羽、網球)。而限於頁數,最後我們邀請了連明偉、張以昕、栗光、林育德等四位作家,深刻地描寫運動如何改變他們的人生、甚至影響他們的寫作,又有哪些書啟迪了他們?篇篇讀來動人。
    而書店方面也不惶多讓:「三餘」的謝一麟從跑步中爬梳城市的歷史,並描述身體與大腦的拉鋸;專業的「登山補給社」所開設的「岳讀」則簡述了登山運動史,以及運動與閱讀的完美平衡;自稱「登山弱者」的「日榮本屋」也分享了豐富的登山經驗及所帶來的自我反思;「爬上坡好書室」則生動地書寫了龍舟隊訓練的回憶;「紅絲線」分享了跑步和瑜珈的經驗,強調身體帶動心的力量;「小島停琉」寫他的棒球夢和職業選手令人動容的運動家精神;「筆耕小書店」更是從球員、技巧、裝備、發展背景、觀賽經驗,面面俱到地介紹網球運動。而每一家書店也都提出了推薦的書單。另外,來自日本落腳南投的「貿易風書旅」,則寫了一篇日文書評〈人生即衝浪——給衝浪者的100句箴語〉(咦,喜歡衝浪怎麼把書店開在不靠海的南投?)
    而受限於疫情無法出國探訪書店的文自秀,在這期「世界是一座大書房」中,別開生面地為我們爬梳〈半世紀前的奧運紙本風情〉,豐富的圖文資料彷彿為我們辦了一次小型的紙上書展!
    編輯這期專題時,我們閱讀著這些文章,真是真心讚嘆!這些作者不管是作家或是書店人員,都對運動與閱讀充滿了愛與熱情,滿載著知識與力量,使得文字熠熠發光。

    若是提到運動文學,或許我們必須提到劉大任的《強悍和美麗》、另外唐諾寫過NBA,詹偉雄寫過《球手的美學》,還有童偉格和吳明益也都寫過棒球。很可惜我們無法一一介紹。放眼世界,我們還可以舉出更多作家運動員,比如大家都知道海明威熱愛拳擊、村上春樹熱愛馬拉松……。運動和寫作都是一種心智鍛鍊。如果我們把熱愛運動的作家排成一排,不知道可以繞地球幾圈?
    而這期《閱讀的島》「讀力運動」,我們試圖把書籍的類型拉得更廣,此外我們邀稿的作者,也都希望他們不只是運動迷和球評,而是親身經歷這項運動,透過身體深入運動的靈魂。

    除此之外,作為一本書店誌,「書店店員的一天」專欄又重出江湖了。這一期共有:爬上坡、好好生活、繫.本屋等三家書店店員有趣的記事。「活動紀實」部分則報導了台北的「一卡皮箱」以及嘉義的「書式生活」等兩場精彩的書市集活動。
    「新書店注目」則有苗栗的「起點書房」、南投的「貿易風書旅」、屏東的「七木.人文空間書房」、蘭嶼的「在海一方」,每一家書店都擴充了我們對書店的想像。

    最後,《閱讀的島》今年又獲得了金鼎獎藝術與人文類雜誌優良推薦,這對編輯團隊是很大的鼓勵,這一切歸功於團隊成員的齊心合作,關於這一點也很像運動。我們會盡心做好每一期,當然我們也期待更多觀眾跟著我們一起在閱讀的島上優遊。

    閱讀的島10

    編輯室報告 文/石芳瑜

    專題 讀力運動
    作家運動員
    內斂的呼吸 文/連明偉
    那些被我折騰的潛水教練 文/栗光
    從運動到靜心的瑜伽旅程 文/張以昕
    擂台旁邊和摔角教會我的事 文/林育德
    運讀販子
    風景走過我 文/謝一麟
    登山做為動與靜之間的平衡與完美詮釋 文/尹顯玲
    登山弱者養成記 文/龔心怡
    龍舟,合力的藝術 文/鄭書婷
    我在大雪的時候奔跑 文/林虹汝
    我的棒球夢 文/蘇淮
    閱讀以靜制動,網球以動促靜——我看《愛與熱情的網球史》 文/蔡文力
    人生即衝浪——給衝浪者的一○○句箴言 文/本多繁之

    世界是一座大書房 半世紀前的奧運紙本風情 文/文自秀

    活動紀實
    「一卡皮箱——愛在書香蔓延時」書市集漫步 文/石芳瑜
    慢一點,沒關係──記讀嘉文學生活市集 文/黃海頤

    書店店員的一天
    書店告解室 文/鄭書婷
    好好生活書店老闆的一天,不在書店,而在好好生活 文/曹竣瑋
    怪人吸引機 文/余庭

    新書店注目
    「起點書房」書店作為實踐生活的方式 文/林梵音
    「貿易風書旅」在臺灣中心的書店 文/本多繁之
    「七木.人文空間書房」棲木,讓你停棲的空間 文/野兔
    「在海一方」沿著芋頭田到山上,點亮一盞有人味的書燈 文/羅秀芸

    社務傳真 文/鄭宇庭

    得獎資訊

    第42屆 金鼎獎 「人文藝術類」雜誌,優良出版品推薦
    第44屆 金鼎獎 「人文藝術類」雜誌,優良出版品推薦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