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島 07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閱讀的島 07

島嶼的性別記事

  • 出版日期: 2019/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0.8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96
紙本書定價:NT$ 199
電子書售價:NT$ 179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雜誌目前尚未開放訂閱。

購買領書額度

2019年五月,立法院通過了「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以特別法的形式落實同性者的結婚、繼承等權利。台灣終於實現了婚姻平權的目標,成為亞洲第一個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國家。因為「婚姻平權元年」這個起點,使我們規劃了這一期「島嶼性別記事」的專題。這次很榮幸採訪了鄭麗君部長,主要是因為部長在擔任立委期間,對性別平權問題非常關注,且是努力推動法案的委員之一。

這期有同婚、關於女性與性別主張的議題,還規劃了「書店性別平權調查問卷」。還有多篇精彩的專稿,宜蘭「松園小屋」推動的「土拉客」,孩好書屋寫到在花蓮參與並推動性別平權運動,彰化紅絲線則推動了一場「少女革命」,嘉義島呼冊店的〈書店愛情故事〉。鄭美里老師為我們爬梳推動女性議題的精神堡壘——「女書店」的書店故事;謝凱特則以私人閱讀經驗寫了一篇〈睡美人在夢裡讀書──我的同志文學閱讀經驗〉,這一期「島嶼的性別記事」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百花齊放。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35

    《閱讀的島》是全台第一本專以書店為主的雜誌,提供最新的書店情報,介紹新書店經營理念,報導深刻而動人的書店故事,並刊載書店店主的選書書評;每一期也規劃一個與書業相關的主題與讀者們分享,也期望它們都能夠獲得足夠的關注及迴響。  本期主題「繪本的大亂時代」特別請到前凱風卡瑪書店的陳培瑜擔任主編。培瑜對繪...

  • 電子書: NT$ 269

    實體書店離不開社區,對於書店進駐這件事,有些社區歡喜,有些敵視,有些無視。本期內容規劃上,我們以地域來區分,看看分散在台灣各地的獨立書店對其身處的社區有些什麼互動經歷。另外,有兩場精采對談,一場是台大城鄉所康旻杰教授分享公館、寶藏巖與溫羅汀這一區書店往來互動的經歷,尤其提到社區的「異質性」,帶來非常...

  • 電子書: NT$ 179

    這一期書市集專輯,我們邀請奇異果文創劉定綱報導「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此外由編輯黃海頤報導在顏氏牧場舉辦的「島讀市集」,這是由友善書業合作社所創辦的活動。嘉義的「書式生活」則是嘉義的書店們自發性發起的市集。此外,台南的「時之河」在今年的世界閱讀日中舉辦了「河邊書市」。而今年花蓮又誕生了第一個與自然環...

  • 電子書: NT$ 135

    對獨立書店打擊最大的莫過於主流書店彼此競爭時的折扣戰了,這種以打折為唯一銷售手段的方式長久下來已經讓整體產業嚐到苦果:消費者對折扣愈來愈無感,甚至對書籍本身也愈來愈無感;因此,我們獨立書店所希望推動的圖書定價銷售制,是希望藉由重新調整並確保整個出版業上中下游的利潤結構及分配的合理性,進而保障書籍等相...

  • 電子書: NT$ 135

    在這個主題中,我們特別請到香港序言書室的老闆李達寧、澳門邊度有書的老闆吳子嬰、新加坡草根書室的店主林韋地以及馬來西亞月樹咖啡書房的店主劉藝婉等四位,分別介紹港澳新馬當地的獨立書店現況,並且談談他們眼中的台灣獨立書店,或者分享他們來台灣時接觸獨立書店的經驗。由於這四地中香港的華文獨立書店比較多,因此又...

  • 電子書: NT$ 135

    食農主題是一個特別的領域,近年來在台灣各地都有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關心甚且願意投入耕種生產,反應在出版上就是會有愈來愈多的在地小農及生產者提出相關經驗與反思,出版業也會援引國外的經驗來與國內情形對照與交流,這正好也是獨立書店與網路書店或連鎖書店最明顯的區隔,有愈來愈多的書店會特別標榜食農主題,除了賣書還...

  • 電子書: NT$ 269

    說到動物這個主題與獨立書店的關聯,可能很多讀者腦海中浮出的畫面都是書店裡有貓,但策劃活動時發現其實書店裡的動物種類還挺多元的,結果從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裡游的,一應俱全,內容非常吸睛。   比較特別的是目前台灣有兩種保育類動物受到較多關注:一是台灣黑熊,一是石虎。另外也做了兩個難得的專訪:一是台大...

