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島 08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閱讀的島 08

校園 台灣囡仔看世界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1.9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08
紙本書定價:NT$ 199
電子書售價:NT$ 179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雜誌目前尚未開放訂閱。

購買領書額度

你還記得小時候讀的書嗎?這些書又對你造成那些影響呢?這一期作家書房,我們邀請了文青女神林予晞,她不只是出色的演員,在〈《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動人的演出,她更熱愛攝影,出過一本攝影集《時差意識》,文中她為我們娓娓道來她從小的閱讀以及她的畫面人生。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有多少父母從小就想盡辦法希望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即便自己並沒有閱讀習慣)?而現在台臺灣孩子的閱讀習慣如何?這期我們邀請幾家書店,包括有此藝說、仰望書房、戀風草青少年書房等、山豬窩文創和筆耕小書店,為我們做了一些小小的「中小學生閱讀習慣調查」,雖不是普查,但也可以讓我們一窺孩子們的閱讀樣貌:平時有沒有閱讀習慣?喜歡那哪些休閒活動?喜歡看哪一類的書?以及最近看的一本書。我們收集了許多可愛的答案和圖畫,而這些書店老闆也針對這些同學有趣的答案,提出了回應。讀起來真有意思!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35

    《閱讀的島》是全台第一本專以書店為主的雜誌,提供最新的書店情報,介紹新書店經營理念,報導深刻而動人的書店故事,並刊載書店店主的選書書評;每一期也規劃一個與書業相關的主題與讀者們分享,也期望它們都能夠獲得足夠的關注及迴響。  本期主題「繪本的大亂時代」特別請到前凱風卡瑪書店的陳培瑜擔任主編。培瑜對繪...

  • 電子書: NT$ 135

    對獨立書店打擊最大的莫過於主流書店彼此競爭時的折扣戰了,這種以打折為唯一銷售手段的方式長久下來已經讓整體產業嚐到苦果:消費者對折扣愈來愈無感,甚至對書籍本身也愈來愈無感;因此,我們獨立書店所希望推動的圖書定價銷售制,是希望藉由重新調整並確保整個出版業上中下游的利潤結構及分配的合理性,進而保障書籍等相...

  • 電子書: NT$ 135

    在這個主題中,我們特別請到香港序言書室的老闆李達寧、澳門邊度有書的老闆吳子嬰、新加坡草根書室的店主林韋地以及馬來西亞月樹咖啡書房的店主劉藝婉等四位,分別介紹港澳新馬當地的獨立書店現況,並且談談他們眼中的台灣獨立書店,或者分享他們來台灣時接觸獨立書店的經驗。由於這四地中香港的華文獨立書店比較多,因此又...

  • 電子書: NT$ 135

    食農主題是一個特別的領域,近年來在台灣各地都有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關心甚且願意投入耕種生產,反應在出版上就是會有愈來愈多的在地小農及生產者提出相關經驗與反思,出版業也會援引國外的經驗來與國內情形對照與交流,這正好也是獨立書店與網路書店或連鎖書店最明顯的區隔,有愈來愈多的書店會特別標榜食農主題,除了賣書還...

  • 電子書: NT$ 269

    說到動物這個主題與獨立書店的關聯,可能很多讀者腦海中浮出的畫面都是書店裡有貓,但策劃活動時發現其實書店裡的動物種類還挺多元的,結果從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游的,一應俱全,內容非常吸睛。   比較特別的是目前台灣有兩種保育類動物受到較多關注:一是台灣黑熊,一是石虎。另外也做了兩個難得的專訪:一是台大...

  • 電子書: NT$ 179

    想知道有哪些作家,或是書店從業人員也是運動愛好者? 不少作家也是運動員,例如連明偉(是桌球教練也是救生員)、郝譽翔、栗光(兩人皆有潛水員證照)、張以昕、劉梓潔(瑜珈)、吳懷晨(衝浪)、林育德(摔角迷)、成英姝(拳擊),更別說還有許多跑步迷:歐陽靖、盧建彰、蔡詩萍;登山迷:劉克襄、詹偉雄、王威智。不少...

  • 電子書: NT$ 269

    實體書店離不開社區,對於書店進駐這件事,有些社區歡喜,有些敵視,有些無視。本期內容規劃上,我們以地域來區分,看看分散在台灣各地的獨立書店對其身處的社區有些什麼互動經歷。另外,有兩場精采對談,一場是台大城鄉所康旻杰教授分享公館、寶藏巖與溫羅汀這一區書店往來互動的經歷,尤其提到社區的「異質性」,帶來非常...

  • 電子書: NT$ 179

    臺灣許多妖怪的民間傳說多屬口傳,小時候常聽媽媽說起虎姑婆、魔神仔來嚇唬我們,但是長大之後,隨著科學發達,這些妖怪的故事也漸漸被我們遺忘。然而妖怪始終與地方文化息息相關,而奇幻小說又往往是許多人年少時最愛的讀物,近年來開始有一群年輕的小說家、創作者致力於彙整、創作屬於台臺灣的妖怪傳說,透過小說、漫畫、...