  • 電子書: NT$ 179

    想知道有哪些作家,或是書店從業人員也是運動愛好者? 不少作家也是運動員,例如連明偉(是桌球教練也是救生員)、郝譽翔、栗光(兩人皆有潛水員證照)、張以昕、劉梓潔(瑜珈)、吳懷晨(衝浪)、林育德(摔角迷)、成英姝(拳擊),更別說還有許多跑步迷:歐陽靖、盧建彰、蔡詩萍;登山迷:劉克襄、詹偉雄、王威智。不少...

  • 電子書: NT$ 179

    臺灣許多妖怪的民間傳說多屬口傳,小時候常聽媽媽說起虎姑婆、魔神仔來嚇唬我們,但是長大之後,隨著科學發達,這些妖怪的故事也漸漸被我們遺忘。然而妖怪始終與地方文化息息相關,而奇幻小說又往往是許多人年少時最愛的讀物,近年來開始有一群年輕的小說家、創作者致力於彙整、創作屬於台臺灣的妖怪傳說,透過小說、漫畫、...

  • 電子書: NT$ 225

    東南亞這個主題在台灣社會的重要性及其所受到的關注度是不成比例的,我們也知道這個主題並不討好,甚至關注東南亞移工議題的書店也不是很多。我們與貓哥的「唐吉訶德行動書車」合力舉辦東南亞巡迴移動書展,開至台北、桃園、新竹等地定點停放,讓該處附近的東南亞移民工前來閱讀自己國家語文的圖書,同時還有講座、現場母語...

  • 電子書: NT$ 179

    「走讀台灣,閱讀地方」,我們分區聚焦,關注生活周遭的風土人情;我們邀請大家踏查巷弄、迎向自然,並透過書籍深入土地的紋理。 當口號推出之後,書店朋友們很快就掌握了微言大義,在不長的時間裡規劃出精彩的活動。最終,共計超過一百個單位共襄盛舉(加上市集攤主將近一百五十家),八十家書店參與書展,一百場以上的活...

  • 電子書: NT$ 179

    你還記得小時候讀的書嗎?這些書又對你造成那些影響呢?這一期作家書房,我們邀請了文青女神林予晞,她不只是出色的演員,在〈《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動人的演出,她更熱愛攝影,出過一本攝影集《時差意識》,文中她為我們娓娓道來她從小的閱讀以及她的畫面人生。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有多少父母從小就想盡辦法希望培...

  • 詳細資訊

    持續在路上
    文/石芳瑜

    2019年五月,立法院通過了「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以特別法的形式落實同性者的結婚、繼承等權利。台灣終於實現了婚姻平權的目標,成為亞洲第一個合法化同性婚姻的國家。
    遙遙長路,我們終於走到這裡。早在 1986 年,祁家威向台北地方法院請求與男性公證結婚遭拒,他便踏上為同性婚姻請命一途,且一走就是三十餘年。彼時的同志,一如白先勇筆下的《孽子》,猶生活在「沒有憲法,不被承認,不受尊重」的黑暗國度。但如同我們這次專訪鄭麗君部長所言:「這其實只是個起點,不是終點。」
    因為「婚姻平權元年」這個起點,也使我們規劃了這一期「島嶼性別記事」的專題。這次很榮幸採訪了鄭麗君部長,主要是因為部長在擔任立委期間,對性別平權問題非常關注,且是努力推動法案的委員之一。鄭部長給了我們很多台灣性平程度的資料,這原本不在文化部管理的範疇內,實在非常感謝。當然免不了,我們也問到部長正在推動的文化政策,我想這是許多關心藝文的讀者想知道的事。而部長為我們展開的,不全然是數字,而是更美好的藍圖與理念。
    而關於性別記事,當然也不只有同婚議題,還有更多關於女性與性別主張的議題。這一期我們規劃了「書店性別平權調查問卷」,一共收到四十三家書店回應。我們不僅問到書店從業人員的男女比,也問到是否有賣性別議題的書或專區,有沒有推過性別議題的活動,甚至問到是否有遇過性騷擾事件,如何因應?等等。
    除此之外,我們還邀得多篇精彩的專稿,像是宜蘭「松園小屋」推動的「土拉客」,便是一個想要實現「多元成家」、「共居共食」、「實驗農家園」等議題的團體,這篇文章寫的還是一群來自中國各省的性別教育工作者來到宜蘭的農村,與土拉客實驗農家園的成員進行參訪交流的過程。然後,撰稿者還是個愛台灣的美國人!
    另外,孩好書屋寫到在花蓮參與並推動性別平權運動的一些過程;彰化紅絲線則推動了一場「少女革命」——為期六個月的「紅絲女子節」,前後共舉辦:市集、兩檔展覽(議題展與攝影展)、工作坊(肢體探索與曼陀羅彩繪)、音樂演出(北管戲曲中的女性)、讀書會及女影巡迴放映,還有文學講座、扮裝主題聚會以及女性自覺及性別議題書展。而桃園的瑯嬛書屋寫的是深具意義的〈「彼時ㄟ青春代誌:桃園女性勞動者身影」田調工作坊紀錄〉。這些書店深化了地方的性別議題,讓我們看到更多人的身影。
    幾篇較為感性的文章,包括「魚麗人文」寫了一篇跨領域、跨單位,跨國、跨年,複雜難纏的婚姻故事—〈法蘭克福的時光〉;而「無論如河」的12號女工,則寫到他們如何發展成一個「男女工文化的性別大熔爐」的書店溫馨故事。不過最讓人驚喜與祝福的,就是嘉義島呼書店的〈書店愛情故事〉,因為有人要結婚了!
    這一期我們還另外邀得兩位作家:鄭美里老師為我們爬梳推動女性議題的精神堡壘——「女書店」的書店故事;謝凱特則以私人閱讀經驗寫了一篇〈睡美人在夢裡讀書──我的同志文學閱讀經驗〉。此外我們的老夥伴,影評人詹正德則寫了一篇關於〈致親愛的孤獨者〉的影評;新秀小說家邱常婷寫了〈若雌風席捲──《電擊女孩》與《家畜人鴉俘》的女性狂權〉;還有合作社新夥伴朱阿水則寫了幾部關於性別或是所謂「腐女」愛看的漫畫。所以這一期「島嶼的性別記事」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百花齊放。當然我們也整理了一分性別議題的書單,畢竟推動閱讀,是我們一直努力的工作。

    每一期,我們也都會介紹新書店,這一期有台東的「池上走走」、台南的「烏邦圖書店」以及澎湖的「植隱冊室」,台灣各地的獨立書店,也將我們的目光越拉越遠了(遠目)。

    接手《閱讀的島》總編輯工作完成了第二期,這兩期謝謝夥伴的協力與努力,讓我在離開書店之後,在寫作之外,好像有了另一個歸屬。我們將持續在路上,也謝謝讀者與我們同行。


    《閱讀的島》vol. 7 目錄
    編輯室報告
    持續在路上 文/石芳瑜

    文化部長專訪──
    先是人,才是女人,最後是臺灣人 文/石芳瑜
    文化政策必須以終為始 文/石芳瑜

    書店✕性別調查
    臺灣獨立書店性平文化觀察──問卷調查結果報告 文/林宜璇

    專題
    書店愛情故事 文/KT嫂
    記紅絲女子節──集體的子宮內膜增生,卻尚未剝落 文/林虹汝
    我們,在農與性別之間、在書與自由之間 文/蔡雪青
    女書店一直在 文/鄭美里
    本是同根生──孩好書屋&花東彩虹嘉年華&… 文/江珮瑾、張瑀庭
    法蘭克福時間 文/蘇紋雯
    「彼時ㄟ青春代誌:桃園女性勞動者身影」田調工作坊紀錄 文/張之維
    發展男女工文化的性別大熔爐 文/鄭書婷
    睡美人在夢裡讀書 文/謝凱特

    影評與推薦片單
    愈是孤獨,愈要閱讀──《致親愛的孤獨者》 文/六八六
    推薦片單

    書評與推薦書單
    若雌風席捲──《電擊女孩》與《家畜人鴉俘》的女性狂權 文/邱常婷
    漫畫與現實日常的連結──《弟之夫》、《春心萌動的老屋緣廊》 文/朱阿水
    推薦書單:同志書寫│性別認同與家庭關係│社會、性別和平權未來

    新書店注目
    「烏邦圖書店」為大眾而生 文/林華君
    「植隱冊室」隱身於澎湖角落小店中的冊店 文/黃士恩
    「走走池上」珍惜池上日常的美好,努力實踐在生活中旅行的態度 文/羅正傑

    社務傳真 
    描繪共同願景,點亮實體書店的希望燈火 文/蔡文力

    得獎資訊

    第42屆 金鼎獎 「人文藝術類」雜誌,優良出版品推薦
    第44屆 金鼎獎 「人文藝術類」雜誌,優良出版品推薦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