  • 電子書: NT$ 225

    東南亞這個主題在台灣社會的重要性及其所受到的關注度是不成比例的,我們也知道這個主題並不討好,甚至關注東南亞移工議題的書店也不是很多。我們與貓哥的「唐吉訶德行動書車」合力舉辦東南亞巡迴移動書展,開至台北、桃園、新竹等地定點停放,讓該處附近的東南亞移民工前來閱讀自己國家語文的圖書,同時還有講座、現場母語...

  • 電子書: NT$ 179

    「走讀台灣,閱讀地方」,我們分區聚焦,關注生活周遭的風土人情;我們邀請大家踏查巷弄、迎向自然,並透過書籍深入土地的紋理。 當口號推出之後,書店朋友們很快就掌握了微言大義,在不長的時間裡規劃出精彩的活動。最終,共計超過一百個單位共襄盛舉(加上市集攤主將近一百五十家),八十家書店參與書展,一百場以上的活...

  • 電子書: NT$ 179

    2019年五月,立法院通過了「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以特別法的形式落實同性者的結婚、繼承等權利。台灣終於實現了婚姻平權的目標,成為亞洲第一個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國家。因為「婚姻平權元年」這個起點,使我們規劃了這一期「島嶼性別記事」的專題。這次很榮幸採訪了鄭麗君部長,主要是因為部長在擔任立委期間,對性別...

  • 電子書: NT$ 179

    這一期書市集專輯,我們邀請奇異果文創劉定綱報導「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此外由編輯黃海頤報導在顏氏牧場舉辦的「島讀市集」,這是由友善書業合作社所創辦的活動。嘉義的「書式生活」則是嘉義的書店們自發性發起的市集。此外,台南的「時之河」在今年的世界閱讀日中舉辦了「河邊書市」。而今年花蓮又誕生了第一個與自然環...

  • 詳細資訊

    讓我們一起返校
    文:石芳瑜

    COVID-19病毒席捲全球的此時,許多學校被迫關閉,學生在家線上學習,而我國警覺且有效地提前佈署,各級學校延後開學,幸運地成了少數學生可以正常上學的國家。
    三月份配合我們的特別企劃畫,更有北中南三家書店深入地方的中、小學,舉辦書展和講座。這些書店老闆跟著同學一起「返校」,分別是:屏東的紅氣球書屋到恆春國小辦書展、台臺中仰望書房至台臺中二中舉辦書展和天文講座,以及新竹筆耕小書店至竹科實驗中學舉辦書展及午間短講,筆耕甚至邀請了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與同學面對面談話。這三家書店也為我們留下了精彩的活動專文。
    你還記得小時候讀的書嗎?這些書又對你造成那些影響呢?這一期作家書房,我們邀請了文青女神林予晞,她不只是出色的演員,在〈《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動人的演出,她更熱愛攝影,出過一本攝影集《時差意識》,文中她為我們娓娓道來她從小的閱讀以及她的畫面人生。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有多少父母從小就想盡辦法希望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即便自己並沒有閱讀習慣)?而現在台臺灣孩子的閱讀習慣如何?這期我們邀請幾家書店,包括有此藝說、仰望書房、戀風草青少年書房等、山豬窩文創和筆耕小書店,為我們做了一些小小的「中小學生閱讀習慣調查」,雖不是普查,但也可以讓我們一窺孩子們的閱讀樣貌:平時有沒有閱讀習慣?喜歡那哪些休閒活動?喜歡看哪一類的書?以及最近看的一本書。我們收集了許多可愛的答案和圖畫,而這些書店老闆也針對這些同學有趣的答案,提出了回應。讀起來真有意思!
    除此之外,這期的「校園」專題,更有多家專注於青少年、童書繪本的書店,寫出他們平時對孩子閱讀習慣的觀察,並介紹自己書店在青少年文學或童書上的推廣活動,且推薦不少給孩子的好書。像是小兔子書房、戀風草青少年書房都在書店裡定期舉辦青少年讀書會,戀風草青少年書房甚至還辦了文學獎和文藝營,以一家書店之力,發揮「地方藝文中心」的功能,舉辦這類活動真是不容易。
    而掀書店更是別開生面地創立了「苑裡教芋部」,結合當地小農生產的芋頭做成甜點,加上返鄉的熱心青年,幫高三的學生解題和複習功課,為這些孩子補腦又補胃。
    在推廣童書部分,朵朵森林繪本屋也與「袋鼠袋書」計畫合作,成為該計畫在竹北地區取換書地點。倡導「共享代替購買」,藉由共享讓親子有機會接觸更多元的繪本。繳交會費的家長,可在會員期間內到合作的取換書點,帶回一袋五本由計劃畫精選且分齡的繪本回家閱讀,讀完該書後再換另一袋回家讀。而這也不失為一種推廣閱讀和提倡分享的好方法,且還有一種「驚喜包」的感覺。南投埔里的藍籃城書房,也為我們分享了當地社區閱讀實況,同時也介紹了書店在針對學齡前、小學生、青少年等不同讀者,規劃了培養閱讀腦、英語力以及寫作力的相關活動,以及擴展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走讀活動。
    除此之外,新竹清大的水木書苑也曾與新竹兩所高中舉辦過書展,店員在書展裡有哪些有趣的觀察?作者也分享了平時對店裡客人的觀察,這些理工科男生到底在書店會翻些什麼書?
    而山豬窩是一家以漫畫為主題的書店,針對這個我們從小的好朋友,他們非常專業地提供了不少漫畫書單。此外,合作社員工阿水,也是個漫畫癡,同樣也為我們推薦了好幾套漫畫。
    宜蘭的小間書菜,店主顯惠除了介紹書店裡說故事活動之外,更難得的是她從一位母親的角度,深刻地分享孩子的閱讀與自學的心得。
    如何引誘孩子閱讀?我們不只邀請書店業者撰稿,也請生產內容的出版社,小麥田的巫維真珍,分享了她的看法。閱讀是一條長河,不同時段我們有著不同的閱讀需求,但有時好書的年齡分界似乎也沒那麼清楚,而在於讀者接收到了什麼。
    而教育工作者盧俊駿逸更提出了閱讀的反思,所謂的閱讀是否只限於紙本,當閱讀的範圍不段斷改變或擴大,好比孩子們喜歡看YouTube,我們對「閱讀」的看法,是否也需要多一點了解和調整?
    影、書評部分,除了前面提到的阿水,我們也請影評人六八六,和小說家邱常婷,分別為我們介紹跟青少年有關的電影與書籍。

    由藏書家文字自秀所寫的「世界是一座大書房」,也將成為我們固定的專欄,這一期感趕在韓國藝疫情爆發之前,她帶我們走訪首爾的弘益大學附近的「京義線書街」,一探這個迷人的書街風景。
    而這期的新書店注目,更有來自日本東京的社員,知名的「本屋B&B」(Books & Beer)為我們介紹他們的書店,以及加入合作社的原因。此外還有宜蘭的「小屋子有書」、新竹的「故事畔」,以及台臺北的「學好書房」,都告訴我們他們為何要開一家書店的夢想與希望。這些夢想有大有小,但閱讀都曾經帶給他們快樂。
    透過這一期《閱讀的島》,我們除了邀請讀者跟我們一起返校,也期望在這個艱困時刻一起走進書店,讓閱讀滋潤我們的心靈。

    編輯室報告
    ■ 讓我們一起返校 文/石芳瑜 


    專題:校園 臺灣囡仔看世界
    ■ 中小學生閱讀習慣調查 資訊整理/黃海頤 
    前進校園活動紀實
    ■ 在不山不市的恆春,不疾不徐地成長 文/郭德慧 
    ■ 科學思辨力——從天文學家的角度看宇宙 文/施逸昕 
    ■ 在閱讀的島開啟一扇閱讀的窗 文/盧翊 
    閱讀不設限
    ■ 從出版者到閱讀推手——閱讀與推廣青少年小說 文/巫維珍 
    ■ 閱讀教育的日常風景 文/盧駿逸 
    ■ 當我再次是個孩子 文/林珍瑋 
    ■ 閱讀的自由 文/Letitbe 
    地方的微型文化中心
    ■ 社區書店也能成為「教芋部」 文/劉育育、林秀芃
    ■ 陪孩子一起成長的書店──戀風草青少年書房 文/邱景墩
    出發吧!孩子的閱讀號
    ■ 以閱讀點亮每個孩子的王者之路 文/黃淑貞 
    ■ 閱讀的態度 文/嘿媽 
    ■ 跟我的孩子一起讀書的自學生活 文/彭顯惠
    ■ 臺灣漫畫的快樂閱讀──山豬窩小書店的臺漫空間 文/小豬 


    作家的書房
    ■ 屬於我的畫面人生 文/林予晞


    世界是一座大書房
    ■ 京義線書街경의선책거리──繁華鬧市裡的文化綠洲 文/文自秀


    書評與影評
    ■ 漂木人生 文/六八六 
    ■ 召喚童話的織夢人--鄭若珣與她的小宇宙 文/邱常婷 
    ■ 那些隱隱作痛的青春 文/朱阿水 


    新書店注目
    ■ 「本屋B&B」日本的獨立型書店 文/內沼晉太郎 譯/陳瀅羽
    ■ 「學好書房」相濡以泡沫之地 文/廖玟茜、石廷宇
    ■ 「小屋子有書」他只是單純地喜歡書 文/楊增泉
    ■ 「故事畔 繪本✕共讀基地」孩子,這裡的書歡迎自由翻閱 文/張嘉倪


    社務傳真
    ■二〇二〇臺北國際書展友善書業展售初登場實況 文/蔡文力

    得獎資訊

    第42屆 金鼎獎 「人文藝術類」雜誌,優良出版品推薦
    第44屆 金鼎獎 「人文藝術類」雜誌,優良出版品推薦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